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型钢结构厂房承重梁。
背景技术:2.钢结构承重梁使用钢材制造的梁,由于钢材的抗拉性、抗压性和硬度较高,因此在众多的领域中都会被广泛的使用到,如厂房中的吊车梁和工作平台梁、多层建筑中的楼面梁、屋顶结构中的檩条等,都可以采用钢梁;目前的钢结构承重梁在使用时,大多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但是采用焊接的方式不方便对承重梁进行安装与拆卸,而且现有的钢结构承重梁抗压能力不够好。
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071877.4的一种加强型钢结构承重梁,其基本描述为: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柱靠近限位板的一端搭接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位于四个限位板之间,该加强型钢结构承重梁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板配合对承重梁进行连接固定,但该固定方式在拆卸时需要配合工具进行拆卸,难以对承重梁进行快速的安装固定,不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钢结构厂房承重梁,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型钢结构厂房承重梁,包括稳定底板,所述稳定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设置有稳定横块,所述稳定底板和支撑立柱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稳定装置,所述稳定底板的下表面和支撑立柱的内侧面均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设置有辅助连接杆,所述支撑立柱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限位固定装置。
8.所述连接稳定装置包括矩形横板,所述矩形横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缓冲弹簧柱,所述缓冲弹簧柱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所述缓冲弹簧柱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架,所述拉动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拉动杆,所述第一拉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拉动杆,所述第二拉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立板。
9.所述限位固定装置包括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弹簧柱,所述限位弹簧柱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架,所述推动架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拉伸把手,所述推动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插杆。
10.优选的,所述拉动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滑
纹路。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t形滑块,矩形横板的内侧面开设有t形滑槽,t形滑块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的数量均为四组,四组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的长度均为一百二十毫米。
13.优选的,所述稳定底板和支撑立柱的材质均为q235钢,稳定底板和支撑立柱的外表面均匀涂刷有防锈涂层。
14.优选的,所述滑动架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滑块,l形固定板的内侧面开设有稳定滑槽,稳定滑块与稳定滑槽滑动连接。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钢结构厂房承重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重型钢结构厂房承重梁,通过缓冲弹簧柱带动第一拉动杆和第二拉动杆配合移动立板对支撑立柱和稳定横块进行连接稳定,对支撑立柱和稳定横块具有更好的连接固定效果,在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更加便于进行快速拆卸,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安装和拆卸,使用更加便利,操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18.2、该重型钢结构厂房承重梁,通过限位弹簧柱带动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配合限位插杆对连接架和辅助连接杆进行限位固定,在辅助连接杆的支撑作用下更加有效的保证了支撑立柱和稳定横块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支撑立柱和稳定横块的辅助支撑效果,具有更加广泛的承重范围,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稳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稳定底板;2、支撑立柱;3、稳定横块;4、连接稳定装置;401、矩形横板;402、缓冲弹簧柱;403、拉动把手;404、拉动架;405、第一拉动杆;406、移动架;407、第二拉动杆;408、稳定架;409、移动立板;5、连接架;6、辅助连接杆;7、限位固定装置;701、l形固定板;702、限位弹簧柱;703、推动架;704、拉伸把手;705、第一推动杆;706、滑动架;707、第二推动杆;708、限位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重型钢结构厂房承重梁,包括稳定底板1,稳定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2,支撑立柱2的底部设置有稳定横块3,稳定底板1和支撑立柱2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稳定装置4,稳定底板1的下表面
和支撑立柱2的内侧面均设置有连接架5,连接架5的内侧设置有辅助连接杆6,支撑立柱2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限位固定装置7。
25.连接稳定装置4包括矩形横板401,矩形横板401的内侧面设置有缓冲弹簧柱402,缓冲弹簧柱40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403,缓冲弹簧柱40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架404,拉动架40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拉动杆405,第一拉动杆405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架406,移动架40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拉动杆407,第二拉动杆407的外侧设置有稳定架408,稳定架408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立板409,通过缓冲弹簧柱402带动第一拉动杆405和第二拉动杆407配合移动立板409对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进行连接稳定,对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具有更好的连接固定效果,在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更加便于进行快速拆卸,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安装和拆卸,使用更加便利,操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26.限位固定装置7包括l形固定板701,l形固定板70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弹簧柱702,限位弹簧柱70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架703,推动架70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拉伸把手704,推动架70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推动杆705,第一推动杆705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架706,滑动架70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推动杆707,第二推动杆707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插杆708,通过限位弹簧柱702带动第一推动杆705和第二推动杆707配合限位插杆708对连接架5和辅助连接杆6进行限位固定,在辅助连接杆6的支撑作用下更加有效的保证了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的辅助支撑效果,具有更加广泛的承重范围,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27.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防滑效果,从而在拉动把手40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滑纹路,拉动把手403外表面的防滑纹路增大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
28.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移动的稳定性,从而在移动架40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t形滑块,矩形横板401的内侧面开设有t形滑槽,t形滑块与t形滑槽滑动连接,移动架406外侧面的t形滑块与矩形横板401内侧面的t形滑槽相互配合,提高移动的稳定性。
29.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支撑的稳定性,从而设置第一推动杆705和第二推动杆707的数量均为四组,四组第一推动杆705和第二推动杆707的长度均为一百二十毫米,四组第一推动杆705和第二推动杆707相互配合,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30.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使用寿命,从而设置稳定底板1和支撑立柱2的材质均为q235钢,稳定底板1和支撑立柱2的外表面均匀涂刷有防锈涂层,稳定底板1和支撑立柱2外表面的防锈涂层防止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31.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滑动的稳定性,从而在滑动架70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滑块,l形固定板701的内侧面开设有稳定滑槽,稳定滑块与稳定滑槽滑动连接,滑动架706外侧面的稳定滑块与l形固定板701内侧面的稳定滑槽相互配合,提高滑动的稳定性。
32.在使用时,将稳定横块3放置到支撑立柱2上,控制拉动把手403带动第一拉动杆405和第二拉动杆407调整移动立板409的位置,将移动立板409内侧面的t形块插入到稳定横块3正面和背面的t形槽内,松开拉动把手403,在缓冲弹簧柱402弹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拉动杆405和第二拉动杆407配合移动立板409对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进行拉紧固定,随后将连接架5、辅助连接杆6和限位固定装置7放置在支撑立柱2的内侧面,松开拉伸把手704,在限位弹簧柱702弹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推动杆705和第二推动杆707配合限位插杆
708插入到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正面和背面的限位通孔内进行限位固定,使用辅助连接杆6进行辅助连接固定。
33.综上所述,该重型钢结构厂房承重梁,通过缓冲弹簧柱402带动第一拉动杆405和第二拉动杆407配合移动立板409对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进行连接稳定,对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具有更好的连接固定效果,在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更加便于进行快速拆卸,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安装和拆卸,使用更加便利,操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34.该重型钢结构厂房承重梁,通过限位弹簧柱702带动第一推动杆705和第二推动杆707配合限位插杆708对连接架5和辅助连接杆6进行限位固定,在辅助连接杆6的支撑作用下更加有效的保证了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支撑立柱2和稳定横块3的辅助支撑效果,具有更加广泛的承重范围,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