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37524发布日期:2022-02-07 20:3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公开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


背景技术:

2.梁场用环向喷淋车的车载喷头,应能喷预制梁的翼缘的下表面、腹板的外侧面、底板的底面、以及预制梁左、右侧的顶部端面以及底部端面,其中,预制梁左、右侧的顶部端面以及底部端面及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喷淋是技术难点。现有喷头在喷淋车顺梁长方向行进时,很难喷到预制梁左右侧的顶部端面以及底部端面及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设计一种可以在喷淋车行进过程中进行预制梁左右侧的顶部端面以及底部端面及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的一体化分布式喷淋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包括异形空间曲面,所述异型空间曲面为预制梁的空间曲面,预制梁包括:上部悬挑出去的翼缘、中部的腹板以及底部的底板,预制梁的喷淋面包括:翼缘的下表面、腹板的外侧面以及底板的底面,该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包括:偏心喷头,所述偏心喷头包括第一圆弧管,所述第一圆弧管上开设两组第一连接孔组,相邻组的第一连接孔组的任一第一连接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第一连接孔上设有第一小喷头,所述第一小喷头沿第一圆弧偏心布置;向心喷头,所述向心喷头包括第二圆弧管,所述第二圆弧管上开设两组第二连接孔组,相邻组的第二连接孔组的任一第二连接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第二连接孔上设有第二小喷头,所述第二小喷头沿第二圆弧向心布置;偏心喷头的任意相邻的第一小喷头的中心线平面投影的夹角为2-3度;向心喷头的任意相邻的第二小喷头的中心线平面投影的夹角为2-3度;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一连接孔对齐或间错分布,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二连接孔对齐或间错分布;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一连接孔间错分布,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二连接孔间错分布,第一连接孔处设置第一小喷头,第二连接孔处设置第二小喷头,第一小喷头以及第二小喷头建议为带螺纹铜喷头或塑料喷头,横截面圆形,直径不超过6mm,水压0.3mpa时,出连接孔径1-1.5mm为宜,喷射距离不小于3.5m;第一圆弧管和第二圆弧管可为铝合金管、塑料材质、或自铜管,壁厚1-1.5mm为宜;第一小喷头以及第二小喷头与圆弧管可以螺纹连接,或通过气泵等射钉模式植
入;间错布置的第一小喷头或第二小喷头相比并排布置,可以增加喷淋的横截面积。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管和第二圆弧管均为圆管折弯成不大于半圆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圆弧管上的第二连接孔组布置于相对靠近异形空间曲面的顶部端面以及底部端面的90度至180度的弧段。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心喷头与向心喷头共同喷淋的喷淋横截面的计算公式为:(1)喷淋横截面面积:s;水泵压力:公斤,3.2公斤为宜;不能小于2.9;上部管式通水展臂出水口孔径1.0mm的双排第二小喷头总数:;下部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出水口孔径1.0mm的双排第一小喷头总数:m;不同组的第一小喷头所在面的夹角:,考虑喷淋时间,以20-30度夹角为宜;不同组的第二小喷头所在面的夹角:,考虑喷淋时间,以20-30度夹角为宜;下部的偏心喷头的偏心点b距离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的外边缘线的竖直距离h;下部的偏心喷头的偏心点b距离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的外边缘线的水平距离z。
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上述的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的梁场用环向喷淋车,包括喷淋车,所述喷淋车上设有可伸缩竖向通水立柱,所述可伸缩竖向通水立柱上设有与可伸缩竖向通水立柱内部相连通的管式通水展臂,所述管式通水展臂的端部分别设有向心喷头;喷淋车的底部设有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所述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的端部分别设有偏心喷头。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心喷头的第二小喷头对应喷射预制梁的翼缘的下表面、腹板的外侧面、预制梁的顶部端面;所述偏心喷头的第一小喷头喷射预制梁左、右侧的底部端面及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
