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空连廊施工用支模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2.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超高、大跨度、大体量建筑工程的不断出现。然而,由于高空悬空部分的混凝土结构具有悬空高度高、跨度大、面积大等特点,给支模体系的设计及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3.针对高空连廊混凝土结构施工,传统的支模体系主要是:1)采用落地式满堂钢管扣件支模架,但是在中庭悬空结构中,由于悬空高度较大,落地式支模架的搭设高度过高,导致工作量增加,需要大量的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且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搭设质量及安全性难以保证;2)在悬空结构层的下方一层搭设悬空钢结构平台来作为支模架的支撑平台,这种方案能有效降低支模架的搭设高度,但是钢结构平台的搭设材料需要塔吊等大型设备吊装至施工楼层,钢结构平台的安装拆卸均属于高空作业,施工风险较大,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4.现有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建筑凹廊高空支模架”(cn206784942u),在凹廊两侧的剪力墙端部对称设置两个由工字钢焊接而成的三角结构的钢结构支座,来承担工字钢支模平台传递的上部架体荷载,可以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另外,钢结构支座通过对拉螺栓与主体结构连接,钢结构支座底部分别设置一钢牛腿,确保钢结构支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转材料,施工作业难度、工作量大,成本高,架体搭设质量及安全性难以保证;在悬空结构层下方一层搭设悬空钢结构平台的方式虽能降低支模架搭设高度,减少周转材料和工期,但需要占用大型设备将钢结构平台的搭设材料运输至施工位置,且平台在悬空处安拆属高空作业,施工风险大,有一定安全隐患,且需要对钢结构锚固处地面进行必要的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空连廊施工用支模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连廊施工用支模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连廊施工用支模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金属板、设置在金属板底端且对其进行支撑的钢平台主梁和钢平台次梁,所述金属板上设有支模架,所述钢平台主梁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吊具,且金属板套设在吊具外侧,四个所述吊具上均连接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远离吊具的一端连接有卷扬机,且卷扬机安装在螺面上;所述卷扬机外侧且位于型钢混凝土柱上可拆卸安装有金属板移动至所需位置对金属板进行弹性抵接定位的定位件;所述金属板顶部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吊耳板,两个所述第一吊耳板之间的上方
设有工字型钢,所述工字型钢底端对应两个第一吊耳板的位置设有第二吊耳板,所述第一吊耳板与第二吊耳板之间连接有便于连接的牵引装置。
7.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连接在型钢混凝土柱上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壳;所述定位壳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丝杆,且驱动丝杆外侧转动套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壳靠近金属板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定位板滑动贯穿在开口处且位于金属板底端;所述定位壳外侧设有用于对驱动丝杆进行驱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外侧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顶端设有缓冲导向件,且缓冲导向件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固定安装在型钢混凝土柱外侧,通过设有的定位件,从而起到对金属板移动至所需位置进行定位的作用。
8.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丝杆位于定位壳外侧一端的转动齿轮,且转动齿轮远离驱动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转动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转动套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定位壳上;所述转动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连接件,且连接件与按压板连接,通过设有的驱动件,从而实现对驱动丝杆进行驱动的作用。
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一端的蜗杆,所述蜗杆外侧啮合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外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底端与按压板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连接件,从而起到对转动板与按压板之间进行连接的作用。
10.优选的,所述缓冲导向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耳底端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底端穿过导向筒与按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与导向筒滑动连接,通过设有的缓冲导向件,从而起到对金属板进行缓冲定位的作用。
11.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通过高强度螺栓分别与第一吊耳板和第二吊耳板连接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杆和支撑壳;所述支撑壳内部设有对拉杆的支撑长度进行调节的调节件,通过设有的牵引装置,从而起到对第一吊耳板与第二吊耳板之间进行连接的作用。
