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双层防水保温防火收口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5072发布日期:2021-11-22 19:5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收口结构,特别是一种窗双层防水保温防火收口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门窗收口一般为门窗结构位于墙结构的门窗洞口处,通过在预先施工门框或者窗框,然后将成品门窗的边缘与门框或者窗框进行密封,密封处需要保证防水保温以及防火等功能的实现。四道防水减少窗口渗水现象,一般采用耐候密封胶、js 防水涂料或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砂浆和聚氨酯发泡剂,三道保温防止出现冷桥,分别为室外保温砂浆、聚氨酯发泡剂和室内保温砂浆。
3.而传统门窗收口采用的聚氨酯发泡剂,其材料易燃,存在局部存在发泡剂封堵不密实透缝漏光,还存在渗漏水隐患等问题,对防水防火性能都不是很理想。
4.因此为了解决门窗收口防火性能差、保温性能差和易发生渗漏现象等现象,特别是在剧场区域,防火要求高,防渗漏要求严格,保温性能要求高等三大方面需要进行调整,决定剧场工程中对门窗收口节点要求极高,特别是对着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窗口的设计位置可能会在施工现场产生与主体结构偏差导致窗口过大,若是在烂尾楼重建时,烂尾楼抢工期,窗洞口更加不规则,过大的洞口更需要进行窗户收口的整体性保证,现有收口节点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以上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双层防水保温防火收口节点构造,要解决现有聚氨酯发泡剂存在局部存在发泡剂封堵不密实透缝漏光,存在渗漏水隐患等,防水防火性能都不是很理想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窗口的设计位置与主体结构偏差导致窗口过大或者窗洞口不规则,无法对窗户收口进行整体性保证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窗双层防水保温防火收口节点构造,包括混凝土的结构墙、结构墙外保温层、外幕墙和窗结构,所述结构墙外保温层设置在结构墙的室外侧,所述外幕墙设置在结构墙外保温层的室外侧,所述窗结构设置在结构墙的窗洞口处,其中窗结构的轴线偏离结构墙的轴线,偏离方向为沿结构墙的厚度方向朝向室外侧,
8.所述结构墙在窗洞口内侧对应窗结构位置设置有混凝土的窗边缘构件,所述窗边缘构件的内侧设有窗附框,所述窗附框与窗边缘构件通过附框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窗边缘构件与窗附框之间的空隙通过岩棉条填塞密实,所述岩棉条的室内侧通过金属板封堵,
9.所述窗附框和岩棉条的室外侧与窗边缘构件之间形成的阴角位置通过防水砂浆涂抹八字角封堵,所述防水砂浆的外侧斜面表面涂刷有防水涂料,
10.所述窗结构的室内侧表面与窗附框的室内侧表面平齐,所述窗结构沿其厚度方向的室内端半部与窗附框通过窗结构连接件连接,所述窗结构沿其厚度方向的室外端半部与窗附框以及防水涂料的室外侧表面八字角的尖部之间的凸角通过防火隔热毯一体密实,
11.所述防火隔热毯的室外侧表面包覆有软质防水材料板,软质防水材料板的头部插入窗结构与防火隔热毯之间并通过第一防水板连接件与窗结构连接,软质防水材料板的尾部沿防水涂料的其余室外侧表面继续覆盖直至插入窗边缘构件与结构墙外保温层之间并通过第二防水板连接件与窗边缘构件连接,
12.所述结构墙外保温层靠近窗结构的一端与软质防水材料板之间通过保温砂浆层封口,
13.所述外幕墙靠近窗结构的一端位于保温砂浆层的上方并通过封堵材料与窗结构的室外侧端部封堵。
14.所述金属板为镀锌钢板、铝板或铁板。
15.所述金属板呈l形,其开口朝向室内侧,包括封堵竖板和封堵水平板,所述封堵水平板通过第一金属板连接件与窗边缘构件连接,所述封堵竖板通过第二金属板连接件与窗附框连接。
16.所述防水涂料为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或者聚氨酯防水涂料。
17.所述软质防水材料板为三元乙丙橡胶防水胶板。所述软质防水材料板的头部呈倒l形,开口朝向防火隔热毯并包覆在防火隔热毯的外侧,包括头部水平段和头部竖直段,所述头部水平段通过第一防水板连接件依次与防火隔热毯和窗附框固定连接,所述软质防水材料板的尾部包括紧贴防水涂料外侧表面的尾部倾斜段和紧贴窗边缘构件室外侧表面的尾部竖直段,所述尾部竖直段的底端延伸至窗边缘构件与结构墙的分界位置,并且尾部竖直段的尾端通过第二防水板连接件与窗边缘构件固定连接。
18.所述保温砂浆层的厚度不超过岩棉条的厚度。
