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承板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48921发布日期:2021-09-25 01:48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承板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屋面楼承板施工缝防水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楼承板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越来越多工业厂房屋面采用钢结构形式,其屋面以钢筋桁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为主,楼板在钢梁的基础上采用钢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板相组合的形式。由于楼承板的构造,在施工缝处无法设置止水钢板,同时施工缝处混凝土易出现不密实的情况,进而造成楼承板施工缝处出现渗漏水情况,严重影响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施工缝处渗漏水的楼承板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4.一种楼承板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包括以下步骤:
5.a、施工缝模板安装:
6.楼承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楼承板上弦钢筋和底模钢板中设置密目钢丝网,钢丝网外侧采用定型模板固定,同时,在楼承板上弦钢筋表面、在施工缝两侧设置开口相对的两块角钢作为施工缝处侧模板的顶部模板,两块角钢在施工缝处形成一定宽度的凹槽,角钢上表面和混凝土设计标高平齐;
7.b、混凝土浇筑:
8.采用跳仓法进行混凝土浇筑,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缝进行凿毛,并冲洗干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施工缝处振捣密实;
9.c、高强灌浆料填充:
10.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角钢,对角钢部位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干净后在凹槽内填充高强灌浆料,人工收面压光;
11.d、防水加强层施工:
12.对施工缝两侧混凝土采用抛丸机进行抛丸,将基层清理干净后进行防水加强层施工。
13.本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所述角钢型号为l30*3mm。
14.本实施方式中,步骤d中,所述防水加强层施工具体方式为:先在施工范围内均匀涂刷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然后铺设玻璃纤维布,再涂刷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最后铺设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采用防水涂料进行封边。
1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加强层设置在施工缝两侧500mm的范围。
16.一种楼承板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上述施工方法,包括高强灌浆料和防水加强层,在施工缝的顶部沿施工缝预制有一凹槽,凹槽内填充有高强混凝土灌浆料,在施工缝两侧、沿施工缝设置防水加强层。
1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加强层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玻璃纤维布、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厚1mm,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3mm。
19.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20.1、通过在施工缝顶部沿施工缝预制凹槽,并且在凹槽内填充高强灌浆料作为填充材料,具有微膨胀、高流动性、高自密性,能够与两侧混凝土进行良好粘贴,同时能够填充因为振捣不密实施工缝处的缝隙;
21.2、在施工缝外侧再布设防水加强层作为二次防水层,防水加强层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玻纤网格布+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组合方式,上述组合方式能够有效防止防水层开裂,同时具有双层阻水效果。
22.3、混凝土浇筑时采用跳仓法浇筑,减小混凝土自身开裂风险。
23.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在施工缝处设置一定宽度的凹槽,凹槽采用高强灌浆料进行填充,然后沿施工缝设置防水加强层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楼承板因无法设置止水钢板导致在施工缝处易渗漏的问题,能广泛应用于楼承板屋面施工。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剖面图。
25.图2为本发明施工缝支模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防水加强层示意图。
27.附图中,1、角钢;2、高强灌浆料;3、防水加强层;31、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32、玻璃纤维布;33、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34、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密目钢丝网;5、定型模板;6、木枋。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至3所示,一种楼承板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第一步、施工缝模板安装:
31.如图2所示,楼承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楼承板上弦钢筋和底模钢板中设置密目钢丝网,钢丝网外侧采用定型模板固定,防止混凝土涨模。同时,在楼承板上弦钢筋表面、在施工缝两侧设置开口相对的两块角钢作为施工缝处侧模板的顶部模板,两块角钢在施工缝处形成一定宽度的凹槽,角钢上表面和混凝土设计标高平齐,本实施例中角钢型号为l30*3mm。
32.第二步、混凝土浇筑:
33.采用跳仓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减小混凝土自身开裂风险,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缝进行凿毛,并冲洗干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
证施工缝处振捣密实。
34.第三步、高强灌浆料填充:
35.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角钢,所述的角钢作为混凝土的拦截装置,能够保证施工缝的顺直,便于后续工序的开展,拆除角钢后,对角钢部位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干净后在凹槽内填充高强灌浆料,人工收面压光。
36.所述高强灌浆料具有微膨胀、高流动性、高自密性,能够与两侧混凝土进行良好粘贴,同时能够填充因为振捣不密实施工缝处的缝隙。
37.第四步、防水加强层施工:
38.对施工缝两侧500mm范围内混凝土采用抛丸机进行抛丸,将基层清理干净后进行防水加强层施工,防水加强层宽度1m。
39.如图3所示,防水加强层施工具体包括:先在施工范围内均匀涂刷1mm的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然后铺设玻璃纤维布,再涂刷1mm的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最后铺设3mm厚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采用防水涂料进行封边。
40.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包括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形成的一种楼承板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包括凹槽、高强灌浆料和防水加强层,在施工缝的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高强混凝土灌浆料,沿施工缝设置1m宽防水加强层,最后再大面防水施工;
41.所述防水加强层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玻璃纤维布、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第一、第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厚1mm,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3mm。上述组合方式能够有效防止防水层开裂,同时具有双层阻水效果。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