12.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壳内部的导向轮,所述拉杆的一端环绕设置在导向轮外侧,所述导向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贯穿支撑壳的一侧,且旋转筒与支撑壳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支杆,所述拉伸支杆位于旋转筒内部的一端设有两个定位块,且旋转筒对应定位块的位置设有定位槽,所述拉伸支杆的一端穿过旋转筒固定连接有卡接外齿轮,所述拉伸支杆与旋转筒滑动连接;所述卡接外齿轮外侧设有与其啮合的卡接内齿轮,且卡接内齿与支撑壳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调节件,从而起到对拉杆的拉伸长度进行调节的作用。
13.一种高空连廊施工用支模平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设支模平台:在悬空结构正投影下方的底层楼地面搭设钢平台,在钢平台上搭设支模架;
步骤二、支模平台提升前准备:悬空结构层下方一层的楼面上安装提升装置、钢绞线,提升装置至少四组,将钢绞线与下方钢平台主梁上的吊具连接;步骤三、对支模平台进行提升:提升钢平台至设计标高,连接钢平台主梁与上部工字型钢之间的拉杆,使钢平台的荷载经工字型钢转移至型钢混凝土柱上,同时型钢混凝土柱上的定位件实现对金属板的支撑,且安装钢牛腿对钢平台主梁进行支撑;步骤四、施工完成后处理:施工完成后,拆除拉杆、定位件和钢牛腿,钢平台及支模架整体下降至地面,拆除钢平台和支模架。
14.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为卷扬机,从而起到对支模平台进行支撑的作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支模架搭设高度、难度及风险,减少材料用量及工期。
16.2、本发明无需在高空搭设悬空钢结构平台,避免高空作业的风险,且省去对钢结构锚固处地面的处理;3、本发明钢平台能整体提升,支模架体系从楼地面到悬空结构层可快速转移,提高工作效率。
17.4、本发明充分利用已有的型钢混凝土梁、柱结构,钢平台提升至设计标高后,通过拉杆将钢平台与工字型钢相连接,实现钢平台所承受的支模体系荷载通过拉杆传递给工字型钢,再通过工字型钢传递给型钢混凝土柱,以此保证钢平台及支模体系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金属板升降至预设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金属板位于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支模架在金属板上位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金属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金属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工字型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支撑壳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定位板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二吊耳板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定位壳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齿条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拉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支撑壳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图9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图14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
金属板;2
‑
钢平台主梁;3
‑
钢平台次梁;4
‑
支模架;5
‑
吊具;6
‑
卷扬机;7
‑
定位件;8
‑
第一吊耳板;9
‑
工字型钢;10
‑
第二吊耳板;11
‑
牵引装置;12
‑
第一连接耳;13
‑
定位壳;14
‑
驱动丝杆;15
‑
定位板;16
‑
驱动件;17
‑
按压板;18
‑
缓冲导向件;19
‑
第二连接耳;20
‑
转动齿轮;21
‑
把手;22
‑
驱动齿轮;23
‑
转动杆;24
‑
固定板;25
‑
连接件;26
‑
蜗杆;27
‑
涡轮;
28
‑
齿条;29
‑
导向筒;30
‑
缓冲弹簧;31
‑
滑杆;32
‑
支撑板;33
‑
拉杆;34
‑
支撑壳;35
‑
调节件;36
‑
导向轮;37
‑
旋转筒;38
‑
支撑弹簧;39
‑
拉伸支杆;40
‑
卡接外齿轮;41
‑
卡接内齿轮;42
‑
卷扬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
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空连廊施工用支模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金属板1、设置在金属板1底端且对其进行支撑的钢平台主梁2和钢平台次梁3,钢平台主梁2和钢平台次梁3均设有若干个,若干个钢平台主梁2和钢平台次梁3相互交错安装在金属板1的底端,所述金属板1上设有支模架4,若干个钢平台主梁2中其中两个边缘处的钢平台主梁2上设有两个吊具5,起到对支模平台整体进行支撑的作用,所述钢平台主梁2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吊具5,且金属板1套设在吊具5外侧,四个所述吊具5上均连接有钢绞线6;所述钢绞线6远离吊具5的一端连接有卷扬机42,且卷扬机42安装在螺面上;所述卷扬机42外侧且位于型钢混凝土柱上可拆卸安装有金属板1移动至所需位置对金属板1进行弹性抵接定位的定位件7,所述定位件7包括连接在型钢混凝土柱上的第一连接耳12,所述第一连接耳12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壳13;所述定位壳13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丝杆14,且驱动丝杆14外侧转动套接有定位板15,所述定位壳13靠近金属板1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定位板15滑动贯穿在开口处且位于金属板1底端;所述定位壳13外侧设有用于对驱动丝杆14进行驱动的驱动件16,所述驱动件16外侧连接有按压板17,所述驱动件16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