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的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的制作装置,该制作装置包括:圆底盘;沿周向打孔定位用组件,所述沿周向打孔定位用组件与圆底盘同轴连接;角度可调节打孔组件,所述角度可调节打孔组件与沿周向打孔定位用组件相连接。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沿周向打孔定位用组件包括: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所述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固定于圆底盘的下端,且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的旋转端向上伸出圆底盘;可转动立柱,所述可转动立柱与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的旋转端相连接;圆筒式固定架,所述圆筒式固定架与可转动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可调节打孔组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通过组合支撑架与圆筒式固定架相连接;
滑杠,所述滑杠的第一端与滑轨咬合连接;打孔机构,所述滑杠的第二端与打孔机构相连接;滑轨角度调整用伺服电机,所述滑轨角度调整用伺服电机固定于圆筒式固定架的一端,且所述滑轨角度调整用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与滑轨的端部相连接。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底盘沿周向开端面为半圆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定位喷头弯管。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的横截面呈凸字结构,所述滑杠的横截面呈凹字结构。
13.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偏心喷头的第一小喷头沿圆弧偏心布置,直线式喷射,能喷淋预制梁的左、右侧的底部端面h以及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第二、向心喷头的第二小喷头沿圆弧向心布置,直线式喷射,能喷淋预制梁的左、右侧的顶部端面g、腹板的外侧面n和翼缘的下表面m;第三、利用喷淋横截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喷淋横截面面积,调整对应参数。
14.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1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16.图1(a)是本发明所述向心喷头的横截面剖视图;图1(b)是本发明所述偏心喷头的横截面剖视图;图2(a)是本发明所述的相邻组的第一连接孔装配第一小喷头的间错分布的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所述的相邻组的第一连接孔装配第一小喷头的端部对齐,且中间错分布的示意图;图3(a)是本发明所述的相邻组的第二连接孔装配第二小喷头的间错分布的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所述的相邻组的第二连接孔装配第二小喷头的端部对齐,且中间错分布的示意图;图4(a)是本发明所述下部的偏心喷头的端部的第一小喷头的偏心角度β;图4(b)是本发明所述上部的向心喷头的端部的第二小喷头的向心角为α;图5是本发明所述偏心喷头的同组相邻的第一小喷头的夹角d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所述向心喷头的同组相邻的第二小喷头的夹角c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所述梁场用环向喷淋车装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所述适用于上述的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的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1-1的截面图;图10是喷淋横截面面积计算中下部的偏心喷头的偏心点b距离预制梁的底板的底
