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建筑屋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3610发布日期:2021-11-05 22:5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化建筑屋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化建筑屋顶。


背景技术:

2.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热岛效应,通常会选择在建筑屋顶种植绿植。
3.现有的屋顶绿化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从中部向两侧倾斜的屋顶本体1以及用于支撑屋顶本体1的墙体2,屋顶本体1上设置有种植框7,种植框7内种植有植株。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屋顶上的植株采用露天种植,在雨天降雨量较大时,水分过多会影响植株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由于雨量较大影响植株生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绿化建筑屋顶。
6.本技术提供一种绿化建筑屋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绿化建筑屋顶,包括屋顶本体以及用于支撑屋顶本体的墙体,所述屋顶本体包括从中间往两侧向下倾斜的斜屋面,所述屋顶本体位于两个斜屋面之间设置有储物箱;两个斜屋面上均设有带有植株的种植层;所述储物箱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平行的布辊,布辊上卷绕有防水布,所述储物箱面向种植层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防水布伸出的出布口;所述斜屋面沿倾斜方向的两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斜屋面远离储物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种植层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所述防水布伸出出布口的一端设置有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挡板上的导布杆;所述导布杆可沿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导布杆可移动至防水布完全覆盖在种植层上方的防水状态以及移动至防水布完全收入储物箱内的收纳状态;所述斜屋面下方的墙体外侧上固定有竖向延伸的套筒,所述套筒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接水桶,所述导布杆中部固定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远离导布杆的一端与接水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上连接有延伸至套筒上方用于将水汇入接水桶中的排水管;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当导布杆处于收纳状态时,用于对接水桶底部进行初始临时支撑的弹性支撑块;所述接水桶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透水孔,两个透水孔以接水桶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接水桶内同轴转动连接有可上下滑移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下端从接水桶的底部伸出并向下延伸;所述溢流管的外周侧固定有用于封堵两个透水孔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靠近接水桶桶底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用于封堵透水孔的塞子;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封堵套筒的堵盘,所述堵盘的中部设置有沿套筒轴线方向向上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柱中开设有沿支撑柱轴线方向贯通的导向孔,所述溢流管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布辊的两端同轴设置有转轴,两个所述布辊伸出储物箱一端的转轴上均同轴
固定有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卷绳,所述卷绳的一端连接有集水桶;所述套筒的底部连接有倾斜向下延伸至集水桶上方的集水管;两个套筒内的水可通过集水管一同汇入集水桶中;所述集水桶的下方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固定连接有接水管;所述集水桶的底部设置有当集水桶向下移动至防水布处于收纳状态时,用于使接水管与集水桶桶底连通的连接结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降雨量较大时,斜屋面上多余的雨水会通过排水管汇入接水桶中,当接水桶内的水量达到一定重量时,接水桶会将弹性支撑块挤开,并移动至与支撑柱相抵,使得防水布处于防水状态,而集水桶被拉动至上端的初始位置,从而减少雨水对植株的浇灌;雨停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和抬升溢流管的方式,使得塞子与透水孔分离,使得接水桶内的水可通过透水孔流到堵盘上,并由集水管汇入集水桶中,在两个接水桶内的水汇入集水桶的过程中,集水桶可向下移动并驱动卷线轮旋转,使得两个布辊在齿轮的作用下同步转动,并驱动防水布收入储物箱内,同时,防水布在收入储物箱的过程中,会通过牵拉绳拉动接水桶向上移动至弹性支撑块重新与接水桶底部相抵的状态,而此时的集水桶通过连接结构与接水管连通,使得集水桶的水通过接水管汇入蓄水箱内存储,最后工作人员转动溢流管,使得封堵板上的塞子重新封堵透水孔。
8.可选的,所述集水桶的底部开设有供接水管插入的排水孔,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排水孔中的封堵柱,所述封堵柱靠近接水管的一侧开设有沿封堵柱轴线方向延伸的过水槽,所述封堵柱靠近接水管一端的外周侧设置有环形凸沿,所述排水孔的孔壁上开设有沿排水沟轴线方向延伸且供环形凸沿上下滑移的环槽,所述封堵柱的外壁上开设有与过水槽连通的过水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水布完全收入储物箱内时,接水管插入排水孔内,并推动封堵柱向上移动,使得封堵柱上的过水孔集水桶连通,使得集水桶内的水进入过水槽内,并通过接水管流入蓄水箱内。
