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喷浆法保护墙体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95435发布日期:2021-10-19 21:30阅读:10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喷浆法保护墙体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喷浆法保护墙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目前传统做法(砌体保护和xps保温板),在施工工程中存在不同情况的问题,砌体保护砖受场地情况限制,整体平整度不良,会造成砌体砌筑的质量不能保障,后期容易造成垮塌,且砌体每次砌筑高度有限,与土方回填交叉作业较多,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xps保温板在回填过程容易偏位,且属于可燃材料,极易造成起火等安全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多次交叉、工期慢、保护质量较差、安全隐患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施工简便、质量可靠、安全可控、节省成本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喷浆法保护墙体施工方法,实现地下室外墙防水的保护层施工。
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为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喷浆法保护墙体施工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对喷浆高度进行计算,一次喷浆量统计,然后选用搅拌机械及喷浆气体压缩泵;
6.2)根据防水卷材表面光滑度,进行材料适配,配制出具有一定粘稠度,能够一次性喷涂并粘结至防水卷材表面的墙体材料;
7.3)根据适配结果及材料性能采用喷浆机械进行现场喷涂,每层喷涂厚度不大于3cm,一次喷涂高度5m为宜,保护层厚度整体完成5cm为宜。
8.进一步的,步骤2)的具体步骤如下:
9.2.1)配合比的配置
10.首先根据外墙防水保护强度、容重小于防水卷材粘结强度(防止卷材脱落),进行适配设计;保护墙强度:对比常规xps、加气块强度,取二者强度较大值,配置出浆料立方体抗压强度大于加气块强度;
11.2.2)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12.将配置成的浆料制作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13.防水卷材粘结完成后,通过配合比调制以及厚度控制,保证在防水卷材表面喷涂后不对卷材造成拉脱及撕裂,通过多次试验,并在防水表面多厚度进行喷涂试验,并进行后续施工,试验厚度达到9cm,后续施工无破损现象。
14.进一步的,步骤1)中对喷浆高度进行计算的方法如下:地下室外墙高度为喷浆高度,喷涂高度为施工机械施工范围,喷涂高度是地下室外墙或喷浆高度的1.2倍,以保证施工范围全面积覆盖。
15.进一步的,步骤1)中一次喷浆量统计具体为一次喷浆量为输送流量6m3/h,输送管
直径32~38mm。
16.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浆料的成分包括聚苯颗粒、改性石膏、普通水泥、中细砂和胶凝粘合剂。
17.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浆料的成分重量配比为:水:聚苯颗粒:改性石膏:普通水泥:中细砂:胶凝粘合剂为1:0.13:1.2:3.1:3.8:0.08。
18.进一步的,步骤3)中:每层喷涂完成后,应待本层初凝后进行第二遍喷涂,初凝时间控制在3小时。
19.进一步的,步骤3)之后还包括步骤4)现场喷涂完成后,通过收光抹平。
20.进一步的,步骤4)中,抹平后可在保护层表面粘结或装订一层厚塑料薄膜。
21.进一步的,步骤4)中,抹平完成,初凝前进行覆膜施工,覆膜厚度0.3mm—0.5mm,覆膜采取粘结完成,采用满粘法,确保终凝后,薄膜于基层粘结牢固。
2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喷浆法保护墙施工方法,通过对传统外墙防水保护墙各种做法及新型喷浆材料进行统计,通过性能及功能实现进行比选,并对新型材料在对卷材的影响、自身强度、稳定性、回填土完成对其破坏等因素进行试验及数据分析,确定新型地下室防水喷浆法保护墙施工技术,相对比传统的防水砌体保护、xps保温板保护,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在工期、质量、效益等方面均有创新和提高,保证了对防水卷材的保护效果,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交叉作业,节约了工期,且质量均优于砌体保护砖及xps保温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发明为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喷浆法保护墙体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1)对喷浆高度进行计算对喷浆高度进行计算,其中地下室外墙高度为喷浆高度,喷涂高度为施工机械施工范围,喷涂高度是地下室外墙或喷浆高度的1.2倍,以保证施工范围全面积覆盖,一次喷浆量统计,其中一次喷浆量为输送流量6m3/h,输送管直径32~38mm,然后选用搅拌机械及喷浆气体压缩泵;
