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4856发布日期:2021-12-12 22:1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顶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倾斜屋顶的一种平板瓦。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平板瓦一般为s形结构,平板瓦的正面下凹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脊(即平板瓦的背面设置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脊),脊所在位置形成深沟供雨水向下导流,在平板瓦的一端中间位置(即两条脊之间)一般需要开设小孔以便使用钉子等将平板瓦钉在屋顶架上(屋顶架一般为木质,或钢结构,钢结构上预设有螺孔等,将钉子用螺杆等替换即可;屋顶架一般包括平行设置的若干横杆,平板瓦安装在相邻两横杆上),以实现平板瓦的安装。
3.同时,一些平板瓦为增强结构强度,在脊上还增设有加强筋,安装后使得加强筋配合钉子实现平板瓦的固定。
4.但是,上述采用钉子(或螺杆)进行固定的方式一般会对屋顶架造成一定破坏,同时平板瓦缺少着力点,其远离钉子的一端容易发生晃动,影响屋顶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瓦,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板瓦缺少着力点容易产生晃动导致屋顶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平板瓦,平板瓦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平板瓦的背面设置有两条脊,每条所述脊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置有下定位槽,两所述脊远离所述下定位槽的一端均设置有一卡块。
7.上述实施例中,平板瓦在安装时,其一端设置的下定位槽和另一端设置的卡块分别卡在屋顶架上以实现安装,安装后下定位槽和卡块以及设置的加强筋协同对平板瓦进行固定,提高平板瓦的安装稳定性。
8.进一步地,平板瓦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脊平行的第一延伸部,平板瓦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脊平行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扣合以实现相邻两平板瓦的安装。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位于平板瓦正面的凸出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置有位于平板瓦背面供所述凸出部容入的凹陷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
11.进一步地,一平板瓦的所述第二延伸部与另一平板瓦的所述第一延伸部重叠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朝向另一平板瓦倾斜的斜面。
12.进一步地,每条所述脊上分别设置有两加强筋且两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相连形成u形筋。
13.进一步地,所述卡块远离平板瓦的端面面积小于卡块靠近平板瓦的端面面积,所述卡块面积小的一端面上凹陷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平行的压槽。
14.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卡块之间断开以形成与所述下定位槽正对的上定位槽。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避免了使用钉子等外部定位件对平板瓦进行安装,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定位着力点,使得平板瓦安装后的稳定性更佳。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相邻平板瓦之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板瓦的背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屋顶架的两相邻横杆的位置示意图;
20.上述附图中:
21.平板瓦1、正面2、背面3、脊4、加强筋5、下定位槽6、卡块7、横杆8、第一延伸部9、第二延伸部10、凸出部11、凹陷部12、斜面13、压槽14、u形筋15、上定位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板瓦,平板瓦1朝上的一面为正面2、朝下的一面为背面3,平板瓦1的背面3设置有两条脊4,每条所述脊4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上设置有下定位槽6,两所述脊4远离所述下定位槽6的一端均设置有一卡块7。
25.上述实施例中,平板瓦1在安装时,其一端设置的下定位槽6和另一端设置的卡块7分别卡在屋顶架上以实现安装,安装后下定位槽6和卡块7以及设置的加强筋5协同对平板瓦1进行固定,提高平板瓦1的安装稳定性;
26.具体地,在安装时,设置的卡块7将平板瓦1的上端挂在较高处的横杆8上,设置的下定位槽6则供位于较低处的横杆8卡入,从而对平板瓦1的上下两端进行至少四点定位,提高了平板瓦1的稳定性。
27.如图1、2所示,平板瓦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脊4平行的第一延伸部9,平板瓦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脊4平行的第二延伸部10,所述第二延伸部10与所述第一延伸部9扣合以实现相邻两平板瓦1的安装,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9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0的宽度,这样使得两平板瓦1扣合后第一延伸部9和第二延伸部10之间具有重叠部分,保证扣合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以扣合的方式实现两相邻平板瓦1的安装,使得平板瓦1能全面覆盖整个屋顶架。
2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延伸部9上设置有位于平板瓦1正面2的凸出部11,所述第二
延伸部10上设置有位于平板瓦1背面3供所述凸出部11容入的凹陷部12,凸出部11容入凹陷部12内即实现两平板瓦1的扣合,这样能够使得扣合的两平板瓦1之间位置固定,不发生偏移现象。
29.如图1所示,平板瓦1在进行安装时,一平板瓦1的所述第二延伸部10与另一平板瓦1的所述第一延伸部9重叠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朝向另一平板瓦1倾斜的斜面13,扣合后的两平板瓦1相连在一起,设置的斜面13则可以将部分雨水导流到另一平板瓦1上,实现雨水在相邻两平板瓦1上的分流。
30.如图2、3所示,每条所述脊4上分别设置有两加强筋5且两所述加强筋5远离所述卡块7的一端相连形成u形筋15,u形筋15的设置提高了其对平板瓦1的支撑强度,同时,同一条脊4上的两所述u形筋15上均分别设置有两个下定位槽6,这样使得多个下定位槽6卡在屋顶架位于低处的横杆8上,与卡块7协同使得平板瓦1更加稳定;
31.另一方面,u形筋15的设置使得下定位槽6的数量增加至四个且每个u形筋15上的两个下定位槽6为一组将对应的一条脊4卡在横杆8上,从而使得横杆8与平板瓦1更稳定的连接。
32.如图2所示,所述卡块7远离平板瓦1的端面面积小于卡块7靠近平板瓦1的端面面积,所述卡块7面积小的一端面上凹陷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5平行的压槽14,这样设置的卡块7一端小、另一端大,在平板瓦1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在烧制过程中)能够增大小端的密度,使得卡块7的机械强度更大,在卡块7上设置的压槽14,则进一步提高卡块7小端的密度,防止平板瓦1在烧制过程(或者转运过程)中卡块7出现崩裂等现象。
33.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平板瓦1的安装稳定性,所述加强筋5和所述卡块7之间断开以形成与所述下定位槽6正对的上定位槽16,在安装时,上定位槽16供位于较高处的横杆8卡入,与下定位槽6协同实现对平板瓦1上下两端进行卡紧。
3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