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35345发布日期:2021-11-29 16:59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2.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支撑的传统做法是脚手架模板独立支撑,在两侧结构模板支撑拆除时予以保留,待后浇带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养护28天后方可拆除,传统支撑方法施工便捷整体稳定,但是也存在如下弊端:(1)长期占用模板及支撑材料;(2)日常管理难度大,支撑体系易被损甚至人为拆除;(3)模板、方木、顶托等材料容易变形、腐烂、锈蚀等,造成支撑系统松动,无法保证后浇带两侧梁板的受力,甚至造成裂缝产生,影响结构的安全及使用,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需要动辄上百天乃至数百天的留置时间,鉴于传统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存在的弊端,特对支撑方案进行分析优化,在后浇带两端梁板悬臂末端设置构造柱支撑,取代传统的支撑体系,即提出一种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一、浇柱定位:完成对底板的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底板后浇带所处的位置,在底板后浇带两侧进行构造柱的定位放线,确定构造柱的具体位置后,在构造柱所在处进行插筋操作,作为构造柱框架结构;
8.步骤二、支模养护:构造柱框架结构搭建完成,底板混凝土凝固后,随着框架柱一同进行支模,围绕步骤一中的构造柱框架结构形成构造浇筑腔,支模过程中,对构造柱的支模部分一同进行加固,支模完成后,框架柱的混凝土浇筑和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同步进行,制得构造柱,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构造柱随着框架柱和顶板一同进行养护;
9.步骤三、开孔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凝固后,搭建梁板,并在搭建的梁板上开设与构造柱适配的浇筑孔,然后进行梁板浇筑,浇筑的混凝土通过浇筑孔与构造柱顶部结合;
10.步骤四、拆模清理:顶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在达到拆除条件时,将后浇带内模板支撑同时拆除,并在顶板后浇带满足浇筑条件后,凿除顶板后浇带两侧梁板混凝土断面上的松散残渣;
11.步骤五、支模浇筑:清理、修整、绑扎顶板后浇带内的钢筋,在地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搭设顶板后浇带模板,浇筑混凝土后进行养护;
12.步骤六、拆模找平:顶板后浇带混凝土达到拆模标准后,拆除步骤五中搭设的模
板,然后凿除构造柱,并对凿除后的底板和顶板面进行修整找平。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后浇带两侧悬臂梁板末端设混凝土构造柱,不仅避免了传统钢管架模板支撑体系的材料变形,模板材料损耗更换对悬臂梁板受力的影响,而且提高了支撑架材料的周转效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不仅便于地下室施工通道的留设,还方便进行后浇带两侧施工缝的凿毛清理及后浇带二次支模时钢筋的调整。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中构造柱的定位设置于梁端内侧200或300mm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构造柱对梁的有效支撑。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中制得的构造柱长宽尺寸设置为200*200mm。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四中清理完松散残渣后,在梁板中间位置凿出与止水带相适配的凹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梁板中间位置凿出凹槽,为止水条的安装提供便利条件。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中后浇带两侧梁端混凝土构造柱在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清理干净构造柱柱头的残渣和垃圾。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浇筑梁部混凝土时与残渣和垃圾进行结合,对构造柱的支撑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保证浇筑梁的质量。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六中顶板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后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模板拆除。
2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六中凿除构造柱时,采用人工凿除破碎,并利用人工先凿除构造柱柱头部分。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整体推倒构造柱造成底板损坏的情况。
2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六中进行找平时使用水泥砂浆,并按照水泥:砂浆=1:3的比例进行使用。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构造柱凿除后底板和顶板的平整使用,保证外观的质量。
