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34597发布日期:2021-12-07 23:1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隔条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轻质隔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是由无害化磷石膏、轻质钢渣、粉煤灰等多种工业废渣组成,经变频蒸汽加压养护而成,它外型像空心楼板,两边有公母隼槽,安装时在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起来即可,具有质量轻、强度高、保温隔热、隔音、防火、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内层装有合理布局的隔热、吸声的无机发泡型材或其他保温材料,墙板经流水线浇注、整平、科学养护而成,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规格品种多。
3.而现有生产的隔条板的设备,需要对隔条板进行自然冷却,时间跨度大,不利于快速生产的需要,同时对隔条板的原料进行搅拌以及筛选,防止了因为杂质所造成的隔条板刚性不够,而以上问题在现有的设备中往往无法去有效解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在通过对隔条板的原料进行深度加工,保证了隔条板的密度,同时对成型后的隔条板进行快速冷却,实现了快速制作的效果,并且对隔条板进行了压实定型的工作,实现一体式作业,提升了工作进程,同时该装置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包括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第一固定块(4)的顶部焊接有第二箱体(8),所述第二箱体(8)的两侧内壁焊接有固定板(6),所述第二箱体(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底部输出端焊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二箱体(8)内的搅拌辊(9),所述搅拌辊(9)上设有多个搅拌杆(7),所述搅拌辊(9)位于第二箱体(8)内的一端与固定板(6)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0)的顶部输出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二箱体(8)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三箱体(20),所述第三箱体(20)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稳定块(16),所述稳定块(1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上设有凸轮(14),两侧的凸轮(14)最长半径处分别指向相反的方向,所述转动轴(13)延伸出一侧的稳定块(16),延伸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2)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所述第三箱体(20)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的推板(19),所述推板(19)上设有活动杆(18),所述活动杆(18)顶部延伸出第三箱体(20),活动杆(18)顶部设有压块(15),所述压块(15)与第三箱体(20)之间的活动杆(18)上设有第一弹簧(17),所述凸轮(14)压在压块(15)上。
6.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
7.优选的,所述搅拌辊(9)上设有插孔(91),所述搅拌杆(7)插入插孔(91)内,所述第二箱体(8)内壁呈波浪型,所述搅拌杆(7)两端分别对应的第二箱体(8)内壁的波段和谷段,
所述搅拌杆(7)上设有若干刀片(71)。
8.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内壁焊接有第四箱体(23),所述第四箱体(23)的顶部内壁焊接有第二弹簧(31),所述第二弹簧(31)的另一端焊接有与第四箱体(23)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的活动板(33),所述活动板(33)远离第二弹簧(31)的一侧焊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四箱体(23)底部的第三固定块(32),所述第三固定块(32)位于第四箱体(23)底部的一端焊接转动连接有轧辊(24)。
9.优选的,所述第四箱体(23)的两侧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套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活动板(33)的两端与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滑槽的横截面为t型。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顶部焊接有模具(25),所述模具(25)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条板(27),所述限位条板(27)的两侧开设有弧形通孔。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中部均焊接有壳体(26),所述壳体(26)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焊接有伸缩架(28),所述伸缩架(28)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固定块(29),所述第二固定块(29)相互靠近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凸块(30),所述凸块(30)的弧面与限位条板(27)两侧的弧形通孔相契合。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6)的底部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1)内的y型管(5),所述y型管(5)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套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与底座(3)的底部焊接有,所述第二滑槽的横截面为t型。
