一种装配式内墙板

文档序号:25429730发布日期:2021-06-11 21:4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内墙板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构件,特别是装配式内墙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目前,装配式结构常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对于装配式墙板的施工,通常采用套筒灌浆的方式对上下两层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处的预留钢筋进行连接,即将套筒预埋在下层剪力墙中,待上下两面墙体位置对齐后将上层墙体外部预留钢筋插入套筒,通过将早强微膨胀灌浆料浇筑套筒内部,利用灌浆料与钢筋和套筒之间的粘结作用,有效的连接上下两层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再用灌浆料填充水平接缝后使上下两层预制剪力墙形成统一整体。

然而,多个剪力墙连接后,其存在大量的竖向接缝,当结构承担外部荷载时,接缝位置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变形开裂,大大影响了整个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内墙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内墙板,包括至少两块沿竖直方向相互拼接的墙体,所述墙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条普通钢筋,所述墙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条预应力钢筋,相邻所述墙体的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均相同,所述墙体的普通钢筋与相邻墙体的普通钢筋上下正对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墙体的预应力钢筋与相邻墙体的预应力钢筋上下正对设置且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相邻墙体上增设预应力钢筋,在使用时,因加荷或卸荷所引起的应力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可提高构件的耐疲劳性能,使得相邻墙体的连接处可能不出现裂缝或者裂缝较迟出现的情形,且实际应用过程中,将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结合使用足以满足整体强度的需求,因此,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减少预应力钢筋的数量能提高施工速度,对墙体的外侧和内侧均起到保护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包括至少两块沿竖直方向相互拼接的单元墙,所述单元墙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单元墙的底面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单元墙的连接板插设于相邻单元墙的连接槽内,所述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均位于连接板的外侧。

单元墙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和连接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和连接槽的适配,从而大大提高安装的效率,且能限定相邻单元墙之间的连接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沿单元墙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板的长度等于单元墙顶面的长度。

相邻单元墙拼接时,既可以沿竖直方向相互卡接,又能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相互卡接,连接板的长度等于单元墙顶面的长度,当相邻单元墙拼接后,连接板能阻隔单元墙内外侧的水,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同一所述单元墙内的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均设置有若干条,位于所述连接板同一侧的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交错设置,沿所述单元墙顶面的宽度方向,相邻所述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连接形成的平面平行于单元墙的侧边。

同一单元墙上且位于连接板同一侧的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交错设置,使得单元墙的内外两侧的受力较为均匀,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连接板同一侧的若干条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连接形成的平面平行于单元墙的外侧面、内侧面。

同一块单元墙上的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分布较为均匀,使得单元墙的内外两侧的受力较为均匀,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灌浆孔道,所述灌浆孔道的数量与预应力钢筋的数量相同,所述灌浆孔道的位置与预应力钢筋的位置相同,所述灌浆孔道与墙体的顶面、底面连通,所述预应力钢筋插设于灌浆孔道内。

通过灌浆孔道可以限定预应力钢筋的位置,同时便于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的顶面设置有与灌浆孔道数量相同的施工眼,所述施工眼与灌浆孔道连通,所述施工眼内设置有粘结层。

增设施工眼,为上下正对的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连接提供位置,且在施工眼处增设粘结层,使得整体的连接稳定性更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均设置有锚具和刚性垫块,所述刚性垫块与墙体抵接,所述锚具与刚性垫块远离墙体的一侧抵接。

预应力钢筋底端的锚具和刚性垫块与墙体抵紧,然后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处理,张拉处理结束后在预应力钢筋顶端连接锚具和刚性垫块,从而对预应力钢筋起到限位的作用;且同一组单元墙的数量至少为两块,减少了锚具和刚性垫块的用量,同时也起到便于安装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下正对设置的两条所述预应力钢筋之间设置有连接套。

