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33752发布日期:2021-08-10 16:3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的公共建筑中,为了美观和室内采光并增加城市效应,其外立面多采用砌体填充墙和落地式外窗相结合的形式。由于受落地式外窗宽度的限制和外立面效果的要求,部分窗间墙体宽度会在200mm~600mm之间,其整体性、稳定性和可依附性等方面较差。这些窗间墙体是不和其他内墙相连的独立墙体,其常规做法采用填充墙作为窗间墙体,常规的填充墙很容易引起墙体失稳倒塌,而填充墙作为窗间墙体的整体性、稳定性无法有效保证,将对后期窗框加固带来一定的安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采用填充墙作为窗间墙体,其整体性、稳定性无法有效保证,对后期窗框加固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

约束骨架,包括多根支承柱和连系梁,多根所述支承柱呈矩阵排布,所述支承柱支撑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所述支承柱的两端分别锚固于所述上层楼板和所述下层楼板内,相邻的两所述支承柱对向延伸形成限位翼缘,所述连系梁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支承柱的限位翼缘之间,多根所述支承柱的限位翼缘与所述连系梁之间围合形成填充空间;

多块加气砌块,堆砌于所述填充空间内形成芯材,所述芯材内埋设有用于连接窗框的预制混凝土块;以及

面层,包覆于所述约束骨架和所述芯材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锚固于所述上层楼板的边梁和所述下层楼板内的植筋。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翼缘抵靠于所述芯材的外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包括:

防裂网,包覆于所述约束骨架和所述芯材的外部;以及

砂浆,涂敷于所述防裂网。

进一步的,所述防裂网为镀锌钢丝网

进一步的,所述防裂网为耐碱网格布。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所述支承柱的限位翼缘之间连接有多根所述连系梁,多根所述连系梁沿所述支承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施工工位内安装一部分的支承柱,一部分的所述支承柱沿所述施工工位的周向方向设置并预留一缺口,将一部分的所述支承柱的两端分别锚固于所述上层楼板和所述下层楼板内;

经由所述缺口,将多块加气砌块于多根所述支承柱的内侧堆砌形成芯材,并于所述芯材内埋设有用于连接窗框的预制混凝土块;

于所述缺口内安装剩余的所述支承柱,将剩余的所述支承柱的两端分别锚固于所述上层楼板和所述下层楼板内;

于相邻的两所述支承柱的限位翼缘之间连接连系梁以形成约束骨架,多根所述支承柱的限位翼缘与所述连系梁之间围合形成填充空间,所述芯材嵌设于所述填充空间内;

将面层包覆于所述约束骨架和所述芯材的外部以形成所述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利用支承柱与连系梁构成一个约束骨架,支承柱的上下两端锚固于上下层楼板中,而约束骨架的内部则形成填充空间,将加气砌块和预制混凝土块在填充空间内砌筑成芯材后,利用约束骨架将芯材束缚起来,约束骨架能加强芯材的整体性和保障芯材的工作性能有效发挥。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生产周期短,避免了常规方案的钢筋绑扎、模板下料加固等工序。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施工便捷,主要施工工序就是支承柱的两端的锚固、连系梁的安装、芯材的砌筑,后期不存在拆模。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提高墙体的整体性,砌筑的芯材的四角被支承柱的限位翼缘包裹,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使得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整体性强且成型质量好、安全性高,由于有支承柱的限位翼缘的存在,使墙体的边缘顺直,墙面平整。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绿色环保、经济实用,不需裁剪模板和钢管;减少拆模的危险性;既提高质量又加快施工进度,还减少工作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b-b处的剖视图。

图3至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施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包括:约束骨架1、芯材a和面层。

具体的,约束骨架1包括多根支承柱11和连系梁12。其中,多根支承柱11呈矩阵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柱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支承柱呈矩形排布。

每一根支承柱11支撑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并且,每一根支承柱11的两端分别锚固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3内。上层楼板的外沿形成有边梁4,支承柱的上端锚固于上层楼板的边梁4中,支承柱的下端锚固于下层楼板中。

相邻的两支承柱11的侧面对向延伸形成有限位翼缘。连系梁12连接于相邻的两支承柱11的限位翼缘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柱的两侧形成有限位翼缘,支承柱的两侧的限位翼缘垂直设置。

多根支承柱11的限位翼缘与连系梁12之间围合形成填充空间。

芯材a包括多块加气砌块2和预制混凝土块21。多块加气砌块2堆砌于填充空间内形成芯材a,芯材a内埋设有预制混凝土块21。预制混凝土块21用于连接窗框。在本实施例中,填充空间的形状、尺寸适配于芯材的形状和尺寸。加气砌块包括长砌块和短砌块。长砌块和短砌块,仅在长度方面有区别,其它方面包括尺寸和材质都相同。长砌块的长和宽适配于填充空间的长和宽。多块长砌块和短砌块堆砌在填充空间内,短砌块的两端的端面与短砌块相邻的上下长砌块之间形成容置槽,预制混凝土块嵌设于容置槽中。预制混凝土块的长度适配于短砌块的宽度。短砌块的两端的预制混凝土的宽度之和等于长砌块与短砌块的长度之差。

面层包覆于约束骨架1和芯材a的外部。为了清楚的显示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内部结构,面层在附图中未显示。

