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8739发布日期:2021-11-25 11:3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


背景技术:

2.亭子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亭子材料多以木材、竹材、石材、钢筋混凝土为主,近年来玻璃、金属、有机材料等也被人们引进到这种建筑上,使得亭子这种古老的建筑体系有了现代的时尚感觉。现代园林景观突破了中国传统园林静景的构造手法,通过增添机械结构赋予了现代景观亭“动”的特征,使园林景观更加生动活泼。但是,现代景观亭的重点倾向在观赏性,而且其中的“动”多通过电机等电动设备驱动而改变形态,不仅制造成本高昂、维修复杂,而且因电与景观墙中水的存在而形成了触电的安全隐患。由于其成本高昂,因此只能在私人园林等使用,普通开放式景观园林支付不起高昂的维护费用。另外,由电机等设备驱动的景观墙多为设定程序,游人参与度低,也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解决了现有动态景观亭运维成本高、游人参与度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包括设立在地面上的景观亭主体,景观亭主体内设置有踏杆,景观亭主体的下部交替设置有支撑立柱和活动柱,支撑立柱的顶端设置有横梁,活动柱的上部设置有种植盆,活动柱的下部伸入基座内,所述踏杆的下部伸入基座内,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传递齿轮,所述活动柱和踏杆的下端均设置有传递齿条,传递齿轮的两侧分别与两处传递齿条相啮合。
5.所述踏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活动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啮合。
6.所述基座内壁的底部设有轴承座,基座的上端设有轴承座,所述横梁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踏杆及活动柱的两端均伸入轴承座内。
7.所述踏杆的底端与基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柱的底端与基座之间设有弹簧。
8.所述基座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板a,所述踏杆的侧壁设置有可沿导向板a往复移动的行走轮a。
9.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导向板b,所述活动柱的上端设置有可沿导向板b往复移动的行走轮b。
10.所述基座的内壁设有轴承座,所述传递齿轮中心轴的两端均伸入轴承座内。
11.所述活动柱和踏杆伸出基座的部分均用护罩包裹。
12.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植物架采用纯机械式结构,不仅没有利用电力驱动,而且增加了游人的参与度,使人与动态的景观融合在一起,游人驱动不同的踏杆上下移动或转动,能够使活动柱进行上下移动或转动,有效解决了现有动态景观墙运维成本高、游人参与度
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是:游人踩在踏板上,在游人自重的压迫下踏杆上的传递齿条移动,带动传递齿轮转动,又带动活动柱上的传递齿条移动,使得活动柱移动,游人离去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分别驱动踏杆和活动柱复位;或者游人驱动踏板转动时,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柱转动。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15.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16.图3为图1的b

b剖视图;
17.图4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18.图中:1、景观亭主体 2、支撑立柱 3、活动柱 4、踏杆 5、基座 6、导向板 a7、弹簧 8、行走轮 a9、传递齿轮 10、传递齿条 11、种植盆 12、行走轮 b13、导向板 b14、横梁 15、护罩 16、第一齿轮 17、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包括设立在地面上的景观亭主体1,景观亭主体1内设置有踏杆4,其特征在于:景观亭主体1的下部交替设置有支撑立柱2和活动柱3,支撑立柱2的顶端设置有横梁14,活动柱3的上部设置有种植盆,活动柱3的下部伸入基座5内,所述踏杆4的下部伸入基座5内,所述基座5内设置有传递齿轮9,所述活动柱3和踏杆4的下端均设置有传递齿条10,传递齿轮9的两侧分别与两处传递齿条10相啮合,以传递齿轮9构成了活动柱3和踏杆4的联动状态,活动柱3上下移动时踏杆4必然反向移动,反之亦然。
21.所述踏杆4的底端与基座5之间设有弹簧7,所述活动柱3的底端与基座5之间设有弹簧7,游人从踏杆4上离去后,弹簧7用于使活动柱3和踏杆4复位,只是复位时,踏杆4底部的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使得踏杆4上移,活动柱3底部的弹簧7处于拉长状态,使得活动柱3下移。
22.所述基座5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板a6,所述踏杆4的侧壁设置有可沿导向板a6往复移动的行走轮a8,该设置用于固定踏杆4的移动方向,防止移动时发生歪斜。
23.所述横梁14上设置有导向板b13,所述活动柱3的上端设置有可沿导向板b13往复移动的行走轮b12,防止活动柱3移动时发生歪斜。
24.所述基座5的内壁设有轴承座,所述传递齿轮9中心轴的两端均伸入轴承座内,轴
承座内设有轴承,用于固定传递齿轮9的中心轴,从而防止传递齿轮9发生不必要的晃动,保证系统传递的平稳性。
25.所述活动柱3和踏杆4伸出基座5的部分均用护罩15包裹,护罩15以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起到一定的密封保护作用,防止有异物从活动柱3、踏杆4和基座5的连接处进入基座5,减少故障的发生。
26.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园林用生态景观亭,所述踏杆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6,所述活动柱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7互相啮合,第一齿轮16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17,有省力的效果,方便游客推动活动柱3旋转。
27.所述基座5内壁的底部设有轴承座,基座5的上端设有轴承座,所述横梁14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踏杆4及活动柱3的两端均伸入轴承座内,轴承座内设有轴承,不仅方便踏杆4及活动柱3旋转,还防止二者在旋转时发生晃动,出现转不动的故障。
28.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29.实施例3,如图1

4所示,景观亭主体1内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设置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的两种活动柱3,不仅可上下移动,还能循环转动,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及新鲜感。
30.本实用新型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