14.优选的,所述第三箱体(20)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大于活动杆(18)的外圈半径。
15.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将制作隔条板的石灰,石膏以及混合物连同胶水等等比例地倾倒入第二箱体(8)的内部,随后将电机(10)接通外接电源后,电机(10)的底部输出端将转动第二箱体(8)内部的搅拌辊(9),而在搅拌辊(9)的驱使下将旋转搅拌杆(7)对第二箱体(8)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在充分搅拌后,原料渐渐成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7.1、该装置通过安装电机、搅拌辊等结构,其中电机的底部输出端将转动第二箱体内部的搅拌辊,而在搅拌辊的驱使下将旋转搅拌杆对第二箱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在充分搅拌后,原料渐渐成型,石灰石膏等原料变成流体状态,并且在原料成为流体状态下后,搅拌均匀的原料通过y型管流到模具内,对原料的深度搅拌加工,排除了原料中的杂质,保证了隔条板的密度。
18.2、该装置通过插入插孔内的搅拌杆,在搅拌辊转动时,搅拌杆随之转动,但第二箱体内壁为波浪型,带动搅拌杆在插孔内来回移动,从而使得搅拌杆上的刀片来回移动,可以加速破碎石灰和石膏。
19.3、该装置通过安装第一锥齿轮、转动轴等结构,其中电机的顶部输出端将转动第一锥齿轮,进而将第一锥齿轮两侧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随后第二锥齿轮通过将转动力传导至转动轴上,从而转动轴的凸轮转动,其中一个凸轮从最短半径处转至的最长半径处,不断下压压块,带动活动杆向下运动,推板迫使冷凝管内部的冷凝液抽进另一侧第三箱体
内,在此凸轮转动的情况下,另一个凸轮同样在转动,从最长半径处转至的最短半径处,压块受第一弹簧弹力不断上升,带动活动杆向上运动,配合冷凝液抽进,如此往复,带动冷凝液循环,带走第一箱体内的热量,便于降温。
20.3、该装置通过安装转动轴、活动杆等结构,其中右侧转动轴则迫使右侧活动杆进行向下的运动,于是右侧第三箱体内部的冷凝液被右侧推板挤压到制冷机内部,通过制冷机的快速冷凝作用将对模具内部的原料进行冷却凝结,实现了对隔条板制作的快速成型效果。
21.4、该装置通过安装轧辊、第三固定块等结构,其中当模具内的隔条板最上层的表面被轧辊轧到,同时轧辊被隔条板挤压从而轧辊对第三固定块以及活动板施加挤压的力,而第二弹簧收缩将对活动板以及第三固定块施加支撑的力量,进而在隔条板的上表面接触到轧辊后,受到第二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向内挤压并压实,进一保证了隔条板的密度以及完整性,提升了隔条板的整体美观度。
22.5、该装置通过安装第一箱体、限位条板等结构,其中当模具被推进第一箱体内部时,限位条板随着模具的推进而与凸块接触,而当限位条板的外表面弧形通孔接触到凸块后,凸块受到挤压进而对伸缩架进行压缩,而伸缩架的中间部位受到液力杆的支撑,在凸块接触到限位条板的两侧后,凸块对限位条板两侧的弧形通孔实现限位的作用,实现了对模具的定点推移,方便了对原料的接送。
23.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在通过对隔条板的原料进行深度加工,保证了隔条板的密度,同时对成型后的隔条板进行快速冷却,实现了快速制作的效果,并且对隔条板进行了压实定型的工作,实现一体式作业,提升了工作进程,同时该装置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的第一箱体俯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的模具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的模具仰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的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的b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31.实施例1:如图1

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质内墙隔条板生产设备,包括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第一固定块4的顶部焊接有第二箱体8,所述第二箱体8的两侧内壁焊接有固定板6,所述第二箱体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底部输出端焊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二箱体8内的搅拌辊9,所述搅拌辊9
上设有多个搅拌杆7,所述搅拌辊9位于第二箱体8内的一端与固定板6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辊9上设有插孔91,所述搅拌杆7插入插孔91内,所述第二箱体8内壁呈波浪型,所述搅拌杆7两端分别对应的第二箱体8内壁的波段和谷段,所述搅拌杆7上设有若干刀片71
