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砌体灰缝宽度和厚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2.在建筑施工中,灰缝质量的控制一直是建筑业的重点之一,因为灰缝内组成和结构易产生内应力,影响墙体的力学性能。因为规范要求空心砖砌块砌体灰缝厚度为8
‑
12mm,蒸压加气块加砌块采用普通砂浆时灰缝厚度不超过15mm,蒸压加气块采用专用粘结砂浆时,灰缝厚度为3
‑
4mm,在传统施工过程中,瓦工师傅依靠经验、眼观、拉水平线等传统方法均不能够保证灰缝厚度的均匀性,造成墙体整体效果不美观;同时,针对现有的不同材质和不同的厚度砌体填充墙水平灰缝厚度和平整度无法很好的控制。
3.专利申请号为201922216611.0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式蒸压加气砌体灰缝厚度控制器,包括水平向控制器和竖向控制器,水平向控制器和竖向控制器之间通过卯榫相连接,水平向控制器包括一号长实木、短实木、衔接实木,竖向控制器包括第一连接实木、定位实木,一号长实木、短实木和衔接实木相互之间通过卯榫相连接,通过一号长实木、二号长实木和第一连接实木、第二连接实木能够有效的控制灰缝,不易产生落地灰造成污染,并且利用一号长实木、二号长实木以及定位实木内侧弧长、弦长可用以同一灰缝外观,人工控制较为同一,同时利用水平向控制器与竖向控制器包括其构件之间的卯榫连接作用,在后续砌体使用的过程中,提供了较好的辅助能力。上述技术方案只能只能够控制灰缝的厚度,不能够用于不同厚度的填充墙体的建筑实施。
4.同时在现有灰缝控制装置中具有以下问题:
①
只能够控制灰缝的厚度,不能够用于不同厚度的填充墙体;或者能够控制灰缝的厚度,但是无法有效控制和调节灰缝的水平度;
②
墙体砌筑的作业环境比较差,砂浆容易堵塞齿轮等机械传动装置,造成设备无法使用;
③
一段灰缝施工完毕需要拿起来再放下这样的动作进行反复移动进行施工,施工效率低;
④
设备的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不同材质和不同的厚度砌体填充墙水平灰缝厚度和宽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砌体灰缝宽度和厚度的装置,快速调节灰缝宽度和厚度,提高作业效率。
6.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可调节砌体灰缝宽度和厚度的装置,包括两组平行的l形支架,所述两组平行的l形支架分别形成前支架和后支架,且前支架的水平部与后支架的水平部相对设置,所述前支架的水平部和后支架的水平部之间通过安装条连接,所述前支架竖直部之间通过多条丝杆连接有组合刮板,所述组合刮板下端部安装有厚度控制组件;所述后支架的竖直部之间通过多条丝杆连接。
8.进一步,所述组合刮板包括配合安装的左刮板和右刮板,所述左刮板和右刮板上均设有配合安装丝杆的固定环,所述左刮板上沿丝杆轴向平行开设有宽度调节孔,所述右刮板上设有与宽度调节孔适配安装的宽度调节杆,所述宽度调节杆上配设有压紧左刮板的压紧螺栓。
9.进一步,所述左刮板和右刮板靠近前支架一端均向外凸出延伸设有与前支架竖直部贴紧配合的折耳板,折耳板与固定环分别位于左刮板、右刮板的两个侧面。
10.进一步,所述厚度控制组件包括分别在左刮板一侧和右刮板一侧均设有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竖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插装有厚度控制螺栓。
11.进一步,所述丝杆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丝杆另一端配合安装有限位螺栓。
12.进一步,所述后支架的竖直部之间最下端的丝杆上套装有滚筒。
13.进一步,所述安装条与前支架的水平部、后支架的水平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砌体灰缝宽度和厚度的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质量轻、坚固耐用,通过多条丝杆、安装条将前支架和后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稳定性好;通过安装组合刮板实现左刮板和右刮板可以沿着宽度调节孔左右伸缩,适用不同厚度的墙体的施工,便于调节控制灰缝宽度;通过安装厚度控制组件,调节厚度控制螺栓实现调节组合刮板与墙体工作面的距离,便于根据施工需要调节控制灰缝厚度;此外,本装置装拆方便,便于快速组装和维修;在使用的过程中整个装置不需要拿起,直接推动装置前移即可,能够实现快速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刮板的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刮板的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丝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21.如图1
‑
