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01254发布日期:2021-10-09 13:1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建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女儿墙是屋顶与外墙衔接处理的一堵矮墙,作为屋顶上的栏杆或房屋外形处理的一种措施,可起到装饰和防止人员掉落的作用,但是女儿墙与屋顶必须做好防水处理,如果不做好防水处理,雨水就会顺着女儿墙与屋顶的接缝处渗入到屋顶,通过屋顶的细小裂缝渗入到室内。
3.授权公告号为cn20828047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女儿墙和屋顶的防水结构,通过在楼板上铺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水平三油两毡防水层、改性沥青层、竖直三油两毡防水层和砂浆保护层,层层紧密结合,改性沥青层将渗透过砂浆保护层的雨水引至水平三油两毡防水层,防止雨水进入楼板,起到防水的作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以下缺陷:下雨时雨水会在屋顶汇集,导致屋顶结构被浸泡腐蚀,影响屋顶的防水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避免屋顶被雨水浸泡,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建防水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房建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房建防水结构,包括屋顶主体和女儿墙的墙体,所述屋顶主体上设置有一条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水管,所述屋顶主体上设置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上设置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顶面向靠近排水槽一侧倾斜。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雨水落在屋顶上后被防渗层阻挡,雨水顺着防渗层的斜度向较低一侧流动,进入排水槽内,然后从排水槽内的排水管排出,有效避免雨水在屋顶蓄积导致屋顶结构被浸泡腐蚀,提高了屋顶主体的防水性。
9.优选的,所述防渗层的边缘沿墙体向上铺设。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雨水完全落在防渗层上,有效避免雨水从防渗层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渗入,提高了屋顶主体的防水性。
11.优选的,所述防渗层与墙体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防渗层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避免雨水从缝隙渗入,提高了屋顶主体的防水性。
13.优选的,所述防渗层上设置有疏水层,所述疏水层上设置有网格隔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疏水层对网格隔板进行支撑,当雨水落到屋顶后从网格隔板上的网格孔,经过疏水层落在防渗层上然后流入排水槽内,避免屋顶主体上出现积水,使人站在网格隔板上时脚部不会被浸泡弄湿。
15.优选的,所述墙体上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高度不低于网格隔板的高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排出速度小于降水速度,导致屋顶出现积水时,积
水超过溢流孔的高度后从溢流孔排出,有效提高了屋顶的排水效果,同时避免雨水淹没网格隔板将脚部弄湿。
17.优选的,所述疏水层与网格隔板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覆盖至排水槽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对积水进行过滤,当物体经过时被滤网阻拦,有效避免物体掉落后被水冲走。
19.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板对水进行过滤,有效避免杂物进入排水管将排水管堵塞,提高排水槽的排水效果。
21.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底壁向靠近排水管的一侧倾斜。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雨水进入排水槽后完全从排水管排出,避免雨水在排水槽内滞留,提高了排水槽排水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屋顶主体上设置有倾斜的防渗层,屋顶主体位于防渗层较低一侧设置有排水槽,当雨水落在防渗层上后沿防渗层流入排水槽内,有效避免屋顶主体被雨水浸泡腐蚀,提高了屋顶的防水性;
25.防渗层上设置有疏水层,疏水层上设置有一层网格隔板,雨水落下后不会产生积水,避免人行走时将脚部弄湿;
26.墙体上开设有溢流孔,当屋顶出现积水时,积水超过溢流孔的高度后从溢流孔排出,提高了屋顶的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屋顶主体;2、墙体;21、溢流孔;3、找平层;4、防渗层;5、疏水层;6、滤网;7、网格隔板;8、排水槽;81、排水管;82、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建防水结构。参照图1,一种房建防水结构包括屋顶主体1,屋顶主体1的四周围绕一圈墙体2作为女儿墙。屋顶主体1上设置有一条排水槽8,排水槽8位于靠近墙体2的侧壁的位置,排水槽8的部设置有墙体2外部连通的排水管81。排水槽8远离墙体2一侧的屋顶主体1上设置有一层找平层3,找平层3上铺设有防渗层4,防渗层4向靠近排水槽8一侧倾斜,防渗层4上设置有一层疏水层5,疏水层5上设置有一层滤网6,滤网6上设置有一层网格隔板7。
31.排水槽8靠近墙体2的三个侧壁均为混凝土筑成,未与墙体2接触的侧壁底部与防渗层4边缘齐平的部分通过混凝土筑成,高于防渗层4的部分通过金属网格板制成,使水能够流入排水槽8内,排水槽8底部靠近墙体2的一侧均匀间隔连通有多个排水管81,排水管81伸出墙体2与外部连通。排水槽8的底壁设置成向靠近排水管81的一侧倾斜的斜面,排水管81的伸出端向下倾斜,避免雨水滞留,同时避免雨水回流。
32.排水槽8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一层过滤板82,对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杂物进入排水
管81内将排水管81堵塞。
33.防渗层4采用三到五层改性防水沥青卷材铺设。屋顶主体1的顶部通过水泥砂浆铺设成一层找平层3,找平层3的顶部水平并打毛处理,方便铺设防渗层4,将改性防水沥青卷材依次铺设在找平层3上,并使防渗层4向靠近排水槽8一侧倾斜。防渗层4靠近墙体2的位置沿墙体2继续向上铺设一段高度,并在墙体2与防渗层4之间涂设一层防水密封胶材质的密封胶层,将防渗层4固定在墙体2上,并提高防渗层4与墙体2之间的密封性。
34.防渗层4上方通过块状石料铺设一层疏水层5,使水能从疏水层5内的缝隙流出,通过疏水层5对防渗层4进行找平,使疏水层5顶部水平,在疏水层5上拼接一层硬质塑料材质的网格隔板7,网格隔板7将排水槽8上方的开口覆盖,网格隔板7的高度与疏水层5位于墙体2上的高度齐平,避免屋顶出现积水,使人站在网格隔板7上时不会将脚部弄湿。
35.疏水层5与网格隔板7之间通过土工布铺设有一层滤网6,滤网6将网格隔板7将排水槽8上方的开口覆盖,当物体掉落时,通过滤网6进行过滤阻拦,有效避免物体被雨水冲走。
36.女儿墙的墙体2上开设有与墙体2外部连通的溢流孔21,溢流孔21的高度略低于网格隔板7的高度,当排水槽8的排水速度低于降雨速度时,积水漫过溢流孔21后从溢流孔21排出,提高了屋顶主体1的排水性能。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房建防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下雨时雨水落在网格隔板7上,穿过网格隔板7上的网格孔经过疏水层5,最后流到防渗层4上,然后沿防渗层4的斜面流到排水槽8内,并从排水槽8上的排水管81排出屋顶主体1;当排水槽8的排水速度低于降雨速度时,积水漫过溢流孔21后从溢流孔21排出,避免雨水滞留在屋顶主体1上将屋顶结构浸泡腐蚀,有效提高了屋顶的防水性。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