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以及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1508发布日期:2022-03-19 20:1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以及吊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以及吊篮。


背景技术:

2.吊篮是建筑施工领域中常用的高空作业装备,将工作人员以及需要携带的涂料或工具使用吊篮吊至高处,进行施工涂覆工作;
3.在公开号为cn109779209a,名称为《一种外墙装修用吊篮》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吊篮结构,其主要发明点在于在两根支柱上均设有铰接部二,所述铰接部二上转动设置有台板,所述台板能绕铰接部二转动至横杆上方或横杆下方,当所述台板转动至横杆上方时,所述台板能通过板面与横杆相抵,此时所述台板的板面与底板平行。本外墙装修用吊篮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台板,人员无需频繁弯腰取放容器,较为方便;台板可分离为两个子板,人员转动台板时仍有充足的站立空间;经研究之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发现了下述问题:当两个子板拼接成台板之后,台板实际上是伸出护栏的外部的,此时在台板上放置工具或容器,一旦掉落,就会从吊篮外部直接落下地面,造成安全事故,即使能够将台板的朝向设置为朝向吊篮内部,避免工具或容器在掉落时从吊篮外部落下(由于子板的固定依托支柱,在一侧的设置数量最多为两个)也会压缩吊篮内部的空间,减少有效的工作区域,增加工作人员的施工距离;因此只能减少施工作人员的数量,但肯定会降低施工进度;
4.在公开号为cn109723212a,名称为《一种外墙装修用吊篮》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另一种吊篮结构,其主要发明点在于在前凳条以及前桌条之间设置有铰接结构的桌板以及凳板,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坐下休息或放置油漆桶、毛刷等物品,便于拿取;但是经过分析后发现,当桌板或凳板在放下后,必须搭放在相对面的后桌条或后凳条上,相当于使用桌条或凳条将整个吊篮的工作空间进行分隔,当使用桌板放置油漆桶、毛刷等物品时,就会限制工作人员的行动范围,会带来一些不便;
5.综上所述,需要对现有吊篮的结构进行对应的优化,让吊篮更便于放置涂料或工具,并且避免工具或涂料掉落在吊篮外部引发事故,并且放置涂料或工具的台面避免影响工作人员的行动,还能让工作人员在劳累时进行休息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以及吊篮。
7.根据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包括护栏本体以及传动组件;所述护栏本体包括连接杆以及套筒;所述连接杆的设置数量至少为三组,并且相邻的连接杆之间铰接连接;其中一个位于末端的所述连接杆活动套设于套筒内部;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压簧;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压簧能够带动连接杆伸出/收入套筒;所述套筒与动力机构动力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能够带动套筒做往复直线运动;当动力机构带动套筒做往复直线运动时,至少两组相邻的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
8.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往复丝杆以及定位杆;所述往复丝杆与定位杆平行设置;所述套筒与往复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套筒活动套接在定位杆上;所述往复丝杆上固定设置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啮合一个锥齿轮;所述锥齿轮通过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一个棘轮;所述棘轮上啮合有棘爪;所述棘爪连接有传动单元;当所述传动单元带动棘爪驱动棘轮转动时,所述往复丝杆经由锥齿轮与斜齿轮的驱动进行转动,并随即带动套筒做往复直线运动,继而使得至少两组相邻的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
9.优选的,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支架、圆轴以及曲轴连杆;所述支架架设于棘爪旁;所述圆轴转动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棘轮与曲轴连杆分别偏心固定于圆轴相对的两端面上。
