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防水导流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5101发布日期:2021-12-25 00:2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建筑外墙防水导流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和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建筑外墙防水导流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在建筑外墙装饰板施工中板缝主要还是采用密封胶填缝隙,进而实现相邻两块建筑装饰板之间缝隙处的防水。采用密封胶填缝的缺陷在于:
3.1)密封胶属于有机材料,在太阳的紫外线照射下容易老化,一般3年

5年时间基本就失去弹性变硬变脆老化,进而产生渗水,无法与建设物同寿命。
4.2)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建筑物装饰板加工偏差等问题,密封胶的厚薄涂抹往往不均匀。更加造成安全隐患。
5.3)密封胶价格较高,且用量大、施工难,现场容易造成浪费,增加了材料和施工的成本。
6.4)有机密封胶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从机械专业着手,运用自然水流导向的基本原理,创造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水导流系统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密封胶填缝时易于光照老化、施工成本高、难度大、渗水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建筑外墙防水导流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防水导流挡板,所述防水导流挡板包括竖直板和导流斜板;
9.所述竖直板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竖直板开设用于防水导流挡板安装固定的孔槽;
10.所述竖直板的下方与所述导流斜板的顶部相连成为一体,且所述竖直板与所述导流斜板的夹角为钝角。
11.本专利用防水导流挡板代替有机密封胶,实现上下两块外墙板之间缝隙的防水。竖直板由上外墙板连接固定,竖直板的底端紧贴下导流斜板的顶部成为一体,通过一压一托使得上外墙板与下外墙板之间的防水导流挡板牢牢的固定在墙面上,起到导流的作用。同时可通过改变竖直板的长度以及竖直板与导流斜板的角度来满足不同外墙板板与板之间上下的缝隙宽度。
12.本专利结构,安装方便,防水性能好。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水导流挡板的材料为玻璃钢板、金属镀锌板等具有防水防腐性能的板材。玻璃钢板的使用寿命长达30年,超过了建筑保温25年规定的使用年限。
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孔槽用于外墙板粘结砂浆贯穿防水导流挡板;
15.位于上方的外墙板通过所述外墙板粘结砂浆与墙面粘连固定。
16.满足外墙板与墙体的有效粘结面积。还可以进一步减轻防水导流挡板的重量。
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斜板与位于导流斜板下方的外墙板之间粘附有胶粘剂。
18.通过防水导流挡板实现胶粘剂的遮阳防护。
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竖直板开设有减重缺口。便于减轻自重。
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减重缺口的底部距离与所述竖直板的底部的间距大于1cm。
21.保证竖直板与导流斜板之间区域的挡水效果。
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斜板的下方连接有向内弯折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水平设置,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导流斜板的夹角为锐角。
23.便于实现支撑部抵住位于导流斜板下方的外墙板。
2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斜板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还连接有一可纵向形变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部与所述导流斜板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底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
25.所述导流斜板、弹性件以及所述支撑部相连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26.便于提高支撑稳定性。
2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是一w状折叠的弹性片。
28.或者,所述弹性件是沿着导流斜板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弹簧。
29.或者,所述导流斜板的下方设有弧形弯折的弧形翻边,所述弧形翻边用于包覆在位于导流斜板下方的外墙板的顶部外棱边部。
30.进而实现下保温装置板边缘的包覆,同时,弧形翻边仍可以实现导水效果。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使用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5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5使用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为竖直板,2为导流斜板,3为孔槽,4为外墙板,5为墙面,6为支撑部,7为弧形翻边,8为弹性件,11为缺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40.参见图1以及图2,具体实施例1,建筑外墙防水导流系统装置,包括一防水导流挡板,防水导流挡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板1以及倾斜设置的导流斜板2;竖直板1用于安装固定在墙面5与外墙板4之间,竖直板1上开设有安装固定的孔槽3;竖直板1的下方与导流斜板2的顶部相连,且竖直板1与导流斜板2的夹角为钝角。本专利将防水导流挡板代替中性密封胶,实现上下两个外墙板之间缝隙的防水。竖直板1由上外墙板压紧,导流斜板2的底端紧贴位于导流斜板下方的外墙板的顶部,通过一压一托使得上外墙板与下外墙板之间的防水导流挡板牢牢的固定在墙面上,起到导流水的作用。同时可通过改变导流斜板2的长度以及导流斜板2与竖直板1的角度来满足不同外墙板的板与板之间上下的装配距离。本专利结构,安装方便,防水性能好。
41.防水导流挡板的材料为玻璃钢板、金属镀锌板等具有防水防腐性能的板材。玻璃
钢板的使用寿命长达30年,超过了建筑保温25年规定的使用年限。
42.导流斜板与位于导流斜板下方的外墙板之间粘附有胶粘剂。通过防水导流挡板实现胶粘剂的遮阳防护。
43.孔槽3用于外墙板粘结砂浆的贯通;位于上方的外墙板通过外墙板粘结砂浆与墙面粘连固定。满足外墙板与墙体的有效粘结面积。还可以进一步减轻防水导流挡板的重量。
44.参见图3,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竖直板1的顶部开设有减重缺口。便于减轻自重。竖直板1的顶部为交替排布的安装部以及开设有减重缺口的缺口部11,且安装部与缺口部11的长度相等。便于同一块板材剪切为两个防水挡板。节约原料。缺口部的底部距离竖直板1的底部的间距大于1cm。保证竖直板1与导流斜板2之间区域的挡水效果。
45.参见图4,具体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导流斜板2的下方连接有向内弯折的支撑部,支撑部6水平设置,且支撑部6与导流斜板2的夹角为锐角。便于实现支撑部抵住位于下方的保温装饰板。
46.参见图5,具体实施例4,在具体实施例3的基础上,导流斜板2与支撑部6之间还连接有一可纵向形变的弹性件8,弹性件8的顶部与导流斜板2相连,弹性件8的底部与支撑部6相连;导流斜板2、弹性件8以及支撑部6相连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便于提高支撑稳定性。弹性件是一w状折叠的弹性片。或者,弹性件是沿着导流斜板2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弹簧。
47.参见图6以及图7,具体实施例5,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导流斜板2的下方设有弧形弯折的弧形翻边7,弧形翻边7用于包覆在下保温装饰板的顶部外棱边部。进而实现下保温装置板边缘的包覆,同时,弧形翻边仍可以实现导水效果。
4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