面q的外边缘线的竖直距离h;下部的偏心喷头的偏心点b距离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的外边缘线的水平距离z、下部的偏心喷头的端部的第一小喷头的偏心角度β、上部的向心喷头的端部的第二小喷头的向心角为α、向心喷头的向心点a以及偏心喷头的偏心点b的具体位置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预制梁的顶部端面g、底部端面h、底板的底面q、腹板的外侧面n和翼缘的下表面m的喷淋区域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喷淋横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中偏心喷头设置不同组相邻第一小喷头的夹角x以及向心喷头设置不同组相邻第二小喷头的夹角y的示意图,以及不同组相邻第一小喷头的距离和不同组相邻第二小喷头的距离相等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喷头弯管12、圆筒式固定架13、可转动立柱14、滑轨角度调整用伺服电机15、圆底盘16、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17、竖向支撑架18、斜向支撑架19、滑轨20、滑杠21、打孔用伺服电机22、小喷头夹角调整用伺服电机101、向心喷头102、第二小喷头103、管式通水展臂104、可伸缩竖向通水立柱105、喷淋车106、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107、偏心喷头108、第一小喷头23、凹槽24、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1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19.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尤其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在相关技术中,梁场用环向喷淋车的车载喷头,应能喷翼缘的下表面、腹板的外侧面、底板的底面、预制梁的左、右端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其中,预制梁的左、右端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及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的喷淋是技术难点。现有喷头在喷淋车顺梁长方向行进时,很难喷到预制梁的左、右端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及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基于此,本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该喷头可满足梁体移动喷淋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
20.该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包括:包括异形空间曲面,在本实施例中,以梁场中生产桥梁所用的预制梁作为异形空间曲面结构,预制梁包括:上部悬挑出去的翼缘、中部的腹板以及底部的底板;如图11所示,喷淋车行驶进入两道预制梁的中间后,预制梁的喷淋面包括:底板的底面q、腹板的外侧面n、翼缘的下表面m;喷淋车行驶进入两道预制梁时以及行驶离开两道预制梁时,预制梁的喷淋面包括:顶部端面g以及底部
端面h,该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包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管和第二圆弧管均为圆管折弯成不大于半圆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圆弧管上的第二连接孔组根据与预制梁的空间位置采用90度至180度的弧段进行布置。
21.示例中,如图1(a)所示,向心喷头101,所述向心喷头101包括第二圆弧管,该第二圆弧管折弯成不大于半圆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圆弧管开设两排第二连接孔组,第二小喷头102通过第二连接孔与第二圆弧管内部相连通,任两个不同组的第二连接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为20-30度,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第二圆弧管作为主管道采用内径19mm左右的圆管,折弯成直径为300mm左右的半圆弧,所述第二小喷头102沿第二圆弧向心布置。
22.示例中,如图1(b)所示,所述偏心喷头107包括第一圆弧管,该第一圆弧管折弯成不大于半圆的弧形结构,第一圆弧管上开设两排第一连接孔组,第一小喷头108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一圆弧管内部相连通,任两个不同组的第一连接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为20-30度,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第一圆弧管作为主管道采用内径19mm左右的圆管,折弯成直径为300mm左右的四分之一圆弧,所述第一小喷头108沿第一圆弧偏心布置。
23.示例中,如图4(a)所示,向心喷头101的同一组任意相邻的第二小喷头102的中心线平面投影的夹角为c,c为2-3度,优选2.5度;如图4(b)所示,偏心喷头107的同一组任意相邻的第一小喷头108的中心线平面投影的夹角为d,d为2-3度,优选2.5度。
