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折式无障碍楼梯坡道装置

文档序号:28921785发布日期:2022-02-16 13:2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收折式无障碍楼梯坡道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老旧小区、学校等公共建筑上下楼的轮椅便利通行,重物、行李箱以及自行车等物体搬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折式无障碍楼梯坡道装置。


背景技术:

2.虽然现代建筑楼群配备电梯与自动扶梯已非常常见,但依然有许多中低层楼房住宅中缺乏相关的自动载物设施,如老旧小区、学校等公共建筑,使得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物搬运、轮椅、行李箱以及自行车等物体上下楼显得非常麻烦,上下楼时只能依靠人力抬运,不但耗费体力且缺乏效率,因此,中低层住宅楼房的重物运输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公告)号:cn106368396b名为一种楼梯间货物运输装置中的可伸缩式楼梯坡道,每层楼梯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左右各一个阶梯导轨,两个阶梯导轨的两个上端之间和两个下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一块垫板,垫板为一侧有环状的限位框,阶梯状的传动杆分别穿过上、下两限位框,在每级台阶的两个阶梯导轨之间设有一块垂直布置的伸缩板,每块伸缩板上端分别通过合页连接阶梯导轨的水平段,每块伸缩板均连接对应的传动杆,在每层楼梯的最上一级和最下一级台阶一侧各设置一个控制杆,上下两个控制杆之间通过一根拉杆铰接,控制杆通过连杆铰接传动杆;在使用时拉动控制杆即可将台阶铺设为坡道供货物运输,在无货物运输时可折叠收起,不占用楼梯的人行空间。虽然该实用新型专利能够解决重物搬运、轮椅、行李箱以及自行车等物体上下楼的不便问题,但是整个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不方便安装调试,因而无法大面积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4.设计一种收折式无障碍楼梯坡道装置,包括多个铰链和一个支撑板;
5.每个铰链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楼梯的侧墙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
6.每个铰链沿着楼梯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
7.所述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支撑板可以沿着铰链翻转,需要重物搬运、轮椅、行李箱以及自行车等物体上下楼时,将支撑板向下翻转,支撑板架设在楼梯的阶梯上面形成一个斜坡,以便于重物搬运、轮椅、行李箱以及自行车等物体沿着斜坡滚动。在不需要时,支撑板可以自动向上翻转,这时候支撑板与侧墙平行并紧靠在侧墙上,从而不影响楼梯的正常使用,支撑板立面紧靠在侧墙上,也不占用楼道空间。
8.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设有多块,一层楼梯之间所用的多块支撑板直接分别首尾相接;每一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至少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铰链。将支撑板拆分成多块,最终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斜坡坡道,这样的结构方便运输和组装,另外,在其中某一块支撑板出现故障时,可以单独更换,进一步降低了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的成本。
9.优选地,由于该设计采用模块化构成,所述支撑板的整体长度一般控制在最短2000mm。根据《db11-1740-2020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按目前常用的商品住宅楼的层高
2800mm-3000mm为例,楼梯间的净宽应不小于2400mm,净长度不小于4680mm,一般楼层楼板厚度不应小于80mm,当板内预埋暗管时不宜小于100mm。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0mm,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0m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75mm。高度是应控制在1400mm左右,斜坡长度2600到2800mm,整个空间长度4600-5000mm,一般是8到10个台阶。这样的长度符合住宅设计规范同时更适合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安装所需要的螺丝钉是最少的,是最优长度。
10.优选地,对于学校等公共建筑楼梯空间更便于安装和使用这套系统。
11.优选地,所述铰链为液压铰链,对装置收折达到消声缓冲的理想效果。
12.优选地,所述铰链包括第一底座、转臂、第二底座、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以及第三液压杆;
13.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底座还与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14.所述转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第二液压杆的一端以及第三液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15.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第三液压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底座转动连接;
16.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侧墙固定连接;
17.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18.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上平行焊接有两块第一立板,两块所述第一立板的底部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液压杆;