为了减少工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成本和保证质量安全、提高此类填充墙体的性能和响应绿色环保节能施工要求,对此类窗间墙体进行优化。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利用支承柱与连系梁构成一个约束骨架,支承柱的上下两端锚固于上下层楼板中,而约束骨架的内部则形成填充空间,将加气砌块和预制混凝土块在填充空间内砌筑成芯材后,利用约束骨架将芯材束缚起来,约束骨架能加强芯材的整体性和保障芯材的工作性能有效发挥。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外立面存在(200mm,600mm]范围内的窗间填充墙,且墙体不和其他内墙相连的独立墙体。若内墙或外墙墙体,能够满足如下要求:1、填充墙宽度在(200mm,600mm]范围内;2、独立存在的墙体,则可以按照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工艺方法进行施工。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生产周期短,避免了常规方案的钢筋绑扎、模板下料加固等工序。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施工便捷,主要施工工序就是支承柱的两端的锚固、连系梁的安装、芯材的砌筑,后期不存在拆模。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提高墙体的整体性,砌筑的芯材的四角被支承柱的限位翼缘包裹,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使得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整体性强且成型质量好、安全性高,由于有支承柱的限位翼缘的存在,使墙体的边缘顺直,墙面平整。

本发明的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绿色环保、经济实用,不需裁剪模板和钢管;减少拆模的危险性;既提高质量又加快施工进度,还减少工作量。

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柱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植筋111。支承柱11的上端的植筋111锚固于上层楼板的边梁4中,支承柱11的下端的植筋111锚固于下层楼板内。

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柱与限位翼缘一体成型,限位翼缘抵靠于芯材a的外侧面。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相邻的两支承柱的限位翼缘之间连接有多根连系梁,多根连系梁沿支承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面层包括:防裂网和砂浆。具体的,防裂网包覆于约束骨架1和芯材a的外部。砂浆涂敷于防裂网。

其中,防裂网为镀锌钢丝网或耐碱网格布。

在本实施例中,加气砌块的等级型号为a5(容重≤600kg/m3),加气砌块用m15水泥砂浆或ma5专用粘结剂砌筑。

支承柱为镀锌等边角钢,并不得有显著的扭转。

植筋的直径为12mm、长度为260mm的螺纹钢筋。植筋胶专用于此工法中角钢固定加固。

预制混凝土块的材料强度mu10,用m10水泥砂浆砌筑。

镀锌钢丝网的眼目规格为不大于10mm×10mm,钢丝丝径为0.9mm。

耐碱网格布的质量为120g/m2以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施工工位内安装一部分的支承柱11,一部分的支承柱11沿施工工位的周向方向设置并预留一缺口,将一部分的支承柱11的两端分别锚固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内。

具体的,步骤s1包括:

s11、支承柱的加工:下料尺寸按照填充墙处的净空高度-3mm,并预留2~4mm的空隙值;支承柱必须顺直无扭曲变形;截面尺寸和厚度要符合要求。

s12、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的边梁的基层处理:基层应该干净平整;填堵抹平采用1:2的水泥砂浆处理。

s13、定位放线:把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外边线弹出来形成所述施工工位,在纵横交叉线的位置标注植筋孔的标识,支承柱的上端的植筋孔采用激光仪器,从交叉点往上进行垂直投射并标好标记。

s14、钻孔、植筋施工:如图3所示钻孔位置准确、钻孔深度达到要求。植筋应固定牢固;如图4所示植筋的外露钢筋长度应符合焊接接长的要求。

s15、如图5所示,支承柱的安装施工:先把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的外侧两根和内侧一根支承柱进行焊接安装于植筋的外露钢筋,剩余一根支承柱暂不安装以形成一缺口(基于形成的完整的约束骨架上形成了一缺口)。支承柱的端部对准植筋外露钢筋,使得支承柱的阴角(即支承柱的两侧的限位翼缘之间形成的阴角)包住植筋的外露钢筋,外露钢筋和支承柱的阴角焊接。

s2:经由缺口,将多块加气砌块2于多根支承柱11的内侧堆砌形成芯材a,并于芯材a内埋设有用于连接窗框的预制混凝土块21。

芯材的施工:加气砌块堆砌施工前,如图2所示,先把最底层的两块和最顶层两块的加气砌块的四角磨平或切割出宽度为15mm的空间,避开植筋的外露钢筋,使加气砌块恰好放进支承柱的两限位翼缘之间。

加气砌块砌筑的灰缝留置12~mm15mm。预留最上两匹砖14天后补齐,并安装最后一根支承柱(即约束骨架的缺口处的那个支承柱)。如图1所示,最顶层的两匹砖采用灰砂整砖丁砌,空隙处采用1:3的水泥砂浆填堵密实。在填充墙的两侧,每隔600mm设置混凝土块,用于窗框的固定。填充墙体两侧在高度方向上,每隔400mm设置一块200×200×100的混凝土预制块,用于窗框的加固和定位。

s3:于缺口内安装剩余的支承柱11,将剩余的支承柱11的两端分别锚固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内。

14天后补齐,并安装最后一根支承柱(即约束骨架的缺口处的那个支承柱)于缺口内安装剩余的支承柱11,将剩余的支承柱11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于上层楼板植筋的边梁中植筋的外露钢筋和下层楼板中的植筋的外露钢筋。

s4:于相邻的两支承柱11的限位翼缘之间连接连系梁12以形成约束骨架1,多根支承柱11的限位翼缘与连系梁12之间围合形成填充空间,芯材a嵌设于填充空间内。

在最后一根支承柱加固安装完成后,对层高在3米~6米,每隔2.1米设置一道连系梁;对层高小于3米时,在支承柱的高度方向平均焊接安装三道连系梁,连系梁采用长×高×宽=墙体长度×4mm×3mm的扁钢,围着四根支承柱进行焊接加固,焊接处做好防锈处理。

s5:将面层包覆于约束骨架1和芯材a的外部以形成免构造柱的砌体填充墙。

待芯材最顶层的压顶砖补砌完成后,对整面墙体挂网施工,用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挂网应该顺直平整,粘接牢固。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