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异型曲面玻璃幕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44734发布日期:2022-01-12 03:0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环状异型曲面玻璃幕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状异型曲面玻璃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玻璃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3.目前,新建的大型公共与民用建筑,特别是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越来越多的采用框架式曲面玻璃幕墙(c幕墙),由于框架式曲面玻璃幕墙的外立面设计为双曲面造型,根据甲方设计需要,玻璃幕墙的单元墙为具有曲面的三角形曲面玻璃,对玻璃幕墙进行设计施工工艺,相对于传统曲面造型来说,异型曲面玻璃幕墙的施工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状异型曲面玻璃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环状异型曲面玻璃幕墙,包括:
7.固定安装于圆柱形外墙面上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的若干玻璃板块,所述固定支架呈圆环型支架;
8.固定支架包括若干立柱、斜梁和横梁,若干所述立柱倾斜均匀围绕在圆柱形外墙面上,相邻立柱之间自下而上等间距水平架设有横梁,相邻立柱与横梁形成相对应的两个钝角之间安装有斜梁,所述斜梁和立柱与水平位置的倾斜角度为互补关系,立柱、斜梁和横梁形成若干个三角形框架,所述玻璃板块嵌装在三角形框架上;
9.立柱和斜梁具有配合圆柱形外墙面斜向的曲度,横梁具有在配合圆柱形外墙面水平方向的曲度,玻璃板块具有配合圆柱形外墙面曲面的曲度。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柱通过后置埋件固定在圆柱形外墙面上。
11.环状异型曲面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包括:
12.测量放线
13.根据标高点、进出位线及轴线位置,在建筑圆柱主体上定出幕墙基准线、基准点,对照施工图,对幕墙的分格尺寸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进行调整;
14.后置埋件安装
15.根据测量放线结果,通过水平控制线和垂直控制线,确定后置埋件在每一层建筑主体外墙上的安装位置;
16.立柱、横梁压弯
17.根据图纸,并利用rhino软件建立1:1模型,模型建好后根据现场实体结构进行复
测并调整,调整完成后利用插件grassopper编辑电池组程序,准确测出每个部位型材的拉弯参数,并导出数据,在型材加工厂通过数控技术,对型材进行拉弯;
18.立柱、横梁和斜梁安装
19.施工时,按照立柱—横梁—斜梁的顺序进行安装,立柱均与斜梁和横梁形成固定夹角;
20.安装立柱时,根据水平线,将每根立柱的水平标高位置调整好,先用螺栓将立柱与后置埋件初步固定,调整立柱位置,确保立柱上下端与每层标高线的尺寸,左右与轴线的尺寸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经检查校准合格后,用螺栓拧紧固定;
21.安装横梁时,水平拉鱼丝线,保证横料的直线度,横梁上下表面与立柱正面应成直角,严禁向内或向外倾斜以影响横梁的水平度;
22.斜梁用铝合金插芯与立柱及横梁固定,形成三角框架结构;
23.玻璃安装
24.立柱和横梁之间形成的三角框架上安装玻璃框,将定制曲面玻璃板块安装到玻璃框上,并根据玻璃板块间隙,用泡沫棒填充间隙,在缝隙两边贴纸胶带并打胶。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本发明解决异型曲面玻璃幕墙的难题,为行业在环状异型双曲面玻璃幕墙的施工中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方法,从后置埋件的定位,到龙骨架的架设,解决了在搭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难题,推动了环状异型双曲面玻璃幕墙施工工艺的发展。
附图说明
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中涉及玻璃板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3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环状异型曲面玻璃幕墙,包括:
