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线缆的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0064发布日期:2021-10-24 11:5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线缆的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线缆的轻质墙板,属于轻质墙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
3.现在的轻质墙板在安装后,如果需要在后期布线安装灯带或氛围灯等类似的会很麻烦,需要重新开槽进行走线,及其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线缆的轻质墙板,目的是解决轻质墙板不便于安装线缆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该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墙体、连接机构和墙板本体,所述墙体在外表面设有两组连接机构,且两组连接机构相互平行,所述墙体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墙板本体卡接。
6.进一步的,所述墙板本体包括外盖板和内置板,所述外盖板由基层板、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构成,所述基层板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且两个所述基层板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
7.进一步的,所述外盖板的内表面四周分别设有卡接柱,且所述外盖板的内侧面四周分别设有若干第一卡块。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合层由防潮材料丙烯酸酯类水溶剂混合水泥制成。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复合层由耐高温材料石英石混合水泥制成。
10.进一步的,所述内置板的外表面竖直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隔板,且在每个隔板的侧面横向开设若干矩形孔,在每个隔板的上部设有圆柱卡条,所述内置板的上表面四周分别开设由第一卡槽,且所述内置板的侧面四周分别设有若干第二卡槽,所述内置板的下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第三卡槽。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卡块和l形卡块,所述l形卡块的顶端两侧分别
设有第二卡块,且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三卡槽相配合卡接。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该轻质墙板内部的内置板表面设有若干排线槽,便于后期安装氛围灯或安装家电进行布线,提高轻质墙板的美观性。
13.(2)第一复合层由防潮材料丙烯酸酯类水溶剂混合水泥制成,第二复合层由耐高温材料石英石混合水泥制成,采用防潮和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外盖板极大的提高的了墙板的耐高温和防潮效果,提高了墙板的安全性。
14.(3)l形卡块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卡块,且连接机构与第三卡槽相配合卡接,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在安装中直接将l形卡块卡接在第三卡槽内部,即可快速安装好内置板,提高安装的效率,并且l形卡块的上部两侧设有第二卡块,提高卡接的稳定性,避免墙板脱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内置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外盖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内置板等轴测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b放大图。
16.图中,1

内置板、2

隔板、3

圆柱卡条、4

第二卡槽、5

第一卡槽、6

第三卡槽、7

墙体、8

基层板、9

第一复合层、10

第二复合层;a

墙板本体、b

连接机构、c

外盖板;1b

第二卡块、2b

l形卡块;1c

卡接柱、2c

第一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18.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线缆的轻质墙板技术方案:包括墙体7、连接机构b、墙板本体a,墙体7在外表面设有两组连接机构b,且两组连接机构b相互平行,墙体7通过连接机构b与墙板本体a卡接,该轻质墙板内部的内置板表面设有若干排线槽,便于后期安装氛围灯或安装家电进行布线,提高轻质墙板的美观性。
19.请参阅图2和图3:墙板本体a包括外盖板c和内置板1,外盖板c由基层板8、第一复合层9和第二复合层10构成,基层板8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且两个基层板8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复合层9和第二复合层10,外盖板c的内表面四周分别设有卡接柱1c,卡接柱1c与第一卡槽5相配合插接,且外盖板c的内侧面四周分别设有若干第一卡块2c,第一卡块2c与第二卡槽4相配合卡接,提高外盖板c和内置板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墙板脱落。
20.请参阅图1:第一复合层9由防潮材料丙烯酸酯类水溶剂混合水泥制成,第二复合层10由耐高温材料石英石混合水泥制成,采用防潮和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外盖板c极大的提高的了墙板的耐高温和防潮效果,提高了墙板的安全性。
21.请参阅图2和图4:内置板1的外表面竖直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隔板2,且在每个隔板2的侧面横向开设若干矩形孔,在每个隔板2的上部设有圆柱卡条3,圆柱卡条3与隔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内置板1的上表面四周分别开设由第一卡槽5,且内置板1的侧面四周分别设有若干第二卡槽4,内置板1的下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第三卡槽6,该内置板中间通过矩形孔和隔板2之间形成若干相互交叉的矩形槽,便于安装线缆,进行布线,提高线缆后期使用中不会相互缠绕,提高线缆之间的散热效果。
22.请参阅图1和5:连接机构b包括第二卡块1b和l形卡块2b,l形卡块2b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卡块1b,且连接机构b与第三卡槽6相配合卡接,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在安装中直接将l形卡块2b卡接在第三卡槽6内部,即可快速安装好内置板,提高安装的效率,并且l形卡块2b的上部两侧设有第二卡块1b,提高卡接的稳定性,避免墙板脱落。
23.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