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脚手架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0096发布日期:2021-12-15 10:3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脚手架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脚手架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脚手架广泛应用于新房建造或旧房改造建筑施工中。新房的脚手架一般都是从地面向上逐渐搭设的,脚手架的底部支撑在地面上,主要是由底部受力。当对一些老旧小区进行建筑改造时,这种传统的脚手架搭建方式会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
3.由于老旧建筑的特殊性,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出现较多超规范的情况,如果脚手架是支撑在地面上的,则外墙脚手架受底层车棚(或车库)通道与违章搭建无法在门前或车库前设置扫地杆;且很多住户都不愿意在自家的外墙上钻孔,故传统的脚手架设置方式,很难满足老旧建筑改造过程中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一种结构稳定、方便拆卸、成本低廉的脚手架支撑结构。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可拆卸式脚手架支撑结构,包括有:
6.顶架和承重梁,所述顶架包括多个相连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相连;所述承重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承重梁沿所述顶架的周向设置,且承重梁上沿顶架的周向设有滑动轨道。
7.进一步地,所述顶架还包括多个纵梁和与所述纵梁相连的连接梁,所述纵梁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纵梁和所述承重梁。
8.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呈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横梁或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垂直。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所述承重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夹角可调。
11.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和所述连接梁均设置在所述承重梁的上方,所述连接梁上远离所述纵梁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承重梁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12.所述承重梁上设有多个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均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顶架还包括加强梁,两所述纵梁与两所述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连接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加强梁连接在所述四边形结构的对角处。
14.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轨道为一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承重梁的下方。
15.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承重梁的连接处或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承重梁的连接处均设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承重梁。
16.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还包括垫块,所述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与所述纵梁的连接处均设有所述垫块。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该脚手架支撑结构设置在建筑物的房顶上,无需设置墙体连接件,即无需在建筑物的外墙上打孔来固定脚手架模块,避免损坏建筑物墙体;该脚手架支撑结构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纵梁以及承重梁等连接而成,整体结构稳定,保证施工安全。本脚手架支撑结构主要应用于旧建筑物的改造作业中,在安装时,脚手架悬挂于脚手架支撑结构的承重梁上,达到悬挂式安装的形式,即安装后的脚手架的底部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避免影响底层车库、车棚等设施的使用。其中,该脚手架支撑结构可根据施工需要改变在建筑物上的铺设面积,当原铺设范围内的建筑物改造完成后,可将脚手架支撑结构拆解安装至该建筑物另一半待改造的房顶上,节省脚手架支撑结构材料,降低材料使用成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可与承重梁可拆卸连接,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的夹角可根据不同住宅进行调整,只需更换不同尺寸的承重梁,节省材料,通用性强;且承重梁上设有滑动轨道,以便于安装在承重梁上的脚手架滑动,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脚手架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20.图2为图1装配至建筑物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顶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
25.1、顶架;10、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纵梁;13、连接梁;14、加强杆;15、垫块;
26.2、承重梁;20、滑动轨道;
27.3、支撑杆;
28.4、建筑物;40、房顶。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0.如图1

图5所示,本可拆卸式的脚手架支撑结构主要应用于悬挂式的脚手架设置方式中,将脚手架悬挂在承重梁2上,脚手架不需要支撑在地面上。一种可拆卸式脚手架支撑结构,包括有:顶架1和承重梁2,顶架1包括多个相连的第一横梁10和第二横梁11,第一横梁10的一端与第二横梁11的一端相连;承重梁2与第一横梁10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横梁11的另一端均连接,承重梁2沿顶架1的周向设置,且承重梁2上沿顶架1的周向设有滑动轨道20。具体地,该脚手架支撑结构安装在建筑物4的房顶40上,且承重梁2突伸出建筑物4外,承重梁2通过顶架1支撑,该承重梁2用于安装脚手架(图中未画出),且脚手架可沿承重梁2上的滑动轨道20滑动;该脚手架支撑结构整体结构稳定,且可拆卸的安装在建筑物2上,可根据施工需要移动该脚手架支撑结构,减少整体铺设面积,节省材料;脚手架滑动连接在滑动轨
道20上,同时可减少脚手架的体积。
31.优选地,顶架1还包括多个纵梁12和与纵梁12相连的连接梁13,纵梁12连接多个第一横梁10或第二横梁11;连接梁13连接纵梁12和承重梁2。即在多个相邻的第一横梁10和第二横梁11之间连接有纵梁12,以加强第一横梁10或第二横梁11与承重梁2的连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且纵梁12突伸出建筑物4的墙面外,通过连接梁13连接建筑物1侧面处的承重梁2,使脚手架稳定悬挂于承重梁2上。
32.进一步优选地,多个纵梁12呈平行设置,且与第一横梁10或第二横梁11相互垂直。即两纵梁12与两第一横梁10或第二横梁11连接形成四边形结构,且在四边形结构的对角处连接有加强杆14,使第一横梁10或第二横梁11与纵梁12、加强杆14形成三角形结构,该脚手架支撑结构整体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3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脚手架主要应用于旧建筑物4改造,在安装时,第一横梁10、第二横梁11和连接梁13均可与承重梁2固定连接。需要解释的是,第一横梁10、第二横梁11和连接梁13与承重梁2之间可焊接成一整体,当原铺设范围内的建筑物4改造完成后,可将脚手架支撑结构整体移动至该建筑物4另一半待改造的房顶40上,该脚手架支撑结构整体模块化,便于移动,且减少拆装步骤。
34.优选地,第一横梁10与第二横梁11之间的夹角可调,此时承重梁2与顶架1之间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具体为,纵梁12和连接梁13均设置在承重梁2的上方,连接梁13上远离纵梁12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图中未标出),承重梁2上靠近建筑物4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承重梁2顶部设有多个第三连接部,第一横梁10和第二横梁11上均设有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需要解释的是,该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处均开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穿设将承重梁2连接在顶架1上。可将承重梁2拆下后,转动第一横梁10与第二横梁11的夹角,再根据需要装配不同的承重梁2以适配不同房顶40坡度的建筑物4,通用性强,且可较少脚手架支撑结构的零件更换,节省成本。
35.如图4所示,滑动轨道20为一滑槽,滑槽开设在承重梁2的下方,该滑槽沿承重梁2周向设置,且滑槽的底部与槽口处之间的距离较小,保证悬挂脚手架后,该滑动轨道20不易变形,提升整体结构强度。
36.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杆3,第一横梁10与承重梁2的连接处或第二横梁11与承重梁2的连接处均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3用于支撑承重梁2,该支撑杆3一端与第一横梁10或第二横梁11连接,另一端抵于建筑物4的外墙上,使整个脚手架支撑结构由建筑物4的房顶40和外墙共同支撑,增强承重梁2承重能力。
37.实际使用过程中,顶架1还包括垫块15,第一横梁10或第二横梁11与纵梁12的连接处均设有垫块15,使脚手架支撑结构整体承重在垫块15上,该垫块15可有效防止脚手架支撑结构直接挤压建筑物4,避免造成建筑物4的损坏。
38.本方案中,该脚手架支撑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移动、拆装,可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移动,且设置纵梁、连接梁、加强杆等加强件,提升脚手架支撑结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
3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