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1399发布日期:2021-10-09 02:0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原料练泥机,涉及练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


背景技术:

2.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对陶瓷原料加工时需要使用练泥机。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对陶瓷加工时,为保证陶瓷的质量,需要将原料中的杂质筛选出来,通常是工作人员手动筛选,使得浪费工人较多的时间,导致筛选杂质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4.2、陶瓷原料的内部存在部分金属物质,若不去除金属物质,在烧结时,陶瓷不易成型,并且容易影响陶瓷的表面的美观性,导致陶瓷铸造失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快速筛选原料中的杂质,解决对陶瓷加工时,为保证陶瓷的质量,需要将原料中的杂质筛选出来,通常是工作人员手动筛选,使得浪费工人较多的时间,导致筛选杂质的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陶瓷原料的内部存在部分金属物质,若不去除金属物质,在烧结时,陶瓷不易成型,并且容易影响陶瓷的表面的美观性,导致陶瓷铸造失败的问题,以达到快速去除原料内部的金属物质,提高陶瓷铸造的成功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包括工作台、练泥室和进料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练泥室,所述练泥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练泥室右侧的顶部固定套接有筛选装置,所述练泥室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装置。
8.所述筛选装置包括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外壁固定套接在练泥室右侧的顶部,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
9.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练泥室内壁的左侧。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活塞箱,所述活塞箱的外壁固定套接在练泥室右侧的顶部,所述活塞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空压机,所述活塞箱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活动套接在活塞箱的左侧,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部壁固定套接有搅拌轮。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活塞箱、活塞板、活动杆、搅拌轮、空压机和转轮的配合,快速带动搅拌轮移动,便于后续搅拌原料。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
机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一侧,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带,所述转动带一侧的内壁转动连接在转轮的外壁。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一号电机、齿轮和转动带的配合,快速筛选杂质,减少工人的时间,提高练泥机的工作效率。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磁杆,所述练泥室的右侧固定套接有收集槽。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液压杆、二号电机、电磁杆和收集槽的配合,快速去除原料内部的金属物质,提高陶瓷铸造的成功率。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练泥室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筛网,所述筛网上开设有筛孔,所述筛孔均匀的分布在筛网上,所述筛网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筛网、筛孔和把手的配合,使得便于过滤原料中的杂质,并方便集中清理筛网上的杂质。
1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练泥室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气动伸缩杆,所述气动伸缩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气动伸缩杆一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汽缸,所述汽缸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练泥室内壁的右侧。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气动伸缩杆、汽缸和压板的配合,使得压板向下反复锤压原料,提高了练泥机的使用效率。
2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球,所述缓冲球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箱内壁的顶部,所述缓冲球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压簧,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箱、连接杆、防滑板、缓冲球和压簧的配合,使得减缓练泥机的振动力,使得提高了练泥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2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练泥室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搭接在练泥室内壁的底部,所述推板的顶部搭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练泥室内壁的左侧。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挡板、电动伸缩杆和推板的配合,快速将原料推到练泥室内壁的右侧,便于后续排放原料。
2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板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箱内壁的左侧。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活塞箱、活塞板、活动杆和复位弹簧的配合,利用复位弹簧的反弹力,快速带动活塞板和活动杆回到初始位置。
2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练泥室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力泵。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排料管和吸力泵的配合,快速吸出原料,使得提高了练泥机的工作效率。
2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9.1、本发明提供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通过采用活塞箱、活塞板、活
动杆、复位弹簧、搅拌轮、空压机、转轮、一号电机、齿轮、转动带和筛网的配合,通过空压机将空气压缩进活塞箱,使得活塞箱内部产生高压并推动活动杆移动,再通过一号电机带动搅拌轮转动,使得快速搅拌原料,使得原料从筛网上漏入练泥室的底部,同时将杂质过滤在筛网上,避免了对陶瓷加工时,为保证陶瓷的质量,需要将原料中的杂质筛选出来,通常是工作人员手动筛选,使得浪费工人较多的时间,导致筛选杂质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使得快速筛选杂质,减少工人的时间,提高练泥机的工作效率。
30.2、本发明提供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通过采用液压杆、二号电机、电磁杆和收集槽的配合,原料从筛网上向下漏入练泥室的底部时,同时启动液压杆和二号电机,使得液压杆和二号电机带动电磁杆移动并且转动,使得电磁杆快速搅拌并吸附原料中的金属物质,避免了陶瓷原料的内部存在部分金属物质,若不去除金属物质,在烧结时,陶瓷不易成型,并且容易影响陶瓷的表面的美观性,导致陶瓷铸造失败的问题,以达到快速去除原料内部的金属物质,提高陶瓷铸造的成功率。
31.3、本发明提供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通过采用固定箱、连接杆、防滑板、缓冲球和压簧的配合,练泥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力,通过工作台向下传递到缓冲球上,使得缓冲球发生形变,同时压缩压簧,使得压簧利用自身的回弹力快速反弹,并减缓练泥机的振动力,使得提高了练泥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练泥室的结构剖视图;
34.图3为本发明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搅拌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36.图5为本发明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发明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发明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本发明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40.图9为本发明缓冲球的结构剖视图。
41.图中:1、工作台;2、练泥室;3、筛选装置;4、吸附装置;5、缓冲装置;
42.21、进料管;22、筛网;23、挡板;24、电动伸缩杆;25、推板;26、气动伸缩杆;27、汽缸;28、压板;29、排料管;291、吸力泵;
43.221、筛孔;222、把手;
44.31、驱动装置;32、搅拌装置;
45.311、活塞箱;312、活塞板;313、活动杆;314、复位弹簧;315、搅拌轮;316、空压机;317、转轮;
46.321、一号电机;322、齿轮;323、转动带;
47.41、液压杆;42、二号电机;43、电磁杆;44、收集槽;
48.51、固定箱;52、连接杆;53、防滑板;54、缓冲球;55、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50.实施例1
51.如图1

