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房屋及其搭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48183发布日期:2021-10-09 01:04阅读:1087来源:国知局
集成房屋及其搭建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集成房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房屋及其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2.集成房屋又称为装配式房屋,是在工厂预制墙板、楼板等房屋构件,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并进行组装搭建形成的房屋。
3.本技术发明人发明过一些集成房屋及其构件并已申请专利。这些集成房屋及其构件的主要材料由氧化镁、氯化镁、秸秆、水等混合形成,类似水泥,具有流动性。将材料铺入模具并等待材料水分蒸发即可得到墙板、楼板等集成房屋构件。集成房屋搭建时,将墙板楼板设置好,并在连接处涂抹上述材料,等待材料水分蒸发,即可连接各集成房屋构件,从而得到集成房屋。 zl201811621585.3即公开了上述集成房屋。
4.集成房屋搭建时需要保证精度,包括墙板的垂直度,墙板构成的墙体的形状精度等。目前主要依靠测量和仔细调整墙板位置,并对墙板进行良好的支撑来保证上述精度。墙板调整好后,再在连接处涂抹连接材料。
5.上述方式的缺点是:1、集成房屋搭建时,需要反复调整墙板位置并进行调整,才能达到需要的精度,其过程比较繁琐;2、墙板需要支撑才能保持垂直,支撑墙板需要许多支撑杆,支撑过程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搭建过程简化,并利于保证精度的集成房屋。
7.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成房屋包括地基、墙体和连接材料,墙体包括墙板和弹性销,墙板的左右两端的上下部均具有连接耳,连接耳上具有连接孔,相邻墙板的连接耳上下方向错位设置并对齐;弹性销插入连接孔连接相邻墙板;地基上具有定位孔,底层的墙体的弹性销插入定位孔;连接材料涂抹在相邻墙板的接合处从而连接相邻墙板,连接材料涂抹在墙体与地基的接合处从而连接墙体与地基。
8.进一步的是:集成房屋包括楼板和连接套,连接套和楼板设置在两层墙体之间,连接套与连接耳位置对应,楼板避开连接套,上层的墙体的弹性销插入连接套,连接套和楼板与墙体通过连接材料连接。
9.进一步的是:楼板的四角具有弧形缺口。
10.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搭建过程简化,并利于保证精度的集成房屋搭建方法。
11.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2.集成房屋搭建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13.a、准备墙板、弹性销和连接材料并设置地基;墙板的左右两端的上下部均具有连接耳,连接耳上具有连接孔;地基上具有定位孔;
14.b、将墙板放置在地基上,相邻墙板的连接耳上下方向错位设置并大致对齐,连接孔与定位孔大致对齐;用膨胀轴插入墙板下部的连接孔和定位孔,用另一膨胀轴插入墙板上部的连接孔;使膨胀轴膨胀,驱动墙板少量移动,从使得墙板下部的连接孔和定位孔对齐,墙板上部的连接孔对齐;然后使膨胀轴缩小并取出膨胀轴;
15.c、将一个弹性销插入墙板下部的连接孔和定位孔;将另一个弹性销插入墙板上部的连接孔;
16.d、重复步骤b和c,设置多个墙板形成底层的墙体;
17.e、在相邻墙板的结合处涂抹连接材料连接相邻墙板;在底层墙体与地基的结合处涂抹连接材料连接底层的墙体与地基。
18.进一步的是:集成房屋搭建方法包括在步骤e后进行的步骤f;步骤f为:准备楼板和连接套,将连接套竖向设置在连接耳上方并用连接材料将连接套与连接耳连接,将楼板搭在底层的墙体上,楼板四角具有弧形缺口使得楼板避开连接套。
19.进一步的是:集成房屋搭建方法包括在步骤f后进行的步骤g和h;步骤g 为:将墙板放置在楼板上,相邻墙板的连接耳上下方向错位设置并大致对齐,连接耳与连接套大致对齐;利用膨胀轴使相邻墙板的连接耳对齐,并使连接耳与连接套对齐;将一个弹性销插入墙板下部的连接孔和连接套;将另一个弹性销插入墙板上部的连接孔;步骤h为:重复步骤f,设置多个墙板形成上层的墙体。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集成房屋搭建过程中,设置墙板时,不需要测量位置;只需将墙板放置在地基上,并移动位置使连接孔大致对齐定位孔。然后向连接孔和定位孔中插入膨胀轴,膨胀轴未涨大时,其直径较小,连接孔与定位孔即使有一定的偏移量也可插入。然后使膨胀轴涨大,涨大过程中,能够自动调节墙板位置,使得墙板位置很精确。墙体上部也采用同样方法自动调整墙板位置。墙板位置调整好后,插入弹性销连接。可见本发明利用地基上的定位孔和弹性销实现了墙板的定位,不需要进行测量;墙板调整位置时,不需要将位置调整的很精确,依靠膨胀轴涨大的方式来实现墙板位置的微调。显然本发明墙板定位的过程更加简便。
21.2、同一层墙体的各墙板均通过弹性销连接好后,墙板自然可保持垂直,连接材料涂抹和等待水分蒸发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支撑,既节省了支撑所用的支撑杆,也节省了支撑所需的人工。同样使得集成房屋的搭建过程得以简化。
附图说明
22.图1是地基俯视图;
23.图2是墙体俯视图;
24.图3是楼板俯视图;
25.图4是底层的墙体的局部视图;
26.图5是墙板和地基连接图;
27.图6是上层墙板与下层墙板连接处的剖视图;
