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纵筋调节装置以及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691513发布日期:2022-01-29 11:3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梁纵筋调节装置以及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梁纵筋调节装置以及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一般包括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梁、预制柱等。
3.预制叠合楼板的钢筋需要伸入预制梁箍筋的内部以提升预制叠合楼板和预制梁的结合强度。但是,在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中,预制叠合楼板从上向下吊运的过程中,由于预制梁箍筋内部横置有纵筋,使得垂直向下降落的预制叠合楼板钢筋会与横置的纵筋相撞,因此,很难通过垂直降落的方式一次性将预制叠合楼板安装到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梁纵筋调节装置以及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叠合楼板难以通过垂直降落的方式一次性安装到位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6.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梁上还设有梁箍筋,纵筋位于梁箍筋的内部,梁纵筋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与梁箍筋配合并且可以沿梁箍筋滑动;置筋架,所述置筋架与滑块连接并且可以伸入梁箍筋内部,所述置筋架具有放置梁纵筋的支撑部。
7.本发明的梁纵筋调节装置可以将梁纵筋整体移到到原理预制叠合楼板钢筋插入的一侧,因此,在预制叠合楼板的垂直下落过程中不会与梁纵筋相撞,从而可以使预制叠合楼板一步安装到位,显著提升施工效率。
8.进一步地是,所述滑块具有:板体,所述板体放置于梁箍筋上侧;滚珠组件,所述滚珠组件具有两个滚珠单元,两个滚珠单元之间形成梁箍筋的放置空间。由此,由于滚珠组件的减阻作用,使得施加较小的力即可移动滑块和梁纵筋,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操作方便。
9.进一步地是,所述滑块具有两个分别与不同梁箍筋配合的滚珠组件。由此,可以显著提升滑块移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10.进一步地是,所述置筋架包括:竖杆,所述竖杆与滑块连接并且可以伸入梁箍筋内部;横杆,所述横杆与竖杆连接,所述梁纵筋放置于所述横杆上。由此,便于从箍筋中插入和取出置筋架,并且置筋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支撑梁纵筋。
11.进一步地是,在滑块的轴向两侧均设有所述置筋架。由此,梁纵筋和置筋架的受力均匀,滑块移动时结构更稳定且更省力,梁纵筋不易在移动过程中掉落,显著提升安全性。
12.进一步地是,在竖杆的两侧均设有横杆。由此,可以分别在两个横杆上分别放置梁
的轴向两侧的梁纵筋,便于后续调整梁纵筋的绑扎位置。
13.进一步地是,横杆的自由端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块。由此,进一步防止梁纵筋在在移动滑块的过程中掉落。
14.进一步地是,梁纵筋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调节单元。由此,进一步提升滑块移动的稳定性。
15.进一步地是,相邻两个调节单元的间距为1~3m。由此,采用较少数量的调节单元即可使滑块和梁纵筋稳定的移动。
16.进一步地是,梁纵筋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调节单元的滑块的连接块。由此,使多个调节单元同时运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显著提升梁纵筋移动的平稳性。
17.进一步地是,梁纵筋调节装置还包括与连接块连接的把手。由此,便于移动梁纵筋调节装置。
1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19.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移动梁纵筋调节装置使得梁纵筋移动至梁的一侧,从而在另一侧形成预制叠合楼板的下放通道;(2)由上至下放置预制叠合楼板至梁上;(3)绑扎固定梁纵筋和梁箍筋,待所有梁纵筋绑扎固定后取下梁纵筋调节装置。
20.可见,本发明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采用该梁纵筋调节装置的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的工艺简单,能够使预制叠合楼板一步安装到位,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适合于推广使用。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但不构成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中调节单元的侧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2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2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2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29.图7为本发明的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30.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31.100-预制叠合楼板,210-梁箍筋,220-梁纵筋,221-第一纵筋,222-第二纵筋,300-调节单元,310-滑块,320-置筋架,410-板体,420-滚珠组件,421-滚珠单元,510-竖杆,520-横杆,521-限位块,610-连接块,6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在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33.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一分部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因此,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35.关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术语和单位: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此外,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的其他相关术语和单位,均可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相关内容得到合理的解释。
36.实施例1
37.图1为本实施例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中调节单元的侧视图。
38.图3为本实施例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39.如图1-4所示,梁上设有梁箍筋210和梁纵筋220,纵筋位于梁箍筋210的内部,用于预制叠合楼板100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单元300;所述调节单元300包括滑块310和置筋架320;所述滑块310与梁箍筋210配合并且可以沿梁箍筋210滑动;所述置筋架320与滑块310连接并且可以伸入梁箍筋210内部,所述置筋架320具有放置梁纵筋220的支撑部,在滑块310的轴向两侧均设有所述置筋架320。
40.所述滑块310具有板体410和滚珠组件420;所述板体410放置于梁箍筋210上侧;所述滚珠组件420具有两个滚珠单元421,两个滚珠单元421之间形成梁箍筋210的放置空间。
41.所述置筋架320包括竖杆510和横杆520;所述竖杆510与滑块310连接并且可以伸入梁箍筋210内部;所述横杆520与竖杆510连接,所述梁纵筋220放置于所述横杆520上,在竖杆510的两侧均设有横杆520,横杆520的自由端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块521。
42.梁纵筋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调节单元300,相邻两个调节单元300的间距为1~3m;
43.实施例2
44.图5为本实施例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4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具有的区别是:如图5所示,所述滑块310具有两个分别与不同梁箍筋210配合的滚珠组件420。
46.实施例3
47.图6为本实施例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48.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具有的区别是:如图6所示,梁纵筋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调节单元300的滑块310的连接块610。
49.所述连接块610与滑块310之间优选采用承插设置,这样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并且,所述连接块610优选采用伸缩杆或拼接的设置,这样可以根据梁的长度适应性调整调节单元300的间距。
50.为了使移动调节单元300时更加省力,梁纵筋调节装置还包括与连接块610连接的把手620。
51.本发明的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为采用实施例3的用于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梁纵筋调节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52.(1)通过移动梁纵筋调节装置使得梁纵筋220移动至梁的一侧,从而在另一侧形成预制叠合楼板100的下放通道;
53.(2)由上至下放置预制叠合楼板100至梁上;
54.(3)绑扎固定梁纵筋220和梁箍筋210,待所有梁纵筋220绑扎固定后取下梁纵筋调节装置。
55.图7为本发明的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图中的梁纵筋220为两根,分别为第一纵筋221和第二纵筋222。
56.如图7所示,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7.step100,通过移动梁纵筋调节装置使得第一纵筋221和第二纵筋222均移动至梁的右侧,从而在梁的左侧形成预制叠合楼板100的下放通道;然后由上至下放置预制叠合楼板100至梁上;
58.step200,在梁的右侧绑扎第一纵筋221;
59.step300,移动滑块310使得第二纵筋222移动至梁的左侧;
60.step400,在梁的左侧绑扎第二纵筋222;
61.step500,取下梁纵筋调节装置。
62.以上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