24.示例中,如图2(a)所示,偏心喷头107上的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一连接孔间错分布,且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一连接孔间错分布,从而得到偏心喷头107上的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一小喷头108间错分布,且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一小喷头108间错分布;如图2(b)所示,偏心喷头107上的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一连接孔对齐,且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一连接孔间错分布,从而得到偏心喷头107上的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一小喷头108对齐,且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一小喷头108间错分布,中间间错布置的第一小喷头108相比对齐布置,可以增加喷淋的横截面积。
25.示例中,如图3(a)所示,向心喷头101上的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二连接孔间错分布,且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二连接孔间错分布,从而得到向心喷头101上的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二小喷头102间错分布,且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二小喷102头间错分布;如图3(b)所示,向心喷头101上的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二连接孔对齐,且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二连接孔间错分布,从而得到向心喷头101上的相邻组的位于端部的第二小喷头102对齐,且相邻组的位于中间的第二小喷头102间错分布,中间间错布置的第二小喷头102相比对齐,可以增加喷淋的横截面积。
26.第一连接孔处设置第一小喷头108,第二连接孔处设置第二小喷头102,第一小喷头108以及第二小喷头102建议为带螺纹铜喷头或塑料喷头,横截面圆形,直径不超过6mm,水压0.3mpa时,出连接孔径1-1.5mm为宜,喷射距离不小于3.5m;第一圆弧管和第二圆弧管可为铝合金管、塑料材质、或自铜管,壁厚1-1.5mm为宜;第一小喷头108以及第二小喷头102与圆弧管可以螺纹连接,或通过气泵等射钉模式植入。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心喷头107与向心喷头101共同喷淋的喷淋横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1)使用场景介绍:喷淋车在两道预制梁的中间顺梁长运行,喷淋车上部装有左右两个管式通水展臂103,每个管式通水展臂103端部有一个向心喷头;底部装有左右两个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106;每个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106端部有一个偏心喷头;喷淋车顺梁长行进中,车身中心线偏离两道梁中间线的距离在正负2厘米范围内;公式的意义:通过空间组合布局,让上部向心喷头的每个第二小喷头102喷到预制的梁面(翼缘的下表面m)经扩展后(达到腹板的外表面n);下部偏心喷头的第一小喷头108喷到预制的梁面(底板的底面q),总体上讲,翼缘的下表面m、腹板的外表面n以及底板的底面q扩展后相交,实现润湿全覆盖;梁体喷淋需要梁体覆盖全面,不留死角,合适的效果是,第一小喷头和第二小喷头喷出的水柱与梁体扩展后相交。
28.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为:每个第二小喷头102喷到翼缘的下表面m、扩展到腹板的外侧面n以及每个第一小喷头108喷到底板的底面q的宽度之和。
29.公式的使用条件:第一小喷头108和第二小喷头102二者组合和预制梁的相对的左右和上下位置关系是给定的,如下所示:安装第一小喷头108的第一圆弧管(主水腔室管)的直径:以280-320mm为宜;安装第二小喷头102的第二圆弧管(主水腔室管)的直径:以280-320mm为宜;上部的向心喷头的向心点a距离预制梁的翼缘的下表面m的竖直距离:h,以1.0m为宜;上部的向心喷头的向心点a距离预制梁的翼缘的下表面m的水平距离:l,以0.5m为宜;示例中,由于喷淋车在沿磁力线行走,在其行驶过程中h和l为相对固定的值,且在本方案中描述:所述第二圆弧管上的第二连接孔组布置于相对靠近异形空间曲面的顶部端面以及底部端面的第二圆弧管上的90度至180度的弧段,第二连接孔连接第二小喷头,所以端部的第二小喷头102的向心角α从第二圆弧管的90度处开始,如图11所示,上部的向心喷头101的端部的第二小喷头102的向心角为α,α为90度,且该角度不变;公式中每部分的含义:不同组的偏心喷头107的第一小喷头108所在面的夹角,以20-30度夹角为宜;不同组的向心喷头101的第二小喷头102所在面的夹角,以20-30度夹角为宜;
ꢀꢀ
(1)式中:
10为单喷头在给定水压下,及离翼缘的下表面m、腹板的外侧面n以及底板的底面q在给定距离下的扩展宽度;每个第二小喷头102喷出的水柱到预制梁的翼缘的下表面m以及腹板的外侧面n以及每个第一小喷头108喷出的水柱到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扩展后,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扩展宽度约为10cm;喷淋横截面面积:s;水泵压力:公斤,水泵压力以3.2公斤左右为宜,不能小于2.9公斤;1.15为抵近拓展系数;1.3为水平喷射顺竖直面拓展系数;上部管式通水展臂103出水口孔径1.0mm的双排第二小喷头的总数:下部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106出水口孔径1.0mm的双排第一小喷头的总数:m;下部的偏心喷头的偏心点b距离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的外边缘线的竖直距离h;下部的偏心喷头的偏心点b距离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的外边缘线的水平距离z;示例中,如图4(a)所示,下部的偏心喷头107的端部的第一小喷头108的偏心角度β;如图11所示,;