10.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吊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侧门以及如前文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相对设置于底板上;所述侧门活动设置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所述底板上阵列式的开设有相邻的滑槽与安装槽;所述往复丝杆转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定位杆固定于滑槽内并位于往复丝杆旁;所述第一框架内设置有格栅;所述护栏本体阵列式的设置于第二框架内;位于所述护栏本体最顶端的连接杆与第二框架铰接;所述套筒伸入滑槽内部与往复丝杆螺纹连接,并同时与定位杆活动套接;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安装槽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均为“[”形结构;所述第一框架以及位于第一框架内的格栅均与底板铰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上设置有轴承;所述曲轴连杆的自由端插入轴承内部,并与踏板转动连接;所述踏板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3]
进一步的,所述侧门一端与第一框架铰接,另一端通过插销与第二框架活动连接。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框架背离第一框架的一面上间隔的设置有若干u型架;所述u型架与护栏本体垂直。
[0015]
相比于现有技术,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可以通过驱动动力机构使护栏本体变成多种形状,实现放置物品以及供工作人员倚坐休息的目的;并且护栏本体是朝向吊篮内部进行变形,不会让物品放置于吊篮外部,避免了物品从吊篮外部掉落的风险,在实际使用时,阵列式设置的护栏本体可以间隔的进行变形,相邻的变形过后的护栏本体之间还可以站人,不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施工距离,并且使用也比较灵活;护栏本体在变形时不会隔断吊篮的内部空间,因而不会限制工作人员的行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中的护栏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中的护栏本体的剖视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中的护栏本体的第一种弯折方式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中的护栏本体的第二种弯折方式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中的护栏本体的第三种弯折方式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中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中的动力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为本发明中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中的动力机构的侧视图;
[0026]
图10为本发明中一种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1为本发明中一种吊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2为本发明中一种吊篮的俯视图。
[0029]
上述附图中:
[0030]
1、连接杆;2、套筒;3、承载板;4、压簧;51、往复丝杆;52、定位杆;53、斜齿轮;54、锥齿轮;55、转轴;56、棘轮;57、棘爪;58、支架;59、圆轴;510、曲轴连杆;
[0031]
6、底板;61、滑槽;62、安装槽;63、踏板;631、轴承;632、圆杆;633、复位弹簧;7、第一框架;71、格栅;8、第二框架;9、侧门;91、插销;10、u型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3]
如图1-9所示: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包括护栏本体以及传动组件;所述护栏本体包括连接杆1以及套筒2;所述连接杆1的设置数量至少为三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表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连接杆1的设置数量优选为五组),并且相邻的连接杆1之间铰接连接,这样使得相邻的连接杆1之间可以进行角度变化,使得其中一个连接杆1与另一个垂直,又由于连接杆1上都设置有承载板3,处于水平状态的承载板3就可以放置物品或者供工作人员进行倚坐;其中一个位于末端的所述连接杆1活动套设于套筒2内部(这里需要注意,并不是每个连接杆1上都有必要设置承载板3,由于与套筒2套接的连接杆1会发生长度变化,因此不设置承载板3,并在一般情况下,该连接杆1的长度要长于其余的连接杆1,才能对位于水平状态的连接杆1进行长度的补偿,使得护栏本体的总设置长度不变);所述套筒2内部设置有压簧4,压簧4用于在设置有承载板3的连接杆1发生角度变化时,将套设在套筒2内的连接杆1朝向套筒2外部顶出;所述连接杆1上设置有承载板3;所述压簧4能够带动连接杆1伸出/收入套筒2;所述套筒2与动力机构动力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能够带动套筒2做往复直线运动;当动力机构带动套筒2做往复直线运动时,至少两组相邻的连接杆1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即护栏本体变成弯折结构以及复位)。
