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式太阳能集热器幕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6267发布日期:2022-01-19 15:0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件式太阳能集热器幕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件式太阳能集热器幕墙安装结构,主要用于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和建筑幕墙领域的结合。


背景技术:

2.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不断深入,对幕墙的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临街大楼用作装饰的玻璃幕墙,在阳光较强时其反射系数超过75%,它所反射的阳光容易使人们产生视觉错乱、头晕目眩等症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夏天,玻璃幕墙将阳光反射到居民室内,可使室温升高,直接增加建筑运行能耗,不利于建筑节能。目前集中式系统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是将集热器直接安装在建筑屋顶上,对于大型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常因建筑屋面形状特异,或建筑屋顶面积不足而无计可施,传统的集中大型矩阵系统的安装变得非常尴尬。太阳能幕墙一体化技术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幕墙系统技术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既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建筑提供所需热水,又可减少玻璃幕墙带来的隐患,具有极强的社会推广价值和意义。
3.在全国范围内,光热幕墙目前推广的范围仍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一是设计难度大,太阳能集热器与幕墙合二为一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时,不仅要将外装饰造型和建筑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还要在设计建筑时就将水路、电路等综合考虑,否则将面临外观凌乱、管程长和漏水等一系列问题,但同时具备幕墙设计及热利用设计知识的专业人员极其匮乏。二是造价高,目前的光热幕墙所用集热器、集热器支架一般需要根据建筑重新对产品进行设计并生产,非标产品导致产品造价高,一般而言,普通幕墙改成光热幕墙后的造价是原来的两倍左右甚至更高。中国专利“带有太阳能集热器的幕墙”(专利号:201520819950.7)提出了一种将安装有太阳能集热器组件的幕墙面板通过压块固定在横梁上的带有太阳能集热器的幕墙,虽可使用常规尺寸,但固定方式使得集热器外边框不能使用常规集热器边框,需定制;中国专利“一种隐框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幕墙建筑构件”(专利号:201220707568.3)提出了一种通过新型定位卡扣固定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层压组件的光伏光热一体化幕墙建筑构件,由于新型卡扣形式特异,只适用于定制的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市面常规集热器无法通用。
4.光热幕墙的推广,亟需一种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的“傻瓜式”标准化设计结构,并且这种标准化结构可安全、美观地使用市面上常规集热器而不需要重新进行设计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式太阳能集热器幕墙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光热幕墙推广应用难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构件式太阳能集热器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可组装在一起的横向龙骨、竖向龙骨、太阳能集热器、限位角
码、连接角码、泡沫棒和密封胶、胶垫、装饰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为通过建筑预埋件或钢板将钢方通固定在建筑上形成的龙骨结构,采用紧固件将太阳能集热器通过连接角码与集热器四边外边框预留的小孔连接固定在横向龙骨及竖向龙骨上,太阳能集热器之间使用标准铜连接件连接,太阳能集热器之间竖向空隙由钢方通、胶垫、标准铝型材依次连接而成,横向孔隙及其他孔隙由泡沫棒和密封胶进行装饰,装饰铝型材与胶垫、钢方通采用可拆卸紧固件连接。
7.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采用市面各种尺寸的常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四边外边框加工增加八个连接固定小孔。
8.所述横向龙骨上设有省时省工限位角码装置,用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定位。
9.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上循环管、集热下循环管分设在集热器左右两边,通过活动转向结构引至集热器背板隐藏,活动转向结构件外露部分通过铝板进行装饰。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光热幕墙从设计到产品均需特殊设计制造的难题,具体表现为:1、龙骨框架的大小能得到调节,从而能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通用性高;2、构件结构简单,可以标准化设计和成批加工,便于推广;3、符合结构计算要求,安全可靠;4、结构设计合理考虑后期维修拆卸和更换。
附图说明
12.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装配结构示意图。
13.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剖面装配结构示意图。
14.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幕墙龙骨固定结构示意图。
15.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固定结构示意图。
16.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标准化连接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热上循环管、下循环管通过转向结构件引至集热器背板隐藏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列表:
19.1、密封胶;2、铝合金扣盖;3、紧固件一;4、胶垫;5、标准铝型材;6、钢方通一;7、紧固件;8、垫片;9、钢方通二;10、钢方通三;11、钢方通四;12、紧固件二;13、7字连接角码;14、铆钉;15、泡沫棒;16、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7、限位角码;18、(预埋件)钢板;19、化学螺栓;20、建筑结构梁;21、标准铜连接件;22、转向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2.7、如图1和图2所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6出厂前按照设计在外边框四边设定部位打八个孔,孔的大小与7字连接角码13固定孔大小相同。
23.用钢方通构建幕墙龙骨:如图3所示,钢板18采用化学螺栓19固定在建筑结构梁20上(若为新建建筑采用预埋件钢板,则将预埋件钢板18埋设于墙体20内),方通10与(预埋
件)钢板通过焊接连接形成幕墙龙骨。
24.如图4所示,在幕墙龙骨上焊接预制标准集热器支架钢方通9和11,在横向支架钢方通11处安装限位角码17。
25.如图1和图2所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6外边框四边有四个预制孔,用铆钉14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6与7字连接角码13连接。
26.如图2所示,将装有7字角码连接件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放至限位角码17处,使7字连接角码13固定孔位与集热器支架钢方通9和11孔位对好,用紧固件7紧锁四个7字连接角码13。
27.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太阳能幕墙龙骨与建筑主体墙之间在构建时,因结构的需要,幕墙与建筑主体墙之间本身会有一定的间距,比如0 .5 m。这个间距可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6进、出水口与水管采用活动转向结构件22连接提供空间,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6与集热器16之间采用标准铜连接件21连接,完成集热器及其水路安装。
28.如图1所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6竖向间距由钢方通6、胶垫4、标准铝型材5依次使用紧固件3连接而成,连接完毕盖上铝合金扣盖2,横向孔隙及其他孔隙填充泡沫棒15和密封胶1进行装饰,形成的整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立面为一平整面。从而实现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连接装配,安全美观且便于拆卸。
2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