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索结构及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7174发布日期:2022-01-12 02:0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径向索结构及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径向索结构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2.屋面索网结构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等大跨度建筑中。现有技术中,径向索为索网结构中的主要受力部件,但是,由于径向索之间的受力相互独立,导致径向索之间的整体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径向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径向索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多条径向索;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径向索连接;所述径向索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径向索和第二径向索;所有所述第一径向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一端相交,所有所述第二径向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一端相交。
5.优选地,所述径向索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径向索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
7.优选地,所述径向索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径向索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第一径向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沿所述第一径向索靠近所述连接件的方向逐渐减小。
8.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还包括径向索连接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径向索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径向索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径向索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径向索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径向索结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索和所述第二径向索连接,实现了所述第一径向索和所述第二径向索的连接,一方面,使所述第一径向索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将应力传导至第二径向索上,从而使所述第一径向索和所述第二径向索可以整体受力,避免所述第一径向索和所述第二径向索受力时发生位移,增加了所述第一径向索和所述第二径向索的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以作为过渡件增加所述第一径向索和所述第二径向索的连接面积,从而使所述第一径向索和所述第二径向索的连接更为稳固。当多个所述第一径向索受力时,再者,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径向索和所述第二径向索分别相交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一方面,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受力,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受力更为均匀;另一方面,使所述第一径向索和所述第二径向索可以形成鱼腹式交叉结构,增加了所述径向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径向索结构。所述建筑物不
仅具有所述径向索结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而且,通过所述外上径向索和所述外下径向索分别与所述环梁结构连接,使所述索网组件可以将所述环索结构的拉力转化为所述环梁结构的压力,一方面,使所述索网组件的受力更为合理,便于下一道工序中次索结构和屋面膜结构的找型和安装;另一方面,使所述建筑物的结构更为轻盈且安全可靠。
12.优选地,所述建筑物还包括环梁结构和环索结构,所述环索结构位于所述环梁结构的内侧,所述径向索结构沿所述环索结构的周向设置,所述径向索结构的第一径向索与所述环索结构连接,所述径向索结构的第二径向索与所述环梁结构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环索结构包括环索连接件和环索,所述环索安装于所述环索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径向索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环索连接件转动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环索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环索连接件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环索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环索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环索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5.优选地,所述环梁结构包括连接环,所述第二径向索包括第四连接件,所述连接环和所述第四连接件转动连接。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径向索结构的侧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径向索结构的轴测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柱的爆炸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图8中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9中的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径向索;11-第一径向索;112-第三连接件;12-第二径向索;121-第四连接件;13-第二连接件;131-第二通孔;2-第一连接件;21-第一通孔;3-第一支撑柱;31-径向索连接件;311-第一限位槽;312-第一连接孔;32-第一紧固件;4-环梁结构;41-连接环;5-环索结构;51-环索连接件;511-第二限位槽;512-第三通孔;52-环索;53-第二紧固件;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径向索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第一连接件2和多条径向索1;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所述径向索1连接;所述径向索1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径向索11和第二径向索12;所有所述第一径向索1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的一端相交,所有所述第二径向索1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的一端相交。
3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径向索1为碳纤维索、玻璃纤维索或钢索。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一端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焊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径向索1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可以与环索结构5焊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一端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焊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径向索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与环梁结构4焊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所有所述第一径向索1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的一端相交指的是所有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且所有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轴心线相交于所述第一径向索1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侧。所有所述第二径向索1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相交指的是所有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轴心线相交于所述第二径向索12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侧。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9连接的一端相交呈现为鱼腹式结构。
3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轴心线相交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中心处。由此,当所述第二径向索12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受力时,通过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轴心线相交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中心处,使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受力平衡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中心处,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件2内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实现了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保护。
