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71817发布日期:2021-11-10 10:3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现阶段铝模板调节支撑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使用钢管+油顶托组合方式,在运输和管理时需要分开包装和保存,容易缺失其中一个部件,导致失去使用功能,且油顶托与钢管之间是分离部件,其之间的安装配合间隙较大,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受力性能;另一种是组合式调节支撑,将油顶托的螺母焊接到钢管上,这样可以保证油顶托与钢管同时使用,但是工人在安装时,旋进旋出油顶耗时较长,影响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能够缩短调节时长,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支撑装置,包括:
6.支撑套管,一端用于支撑待支撑件;
7.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套管内,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沿所述支撑套管的轴向排列的主调节件以及随动调节件,所述主调节件与所述支撑套管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件和所述随动调节件上均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壁包括沿周向邻接的光轴段和螺纹段;
8.异型螺杆,一端穿设于两个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异型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邻接的外光轴段和外螺纹段;
9.连接件,连接所述主调节件和所述随动调节件,并使所述主调节件能相对所述随动调节件转动以及带动所述随动调节件同步转动,以使得所述外螺纹段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主调节件和所述随动调节件两者中至少一个的所述螺纹段配合或与两个所述光轴段配合。
10.当转动支撑套管使得所述主调节件按照第一旋向旋转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外螺纹段同时与两个螺纹段错开,所述支撑套管能够相对所述异型螺杆上下滑动运动,且当转动支撑套管使得所述主调节件继续按照第一旋向旋转,可带动所述随动调节件共同旋转;当转动支撑套管使得所述主调节件按照第二旋向旋转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两个所述螺纹段错开,且均能够与所述外螺纹段配合连接,所述支撑套管能够相对所述异型螺杆上下旋转运动,且当转动支撑套管使得所述主调节件继续按照第二旋向旋转,可带动所述随动调节件共同旋转。通过主调节件相对随动调节件旋转,实现了支撑套管相对异型螺杆在上下滑动运动和上下旋转运动两种运动方式之间切换,缩短调节时长,提高铝膜板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连接件实现了主调节件带动随动调节件共同旋转。
11.作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随动调节件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延伸的
滑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主调节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实现了主调节件相对随动调节件旋转以及主调节件带动随动调节件共同旋转的目的。
12.作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调节件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连接件为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通孔内,且端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锁紧螺钉和螺纹通孔的配合方式简单,容易实现。
13.作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随动调节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主调节件的周向排列,所述滑槽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随动调节件提高了主调节件和随动调节件配合连接的稳定性。
14.作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调节件内设置有随动腔室,所述随动调节件设置于所述随动腔室内。提高了随动调节件上的第二螺纹段的工作环境,减少维修工作。
15.作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段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沿所述中心孔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外螺纹段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沿所述异型螺杆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将主调节件上的螺纹段和随动调节件上的螺纹段完全错开的过程中,相较于单侧设置螺纹段而言,中心对称设置的螺纹段减少了完全错开时的旋转角度;外螺纹段中心对称设置提高了外螺纹段与螺纹段配合的稳定性。
16.作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防脱挡板,所述防脱挡板连接于所述异型螺杆伸入所述支撑套管内的端部上,所述防脱挡板能与所述调节组件的端面抵接。防止支撑套管与异型螺杆分离,增加使用安全性和简化操作性。
17.作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强套管,所述加强套管连接于所述支撑套管支撑待支撑件的端部。防止支撑套管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损坏。
18.作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异型螺杆上的所述外螺纹段为左旋螺纹或右旋螺纹。提高了支撑装置的适用性。