26.2)根据防水卷材表面光滑度,进行材料适配,配制出具有一定粘稠度,能够一次性喷涂并粘结至防水卷材表面的墙体材料;
27.2.1)配合比的配置
28.首先根据外墙防水保护强度、容重小于防水卷材粘结强度(防止卷材脱落),进行适配设计;保护墙强度:对比常规xps、加气块强度,取二者强度较大值,配置出浆料立方体抗压强度大于加气块强度;
29.2.2)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30.将配置成的浆料制作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31.防水卷材粘结完成后,通过配合比调制以及厚度控制,保证在防水卷材表面喷涂后不对卷材造成拉脱及撕裂,通过多次试验,并在防水表面多厚度进行喷涂试验,并进行后续施工,试验厚度达到9cm,后续施工无破损现象。
32.本发明具体选用的浆料的成分重量配比:水:聚苯颗粒:改性石膏:普通水泥:中细砂:胶凝粘合剂为1:0.13:1.2:3.1:3.8:0.08。
33.3)根据适配结果及材料性能采用喷浆机械进行现场喷涂,每层喷涂厚度不大于3cm,一次喷涂高度5m为宜,保护层厚度整体完成5cm为宜。
34.每层喷涂完成后,应待本层初凝后进行第二遍喷涂,初凝时间控制在3小时。
35.4)现场喷涂完成后,通过收光抹平。
36.抹平后可在保护层表面粘结或装订一层厚塑料薄膜。具体为:
37.抹平完成,初凝前进行覆膜施工,覆膜厚度0.3mm—0.5mm,覆膜采取粘结完成,采用满粘法,确保终凝后,薄膜于基层粘结牢固。
3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9.参见图1,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步骤如下:
40.1)施工准备:
41.对喷浆高度进行计算,其中地下室外墙高度为喷浆高度,喷涂高度为施工机械施工范围,喷涂高度是地下室外墙或喷浆高度的1.2倍,以保证施工范围全面积覆盖,一次喷浆量统计,其中一次喷浆量为输送流量6m3/h,输送管直径32~38mm;
42.2)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调制:
43.2.1)配合比的配置:
44.首先根据外墙防水保护强度、容重小于防水卷材粘结强度(防止卷材脱落),进行适配设计;保护墙强度:对比常规xps、加气块强度,取二者强度较大值,配置出浆料立方体抗压强度大于加气块强度;
45.调制出的浆料的成分重量配比:水:聚苯颗粒:改性石膏:普通水泥:中细砂:胶凝粘合剂为1:0.13:1.2:3.1:3.8:0.08。
46.2.2)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47.将配置成的浆料制作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48.3)进行粘接强度实验:
49.防水卷材粘结完成后,通过配合比调制以及厚度控制,保证在防水卷材表面喷涂后不对卷材造成拉脱及撕裂,通过多次试验,并在防水表面多厚度进行喷涂试验,并进行后续施工,试验厚度达到9cm,后续施工无破损现象。
50.4)喷浆机械选择:
51.根据地下室外墙防水需保护高度,选择喷浆设备及喷浆压力,选择喷浆压力0.7~0.8mpa,喷浆压力过大,会造成对浆料冲散,影响和易性,喷浆压力过小,会造成喷浆高度限制,无法达到一次性喷涂高度要求,0.7~0.8mpa可达到一次性喷涂高度5m:
52.5)第一次喷涂:
53.由于材料性能及配合比控制,一次性喷涂厚度应控制在2~3cm,喷涂厚度过厚会产生流坠,厚度过薄会出现透底现象,不能满足保护要求,且喷涂遍数会增加。
54.6)第二次喷涂:
55.每层喷涂完成后,应待本层初凝后进行第二遍喷涂,初凝时间控制在3小时。
56.7)抹面收光:
57.待最表面一层喷浆完成后,可用刮杠对表面进行刮平、抹子收光处理,墙体平整
度、垂直度按照装饰抹灰标准进行完善。
58.8)塑料薄膜粘贴:
59.抹面完成,初凝前进行覆膜施工,覆膜厚度0.5mm,覆膜主要采取粘贴完成,采用满粘法,确保终凝后,薄膜于基层粘结牢固。
60.9)抹面收光:
61.最后再抹面收光。
62.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
63.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64.以上,仅为本发明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