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7026发布日期:2022-07-26 20:0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耦冷通道,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预先建设,不用跟机柜做任何的固定,减少机柜和冷通道配合的故障率,更佳提高了数据中心冷通道建设速度,同时减少了机柜到场后的施工进度,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安装效率的用于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


背景技术:

2.随着5g“新基建”加速发展态势,新能源设施及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日益增强,数据中心冷通道整体解决方案也不断升级和扩展,数据中心建设交付周期及快速部署成为了一项重要挑战。因为传统数据中心冷通道建设周期较长,现场施工复杂,配合定制化强,尤其对服务器机柜及其它设备柜并柜连接孔和冷通道连接固定孔都有尺寸要求,也就导致了服务器机柜和其它设备柜的标准化生产及交付进度,然而也就影响数据中心建设环节时间进度问题,另外传统数据中心的冷通道都是依靠服务器机柜及其它设备柜做依靠固定在服务器机柜和其它设备柜顶部上面,这样一来就存在服务器机柜、设备柜、冷通道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及供配货一系列影响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和不可控因素等问题。为此我们研发出了一种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可以预先在数据中心机房吊装,可以不用依靠机柜来支撑固定,更不用跟任何机柜来做固定,就可以实现数据中心整体封闭冷通道的解决方案,更佳的解决了数据中心快速部署和节省建设周期等问题,是一个重大改革性的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预先建设,不用跟机柜做任何的固定,减少机柜和冷通道配合的故障率,更佳提高了数据中心冷通道建设速度,同时减少了机柜到场后的施工进度,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安装效率的用于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所述用于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包括:吊杆、调节托梁、模块化吊梁、吊梁连接件、翻转型天窗、固定天窗、冷通道端门、底座、固定装置拼装组成一个密封通道;
5.吊杆上端与数据中心机房顶部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固定;在吊杆下端安装调节托梁,模块化吊梁固定在调节横梁下端形成一个滑道,在上面用来安装翻转天窗和固定天窗。
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吊杆包括吊杆固定块和竖梁,吊杆固定块和竖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成为一体,吊杆固定块呈现一个矩形形状,在上面设有两个圆孔通过膨胀螺栓和机房顶部固定吊装连接;在竖梁三个面上设有模数化圆孔,用来固定调节托梁。
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调节托梁通过螺丝固定在竖梁的模数化圆孔上面,尺寸可以在模数化范围之内任意调节;调节托梁为l型结构,两个面都设有连接孔,用来固定模块化吊梁。
8.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用于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还包括止摆件,止摆件固定安装在两侧吊杆之间。
9.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止摆件隔一组吊杆安装一个。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模块化吊梁下端安装有阻燃毛刷。
11.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的安装方法,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第一步:首先吊杆上端与数据中心机房顶部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固定;
13.第二步:在吊杆下端安装调节托梁,根据图纸要求尺寸调节到合适位置固定锁紧;
14.第三步:再将模块化吊梁固定在调节横梁下端形成一个滑道,在上面用来安装固定翻转天窗和固定天窗;
15.第四步:最后在两端安装冷通道端门,最后在两端的防静电地板下面固定底座,在底座上面固定通道端门底部,顶部在与模块化吊梁两端固定;
16.第五步:再然后在模块化吊梁下面安装阻燃毛刷用来密封于机柜顶部缝隙,最终形成一个顶部封闭,前后两端密封封闭的一个u型结构,等机柜到位后直接推入左右两端就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全封闭的冷通道封闭系统。
1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第三步中模块化吊梁长度尺寸分别为 600、1200、2400mm,模块化吊梁长度尺寸根据用户要求通道总长度选用合适规格尺寸及数量通过吊梁连接件进行长度拼接,达到要求总长度尺寸,形成一个矩长形顶部封闭状态。
18.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在两侧吊杆之间设有止摆件来达到双层稳定。
19.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在模块化吊梁下端安装阻燃毛刷用于阻止机柜与模块化吊梁之间的间隙。
2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数据中心的解耦冷通道,可以预先建设,不用跟机柜做任何的固定,减少机柜和冷通道配合的故障率,更佳提高了数据中心冷通道建设速度,同时减少了机柜到场后的施工进度,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吊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吊杆安装的示意图。