19.作为一种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连接于所述异型螺杆的位于所述支撑套管外的端部。辅助操作人员安装调节支撑装置。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套管、调节组件、异型螺杆和连接件,当转动支撑套管使得主调节件按照第一旋向旋转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外螺纹段同时与主调节件和随动调节件上的螺纹段错开,支撑套管能够相对异型螺杆上下滑动运动,且当转动支撑套管使得主调节件继续按照第一旋向旋转,可带动随动调节件共同旋转;当转动支撑套管使得主调节件按照第二旋向旋转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主调节件和随动调节件上的螺纹段错开,且均能够与外螺纹段配合连接,支撑套管能够相对异型螺杆上下旋转运动,且当转动支撑套管使得主调节件继续按照第二旋向旋转,可带动随动调节件共同旋转。通过主调节件相对随动调节件旋转,实现了支撑套管相对异型螺杆在上下滑动运动和上下旋转运动两种运动方式之间切换,缩短调节时长,提高铝膜板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连接件实现了主调节件带动随动调节件共同旋转。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主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主调节件和连接件的俯视剖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随动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随动调节件的俯视剖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异型螺杆的俯视剖视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6中的a向的视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6中的b向的视图。
29.附图标记:
30.1、支撑套管;2、主调节件;21、第一螺纹段;22、随动腔室;23、螺纹通孔;3、随动调节件;31、第二螺纹段;32、滑槽;4、异型螺杆;41、外螺纹段;5、连接件;6、防脱挡板;7、加强套管;8、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5.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套管1、调节组件、异型螺杆4和连接件5,其中,支撑套管1的一端用于支撑待支撑件;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套管1内,调节组件包括沿支撑套管1的轴向排列的主调节件2以及随动调节件3,主调节件2与支撑套管1固定连接,随动调节件3能够相对主调节件2转动,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上均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内壁包括沿周向邻接的光轴段和螺纹段;具体地,主调节件2上设置有第一中心孔,第一中心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邻接的第一光轴段和第一螺纹段21,随动调节件3设置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邻接的第二光轴段和第二螺纹段31;异型螺杆4一端穿设于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异型螺杆4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邻接的外光轴段和外螺纹段41;连接件5,连接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并使主调节件2能相对随动调节件3转动以及带动随动调节件3同步转动,以使得外螺纹段
41能够选择性与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两者中至少一个的螺纹段配合或与两个光轴段配合。
36.当转动支撑套管1使得主调节件2按照第一旋向旋转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外螺纹段41同时与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错开,支撑套管1能够相对异型螺杆4上下滑动运动,且当转动支撑套管1使得主调节件2继续按照第一旋向旋转,可带动随动调节件3共同旋转;当转动支撑套管1使得主调节件2按照第二旋向旋转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错开,且均能够与外螺纹段41配合连接,支撑套管1能够相对异型螺杆4上下旋转运动,且当转动支撑套管1使得主调节件2继续按照第二旋向旋转,可带动随动调节件3共同旋转。通过主调节件2相对随动调节件3旋转,实现了支撑套管1相对异型螺杆4在上下滑动运动和上下旋转运动两种运动方式之间切换,缩短调节时长,提高铝膜板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连接件5实现了主调节件2带动随动调节件3共同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旋向为顺时针时,第二旋向为逆时针;当第一旋向为逆时针时,第二旋向为顺时针,也就是说,第一旋向和第二旋向始终为相反的旋转方向。
37.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设置主调节件2,而不设置随动调节件3,会导致异型螺杆4上的外螺纹段41不能准确的滑入第一螺纹段21中,从而使得支撑套管1的旋转运动不顺畅,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随动调节件3,使得支撑套管1相对异型螺杆4作上下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异型螺杆4上的外螺纹段41能够时刻与第一螺纹段21和/或第二螺纹段31相配合,例如,当外螺纹段41从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中的一个螺纹段滑出时,能够同时滑入另一个螺纹段,提高了支撑套管1的旋转运动的顺畅性。
38.在本实施例中,螺纹段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沿中心孔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即第一螺纹段21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沿第一中心孔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第二螺纹段31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沿第二中心孔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外螺纹段41设置有至少两个并沿异型螺杆4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将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完全错开的过程中,相较于单侧设置螺纹段而言,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减少了两者完全错开时的旋转角度;外螺纹段41中心对称设置提高了外螺纹段41与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配合的稳定性。