3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径向索11与所述第二径向索12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轴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里,所述第二径向索12与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轴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由此,当所述第一径向索11受力时,通过所述第一径向索11与所述第二径向索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使所述第二径向索12在轴向方向上牵拉所述第一径向索11,防止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受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导致移位。
35.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连接,实现了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连接,一方面,使所述第一径向索11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9将应力传导至第二径向索12上,从而使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可以整体受力,避免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受力时发生位移,增加了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整体稳定性,另一
方面,使所述第一连接件2可以作为过渡件增加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连接面积,从而使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连接更为稳固;当多个所述第一径向索11受力时,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分别相交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一方面,所述第一连接件2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受力,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受力更为均匀,另一方面,使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二径向索12可以形成鱼腹式交叉结构,增加了所述径向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6.如图1、图2所示,所述径向索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件13,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转动连接。
3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径向索1还包括径向索本体,所述第二连接件13位于所述径向索本体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轴孔连接。由此,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转动连接,使所述径向索1可以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2转动,一方面,使所述径向索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之间的角度可调节,以便于所述径向索1的安装,另一方面,当所述径向索1受力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二连接件13可以进行自适应性转动,以减缓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连接节点处的应力集中,使所述径向索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2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38.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径向索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1,所述第一转轴6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131内。
3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3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连接件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二通孔131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上,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心。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位移,使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由此,通过所述第一转轴6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131内,使所述第一径向索11可以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2转动,实现了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转动连接。
40.如图1、图5所示,所述径向索结构还包括多根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与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径向索11连接,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柱3沿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长度沿所述第一径向索1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方向逐渐减小。
4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柱3可以包括圆形柱或工字形柱;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两端可以与所述第一径向索11焊接、螺纹连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数量不进行限定,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数量可以包括2根、3根、5根或7根。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柱3沿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长度沿所述第一径向索1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方向逐级递减。
42.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3与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径向索11连接,使所述第一支撑柱3可以支撑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径向索11,增加了所述第一径向索11径向方向的稳定性,减少了所述径向索结构在径向方向的受力形变,进而使所述径向索结构更为稳定,避免所述第一径向索11在跨度较大时发生形变,进而增加了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跨度;通过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柱3沿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
柱3的长度沿所述第一径向索1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方向逐渐减小,使所述第一径向索11呈现为弧形结构,进而使所述的弧形结构可以减缓所述第一径向索11侧壁的应力集中,实现了对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保护。
43.如图1、图5、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柱3还包括径向索连接件31和第一紧固件32,所述径向索连接件31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11,所述第一径向索11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内,所述第一紧固件32与所述径向索连接件31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32用于将所述第一径向索11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内。
4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311沿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311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直径,所述径向索连接件3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12,所述第一紧固件32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压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实现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径向索连接件31的连接,所述第一压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后,所述第一压板将所述第一径向索压紧。