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包括工作台1、练泥室2和进料管21,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练泥室2,练泥室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1,练泥室2右侧的顶部固定套接有筛选装置3,练泥室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装置4,筛选装置3包括有驱动装置31,驱动装置31的外壁固定套接在练泥室2右侧的顶部,驱动装置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32,吸附装置4包括有液压杆41,液压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练泥室2内壁的左侧,驱动装置31包括有活塞箱311,活塞箱311的外壁固定套接在练泥室2右侧的顶部,活塞箱3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空压机316,活塞箱311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活塞板312,活塞板3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13,活动杆313的外壁活动套接在活塞箱311的左侧,活动杆313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转轮317,转轮317的外部壁固定套接有搅拌轮315,搅拌装置32包括有一号电机321,一号电机32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活动杆313的一侧,一号电机3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322,齿轮32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带323,转动带323一侧的内壁转动连接在转轮317的外壁,活动杆31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314,复位弹簧3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板312的一侧,复位弹簧3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箱311内壁的左侧。
5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空压机316将空气压缩进活塞箱311,使得活塞箱311内部产生高压并推动活塞板312和活动杆313移动,使得活动杆313带动搅拌轮315移动,再启动一号电机321,同时带动齿轮322、转动带323和搅拌轮315转动,使得搅拌轮315快速搅拌原料,使得原料从筛网22上漏入练泥室2的底部,同时将杂质过滤在筛网22上,避免了对陶瓷加工时,为保证陶瓷的质量,需要将原料中的杂质筛选出来,通常是工作人员手动筛选,使得浪费工人较多的时间,导致筛选杂质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使得快速筛选杂质,减少工人的时间,提高练泥机的工作效率。
53.如图1

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练泥室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筛网22,筛网22上开设有筛孔221,筛孔221均匀的分布在筛网22上,筛网2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22,拉动把手222,同时带动筛网22脱离练泥室2的内部,使得便于清理筛网22上的杂质。
54.如图1

9所示,优选的,练泥室2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气动伸缩杆26,气动伸缩杆2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板28,气动伸缩杆26一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汽缸27,汽缸27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练泥室2内壁的右侧,启动汽缸27,同时带动气动伸缩杆26和压板28移动,使得压板28向下反复锤压原料,提高了练泥机的使用效率。
55.实施例2
56.如图1

9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液压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42,二号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磁杆43,练泥室2的右侧固定套接有收集槽44。
57.在本实施例中,原料从筛网22上向下漏入练泥室2的底部时,同时启动液压杆41和二号电机42,使得液压杆41和二号电机42带动电磁杆43移动并旋转,使得电磁杆43快速搅拌并吸附原料中的金属物质,再通过液压杆41将电磁杆43推入收集槽44的内部,再对电磁杆43进行断电,使得金属物质落入收集槽44的内部,使得便于集中清理金属物质,避免了陶
瓷原料的内部存在部分金属物质,若不去除金属物质,在烧结时,陶瓷不易成型,并且容易影响陶瓷的表面的美观性,导致陶瓷铸造失败的问题,以达到快速去除原料内部的金属物质,提高陶瓷铸造的成功率。
58.实施例3
59.如图1

9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5,缓冲装置5包括有固定箱51,固定箱5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球54,缓冲球5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箱51内壁的顶部,缓冲球54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压簧55,连接杆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53。
60.在本实施例中,练泥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力,通过工作台1向下传递到缓冲球54上,使得缓冲球54发生形变,同时压缩压簧55,使得压簧55利用自身的回弹力快速反弹,并减缓练泥机的振动力,使得提高了练泥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61.实施例4
62.如图1

9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练泥室2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4,电动伸缩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5,推板25的底部搭接在练泥室2内壁的底部,推板25的顶部搭接有挡板23,挡板2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练泥室2内壁的左侧,练泥室2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29,排料管2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力泵291。
63.在本实施例中,启动电动伸缩杆24,同时带动推板25移动,使得推板25将原料推到练泥室2内壁的右侧,再启动吸力泵291,将原料通过排料管29吸出,使得提高了练泥机的工作效率。
64.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一种日用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的工作原理。
65.如图1

9所示,使用时,将原料通过进料管21倒入练泥室2,使得原料落入筛网22上,再通过空压机316将空气压缩进活塞箱311,使得活塞箱311内部产生高压并推动活塞板312和活动杆313移动,使得活动杆313带动搅拌轮315移动,再启动一号电机321,同时带动齿轮322、转动带323和搅拌轮315转动,使得搅拌轮315快速搅拌原料,使得原料从筛网22上漏入练泥室2的底部,同时将杂质过滤在筛网22上,原料从筛网上22向下漏入练泥室2的底部时,同时启动液压杆41和二号电机42,使得液压杆41和二号电机42带动电磁杆43移动并且旋转,使得电磁杆43快速搅拌并吸附原料中的金属物质,再启动汽缸27,同时带动气动伸缩杆26和压板28移动,使得压板28向下锤压原料,经过压板28多次锤压原料之后,再启动电动伸缩杆24,同时带动推板25移动,使得推板25将原料推到练泥室2内壁的右侧,再启动吸力泵291,将原料通过排料管29吸出。
66.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