39.优选地,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的圆心角之和不小于360
°
。由于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的圆心角之和不小于360
°
,当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完全错开时,使得支撑套管1在相对异型螺杆4旋转的过程中,异型螺杆4上的外螺纹段41能够始终与第一螺纹段21和/或第二螺纹段31配合旋转。
40.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段21和第二螺纹段31的圆心角相同。
41.优选地,如图2所示,主调节件2内设置有随动腔室22,主调节件2的一端设置第一螺纹段21用于与异型螺杆4配合,另一端设置随动腔室22,随动调节件3从设置有随动腔室22的一端装入主调节件2内,提高了随动调节件3上的第二螺纹段31的工作环境,减少维修工作。具体地,随动调节件3的外壁面上设置有螺旋延伸的滑槽32,连接件5一端连接于主调节件2上,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滑槽32内,使得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不再脱离,滑槽32的一端为第一预设位置,另一端为第二预设位置,实现了主调节件2相对随动调节件3旋转以及主调节件2带动随动调节件3共同旋转的目的。
42.优选地,如图2所示,主调节件2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通孔23,连接件5为锁紧螺钉,
锁紧螺钉螺纹连接于螺纹通孔23内,且端部滑动连接于滑槽32内,锁紧螺钉和螺纹通孔23的配合方式简单,容易实现。进一步优选地,连接件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5沿主调节件2的周向排列,滑槽32与连接件5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连接件5提高了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配合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的数量为四个。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滑槽32对应的圆心角为75
°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选择其它的角度,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原因造成支撑装置失效。
43.在其它实施例中,主调节件2上开设有弧形槽,连接件5为滑块,滑块固定于随动调节件3上,滑块滑动连接于弧形槽内,弧形槽的一端为第一预设位置,另一端为第二预设位置。
44.优选地,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还包括防脱挡板6,防脱挡板6连接于异型螺杆4伸入支撑套管1内的端部上,防脱挡板6能与主调节件2或随动调节件3的端面抵接,防止支撑套管1与异型螺杆4分离,增加使用安全性和简化操作性。在本实施例中,防脱挡板6能与主调节件2的端面抵接。需要说明的是,防脱挡板6可在异型螺杆4伸出支撑套管1远离调节组件的一端后进行固定。
45.优选地,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强套管7,加强套管7连接于支撑套管1支撑待支撑件的端部,防止支撑套管1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损坏。
46.优选地,异型螺杆4上的螺纹为左旋螺纹或右旋螺纹,提高了支撑装置的适用性。
47.优选地,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还包括垫片8,垫片8连接于异型螺杆4的位于支撑套管1外的端部,辅助操作人员安装调节支撑装置。
48.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中的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的配合方式除了可以应用于竖直方向对铝模板的支撑,还可扩展至铝模行业的斜支撑。本实施例中的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的配合方式既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单向调节,又适用于其它实施例中的双向调节,双向调节指的是异型螺杆4的两端均套设有支撑套管1,两个支撑套管1内均设置有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从而实现双向调节。
49.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安装和拆卸过程如下:
50.安装过程:
51.第一步,转动支撑套管1,并带动主调节件2转动,使得异型螺杆4上的外螺纹段41同时与主调节件2的第一光轴段和随动调节件3的第二光轴段配合,使异型螺杆4可以在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内顺利上下滑动,防脱挡板6限制异型螺杆4滑出支撑套管1;
52.第二步,把支撑装置放置在铝模板需要安装支撑的位置上,支撑装置的上端对准铝模板上的伸出短管;
53.第三步,操作人员用脚踩踏底部垫片8,同时用手拉动支撑套管1,使支撑套管1沿支撑长度方向伸长,使铝模板上的短管插入支撑套管1内(加强套管7防止支撑套管1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损坏);
54.第四步,旋转支撑套管1,使之带动主调节件2旋转,保证主调节件2的第一螺纹段21旋入异型螺杆4的外螺纹段41中,同时连接件5在滑槽32内滑动;
55.第五步,移动底部垫片8的位置,使异型螺杆4垂直;
56.第六步,固定底部垫片8,继续旋转支撑套管1,在主调节件2旋转至第二预设位置后,依靠连接件5带动随动调节件3,使随动调节件3的第二螺纹段31旋入异型螺杆4的外螺
纹段41中,形成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共同作用,支持支撑套管1顶紧铝模板下部的受力面,完成安装过程。
57.拆卸过程:
58.第一步:反向旋转支撑套管1,使主调节件2反向旋转,使连接件5在滑槽32内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同时主调节件2与随动调节件3的孔型重合);
59.第二步,继续旋转支撑套管1,使主调节件2、随动调节件3孔型与异型螺杆4的形状重合,此时异型螺杆4上的外螺纹段41同时与主调节件2上的第一螺纹段21和随动调节件3上的第二螺纹段31错开,支撑套管1、主调节件2和随动调节件3沿异型螺杆4滑落到底,完成拆除。
60.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