通过连接套将对应的预应力钢筋连接,有助于加强整体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未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式内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配式内墙板的单元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配式内墙板的单元墙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普通钢筋;2、预应力钢筋;3、单元墙;31、连接板;32、连接槽;33、灌浆孔道;34、施工眼;4、锚具;5、刚性垫块;6、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3,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内墙板作出如下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装配式内墙板,包括至少两块沿竖直方向相互拼接的墙体,墙体包括至少两块沿竖直方向相互拼接的单元墙3,具体的,同一组单元墙3的数量为两块,相邻两块单元墙3上下设置。

参照图1和图2,单元墙3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板31,连接板31的竖向截面呈矩形,连接板31位于单元墙3顶面的中心处,连接板31沿单元墙3的顶面的长度方向设置,单元墙3的底面设置连接槽32,连接板31插设于相邻的连接槽32,连接板31的长度等于单元墙3顶面的长度,具体的,位于上方的单元墙3可以从上往下插设于下方的单元墙3,同样的,位于上方的单元墙3可以沿左右方向插设于下方的单元墙3。

参照图3,墙体内且位于连接板31的其中一侧至少设置有一条普通钢筋1,墙体内且位于连接板31的另一侧至少设置有一条预应力钢筋2,具体的,普通钢筋1、预应力钢筋2的数量均为九条,对应的九条普通钢筋1、九条预应力钢筋2均穿设同一组的两块单元墙3,位于连接板31同一侧的预应力钢筋2和普通钢筋1交错设置,沿单元墙顶3顶面的宽度方向,相邻普通钢筋1和预应力钢筋2连接形成的平面平行于单元墙3的侧边。一般的,普通钢筋1和单元墙3通过预制形成整体成型的结构,而预应力钢筋2则需要运输至施工现场再进行安装。

参照图1,墙体内的普通钢筋1与相邻墙体内的普通钢筋1上下正对且固定连接,墙体内的预应力钢筋2与相邻墙体内的预应力钢筋2上下正对且固定连接,上下正对的两条预应力钢筋2通过连接套6连接,具体的,上下两条普通钢筋1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连接,即,上下两条普通钢筋1通过套筒灌浆的方式固定,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将早强微膨胀灌浆料浇筑套筒内部,利用灌浆料与普通钢筋1、套筒之间的粘接作用,有效的连接上下正对的两条普通钢筋1。

参照图2和图3,单元墙3内且位于连接板3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灌浆孔道33,灌浆孔道33的数量与预应力钢筋2的数量相同,灌浆孔道33的位置与预应力钢筋2的位置相同,灌浆孔道33与单元墙3的顶面、底面连通,预应力钢筋2插设于对应的灌浆孔道33内。

参照图1,单元墙3的顶面且位于连接板3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施工眼34,施工眼34的数量与灌浆孔道33的数量相同,施工眼34的位置与灌浆孔道33的位置相同,施工眼34与灌浆孔道33连通,同一块单元墙3上的相邻施工眼34均不连通,施工眼34内设置有粘结层,具体的,粘结层为高强混凝土。预应力钢筋2的两端均设置有锚具4和刚性垫块5,位于下方的刚性垫块5与同一组的位于下方的单元墙3底面抵接,位于上方的刚性垫块5抵接于施工眼34内,锚具4与刚性垫块5远离墙体的一侧抵接。

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内墙板在使用时,首先,将同一组的两块单元墙3拼接形成墙体,在对应的灌浆孔道33内插入预应力钢筋2,预应力钢筋2的底端通过刚性垫块5和锚具4进行锚固的处理,预应力钢筋2的顶端通过千斤顶和千斤顶板进行张拉处理,张拉结束后,预应力钢筋2的顶端通过刚性垫块5和锚具4进行锚固的处理,在灌浆孔道33内灌入高强无收缩注浆料,将不同组的单元墙3拼接,上下正对的两条预应力钢筋2通过连接套6连接,上下正对的两条普通钢筋1通过套筒连接,在施工眼34处灌入高强混凝土进行粘结处理,完成施工。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