23.图3-1为本实用新型将模块化吊梁分别固定在调节托梁两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2为图3-1的主视图。
25.图3-3为图3-1的左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在图3-1的基础上固定型天窗和翻转型天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在图4的基础上设置冷通道端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最终使用结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0.本实用新型的解耦冷通道主要体现于结构设计的重大创新,整体方案采用空架吊装式结构,不以机柜做固定支持点就可以自主安装固定,形成封闭冷通道。可以预先建设完成。解耦冷通道具体设计方案原理是由吊杆、调节托梁、模块化吊梁、吊梁连接件、阻燃毛刷、翻转型天窗、固定型天窗、冷通道端门、底座、固定螺丝等部件拼装组成一个密封通道。
首先吊杆上端与数据中心机房顶部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固定。然后在吊杆下端安装调节托梁,根据图纸要求尺寸调节到合适位置固定锁紧,再将模块化吊梁固定在调节横梁下端形成一个滑道,在上面用来安装固定翻转天窗和固定天窗。模块化吊梁长度尺寸分别为600、 1200、2400mm可根据用户要求通道总长度选用合适规格尺寸及数量通过吊梁连接件进行长度拼接,达到要求总长度尺寸,形成一个矩长形顶部封闭状态,最后在两端安装冷通道端门,最后在两端的防静电地板下面固定底座,在底座上面固定通道端门底部,顶部在与模块化吊梁两端固定,再然后在模块化吊梁下面安装阻燃毛刷用来密封于机柜顶部缝隙,最终形成一个顶部封闭,前后两端密封封闭的一个u型结构,等机柜到位后直接推入左右两端就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全封闭的冷通道封闭系统。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吊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吊杆结构和施工安装步骤1示意,吊杆10结构分别是由吊杆固定块11和竖梁12组成,吊杆固定块11和竖梁1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成为一体,吊杆固定块11呈现一个矩形形状,在上面设有2个圆孔101通过膨胀螺栓就可以和机房顶部固定吊装连接。另外在竖梁12三个面上设有模数化圆孔 102,用来固定调节托梁20,具有可调节尺寸功能。调节托梁20通过螺丝201 固定在竖梁12的模数化圆孔102上面,尺寸可以在模数化102范围之内任意调节。调节托梁20为l型结构,两个面都设有连接孔21,用来固定模块化吊梁。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吊杆安装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吊杆10安装图纸要求固定到合适机房顶部位置,准备就绪下一步工作。吊杆10的具体数量和间距尺寸都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工程图纸要求定制加工。
33.图3-1为本实用新型将模块化吊梁分别固定在调节托梁两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2为图3-1的主视图,图3-3为图3-1的左视图。
34.如上述图所示:在吊杆10固定好之后,然后依次顺序将模块化吊梁30分别固定在调节托梁20两端上面锁紧固定,模块化吊梁30长度分别为600、1200、 2400mm不同尺寸,可以任意组合满足不同总长度的冷通道,具体长度是以模块化吊梁30通过吊梁连接件40两头连接,通过增加模块化吊梁30的数量来满足不同冷通道的长度,最终如图所示,形成了一个双排长轨道型结构,为了防止双排轨道左右摆动,还在两侧吊杆10之间设有止摆件50来达到双层稳定。止摆件50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也可以隔一组吊杆10安装一个,最后在模块化吊梁30下端安装阻燃毛刷60用于阻止机柜与模块化吊梁30之间的间隙,达到更好的密封性能。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在图3-1的基础上固定型天窗和翻转型天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吊杆框架搭建好之后,依次顺序安装不同规格天窗来密封冷通道顶部,冷通道顶部天窗分别为固定型天窗70和翻转型天窗80,通常通道两端为固定型天窗70用于安装冷通道内部摄像头、温湿度、烟感、红外线等传感器。中间为翻转型天窗80,数量根据通道长度计算用量。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在图4的基础上设置冷通道端门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经过图1到图4的安装工序,在冷通道的前后两端设置冷通道端门 90用于密封通道前后两端和维护人员进出通道,具体如图所示冷通道端门90位于机房的防静电地板100上表面,底部固定在底座91上端,顶部固定在模块化吊梁30两端上面,底座91底部使用膨胀螺栓和机房地面固定,最终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解耦冷通道系统。
3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最终使用结构效果图,如图6所示:图中为用户最终使用结构效果图,用户将机柜直接推入解耦冷通道俩端,不用和解耦冷通道左任何的连接就可以使用,最终达到一个完整的冷通道封闭系统。
38.本实用新型的用户的机柜不用和解耦冷通道做任何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解耦冷通道不用依靠机柜做固定,就可以完成预制封闭系统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式结构,可用满足不同机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吊杆为可调节式结构,满足不同高度尺寸调节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吊梁下端设置阻燃毛刷;本实用新型的冷通道端门底座隐藏在机房防静电地板下面,本实用新型的解耦冷通道可以预先建设。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