19.所述头部水平段与窗结构之前还具有压条板,所述压条板的宽度大于头部水平段的长度,压条板与头部水平段之间形成的阴角位置通过粘结剂粘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室外侧在岩棉板外侧采用防水砂浆涂抹八字角,涂刷聚氨酯,作为一道防水及保温,外部增加隔热毯及防水胶板作为二道防水及保温,保证室外防水无法进入室内。将传统发泡优化为填塞岩棉,同时在窗附框的部分增加隔热毯,将传统的砂浆及聚氨酯防水涂料涂抹优化为砂浆及聚氨酯防水涂料外增加一道防水胶板采用压条板固定。一方面岩棉及防火隔热毯均为a级防火,防火性能高,所有材料均为a级不燃材料,充分保证整个建筑体系的防火性能;另一方面在聚氨酯防水涂料外侧增加一道防水胶板采用压条进行固定,避免因人工涂抹不均造成的防水不连续性,同时软质高密度材料,能有效地将雨雪水隔绝在外,多层防水,防水性能好,柔性防水与刚性防水并用保证了防水的连续性密闭性,杜绝窗口渗水;在室内侧采用一层金属板对岩棉板进行封堵,防止室内潮气入侵。
2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新建建筑的同时也更适用烂尾楼,采用岩棉板封堵过大的洞口,然后再采用本做法进行洞口封堵及防水做法完善。本实用新型防火性好,保温隔热性能好,有效保证隔热系数,保证节能要求有效避免冷桥,能够有效地解决外窗漏水隐患,保护室内装修。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的节点放大图。
26.附图标记:1-结构墙、2-结构墙外保温层、3-外幕墙、4-窗结构、5-窗边缘构件、6-窗附框、7-附框膨胀螺栓、8-岩棉条、9-金属板、91-封堵竖板、92-封堵水平板、10-防水砂浆、11-防水涂料、12-窗结构连接件、13-防火隔热毯、14-软质防水材料板、141-头部水平段、142-头部竖直段、143-尾部倾斜段、144-尾部竖直段、15-第一防水板连接件、16-第二防水板连接件、17-保温砂浆层、18-封堵材料、19-第一金属板连接件、20-第二金属板连接件、21-压条板、22-粘结剂。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参见图1

2所示,一种窗双层防水保温防火收口节点构造,包括混凝土的结构墙1、结构墙外保温层2、外幕墙3和窗结构4,所述结构墙外保温层2设置在结构墙1的室外侧,所述外幕墙3设置在结构墙外保温层2的室外侧,所述窗结构4设置在结构墙1的窗洞口处,其中窗结构4的轴线偏离结构墙1的轴线,偏离方向为沿结构墙1的厚度方向朝向室外侧。
28.所述结构墙1在窗洞口内侧对应窗结构4位置设置有混凝土的窗边缘构件5,所述窗边缘构件5的内侧设有窗附框6,所述窗附框6与窗边缘构件5通过附框膨胀螺栓7连接,所述窗边缘构件5与窗附框6之间的空隙通过岩棉条8填塞密实,所述岩棉条8的室内侧通过金属板9封堵。所述金属板9为镀锌钢板、铝板或铁板。所述金属板9呈l形,其开口朝向室内侧,包括封堵竖板91和封堵水平板92,所述封堵水平板92通过第一金属板连接件19与窗边缘构件5连接,所述封堵竖板通过第二金属板连接件20与窗附框6连接。
29.所述窗边缘构件沿竖向设置为窗抱梁,沿横向设置为过梁或窗台压顶。
30.所述窗附框6和岩棉条8的室外侧与窗边缘构件5之间形成的阴角位置通过防水砂浆10涂抹八字角封堵,所述防水砂浆10的外侧斜面表面涂刷有防水涂料11。所述防水涂料11为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或者聚氨酯防水涂料。
31.所述窗结构4的室内侧表面与窗附框6的室内侧表面平齐,所述窗结构4沿其厚度方向的室内端半部与窗附框6通过窗结构连接件12连接,所述窗结构4沿其厚度方向的室外端半部与窗附框6以及防水涂料11的室外侧表面八字角的尖部之间的凸角通过防火隔热毯13一体密实。
32.所述防火隔热毯13的室外侧表面包覆有软质防水材料板14,软质防水材料板14的头部插入窗结构4与防火隔热毯13之间并通过第一防水板连接件15与窗结构4连接,软质防水材料板14的尾部沿防水涂料11的其余室外侧表面继续覆盖直至插入窗边缘构件5与结构墙外保温层2之间并通过第二防水板连接件16与窗边缘构件5连接。所述软质防水材料板14为三元乙丙橡胶防水胶板。所述软质防水材料板14的头部呈倒l形,开口朝向防火隔热毯13并包覆在防火隔热毯13的外侧,包括头部水平段141和头部竖直段142,所述头部水平段141通过第一防水板连接件15依次与防火隔热毯13和窗附框6固定连接,所述软质防水材料板14的尾部包括紧贴防水涂料11外侧表面的尾部倾斜段143和紧贴窗边缘构件5室外侧表面的尾部竖直段144,所述尾部竖直段144的底端延伸至窗边缘构件5与结构墙1的分界位置,并且尾部竖直段144的尾端通过第二防水板连接件16与窗边缘构件5固定连接。所述头部水
平段141与窗结构4之前还具有压条板21,所述压条板21的宽度大于头部水平段141的长度,压条板21与头部水平段141之间形成的阴角位置通过粘结剂22粘接。
33.所述结构墙外保温层2靠近窗结构4的一端与软质防水材料板14之间通过保温砂浆层17封口。所述保温砂浆层17的厚度不超过岩棉条8的厚度。
34.所述外幕墙3靠近窗结构4的一端位于保温砂浆层17的上方并通过封堵材料18与窗结构4的室外侧端部封堵。
35.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方式如下:
36.在窗边缘构件与窗结构之间预留50mm缝隙,然后将岩棉条塞在窗边缘构件和窗附框之间填塞密实,室内侧部分采用1.5mm厚的镀锌钢板进行封闭固定,避免室内潮气。室外侧部分在岩棉条外侧采用防水砂浆涂抹八字角,然后在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作为第一道防水及保温,外部增加6mm隔热毯及2m三元乙丙橡胶防水胶板作为二道防水及保温,保证室外防水无法进入室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