45.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径向索连接件31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11,所述第一径向索11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内,使所述第一限位槽311可以限制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径向方向的位移,增加了所述第一支撑柱3与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连接稳定性;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32将所述第一径向索11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内,使所述第一紧固件32可以限定所述第一径向索11在轴向方向的位移,防止所述第一径向索11在所述第一限位槽311内滑动,加固了所述第一支撑柱3与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连接。
4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如图8所示,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径向索结构,所述建筑物具有所述径向索结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7.如图5、图8所示,所述建筑物还包括环梁结构4和环索结构5,所述环索结构5位于所述环梁结构4的内侧,所述径向索结构沿所述环索结构5的周向设置,所述径向索结构的第一径向索11与所述环索结构5连接,所述径向索结构的第二径向索12与所述环梁结构4连接。
4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环梁结构4为主体钢结构的一部分,所述环梁结构4用于承受所述径向索结构和所述环索结构5的拉力;所述环索结构5为主索网结构的一部分,所述环索结构5用于安装屋面膜结构并与次索网结构连接;所述环索结构5可以与所述环梁结构4同圆心,所述环索结构5位于所述环梁结构4靠近所述建筑物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径向索11可以与所述环索结构5焊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径向索12可以与所述环梁结构4焊接、螺纹连接或轴孔连接。本实施例对所述径向索结构的数量不进行限定,具体地,所述径向索结构可以设置24榀、48榀或96榀。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径向索结构共设置有48榀,48榀所述径向索结构沿所述环索结构5的周向设置且呈现为轮辐式结构,所有所述径向索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
49.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环索结构5连接,所述第二径向索12与所述环梁结构4连接,使所述径向索结构将所述环索结构5的拉力转化为所述环梁结构4的压力,通过所述径向索结构沿所述环索结构5的周向设置,使所述环索结构5的受力更为合理,以便于下一道工序中次索结构和屋面膜结构的找型和安装;另一方面,使所述建筑物的结构更为轻盈且安全可靠。
50.如图5、图6所示,所述环索结构5包括环索连接件51和环索52,所述环索52安装于所述环索连接件51上,所述第一径向索11包括第三连接件112,所述第三连接件112与所述环索连接件51转动连接。
5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环索52与所述环索连接件51焊接、卡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112可以与所述环索连接件51轴孔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索结构5包括上层环索和下层环索,每层环索设置多根环索52,多根环索52通过所述环索连接件51连接,所述上层环索和所述下层环索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索连接件51连接,相邻的两根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斜向拉索。
5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索连接件5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512,所述第三连接件112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512和所述第四通孔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二转轴7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512和所述第四通孔内,所述第三连接件112可以相对所述环索连接件51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112包括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所述环索连接件51位于所述第三限位板和所述第四限位板之间,所述第四通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板和所述第四限位板上,所述第三限位板和所述第四限位板用于限定所述第三连接件112的位移,使所述第三连接件112和所述环索连接件5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53.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112与所述环索连接件51转动连接,使所述第一径向索11可以相对所述环索连接件51转动,一方面,使所述第一径向索11与所述环索连接件51的之间的角度可调节,以便于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安装,另一方面,当所述第一径向索11受力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三连接件112可以进行自适应性转动,以减缓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13连接节点处的应力集中,使所述第一径向索1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2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54.如图3、图5、图6所示,所述环索结构5还包括第二紧固件53,所述环索连接件51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11,所述环索52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511内,所述第二紧固件53与所述环索连接件51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53用于将所述环索52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槽511内。
5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槽511沿所述环索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511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环索的直径,所述环索连接件51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紧固件53包括第二压板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二压板盖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实现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环索连接件51的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盖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511后,所述第二压板将所述环索52压紧。
56.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环索连接件51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11,所述环索52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511内,使所述第二限位槽511可以限制所述环索52的径向方向的位移,从而增加了所述环索52与所述第一径向索11的连接稳定性;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53将所述环索52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槽511内,使所述第二紧固件53可以限定所述环索52在轴向方向的位移,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环索52在所述第二限位槽511内滑动。
57.如图8、图9、图10所示,所述环梁结构4包括连接环41,所述第二径向索12包括第四连接件121,所述连接环41和所述第四连接件121转动连接。
5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梁结构4包括环梁本体,所述连接环41设置于所述环梁本体靠近所述环索52的一侧,所述第二径向索12还包括第二径向索本体,所述第四连接件121设置于所述第二径向索本体靠近所述环梁本体的一侧,所述连接环41上开设有第一过
轴孔,所述第四连接件121上开设有第二过轴孔,第三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过轴孔411和所述第二过轴孔内,所述第四连接件121可以相对所述连接环41转动。
59.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连接件121还包括第五限位板和第六限位板,所述环索连接件51位于所述第五限位板和所述第六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二过轴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五限位板和所述第六限位板上,所述第五限位板和所述第六限位板用于限定所述连接环41的位移,从而使所述第四连接件121和所述连接环4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60.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121与所述连接环41转动连接,使所述第二径向索12可以相对所述连接环41转动,一方面,使所述第二径向索12与所述连接环41的之间的角度可调节,以便于所述第二径向索12的安装,另一方面,当所述第二径向索12受力发生变化时,所述第四连接件121可以进行自适应性转动,以减缓所述第四连接件121和所述连接环41连接节点处的应力集中,使所述第二径向索12和所述连接环4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61.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