26.(三)有益效果
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8.该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通过在顶板后浇带两侧悬臂梁板末端设混凝土构造柱,不仅避免了传统钢管架模板支撑体系的材料变形,模板材料损耗更换对悬臂梁板受力的影响,而且提高了支撑架材料的周转效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不仅便于地下室施工通道的留设,还方便进行后浇带两侧施工缝的凿毛清理及后浇带二次支模时钢筋的调整。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底板;2、底板后浇带;3、构造柱;4、框架柱;5、顶板后浇带;6、顶板;7、顶板框架梁;8、顶板次梁。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两种技术方案:
33.实施例一、
34.一种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5.步骤一、浇柱定位:完成对底板的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底板后浇带所处的位置,在底板后浇带两侧进行构造柱的定位放线,确定构造柱的具体位置后,在构造柱所在处进行插筋操作,作为构造柱框架结构;
36.步骤二、支模养护:构造柱框架结构搭建完成,底板混凝土凝固后,随着框架柱一同进行支模,围绕步骤一中的构造柱框架结构形成构造浇筑腔,支模过程中,对构造柱的支模部分一同进行加固,支模完成后,框架柱的混凝土浇筑和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同步进行,制得构造柱,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构造柱随着框架柱和顶板一同进行养护;
37.步骤三、开孔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凝固后,搭建梁板,并在搭建的梁板上开设与构造柱适配的浇筑孔,然后进行梁板浇筑,浇筑的混凝土通过浇筑孔与构造柱顶部结合;
38.步骤四、拆模清理:顶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在达到拆除条件时,将后浇带内模板支撑同时拆除,并在顶板后浇带满足浇筑条件后,凿除顶板后浇带两侧梁板混凝土断面上的松散残渣;
39.步骤五、支模浇筑:清理、修整、绑扎顶板后浇带内的钢筋,在地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搭设顶板后浇带模板,浇筑混凝土后进行养护;
40.步骤六、拆模找平:顶板后浇带混凝土达到拆模标准后,拆除步骤五中搭设的模板,然后凿除构造柱,并对凿除后的底板和顶板面进行修整找平,进一步说明,在顶板后浇带两侧悬臂梁板末端设混凝土构造柱,不仅避免了传统钢管架模板支撑体系的材料变形,模板材料损耗更换对悬臂梁板受力的影响,而且提高了支撑架材料的周转效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不仅便于地下室施工通道的留设,还方便进行后浇带两侧施工缝的凿毛清理及后浇带二次支模时钢筋的调整。
41.实施例二、
42.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改进,一种顶板后浇带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3.步骤一、浇柱定位:完成对底板的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底板后浇带所处的位置,在底板后浇带两侧进行构造柱的定位放线,具体的,构造柱的定位设置于梁端内侧200或300mm处,确定构造柱的具体位置后,在构造柱所在处进行插筋操作,作为构造柱框架结构;
44.步骤二、支模养护:构造柱框架结构搭建完成,底板混凝土凝固后,随着框架柱一同进行支模,围绕步骤一中的构造柱框架结构形成构造浇筑腔,支模过程中,对构造柱的支模部分一同进行加固,支模完成后,框架柱的混凝土浇筑和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同步进行,制得构造柱,具体的,构造柱长宽尺寸设置为200*200mm,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构造柱随着框架柱和顶板一同进行养护;
45.步骤三、开孔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凝固后,搭建梁板,并在搭建的梁板上开设与构造柱适配的浇筑孔,先清理干净构造柱柱头的残渣和垃圾,然后进行梁板浇筑,浇筑的混凝土通过浇筑孔与构造柱顶部结合;
46.步骤四、拆模清理:顶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在达到拆除条件时,将后浇带内模板支撑同时拆除,并在顶板后浇带满足浇筑条件后,凿除顶板后浇带两侧梁板混凝土断面上的松散残渣,之后在梁板中间位置凿出与止水带相适配的凹槽;
47.步骤五、支模浇筑:清理、修整、绑扎顶板后浇带内的钢筋,在地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搭设顶板后浇带模板,浇筑混凝土后进行养护;
48.步骤六、拆模找平:顶板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后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模板拆除,然后利用人工先凿除构造柱柱头部分,采用人工凿除破碎构造柱,并对凿除后的底板和顶板面进行修整找平,具体的,找平时使用水泥砂浆,并按照水泥:砂浆=1:3的比例进行使用。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