19.两块所述立板的顶部设置有转臂转轴,所述转臂通过所述转臂转轴与所述立板铰接。
20.优选地,所述转臂横截面呈c形结构,转臂的另一端分别穿设有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以及第四转轴;
21.所述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以及第四转轴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角;
22.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铰接;
23.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铰接;
24.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三液压杆的一端铰接。
25.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上平行固定设置有两块第二立板,两块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穿设固定有第五转轴和第六转轴;
26.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铰接;
27.所述第六转轴与所述第三液压杆的另一端铰接。
28.优选地,所述液压杆共设置三组,分别为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第三液压杆,每组均分别设置两个;
29.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三转轴和第五转轴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压簧;第四转轴与第六转轴之间设置有拉簧;
30.在所述支撑板不受外力作用下,第一压簧、第二压簧伸展,拉簧收缩共同作用使得支撑板向上转动与侧墙平行。
31.优选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底座固定孔;
32.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底座固定孔。
33.本实用新型将多个所述铰链的一端分别间隔固定设置在楼梯的立面墙体上,多个
所述铰链沿着楼梯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所述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支撑板可以沿着铰链翻转,需要重物搬运、行李箱、自行车以及轮椅等物体上下楼时,将支撑板向下翻转,支撑板架设在楼梯的阶梯上面形成一个斜坡,以便于行李箱、自行车以及轮椅等物体沿着斜坡滚动。在不需要时,可以将支撑板向上翻转,这时候支撑板与侧墙平行并紧靠在侧墙上,从而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避免对楼梯常规使用人群造成影响。
34.整个装置设计合理,结构巧妙,且大部分零件采用标准件组成,成本低可替换性强;利用楼梯本身作为装置的支撑点,可大大提升装置的承重能力;闲置时能自动弹回与墙壁相贴合,不占用楼梯正常使用;液压杆结构使装置可应用于不同高度的场景楼梯;利用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方便前期的安装与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楼梯侧墙并收折时的示意图;
3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38.图4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示意图;
39.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楼梯侧墙并展开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图1~6,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4.如图1所示,一种收折式无障碍楼梯坡道装置,该收折式无障碍楼梯坡道装置应用于居民楼中,其包括3个铰链1和1块支撑板2。3个所述铰链1的一端分别间隔固定设置在楼梯4的侧墙3上。3个所述铰链1沿着楼梯4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每个铰链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楼梯的侧墙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每个铰链沿着楼梯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
45.所述铰链1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支撑板可以沿着铰链翻转,需要重物搬运、轮椅、行李箱以及自行车等物体上下楼时,将支撑板向下翻转,支撑板架设在楼梯的阶梯上面形成一个斜坡,以便于重物搬运、轮椅、行李箱以及自行车等物体沿着斜坡滚动。在不需要时,支撑板可以自动向上翻转,这时候支撑板与侧墙平行并紧靠在侧墙上,从而不影响楼梯的正常使用,支撑板立面紧靠在侧墙上,也不占用楼道空间。
46.在一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结构,不同之处是支撑板2设有多块,一层楼梯之间所用的多块支撑板2直接分别首尾相接。每一块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至少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铰链1。将支撑板2拆分成多块,最终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斜坡坡道,这样的结构方便运输和组装,另外,在其中某一块支撑板出现故障时,可以单独更换,进一步降低了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的成本。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支撑板2的长度为2米。这样的长度适合搬运,而且安装所需要的螺丝钉是最少的,是最优长度。这样的结构适合应用在如学校等公共场所,根据《db11-1740-2020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按目前常用的商品住宅楼的层高2800mm-3000mm为例,楼梯间的净宽应不小于2400mm,净长度不小于4680mm,一般楼层楼板厚度不应小于80mm,当板内预埋暗管时不宜小于100mm。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0mm,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0m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75mm。高度是应控制在1400mm左右,斜坡长度2600到2800mm,整个空间长度4600-5000mm,一般是8到10个台阶。这样的长度符合住宅设计规范同时更适合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安装所需要的螺丝钉是最少的,是最优长度。