ꢀꢀ
(1.0)
ꢀꢀꢀ
(1.1)(1.1)为水泵压力形成的放大系数;随水泵压力越大,第一小喷头和第二小喷头喷出的水柱在梁上扩展范围会增大,因是无人车,水泵压力以3.2公斤左右为宜,本处关于水泵压力的描述是在给定范围内,是在实际梁场喷淋实验中得到的一定范围值,即2.9-3.5的范围内,梁上扩展范围会增大,水泵压力过大会造成水浪费且不必要;
ꢀꢀꢀꢀꢀꢀꢀ
(1.2)(1.2)为两排第一小喷头108所在面的夹角影响系数;
ꢀꢀꢀꢀꢀꢀꢀ
(1.3)(1.3)为两排第二小喷头102所在面的夹角影响系数;(1.2)中的第一小喷头和(1.3)中的第二小喷头的出水孔径均为1mm,喷出的为水柱,第一小喷头的水柱喷射到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第二小喷头的水柱喷射到预制梁翼缘的下表面m、腹板的外侧面n,主要沿喷射方向扩展,即沿预制梁的宽和长方向扩展;安装向心喷头和偏心喷头的喷淋车因是沿预制梁长方向移动喷淋,能否覆盖全,主要在于水柱沿预制梁宽方向的扩展。
30.当两排第一小喷头所在面的夹角增大时,水柱沿梁宽方向的扩展分量减小,沿梁长方向的扩展分量扩大,本公式中主要考虑梁宽方向的扩展分量因素;当两排第二小喷头所在面的夹角增大时,水柱沿梁宽方向的扩展分量减小,沿梁长方向的扩展分量扩大,本公式中主要考虑梁宽方向的扩展分量因素;
而且经过梁场的现场实验得出,和以20-30度为宜,限定和在20-30度之间。
31.ꢀꢀꢀꢀꢀ
(1.4)(1.4)为偏心喷头107不考虑其他影响系数时,其上的第一小喷头108向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喷淋时组合喷淋宽度;根据工艺布置要求,安装第一小喷头的第一圆弧管(主水腔室管)的直径是给定的,第一小喷头108所在的第一圆弧管(主水腔室管)的直径:以280-320mm为宜,单排第一小喷头的数量也是给定的为m/2,且两排第一小喷头交错排列,由于偏心设置第一小喷头,不同组相邻第一小喷头之间的夹角x略小于不同组相邻的向心设置的第二小喷头之间的夹角y,不同组相邻第一小喷头之间的夹角给定角度x为1度;第一小喷头是偏心设置以及在给定x=1度的前提下,不同组相邻的第一连接孔的距离已定,并不同组相邻的第一小喷头的数量和距离是独立的变量,而是相对1度给定后,二者都是定值。
32.ꢀꢀꢀꢀꢀꢀꢀꢀꢀꢀꢀꢀꢀ
(1.5)(1.5)为向心喷头101不考虑其他影响系数时,其上的第二小喷头102向预制梁的腹板的外侧面n喷淋时组合喷淋宽度;1.3为水平喷射顺预制梁的腹板的外侧面n的扩展系数;如图4(b)所示,由于所述第二圆弧管上的第二连接孔组布置于相对靠近异形空间曲面的顶部端面以及底部端面的第二圆弧管上的90度至180度的弧段,第二连接孔连接第二小喷头,所以端部的第二小喷头102的向心角α从第二圆弧管的90度处开始,所以90为向心喷头的端部的第二小喷头的向心角α;
ꢀꢀꢀꢀꢀꢀꢀꢀꢀꢀꢀꢀꢀꢀꢀ
(1.6)(1.6)为向心喷头101不考虑其他影响系数时,其上的第二小喷头102向预制梁的翼面的下表面m喷淋时组合喷淋宽度,90为向心喷头的端部的第二小喷头的向心角α;根据工艺布置要求,安装第二小喷头的第二圆弧管(主水腔室管)的直径是给定的,第二小喷头102所在的第二圆弧管(主水腔室管)的直径:以280-320mm为宜,同组第二小喷头的数量为x/2,且两排第二小喷头交错排列,由于向心设置第二小喷头,且本实施例中,已明确同组相邻第二小喷头沿弧的夹角y定为1.25度,所以用于安装第二小喷头的第二连接孔的开设于第二圆弧管上,不同组相邻的第二连接孔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第二小喷头是向心设置以及在给定y=1.25度的前提下,不同组相邻的第二连接孔的距离已定,并非不同组相邻的第二小喷头的数量和距离是独立的变量,而是相对1.25度给定后,二者都是定值。
33.一般的,和 是相等的,当和 相等时,公式可简化为
ꢀꢀꢀꢀꢀꢀꢀꢀꢀꢀꢀꢀꢀ
(2)随水泵压力越大,第一小喷头108以及第二小喷头102喷出的水柱在预制梁上扩展范围会增大,因是无人驾驶的喷淋车,水泵压力以3.2公斤左右为宜;
每个第一小喷头108和第二小喷头102喷出的水柱在预制梁上会扩展,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扩展宽度约为10cm;预制梁喷淋需要梁体覆盖全面,不留死角,合适的效果是,每个第一小喷头108以及第二小喷头102喷出的水柱与梁体扩展后相交。