33.固定安装于圆柱形外墙面上的固定支架1,安装在固定支架1的若干玻璃板块2,所述固定支架1呈圆环型支架;
34.固定支架1包括若干立柱3、斜梁4和横梁5,若干所述立柱3倾斜均匀围绕在圆柱形外墙面上,相邻立柱3之间自下而上等间距水平架设有横梁5,相邻立柱3与横梁5形成相对应的两个钝角之间安装有斜梁4,所述斜梁4和立柱3 与水平位置的倾斜角度为互补关系,
立柱3、斜梁4和横梁5形成若干个三角形框架6,所述玻璃板块2嵌装在三角形框架6上;
35.立柱3和斜梁4具有配合圆柱形外墙面斜向的曲度,横梁5具有在配合圆柱形外墙面水平方向的曲度,玻璃板块2具有配合圆柱形外墙面曲面的曲度;所述立柱3通过后置埋件7固定在圆柱形外墙面上。
36.环状异型曲面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包括:
37.测量放线
38.根据标高点、进出位线及轴线位置,在建筑主体上定出幕墙基准线,对照施工图,对幕墙的分格尺寸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进行调整;
39.根据结构复查时的放线标记,水准点后置埋件布置图,主体结构轴线,标高进行测量放线,定位;
40.利用gps仪器找出圆心,并在圆心位置插入一根钢筋,在屋顶找出1-1轴至1-16轴的每个轴中点,用墨斗弹出中心线,再复核尺寸误差,轴中对轴中直线距离为11822mm,弧长为12036mm;
41.复核尺寸后,从柱子出去350mm为骨架完成面,其中,中间柱子也要挑出,按轴中分格,分格时必须符合尺寸。
42.分格每个轴按2406mm或2407mm,每个轴分5格,这5格是最下一排后置埋件点,再居中分成小格为最顶斜立柱3点。
43.后置埋件安装
44.水平控制线:
45.根据“50线”标高控制线,引出幕墙的
±
0.000m标准点,利用水平仪将
±ꢀ
0.000m线通圈引至结构柱外表面,然后根据
±
0.000m线放出每排后置埋件的水平控制线:
46.从
±
0.000m线往下40mm为第一排后置埋件的水平控制线;
47.从
±
0.000m线往上3740mm为第二排预埋板的水平控制线;
48.从3740mm线往上1600mm为第三排预埋板的水平控制线;
49.从1600mm线往上360mm为第四排预埋板的水平控制线;
50.从360mm线往上4040mm为第五排预埋板的水平控制线;
51.从4040mm线往上1710mm为第六排预埋板的水平控制线;
52.从1710mm线往上360mm为第七排预埋板的水平控制线;
53.垂直控制线:
54.第一排按放线点钝角边286mm锐角边84mm;
55.第二排按放线点钝角边214mm锐角边156mm;
56.第三排从轴起往右800mm钝角边270mm锐角边100mm循环;
57.第四排与第三排往右错210mm;
58.第五排从轴起往右过1040mm钝角边270mm锐角边100mm循环;
59.第六排从轴起往左过330mm钝角边170mm锐角边100mm循环;
60.第七排与第六排往右错210mm;
61.根据测量放线结果,通过水平控制线和垂直控制线,确定后置埋件在每一层建筑主体外墙上的安装位置;
62.立柱3、横梁5压弯
63.根据图纸,并利用rhino软件建立1:1模型,模型建好后根据现场实体结构进行复测并调整,调整完成后利用插件grassopper编辑电池组程序,准确测出每个部位型材的拉弯参数,并导出数据,在型材加工厂通过数控技术,对型材进行拉弯;
64.调整完成后利用插件测出每个部位型材的压弯数值,并导出数据,如下表所示。
65.66.67.[0068][0069]
立柱3、横梁5和斜梁4安装
[0070]
施工时,按照立柱3—横梁5—斜梁4的顺序进行安装,立柱3与斜梁4均与横梁5形成59
°
(1#楼)及56.37
°
(2#楼)夹角。
[0071]
安装立柱3时,根据水平线,将每根立柱3的水平标高位置调整好,先用螺栓将立柱3与后置埋件初步固定,调整立柱3位置,确保立柱3上下端与每层标高线的尺寸,左右与轴线的尺寸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经检查校准合格后,用螺栓拧紧固定;
[0072]
安装横梁5时,安装时水平拉鱼丝线,保证横料的直线度,横梁5上下表面与立柱3正面应成直角,严禁向内或向外倾斜以影响横梁5的水平度;横梁5 与立柱3采用铝合金横梁5插芯连接,插芯用st5.5*22不锈钢盘头自攻钉与立柱3固定,插芯与立柱3接触部位增加2mm厚胶垫;
[0073]
斜梁4用铝合金插芯与立柱3及横梁5固定,形成三角框架结构,斜梁4 用铝合金插芯及旋转合页与立柱3及横梁5固定,插芯用st5.5*16不锈钢盘头自攻钉与斜梁4固定,与合页用m6*20六角头不锈钢螺栓固定,螺栓与插芯接触部位加4mm垫块,合页用st6.3*22不锈钢盘头自攻钉与立挺及横梁5固定,接触部位加4mm垫块;
[0074]
玻璃安装
[0075]
立柱3和横梁5之间形成的三角框架上安装玻璃框,将定制曲面玻璃板块2 安装到玻璃框上,并根据玻璃板块2间隙,用泡沫棒填充间隙,在缝隙两边贴纸胶带并打胶。
[007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