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6021发布日期:2021-11-25 13:3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


背景技术:

2.预制叠合板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构件,预制叠合板运输到现场后进行吊装之前需要在叠合板底部搭设脚手架,用来支撑预制叠合板。这种工艺与传统的现浇楼板施工工艺大同小异,同样需要脚手架作为楼板的底部支撑,且楼板底部需要支设模板,对于梁构件需要现场支设模板搭设脚手架,施工工序较多,耗时耗力。
3.公开号为cn111456309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板现浇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s1、制作预制叠合板,在预制叠合板的板底处间隔预埋螺母;s2、对预制叠合板进行吊装和固定,相邻预制叠合板对应螺母的距离≤600mm;s3、将水平背楞固定在底模板的底面;s4、将底模板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在预制叠合板的底部。
4.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制叠合板的施工过程中,依靠底模板进行操作,施工工序繁琐,浪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7.本技术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包括两个以上预制板和若干u形预制梁,该u形预制梁中部具有三面围合的浇筑梁成型空间,相邻两个u形预制梁上搭接有一个预制板,每个u形预制梁的浇筑梁成型空间与连接在该u形预制梁两端的预制板上方的浇筑板成型空间连通。
8.在上述的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中,所述u形预制梁为具有第一钢筋组的混凝土结构。
9.在上述的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中,所述第一钢筋组包括沿u形预制梁轴向设置的若干第一分布筋和沿u形预制梁横截面箍在所述若干第一分布筋外侧的u形箍筋。
10.在上述的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中,所述u形箍筋的两端分别沿u形预制梁的两端延伸出并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
11.在上述的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中,所述预制板为具有第二钢筋组的混凝土结构。
12.在上述的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中,所述第二钢筋组包括平行于u形预制梁轴向设置的若干第二分布筋和垂直设置于所述若干第二分布筋下方的受力钢筋。
13.在上述的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中,所述受力钢筋的外端延伸出预制板端部并向下形成第二弯折部。
14.在上述的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中,每个u形预制梁的两个第一弯折部分别延伸至连接在该u形预制梁两端的预制板上方。
15.在上述的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中,所述预制板端部的第二弯折部延伸至与该预制板端部连接的u形预制梁内侧浇筑梁成型空间中。
16.在上述的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中,所述u形预制梁的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企口,该企口连接预制板形成粘接砂浆填充槽。
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本实用新型利用u形预制梁和预制板形成的模板体系代替传统的模板,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19.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水平构件免支模的目的,节省了模板材料,有助于绿色施工的推广,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钢筋组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钢筋组的第二弯折部,与浇筑成型后的浇筑梁和浇筑板固定,达到稳定的连接作用。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通过企口实现u形预制梁和预制板的连接,使体系连接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免支模的预制梁板体系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u形预制梁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预制板结构示意图。
25.图中,预制板1、第二钢筋组11、第二分布筋111、受力钢筋112、第二弯折部113、u形预制梁2、第一钢筋组21、第一分布筋211、u形箍筋212、第一弯折部213、企口22、浇筑梁成型空间3、浇筑板成型空间4。
具体实施方式
26.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
27.如图1所示,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包括两个以上预制板1和若干u形预制梁2,该u形预制梁2中部具有三面围合的浇筑梁成型空间3,相邻两个u形预制梁2上搭接有一个预制板1,每个u形预制梁2的浇筑梁成型空间3与连接在该u形预制梁2两端的预制板1上方的浇筑板成型空间4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u形预制梁2和预制板1形成的模板体系代替传统的模板,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28.具体而言,预制板1通过端部与u形预制梁2的端部搭接,从而形成连续的结构,其中,浇筑梁成型空间3和浇筑板成型空间4分别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制作浇筑梁和浇筑板。u形预制梁2的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企口22,该企口22连接预制板1形成粘接砂浆填充槽,用于灌入粘结砂浆。通过企口实现u形预制梁和预制板的连接,使体系连接更加牢固。
29.如图1和图2所示,u形预制梁2为具有第一钢筋组21的混凝土结构。
30.具体而言,第一钢筋组21包括沿u形预制梁2轴向设置的若干第一分布筋211和沿u形预制梁2横截面箍在若干第一分布筋211外侧的u形箍筋212。第一分布筋211相互平行间隔设置。u形箍筋212的两端分别沿u形预制梁2的两端延伸出并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
213。每个u形预制梁2的两个第一弯折部213分别延伸至连接在该u形预制梁2两端的预制板1上方。以在浇筑后嵌入浇筑板之中。
31.如图1和图3所示,预制板1为具有第二钢筋组11的混凝土结构。
32.具体而言,第二钢筋组11包括平行于u形预制梁2轴向设置的若干第二分布筋111和垂直设置于若干第二分布筋111下方的受力钢筋112。第二分布筋111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受力钢筋112的外端延伸出预制板1端部并向下形成第二弯折部113。预制板1端部的第二弯折部113延伸至与该预制板1端部连接的u形预制梁2内侧浇筑梁成型空间3中。以在浇筑后嵌入浇筑梁之中。
33.通过设置第一钢筋组21的第一弯折部213和第二钢筋组11的第二弯折部113,与浇筑成型后的浇筑梁和浇筑板固定,达到稳定的连接作用。
34.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为:
35.将预制板1的端部搭接在u形预制梁2的端部,并且在搭接处的企口填充粘结砂浆进行封堵,预制板1端部的第二弯折部113向下弯折,u形预制梁2端部的第一弯折部213向外弯折,在u形预制梁2的浇筑梁成型空间3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浇筑梁,再在浇筑板成型空间4现浇一层钢筋混凝土,制成预制板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水平构件免支模的目的,节省了模板材料,有助于绿色施工的推广,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3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7.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预制板1、第二钢筋组11、第二分布筋111、受力钢筋112、第二弯折部113、u形预制梁2、第一钢筋组21、第一分布筋211、u形箍筋212、第一弯折部213、企口22、浇筑梁成型空间3、浇筑板成型空间4等术语。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