47.此外,本实施例优选所述铰链1为液压铰链。
48.液压铰链由于液压阻尼器的作用,液压阻尼器、铰链弹簧、铰链助臂一同产生作用,将铰杯部分缓慢收回减少冲击和噪音。此外液压铰链还安装抗磨尼龙塑料,减少铰链活动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从而使支撑板运动自动平缓,不会像传统铰链一样产生噪音。除了静音之外,液压铰链还很耐用,因此选择液压铰链。
49.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适应于楼梯的高度、升降调节,对铰链进行了特别设计,如图2、3、5所示,所述铰链1包括第一底座10、转臂11、第二底座12、第一液压杆13、第二液压杆14以及第三液压杆15。
50.所述第一底座10与所述转臂1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底座10还与所述第一液压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底座10上平行焊接有两块立板100,两块立板100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两块所述立板100的底部穿设有第一转轴101,所述第一转轴101上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液压杆13。
51.两块所述立板100的顶部设置有转臂转轴102。所述转臂11通过所述转臂转轴102与所述立板100铰接。所述转臂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液压杆13的另一端、第二液压杆14的一端以及第三液压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14的另一端、第三液压杆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底座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0与所述侧墙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座12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
52.更具体地,所述转臂11横截面呈c形结构,转臂11的另一端分别穿设有第二转轴
110、第三转轴111以及第四转轴112。所述第二转轴110、第三转轴111以及第四转轴112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角。所述第二转轴110与所述第一液压杆1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转轴111与所述第二液压杆1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转轴112与所述第三液压杆15的一端铰接。
53.所述第二底座12上平行固定设置有两块第二立板120,两块所述第二立板120之间穿设固定有第五转轴121和第六转轴122。所述第五转轴121与所述第二液压杆14的另一端铰接。
54.所述第六转轴122与所述第三液压杆15的另一端铰接。
55.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所述第一液压杆13、第二液压杆14、第三液压杆15均分别设置两个。
56.当然,第一底座10上开设有第一底座固定孔103,所述第二底座12上开设有第二底座固定孔123。这些固定孔用于固定铰链,固定时可以用通用的膨胀钉将铰链的底部与侧墙固定,用螺丝钉将铰链的顶部与支撑板固定,这样就很方便拆装。
5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110和第一转轴10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三转轴111和第五转轴12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压簧。第四转轴112与第六转轴122之间设置有拉簧。在所述支撑板2不受外力作用下,第一压簧、第二压簧伸展,拉簧收缩共同作用使得支撑板2向上转动与侧墙3平行。
58.使用液压铰链制成的坡道的工作原理:与普通铰链的类似,需要需要重物搬运、行李箱、自行车以及轮椅上下楼时,将支撑板2向下翻转,支撑板2架设在楼梯的阶梯上面形成一个斜坡,以便于行李箱、自行车以及轮椅等沿着斜坡滚动。由于楼梯上的台阶高度不完全一致,很容易导致支撑板2与楼梯台阶无法完全接触,对此,专门设计了第三液压杆15,该第三液压杆15能够水平调节支撑板2的角度,以便于适应台阶的高度。当完成重物运输后,用脚将支撑板2向上勾起,即可实现支撑板2的收折。当然,如果是安装了压簧和拉簧的,则不需要特意用脚收折,在没有重物压在支撑板2上的时候,由于弹簧的作用,整个液压铰链将会自动收起,将支撑板2调整到与侧墙3垂直从而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避免对行人的影响。
59.本实用新型将多个所述铰链1的一端分别间隔固定设置在楼梯4的侧墙3上,多个所述铰链1沿着楼梯4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所述铰链1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支撑板2可以沿着铰链1翻转,需要重物搬运、行李箱、自行车以及轮椅上下楼时,将支撑板2向下翻转,支撑板2架设在楼梯的阶梯上面形成一个斜坡,以便于行李箱、自行车以及轮椅等沿着斜坡滚动。在不需要时,可以将支撑板2向上翻转,这时候支撑板2与侧墙3平行并紧靠在侧墙3上,从而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避免对行人的影响。
60.整个装置设计合理,结构巧妙,且大部分零件采用标准件组成,成本低可替换性强;利用楼梯本身作为装置的支撑点,可大大提升装置的承重能力;闲置时能自动弹回与墙壁相贴合,不占用楼梯正常使用;液压杆结构使装置可应用于不同高度的场景楼梯;利用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方便前期的安装与后期的维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