10.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块包括呈球状的弹块以及第一弹簧,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弹块和第一弹簧安装的安装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水桶整体的重量足够大时,接水桶可通过挤压弹块的方式,使得弹块收入安装槽内,便于接水桶向下移动。
12.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套装在封堵柱外周侧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环形凸沿相抵,另一端与环槽的上槽壁相抵。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外力时,第二弹簧可推动环形凸沿与环槽的下槽壁相抵,使得封堵柱保持在封堵状态。
14.可选的,所述第二挡板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上设有用于引导牵拉绳的绳槽,所述牵拉绳位于绳槽中。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的设置,能够减少牵拉绳移动时所受到的摩擦,提高牵拉绳的使用寿命。
16.可选的,所述集水箱靠近墙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与墙体相抵的滚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的设置,能够减少集水箱上下移动时与墙体产生的摩擦阻力。
18.可选的,所述导布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滑轮,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上均开设有供滑轮滑动连接的滑槽,两个滑轮各与一个滑槽滑动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与滑槽的设置,能够减少导布杆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20.可选的,所述种植层包括种植框,所述种植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斜屋面相抵的支撑条,所述种植框的底部设置均布有出水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条的设置,能够使种植框与斜屋面之间留有间隙。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防水布的设置,能够改善由于强降雨天气导致植株水分过多的问题;2.蓄水箱的设置,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实现雨水的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23.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防水布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体现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体现种植框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储物箱的爆炸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的防水布处于防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的集水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施例的体现蓄水箱的剖视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的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1是本实施例的封堵柱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屋顶本体;2、墙体;3、斜屋面;4、储物箱;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种植框;8、出水孔;9、支撑条;10、排水管;11、布辊;12、转轴;13、防水布;14、出布口;15、导布杆;16、滑轮;17、滑槽;18、套筒;19、接水桶;20、吊杆;21、导向轮;22、弹块;23、第一弹簧;24、第二弹簧;25、限位环;26、安装槽;27、透水孔;28、安装孔;29、溢流管;30、封堵板;31、塞子;32、堵盘;33、支撑柱;34、导向孔;35、齿轮;36、卷线轮;37、卷绳;38、集水桶;39、滚轮;40、第一限位板;41、第二限位板;42、集水管;43、蓄水箱;44、接水管;45、排水孔;46、封堵柱;47、过水槽;48、环形凸沿;49、环槽;50、过水孔;51、牵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绿化建筑屋顶。参照图2、3,建筑屋顶包括屋顶本体1以及用于支撑屋顶本体1的墙体2,屋顶本体1包括从中间往两侧向下倾斜的斜屋面3,屋顶本体1位于两个斜屋面3之间设置有储物箱4,两个斜屋面3上均设置有种植层,用于种植植株。
27.参照图3、4,斜屋面3沿倾斜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板5,两个第一挡板5相互平行,斜屋面3远离储物箱4的一端设置有与两个第一挡板5连接的第二挡板6。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以及储物箱4之间围合形成种植区域,种植层包括安装于种植区域内的种植框7,植
株种植于种植框7内。种植框7的底部均布有出水孔8,多余的水可通过出水孔8排出种植框7外,种植框7靠近斜屋面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条9,支撑条9能为种植框7与斜屋面3之间形成排水空间。第二挡板6连接有与排水空间连通的排水管10,用于将滞留在斜屋面3上的积水排出。
28.参照图5、6,储物箱4内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布辊11,布辊11上转动连接有防水布13,布辊11的两端设置有转轴12,布辊11通过转轴12与轴承转动连接在储物箱4内。储物箱4面向种植框7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防水布13伸出的出布口14,防水布13可通过出布口14伸出储物箱4外,并覆盖在种植框7上进行防水。
29.参照图6,防水布13伸出出布口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布杆15,导布杆15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滑轮16,两个第一挡板5上开设有供滑轮16滑动连接的滑槽17,滑槽17沿第一挡板5的长度方向延伸。当防水布13处于完全覆盖在种植框7上方的防水状态时,导布杆15移动至第二挡板6处;当防水布13处于完全收入储物箱4内的收纳状态时,导布杆15移动至与储物箱4相抵。