32.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10的顶部输出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二箱体8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三箱体20,所述第三箱体20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稳定块16,所述稳定块1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上设有凸轮14,两侧的凸轮14最长半径处分别指向相反的方向,所述转动轴13延伸出一侧的稳定块16,延伸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2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所述第三箱体20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的推板19,所述推板19上设有活动杆18,所述活动杆18顶部延伸出第三箱体20,活动杆18顶部设有压块15,所述压块15与第三箱体20之间的活动杆18上设有第一弹簧17,所述凸轮14压在压块15上。,第三箱体20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半径大于活动杆18的外圈半径。
33.实施例3:如图1、图6所示,右侧第三箱体20的底部焊有框架22,框架22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制冷机21,制冷机21的进水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三箱体20内,制冷机21的出水端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1内的冷凝管2,冷凝管2位于第一箱体1内的一端与左侧第三箱体20的底部套接,第一箱体1的顶部内壁焊接有第四箱体23,第四箱体23的顶部内壁焊接有第二弹簧31,第二弹簧31的另一端焊接有与第四箱体23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的活动板33,活动板33远离第二弹簧31的一侧焊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四箱体23底部的第三固定块32,第三固定块32位于第四箱体23底部的一端焊接转动连接有轧辊24;
34.实施例4:如图1、图5、图6所示,第四箱体23的两侧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套接有第一滑块,活动板33的两端与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第一滑槽的横截面为t型,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顶部焊接有模具25,模具25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条板27,限位条板27的两侧开设有弧形通孔,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中部均焊接有壳体26,壳体26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焊接有伸缩架28,伸缩架28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固定块29,第二固定块29相互靠近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凸块30,凸块30的弧面与限位条板27两侧的弧形通孔相契合;
35.实施例5:如图1所示固定板6的底部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1内的y型管5,y型管5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套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顶端与底座3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滑槽的横截面为t型。
36.本发明中,如图1、图2所示,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将制作隔条板的石灰,石膏以及混合物连同胶水等等比例地倾倒入第二箱体8的内部,随后将电机10接通外接电源后,电机10的底部输出端将转动第二箱体8内部的搅拌辊9,而在搅拌辊9的驱使下将旋转搅拌杆7对第二箱体8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该装置通过插入插孔内的搅拌杆,在搅拌辊转动时,搅拌杆随之转动,但第二箱体内壁为波浪型,带动搅拌杆在插孔内来回移动,从而使得搅拌杆上的刀片来回移动,可以加速破碎石灰和石膏,在充分搅拌后,原料渐渐成型,石灰石膏等原料变成流体状态,并且在原料成为流体状态下后,搅拌均匀的原料通过y型管5流到模具25内;
37.如图1所示,而同时电机10的顶部输出端将转动第一锥齿轮11,进而将第一锥齿轮11两侧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2转动,随后第二锥齿轮12通过将转动力传导至转动轴13上,从而转动轴的凸轮转动,其中一个凸轮从最短半径处转至的最长半径处,不断下压压块,带动
活动杆向下运动,推板迫使冷凝管内部的冷凝液抽进另一侧第三箱体内,在此凸轮转动的情况下,另一个凸轮同样在转动,从最长半径处转至的最短半径处,压块受第一弹簧弹力不断上升,带动活动杆向上运动,配合冷凝液抽进,如此往复,带动冷凝液循环,带走第一箱体内的热量,通过制冷机21的快速冷凝作用将对模具25内部的原料进行冷却凝结,实现了对隔条板制作的快速成型效果;
38.如图1、图4所示,当模具25内部的隔条板冷却完毕后,通过将模具25向外部拔出,此时的模具25随着底座3在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滑出,而当模具25内的隔条板最上层的表面被轧辊24轧到,同时轧辊24被隔条板挤压从而轧辊24对第三固定块32以及活动板33施加挤压的力,而第二弹簧31收缩将对活动板33以及第三固定块32施加支撑的力量,进而在隔条板的上表面接触到轧辊24后,受到第二弹簧31的弹性势能将向内挤压并压实,进一保证了隔条板的密度以及完整性,提升了隔条板的整体美观度;
39.如图4、图5、图6所示,在模具25内部的隔条板取出后,通过将模具25向内推送以便进行下一次的制作工作,当模具25被推进第一箱体1内部时,限位条板27随着模具25的推进而与凸块30接触,而当限位条板27的外表面弧形通孔接触到凸块30后,凸块30受到挤压进而对伸缩架28进行压缩,而伸缩架28的中间部位受到液力杆的支撑,在凸块30接触到限位条板27的两侧后,凸块30对限位条板27两侧的弧形通孔实现限位的作用,实现了对模具25的定点推移,方便了对原料的接送。
40.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