4所示,一种可调节砌体灰缝宽度和厚度的装置,包括两组平行的l形支架1, 所述两组平行的l形支架1分别形成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且前支架11的水平部与后支架12的水平部相对设置,所述前支架11的水平部和后支架12的水平部之间通过安装条6连接, 所述前支架11竖直部之间通过多条丝杆4连接有组合刮板,所述组合刮板下端部安装有厚度控制组件5;所述后支架12的竖直部之间通过多条丝杆4连接。本实施例中,l形支架13上设有多个配合丝杆4安装的穿丝孔,l形支架13、安装条6均为木质结构,质量轻,木质支架上的穿丝孔内侧均过盈配合安装有钢制穿丝护套,既保证了穿丝孔尺寸的精确,也保护了木质架体不收损伤。通过控制组合刮板的长度来适用不同厚度的墙体的施工,调节控制灰缝宽度;根据施工需要通过厚度控制组件5来调节控制灰缝厚度,从而实现砌体灰缝宽度和厚度的调节。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4一端设有限位凸起42,所述丝杆4另一端配合安装有限位螺栓41;所述安装条6与前支架11的水平部、后支架12的水平部通过固定螺栓
连接。
22.如图1
‑
4所示,本实施例中,后支架12的竖直部之间通过两条丝杆4连接,前支架11竖直部之间通过两条丝杆4连接,这样后支架12与前支架11均通过两根丝杆4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安装条6将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连接为一个整体,保证了支架的稳定性,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整个装置不需要拿起,直接推动装置前移即可。
23.如图1
‑
4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条6不仅起到连接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的作用,还可以在本装置推拉过程中起到避免砌体上端的灰缝挤压漏出,保证灰缝厚度与宽度的同时,保证灰缝尽量均匀铺设在砌体上端;在施工时,可以根据灰缝厚度,适当增加安装条6的厚度,或者可以叠加安装多个安装条6,保证安装条6上端面与组合刮板下端面齐平。
24.如图1
‑
4所示,为了适用不同厚度的墙体的施工,便于调节控制灰缝宽度,本实施例中,根据墙体的厚度来调节组合刮板,所述组合刮板包括配合安装的左刮板2和右刮板3,所述左刮板2和右刮板3上均设有配合安装丝杆4的固定环9,所述左刮板2上沿丝杆4轴向平行开设有两条宽度调节孔21,所述右刮板3上设有与宽度调节孔21适配安装的宽度调节杆31,所述宽度调节杆31上配设有压紧左刮板2的压紧螺栓32,压紧螺栓32采用蝶形螺母。安装时,左刮板2和右刮板3一前一后重叠进行放置,右刮板3上的宽度调节杆31插装在左刮板2上的宽度调节孔21内。根据墙体的厚度,将左刮板2和右刮板3向中间推压,使得宽度调节杆31在宽度调节孔21内运动,推压到位后通过蝶形螺母与宽度调节杆31配合安装,实现左刮板2和右刮板3的压紧安装,从而完成针对不同厚度的墙体的灰缝宽度调节。
25.如图1
‑
4所示,为了保证左刮板2、右刮板3与前支架11安装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左刮板2和右刮板3靠近前支架11一端均向外凸出延伸设有与前支架11竖直部贴紧配合的折耳板8,折耳板8与固定环9分别位于左刮板2、右刮板3的两个侧面,这样左刮板2、右刮板3的两侧分别通过折耳板8与前支架11竖直部贴紧配合、固定环9与丝杆4插装配合实现左刮板2、右刮板3与前支架11稳定的安装,且两侧均设置支撑保证了装置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组合刮板不会产生变形,从而保证了灰缝的平整度。
26.如图1
‑
4所示,为了根据施工需要调节控制灰缝厚度,所述厚度控制组件5包括在左刮板2的一侧和右刮板3的一侧均设有凸出部52,所述凸出部52上竖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插装有厚度控制螺栓51。安装后,厚度控制螺栓51下端与砌体上端面接触,通过调节厚度控制螺栓51与砌体上端的距离,来调节组合刮板下端面与砌体上端的距离,实现调节控制灰缝厚度。
27.如图1
‑
4所示,为了尽量减小推动装置的阻力,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支架12的竖直部之间最下端的丝杆4上套装有滚筒7。工作中,推动装置时,滚筒7与砌体上端面滚动接触。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29.工作前,先确定好灰缝厚度与宽度,将左刮板2和右刮板3向中间推压,使得宽度调节杆31在宽度调节孔21内运动,推压到位后通过蝶形螺母与宽度调节杆31配合安装,实现左刮板2和右刮板3的压紧安装,从而完成灰缝宽度调节,然后将组合刮板通过丝杆4安装在前支架11上,将装置放置在砌体上,装置一端通过滚筒7与砌体上端面接触,装置另一端厚度控制螺栓51下端与砌体上端面接触,通过调节厚度控制螺栓51与砌体上端的距离,来调节组合刮板下端面与砌体上端的距离,实现调节控制灰缝厚度;调整完毕后,直接推动装置前移,能够实现快速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30.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