34.实施例二,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上述的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的梁场用环向喷淋车,包括喷淋车105,所述喷淋车105上设有可伸缩竖向通水立柱104,所述可伸缩竖向通水立柱104上设有与可伸缩竖向通水立柱104内部相连通的管式通水展臂103,所述管式通水展臂103的端部分别设有向心喷头101;喷淋车105的底部设有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106,所述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106的端部分别设有偏心喷头107,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106伸至梁底边缘,顶部的管式通水展臂103伸至梁翼缘的下表面侧面70cm左右。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心喷头101的第二小喷头102对应喷射预制梁的翼缘的下表面m、腹板的外侧面n以及预制梁左、右侧的顶部端面g;所述偏心喷头107的第一小喷头108喷射预制梁左、右侧的底部端面h及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
36.在喷淋车105行驶中,管式通水展臂103运动到预制梁的一侧的端部时,利用向心喷头101上的第二小喷头102喷淋梁体的该侧的顶部端面,同时,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106运动到预制梁的该侧端部,利用偏心喷头107的第一小喷头108喷淋预制梁该侧的底部端面以及预制梁的底板的底面q。
37.如图1(a)以及图7所示,向心喷头101的其中一排第二小喷头102的喷口方向与喷淋车105的行驶方向夹角为锐角,在喷淋车105行驶至预制梁,可以针对预制梁的该侧的顶部端面表面进行喷淋,当喷淋车105行驶进入预制梁的梁下,对翼缘的下表面、腹板的外侧面进行喷淋,直至喷淋车105行驶到位,管式通水展臂103运动到预制梁的另一端部时,其中另一排第二小喷头102的喷口方向与喷淋车105的行驶方向夹角为钝角,在喷淋车105驶离预制梁时,对预制梁的相对另一侧的顶部端面进行喷淋。
38.如图1(b)以及图7所示,偏心喷头107的其中一排第一小喷头108的喷口方向与喷淋车105的行驶方向夹角为锐角,在喷淋车105行驶至预制梁,可以针对预制梁的该侧的底部端面表面进行喷淋,当喷淋车105行驶进入预制梁的梁下,对预制梁的底面进行喷淋,直至喷淋车105行驶到位,底部可开合通水展臂106运动到预制梁的另一侧的底部端面时,其中另一排第一小喷头108的喷口方向与喷淋车105的行驶方向夹角为钝角,在喷淋车105驶离预制梁时,对预制梁的相对另一侧的底部端面进行喷淋。
39.实施例三,如图8至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的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的制作装置,该制作装置包括:圆底盘15;沿周向打孔定位用组件,所述沿周向打孔定位用组件与圆底盘15同轴连接;角度可调节打孔组件,所述角度可调节打孔组件与沿周向打孔定位用组件相连接。
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沿周向打孔定位用组件包括: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16,所述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16固定于圆底盘15的下端,且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16的旋转端向上伸出圆底盘15;可转动立柱13,所述可转动立柱13与沿周向打孔定位
用伺服电机16的旋转端相连接;圆筒式固定架12,所述圆筒式固定架12与可转动立柱13的上端固定连接。
4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可调节打孔组件包括:滑轨19,所述滑轨19通过由斜向支持架18以及竖向支撑架17活动连接而组成的组合支撑架与圆筒式固定架12相连接;滑杠20,所述滑杠20的第一端与滑轨19咬合连接;打孔机构,所述滑杠20的第二端与打孔机构相连接;滑轨角度调整用伺服电机14,所述滑轨角度调整用伺服电机14固定于圆筒式固定架12的一端,且所述滑轨角度调整用伺服电机14的驱动端与滑轨19的端部相连接。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底盘15沿周向开端面为半圆的凹槽23,所述凹槽23用于定位喷头弯管11。
4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19的横截面呈凸字结构,所述滑杠20的横截面呈凹字结构。
44.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上述的异形空间曲面特种喷淋专用一体化分布式喷头组件的制作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喷头的制作装置构成,喷头弯管(铝合金或紫铜管)11固定在圆底盘15外侧,圆底盘15厚24mm,沿周向开端面为半圆的凹槽。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16固定在圆底盘15下面,沿周向打孔定位用伺服电机16的轴与可转动立柱13连接,可转动立柱13的顶端固定一圆盘24,圆盘24中心固定一竖向支撑架17,竖向支撑架17与斜向支撑架18通过销轴紧固连接,斜向支撑架18顶端垂直连接横截面呈凸字的滑轨19,横截面呈凹字的滑杠20与横截面呈凸字的滑轨19咬合连接,横截面呈凹字的滑杠20一端连接有滑轨角度调整用伺服电机14,滑轨角度调整用伺服电机14固定在可转动立柱13的上端;横截面呈凹字的滑杠20另一端安装有与圆底盘15切向一致的小喷头夹角调整用伺服电机22,小喷头夹角调整用伺服电机22通过转接盘连接打孔用伺服电机21。
45.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46.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