丝杆14位于定位壳13外侧一端的转动齿轮20,且转动齿轮20远离驱动丝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所述转动齿轮20外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22,且驱动齿轮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杆23外侧转动套接有固定板24,且固定板24固定安装在定位壳13上;所述转动杆23远离固定板24的一端设有连接件25,且连接件25与按压板17连接;所述连接件25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杆23一端的蜗杆26,所述蜗杆26外侧啮合连接有涡轮27,所述涡轮27外侧啮合连接有齿条28,所述齿条28底端与按压板17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17顶端设有缓冲导向件18,且缓冲导向件18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耳19,所述第二连接耳19固定安装在型钢混凝土柱外侧;所述缓冲导向件18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耳19底端的导向筒29,所述导向筒29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0,且缓冲弹簧30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杆31,所述滑杆31底端穿过导向筒29与按压板17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1与导向筒29滑动连接。
22.具体实施过程:在对支模平台整体进行提升时,则首先将四个第一连接耳12与第二连接耳19分别对应安装在型钢混凝土柱上,且定位板15位于定位壳13内部,且随着支模平台的上升移动,当金属板1的四端分别与四个按压板17接触时,则按压板17使滑杆31沿着
导向筒29内部进行移动,且移动的过程中,对缓冲弹簧30进行挤压,而随着按压板17的竖直移动,使齿条28进行同步上升移动,当齿条28上升移动的同时,带动涡轮27进行转动,而涡轮27则带动蜗杆26进行转动,进一步的通过转动杆23带动驱动齿轮22进行转动,而由于驱动齿轮22与转动齿轮20啮合,进一步的使转动齿轮20带动驱动丝杆14在定位壳13内部进行转动,且在驱动丝杆14转动的同时,提供定位板15驱动力,而由于定位板15在定位壳13的限位作用下,进一步的沿着定位壳13的开口处进行移动,直到其移动至金属板1的下方,定位板15与按压板17之间实现对金属板1的端部进行相对定位的作用,使金属板1支撑的更加稳定,随后,通过安装钢牛腿,进一步的实现对钢平台主梁2进行进一步的定位支撑的作用。
23.所述金属板1顶部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吊耳板8,两个所述第一吊耳板8之间的上方设有工字型钢9,所述工字型钢9底端对应两个第一吊耳板8的位置设有第二吊耳板10,所述第一吊耳板8与第二吊耳板10之间连接有便于连接的牵引装置11。
24.所述牵引装置11包括通过高强度螺栓分别与第一吊耳板8和第二吊耳板10连接的两个支撑板32,两个所述支撑板3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杆33和支撑壳34,且拉杆33为钢丝材料制成,具有可以弯曲形变性能;所述支撑壳34内部设有对拉杆33的支撑长度进行调节的调节件35,所述调节件35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壳34内部的导向轮36,所述拉杆33的一端环绕设置在导向轮36外侧,所述导向轮3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筒37,所述旋转筒37贯穿支撑壳34的一侧,且旋转筒37与支撑壳34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37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38,且支撑弹簧3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支杆39,所述拉伸支杆39位于旋转筒37内部的一端设有两个定位块,且旋转筒37对应定位块的位置设有定位槽,所述拉伸支杆39的一端穿过旋转筒37固定连接有卡接外齿轮40,所述拉伸支杆39与旋转筒37滑动连接;所述卡接外齿轮40外侧设有与其啮合的卡接内齿轮41,且卡接内齿与支撑壳34固定连接,且卡接齿轮外侧固定连接有便于其拉动的手柄。
25.具体实施过程:当支模平台移动至设计标高后,则将拉杆33和支撑壳34一端的两个支撑板32分别通过高强度螺栓分别对应与第一吊耳板8和第二吊耳板10进行连接,当连接后,为了对拉杆33和支撑板32的支撑高度调节的更加精准,则通过手动拉动卡接外齿轮40上的手柄,使卡接外齿轮40脱离卡接内齿轮41,此时,则进行转动手柄,使拉伸支杆39通过两个定位块带动旋转筒37进行同步转动,且当旋转筒37转动的同时,带动导向轮36进行转动,进一步的实现对拉杆33的长度进行调节的作用,调节后,则卡接外齿轮40在支撑弹簧38的反向弹力作用下,实现与卡接内齿轮41进行卡接定位的作用。
26.一种高空连廊施工用支模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设支模平台:在悬空结构正投影下方的底层楼地面搭设钢平台,在钢平台上搭设支模架4;步骤二、支模平台提升前准备:悬空结构层下方一层的楼面上安装提升装置、钢绞线6,所述提升装置为卷扬机42,提升装置至少四组,将钢绞线6与下方钢平台主梁2上的吊具5连接;步骤三、对支模平台进行提升:提升钢平台至设计标高,连接钢平台主梁2与上部工字型钢9之间的拉杆33,使钢平台的荷载经工字型钢9转移至型钢混凝土柱上,同时型钢
混凝土柱上的定位件7实现对金属板1的支撑,且安装钢牛腿对钢平台主梁2进行支撑;即通过充分利用已有的型钢混凝土梁、柱结构,钢平台主梁2提升至设计标高后,通过拉杆33将钢平台与工字型钢9相连接,实现,钢平台主梁2所承受的支模体系荷载通过拉杆传递给工字型钢9,再通过工字型钢9传递给型钢混凝土柱,以此保证钢平台及支模体系的安全性;步骤四、施工完成后处理:施工完成后,拆除拉杆33、定位件7和钢牛腿,钢平台及支模架4整体下降至地面,拆除钢平台和支模架4。
27.所述支模平台通过钢平台加支模架4的形式来有效降低搭设高度、难度及风险,减少材料用量及工期,同时钢平台和支模架4的搭设均在楼地面施工,无需在高空搭设悬空钢结构平台,避免高空作业的风险,且省去对钢结构锚固处地面的处理;通过提升装置,在施工中实现钢平台的整体提升,同时实现支模架4体系从楼地面到悬空结构层的快速转移,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已有的型钢混凝土梁、柱结构,实现将钢平台所承受的支模体系荷载通过拉杆33传递给型钢梁,再通过型钢梁传递给型钢混凝土柱,以此保证钢平台及支模体系的安全性。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