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搭建的背面斜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7626发布日期:2021-12-25 01:4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搭建的背面斜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模板搭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搭建的背面斜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铝合金搭建的过程中,需要对搭建的模板进行固定,因此,在搭建结束后需要使用到背面斜支撑装置来对模板进行支撑,但是市场上的背面斜面支撑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3.公开号为cn210767863u公开了一种斜支撑固定结构,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预埋拉环和预留槽口结构,避免了后期拉环切割的问题此斜支撑拉环形成的槽口,在后期楼面找平即可填堵。此施工方法节省了人工、工期,满足绿色节能环保的原则,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调节支撑的角度,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稳定的对模板进行支撑。
4.因此我们便提出了用于铝合金模板搭建的背面斜支撑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搭建的背面斜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斜支撑固定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调节支撑的角度,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稳定的对模板进行支撑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搭建的背面斜支撑装置,安装于地面与模板之间;
7.底座,其顶部的一侧安装有进行角度改变的支撑杆;
8.支撑本体,其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部;
9.包括:
10.支撑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滚杆,便于移动的所述第一滚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的一侧,同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滚杆;
11.其中,所述第二滚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同时连接杆与支撑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
13.驱动杆,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且所述底座内壁通过压缩弹簧与所述驱动杆伸入所述底座内部的一端相连接,且驱动杆的内部设置有棘轮,同时所述棘轮的一侧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壁,所述棘轮的内侧设置有转杆;
14.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移动杆,且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伸入连接轴的一端,同时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杆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连
接轴的外侧设置有固定齿轮,同时所述固定齿轮的外侧与从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内部固定有活动杆,通过以上设置,进而方便通过脚踏的方式,来调节支撑本体的角度。
15.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两端与所述底座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本体的内侧相连接,进而更加方便地通过带动活动杆来转动支撑本体的角度。
16.优选的,所述棘轮通过棘爪与所述底座的内壁之间构成单向转动结构,且所述棘轮与转杆之间为一体化设置,进而防止支撑本体通过连接轴进行转动。
17.优选的,所述转杆与连接轴之间相对应,且所述连接轴内壁所设置的限位槽与关于所述移动杆圆心等角度设置四组的限位块之间相贴合,进而稳定使得移动杆与转杆之间相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固定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且所述从动齿轮的内侧与活动杆之间为焊接连接,进而使得固定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更稳定的带动活动杆进行转动。
19.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滚杆的外壁之间相贴合,且所述第一滚杆的尺寸与第二滚杆的尺寸相等,使得第一滚杆在滑槽的内壁进行稳定的滑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铝合金模板搭建的背面斜支撑装置;
21.(1)设置有棘轮,首先将移动杆外侧所设置的限位块伸入到限位槽内部,通过脚踏驱动杆,进而使得驱动杆一端的内部带动棘轮进行转动,并且棘轮的内侧与转杆的外侧之间为一体化设置,并且使得转杆通过固定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从动齿轮带动支撑本体轴端进行转动,进而达到带动支撑本体进行一定角度转动的目的;
22.(2)设置有支撑杆,通过改变支撑本体角度的过程中,将会使得支撑杆一端设置的第一滚杆在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将会带动支撑杆内部的第二滚杆进行移动,由于连接杆与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本体与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进而在改变支撑本体角度的过程中,支撑本体、连接杆与支撑杆始终构成三角形,进而达到稳定的对支撑本体进行支撑的目的。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齿轮和从动齿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杆和限位块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右视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底座;2、支撑杆;3、第一滚杆;4、滑槽;5、支撑本体;6、连接杆;7、第二滚杆;8、驱动杆;801、压缩弹簧;9、棘爪;10、棘轮;11、转杆;12、连接轴;13、移动杆;14、限位块;15、限位槽;16、固定齿轮;17、从动齿轮;18、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搭建的背面斜支撑装置,安装于地面与模板之间;
31.底座1,其顶部的一侧安装有进行角度改变的支撑杆2;
32.支撑本体5,其一端活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部;
33.包括:
34.支撑本体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4,滑槽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滚杆3,便于移动的第一滚杆3安装在支撑杆2的一端,连接杆6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本体5的一侧,同时连接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滚杆7;
35.其中,第二滚杆7设置在支撑杆2的内部,同时连接杆6与支撑本体5之间为活动连接。
36.底座1包括:
37.驱动杆8,其一端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且底座1内壁通过压缩弹簧801与驱动杆8伸入底座1内部的一端相连接,且驱动杆8的内部设置有棘轮10,同时棘轮10的一侧设置有棘爪9,棘爪9设置在底座1的内壁,棘轮10的内侧设置有转杆11;
38.底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移动杆13,且移动杆13的一端伸入连接轴12的一端,同时连接轴12与转杆11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4,连接轴1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齿轮16,同时固定齿轮16的外侧与从动齿轮17相连接,从动齿轮17的内部固定有活动杆18。
39.活动杆18的两端与底座1的内壁相连接,活动杆18的一端与支撑本体5的内侧相连接。
40.棘轮10通过棘爪9与底座1的内壁之间构成单向转动结构,且棘轮10与转杆11之间为一体化设置。
41.转杆11与连接轴12之间相对应,且连接轴12内壁所设置的限位槽15与关于移动杆13圆心等角度设置四组的限位块14之间相贴合。
42.固定齿轮16与从动齿轮17之间为啮合连接,且从动齿轮17的内侧与活动杆18之间为焊接连接。
43.结合附图1

4,首先,将移动杆13的外侧所设置的限位块14伸入限位槽15的内部,随后再通过脚踏驱动杆8,进而使得驱动杆8的一端带动棘轮10进行移动,同时压缩弹簧801将会带动驱动杆8回到初始位置,由于棘轮10与转杆11之间为一体化设置,进而使得转杆11的一端所设置的固定齿轮16带动从动齿轮17进行转动,由于从动齿轮17的轴端将会通过活动杆18带动支撑本体5进行一定角度转动,进而有效地使得改变支撑本体5的支撑角度。
44.滑槽4的内壁与第一滚杆3的外壁之间相贴合,且第一滚杆3的尺寸与第二滚杆7的尺寸相等。
45.结合附图1和附图5,首先,通过支撑本体5的支撑角度的改变,进而使得第一滚杆3在滑槽4的内部进行移动,并且支撑杆2的一端与底座1的外侧之间为活动连接,同时支撑杆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杆7,进而使得连接杆6通过第二滚杆7在支撑杆2的内部进行移动,并且支撑本体5转动角度的过程中,支撑杆2、连接杆6与支撑本体5之间始终构成三角形,进而
能够稳定对模板进行支撑。
4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铝合金模板搭建的背面斜支撑装置时,将移动杆13的外侧所设置的限位块14伸入限位槽15的内部,随后再通过脚踏驱动杆8,进而使得转杆11的一端所设置的固定齿轮16带动从动齿轮17进行转动,由于从动齿轮17的轴端将会通过活动杆18带动支撑本体5进行一定角度转动,进而有效地使得改变支撑本体5的支撑角度;首先,通过支撑本体5的支撑角度的改变,进而使得第一滚杆3在滑槽4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支撑杆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杆7,并且支撑本体5转动角度的过程中,支撑杆2、连接杆6与支撑本体5之间始终构成三角形,进而能够稳定对模板进行支撑。
47.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