28.图中标记为:地基1、定位孔11、墙体2、墙板21、连接耳211、连接孔212、弹性销3、变形切口31、楼板4、弧形缺口41、连接套5、连接材料6。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0.如图1至图6所示,集成房屋包括地基1、墙体2和连接材料6,墙体2包括墙板21和弹性销3,墙板21的左右两端的上下部均具有连接耳211,连接耳 211上具有连接孔212,相邻墙板21的连接耳211上下方向错位设置并对齐;弹性销3插入连接孔212连接相邻墙板21;地基1上具有定位孔11,底层的墙体2的弹性销3插入定位孔11;连接材料6涂抹在相邻墙板21的接合处从而连接相邻墙板21,连接材料6涂抹在墙体2与地基1的接合处从而连接墙体2与地基1。
31.上述集成房屋的搭建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32.a、准备墙板21、弹性销3和连接材料6并设置地基1;墙板21的左右两端的上下部均具有连接耳211,连接耳211上具有连接孔212;地基1上具有定位孔11;
33.b、将墙板21放置在地基1上,相邻墙板21的连接耳211上下方向错位设置并大致对齐,连接孔212与定位孔11大致对齐;用膨胀轴插入墙板21下部的连接孔212和定位孔11,用另一膨胀轴插入墙板21上部的连接孔212;使膨胀轴膨胀,驱动墙板21少量移动,从使得墙板21下部的连接孔212和定位孔 11对齐,墙板21上部的连接孔212对齐;然后使膨胀轴缩小并取出膨胀轴;
34.c、将一个弹性销3插入墙板21下部的连接孔212和定位孔11;将另一个弹性销3插入墙板21上部的连接孔212;
35.d、重复步骤b和c,设置多个墙板21形成底层的墙体2;
36.e、在相邻墙板21的结合处涂抹连接材料6连接相邻墙板21;在底层墙体 2与地基1的结合处涂抹连接材料6连接底层的墙体2与地基1。
37.集成房屋搭建过程中,设置墙板21时,不需要测量位置;只需将墙板21 放置在地基1上,并移动位置使连接孔212大致对齐定位孔11。然后向连接孔 212和定位孔11中插入膨胀轴,膨胀轴未涨大时,其直径较小,连接孔212与定位孔11即使有一定的偏移量也可插入。然后使膨胀轴涨大,涨大过程中,能够依靠支撑连接孔212和定位孔11自动调节墙板21位置,使得墙板21位置很精确。墙体2上部也采用同样方法自动调整墙板21位置。墙板21位置调整好后,插入弹性销3连接。可见本发明利用地基1上的定位孔11和弹性销3实现了墙板21的定位,不需要进行测量;墙板21调整位置时,不需要将位置调整的很精确,依靠膨胀轴涨大的方式来实现墙板21位置的微调。显然本发明墙板定位的过程更加简便。
38.同一层墙体2的各墙板21均通过弹性销3连接好后,墙板21自然可保持垂直,连接材料6涂抹和等待水分蒸发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支撑,既节省了支撑所用的支撑杆,也节省了支撑所需的人工。同样使得集成房屋的搭建过程得以简化。
39.上述膨胀轴为现有技术,zl202021955260.1、zl202022105103.8等专利即公开了膨胀轴。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各结构的制造误差相对机械领域明显更大,因此应采用弹性销3来实现连接。弹性销3是现有技术,如图5所示,弹性销3是空心销,两端有较大的倒角,且壁面上具有变形切口31,弹性销3能够少量缩小,以适应制造误差以及连接孔212和定位孔11的位置误差。
40.集成房屋通常有数层,此时集成房屋包括楼板4和连接套5,连接套5和楼板4设置在两层墙体2之间,连接套5与连接耳211位置对应,楼板4避开连接套5,上层的墙体2的弹性
销3插入连接套5并与连接套5抵紧,连接套5和楼板4与墙体2通过连接材料6连接。
41.楼板4避开连接套5的具体方式可以是楼板4的四角具有弧形缺口41。集成房屋搭建时,弧形缺口41由连接材料6予以填补。
42.多层集成房屋搭建方法相应地增加步骤。集成房屋搭建方法包括在步骤e 后进行的步骤f;步骤f为:准备楼板4和连接套5,将连接套5竖向设置在连接耳211上方并用连接材料6将连接套5与连接耳211连接,将楼板4搭在底层的墙体2上,楼板4四角具有弧形缺口41使得楼板4避开连接套5。
43.集成房屋搭建方法包括在步骤f后进行的步骤g和h;步骤g为:将墙板21放置在楼板4上,相邻墙板21的连接耳211上下方向错位设置并大致对齐,连接耳211与连接套5大致对齐;利用膨胀轴使相邻墙板21的连接耳211对齐,并使连接耳211与连接套5对齐;将一个弹性销3插入墙板21下部的连接孔212 和连接套5;将另一个弹性销3插入墙板21上部的连接孔212;步骤h为:重复步骤f,设置多个墙板21形成上层的墙体2。
44.连接套5的作用是用于上层的墙板21的定位,连接套5应当与连接耳211 位置对应,连接套5的孔与连接孔212位置对应。上层墙体2的搭建方式与底层的墙体2的搭建方法基本相同,也具有同样的搭建简化的有益效果。
45.本发明的墙板21和楼板4均采用现有的模具成型方式生产,具体可参考本技术发明人之前的发明创造生产,例如zl201510469484.9、zl201710625456.0、 zl201811621585.3等,区别只是需要用模具成型出连接耳211和连接孔212。连接套5的具体形状可如图6所示,采用与墙板21和楼板4相同的材料即可。连接材料6也与墙板21和楼板4的材料相同,具体同样可以是上述专利公开的材料。
46.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弹性销3应有不同的长度,如图6所示,设置在下方的弹性销3只连接两个连接耳211,长度较短;设置在上方的弹性销3连接两个连接耳211和一个连接套5,长度较长;如图2所示,位于墙体中心的弹性销3需要连接四个连接耳211,长度更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