[0034]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往复丝杆51以及定位杆52;所述往复丝杆51与定位杆52平行设置;所述套筒2与往复丝杆51螺纹连接,往复丝杆51为现有技术,在一根圆杆632上刻设有两种不同旋向的螺纹,当护栏本体沿其中一种螺纹运动至末端时,会自动螺纹连接另一条螺纹,然后开始反向运动,只要驱动机构不停的运动,护栏本体就会不停的变换弯折角度然后复位,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用手按住一块或多块承载板3,使其不发生弯折,就可以调整护栏本体的弯折形状;所述套筒2活动套接在定位杆52上,用于对套筒2的行动路径进行二次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套筒2的下底面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上相邻的开设有螺纹孔以及圆孔,并分别套接在往复丝杆51与定位杆52上;所述往复丝杆51上固定设置有斜齿轮
53;所述斜齿轮53啮合一个锥齿轮54;所述锥齿轮54通过转轴55同轴固定连接一个棘轮56;所述棘轮56上啮合有棘爪57;所述棘爪57连接有传动单元;当所述传动单元带动棘爪57驱动棘轮56转动时,所述往复丝杆51经由锥齿轮54与斜齿轮53的驱动进行转动,并随即带动套筒2做往复直线运动,继而使得至少两组相邻的连接杆1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
[0035]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支架58、圆轴59以及曲轴连杆510;所述支架58架设于棘爪57旁;所述圆轴59转动设置于支架58上;所述棘轮56与曲轴连杆510分别偏心固定于圆轴59相对的两端面上,只需要摇动曲轴连杆510,就可以带动棘爪57转动,继而驱动棘轮56转动,实现驱动机构的转动,结构简单方便,稳定性好,在这里不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源而选用齿轮组与曲轴结构的原因是:在施工的吊篮上不宜附加过多的电气结构,当出现电气故障时维修很麻烦,并且还需要附带电源,增加火灾隐患,因此选用机械结构,安全省心,稳定性好。
[0036]
如图10-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吊篮,包括:第一框架7、第二框架8、侧门9以及如前文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吊篮上的护栏;所述第一框架7、第二框架8为“[”型结构,相对设置于底板6上;所述侧门9的设置数量为两扇,活动设置于第一框架7与第二框架8之间;所述第一框架7、第二框架8以及两扇侧门9共同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底板6上阵列式的开设有相邻的滑槽61与安装槽62,滑槽61与安装槽62的开设数量与护栏本体的设置数量一致;所述往复丝杆51转动设置于滑槽61内;所述定位杆52固定于滑槽61内并位于往复丝杆51旁;所述第一框架7内设置有格栅71,起到防护阻拦的作用;所述护栏本体阵列式的设置于第二框架8内;位于所述护栏本体中最顶端的连接杆1与第二框架8的水平部分铰接;所述套筒2(的连接片)伸入滑槽61内部与往复丝杆51螺纹连接,并同时与定位杆52活动套接;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安装槽62内部,在本实施例中,锥齿轮54设置于滑槽61内部,转轴55一端位于滑槽61内连接锥齿轮54,一端穿入安装槽62内连接棘轮56,支架58固定于安装槽62的槽底。
[0037]
所述第一框架7、第二框架8均为“[”形结构;所述第一框架7以及位于第一框架7内的格栅71均与底板6铰接,这样在吊篮上放入体积较大的物体时,就可以先将侧门9打开,而后放倒第一框架7以及格栅71,便于物体放入以及搬出。
[0038]
所述安装槽62内转动设置有踏板63;所述踏板63上设置有轴承631;所述曲轴连杆510的自由端插入轴承631内部,并与踏板63转动连接;所述踏板63与安装槽62的槽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33;具体为:在安装槽62的两个槽壁上水平设置有一根圆杆632;踏板63转动设置于圆杆632上;复位弹簧633为合页弹簧,套设于圆杆632上,合页弹簧的中部与踏板63下底面固定,两端与安装槽62的槽壁固定(复位弹簧633也可设置于安装槽62的槽底,并与踏板63的下底面固定);向下方踩动踏板63(的前半段),可以带动曲轴连杆510转动半程并与越过转动死点,继而带动棘爪57转动,推动棘轮56转动;由于复位弹簧633的弹力(弹力不够时可以踩踏踏板63的后半段),踏板63转动后会复位,并带动曲轴连杆510继续转完后半程,只需要单方向踩踏就可以实现套筒2的往复位移,十分方便并且省力。
[0039]
所述侧门9一端与第一框架7铰接,另一端通过插销91与第二框架8活动连接,插销91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侧门9的上下两个端面配合,在侧门9的上下端面上还开设有插孔,用于与插销91插接配合。
[0040]
所述第二框架8背离第一框架7的一面上间隔的设置有若干u型架10;所述u型架10与护栏本体垂直,在护栏本体发生形变时,会与未发生形变的护栏本体存在空隙,设置u型
架10的目的是起到防护作用。
[004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