30.参照图4、5,斜屋面3下方的墙体2外侧上固定有竖向延伸的套筒18,套筒18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接水桶19,排水管10的管口朝向套筒18设置,使得斜屋面3上的集水能够通过排水管10排入接水桶19内。接水桶19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吊杆20,导布杆15的中部固定有牵拉绳51,牵拉绳51远离导布杆15的一端绑扎固定在吊杆20上。
31.参照图4、5,第二挡板6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21,导向轮21上设有用于引导牵拉绳51的绳槽,牵拉绳51位于绳槽中。
32.参照图4、5,套筒18的内壁设置有当导布杆15处于收纳状态时,用于对接水桶19底部进行初始临时支撑的弹性支撑块。具体的,弹性支撑块包括呈球状的弹块22以及第一弹簧23,套筒18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弹块22和第一弹簧23安装的安装槽26,安装槽26的槽口过盈卡接有用于阻止弹块22脱离安装槽26的限位环25,第一弹簧23的一端与安装槽26的槽底相抵,另一端与弹块22相抵。在第一弹簧23的作用下,弹块22可部分伸出安装槽26外并对接水桶19进行支撑。当接水桶19的水量到达一定重量时,接水桶19可通过挤压弹块22的方式滑开弹块22,使得接水桶19能够竖向向下移动。
33.参照图4、5,接水桶19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透水孔27,两个透水孔27以接水桶19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接水桶19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安装孔28,接水桶19内设置有滑动连接于安装孔28中的溢流管29,溢流管29可在安装孔28内转动以及沿接水桶19的轴线方向上下滑移,溢流管29的外周侧固定有用于封堵两个透水孔27的封堵板30,封堵板30靠近接水桶19桶底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塞子31,溢流管29可旋转至两个塞子31分别封堵两个透水孔27。当塞子31封堵透水孔27时,溢流管29的上管口位于接水桶19内,使得接水桶19内的多余的水可从溢流管29排出。
34.参照图4、5,套筒18的底部设置有封堵套筒18的堵盘32,堵盘32的中部设置有沿套筒18轴线方向延伸的支撑柱33,支撑柱33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导向孔34,溢流管29的一端穿过导向孔34并延伸至地面。当防水布13处于防水状态时,接水桶19的底部与支撑柱33的上端面相抵。
35.参照图6、7,为了方便防水布13在防水状态与收纳状态内切换,两个布辊11伸出储物箱4同一端的转轴12上均同轴固定有齿轮35,两个齿轮35大小相同且相互啮合。其中一个
转轴12上还固定有卷线轮36,卷线轮36上绕设有卷绳37,卷绳37的一端连接有集水桶38。
36.具体的,参照图7、8,集水桶38靠近墙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39,滚轮39与墙体2接触,用于减少集水桶38与墙体2之间的摩擦。墙体2上还设置有两个平行且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板40,集水桶38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板40之间,两个第一限位板40远离墙体2的一端设置有朝向相靠近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板41,第一限位板40与第二限位形成供集水桶38上下滑移的空腔。此处要说明的是,斜屋面3延伸出墙体2外的部分,能够对集水桶38进行折叠,使得雨水不会流入集水桶38中。或者可在集水桶38的上方设置有一个与墙体2固定连接的挡水板,用于阻止雨水进入集水桶38内。
37.参照图7,套筒18的底部连接有倾斜向下延伸至集水桶38上方的集水管42;两个套筒18内的水可通过集水管42一同汇入集水桶38中收集。集水桶38下方的地面上设置有蓄水箱43,蓄水箱43上固定有连接有竖向延伸的接水管44。集水桶38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供接水管44与集水桶38连通的连接结构,使得集水桶38内的水可通过接水管44进入蓄水箱43内。
38.参照图9、10,集水桶38的底部开设有供接水管44插入的排水孔45,连接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排水孔45中的封堵柱46,封堵柱46靠近接水管44的一侧开设有过水槽47,过水槽47沿封堵柱46的轴线方向延伸。封堵柱46靠近接水管44一端的外周侧固定设置有环形凸沿48,排水孔45的孔壁上开设有供环形凸沿48滑动连接的环槽49,环槽49沿排水孔45的轴线方向延伸。
39.参照图10、11,封堵柱46的外壁上开设有与过水槽47连通的过水孔50。连接结构还包括套装在封堵柱46外周侧的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的一端与环形凸沿48相抵,另一端与环槽49的上槽壁相抵。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24可推动环形凸沿48与环槽49的下槽壁相抵,同时,封堵柱46的上端面与集水桶38的桶底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实现对排水孔45的封堵。
40.当防水布13处于收纳状态时,集水桶38移动至接水管44插入排水孔45中,使得封堵柱46向上移动至过水孔50与集水桶38连通,使得集水桶38内的水可通过过水孔50流入过水槽47内,并由过水槽47流入接水管44内,从而使集水桶38内的水排入蓄水箱43内收集。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绿化建筑屋顶的实施原理为:雨天时,从种植框7渗透的雨水可通过排水管10进入接水桶19内收集,待接水桶19收集一定水量时,接水桶19可滑开弹块22,使得弹块22向下移动,使得接水桶19移动至与支撑柱33相抵,此时的防水布13处于与防水状态,从而阻止雨水继续浇灌植株,且多余汇入接水桶19内多余的水流,可通溢流管29排出。
42.雨停时,工作人员可向上抬升溢流管29,使得塞子31与透水孔27脱离,然后转动溢流管29,使得塞子31与透水孔27错位,此时,接水桶19内的水可通过透水孔27到堵盘32上,并由堵盘32上的集水管42排入集水桶38内,使得集水桶38拉动卷绳37向下移动,使得卷线轮36带动齿轮35旋转,使得两个布辊11同步旋转,当集水桶38移动至防水布13处于完全进入储物箱4的收纳状态时,接水桶19底部重新于弹块22相抵,且接水管44插入排水孔45中与集水桶38连通;最后工作人员再次转动溢流管29,使得塞子31重新塞入透水孔27中固定,以便于供接水桶19进行下一次的蓄水。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