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装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2.装配式住宅是现代化装配式建筑的体现之一,装配式建筑不但减少了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还缩短了建筑周期,通过标准化建筑构件的生产,装配式建筑具备更好的使用性能,能够有效减少传统建筑中由于浇筑材料凝固后应力不均衡,导致的局部裂缝。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建材都是事先在工厂中生产出来的,所以每一块浇筑的检测都有标准的质量把关,而运输到建筑地点之后,只需安装原先的设计图纸将各种建筑板材进行装配组合即可,不需要特别考虑天气情况也可以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但是,及时装配式建筑模式具有很高的优越性,但是其中使用的最基础的建筑板材也是需要像传统建筑一样,是通过建筑材料浇筑而成的,只不过这个浇筑过程不需要露天进行了,而是在工厂中就可以完成了。
4.而在工厂中,浇筑建筑材料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其自然凝固,但是由于工厂的空间有限,如果凝固时间过长,必然会影响后续的生产效率,所以在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会在原料中加入混泥土早强剂。
5.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很大不确定因素,例如,突然设备出现故障,而混凝土以及混合完毕,混凝土无法在凝固时间内排出搅拌室,就会滞留在设备中,后续处理更加麻烦。现有的混料装置都无法解决这种问题,例如,在中国专利网上检索到一种混料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1810229731.1”,该方案虽然具有很多优越性,但是在加入了早强化剂的混凝土后如果不及时排出,设备就会报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原料混合室和添加剂混料室,所述原料混合室的下表面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一号驱动电机,所述原料混合室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一号搅拌轴,所述一号搅拌轴的下端穿过原料混合室的底部并通过联轴器与一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8.所述原料混合室的右下方设置有添加剂混料室,所述添加剂混料室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早强剂供给箱,所述添加剂混料室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凝固抑制剂供给箱;
9.所述添加剂混料室的上表面固定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二号驱动电机,所述添加剂混料室的底部和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二号搅拌轴,所述二号搅拌轴的上端穿过
添加剂混料室的顶部并通过联轴器与二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0.所述原料混合室的右侧面且位于添加剂混料室上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浆料排放阀,所述添加剂混料室的左侧面与原料混合室的下表面之间通过连接加强板固定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原料混合室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向原料混合室中延伸。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早强剂供给箱通过早强剂送料管与添加剂混料室的内部连通。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凝固抑制剂供给箱通过抑制剂送料管与添加剂混料室的内部连通。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浆料排放阀的右侧面设置有浆料输送管,所述浆料排放阀通过浆料输送管与添加剂混料室的内部连通。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原料混合室的底面且靠近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于安装了添加剂混料室的设备平台上。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所述一号驱动电机、二号驱动电机、水泵、浆料排放阀、早强剂送料管和凝固抑制剂供给箱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2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通过设置两级混料搅拌机构,使得原料的混合和早强化添加剂的混合两个步骤分开进行,提高了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可控性。
25.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通过设置凝固抑制剂的供给机构,作为应急处理措施,即使突发的设备维护,也可以维持混凝土在混料室中较长时间不凝固,具备足够流动性,降低了设备后期清理的难度。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第一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的俯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的图2的a处剖面线立体剖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第二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的正视图。
31.图例说明:
32.1、原料混合室;2、添加剂混料室;3、电机固定板;4、二号驱动电机;5、浆料排放阀;6、浆料输送管;7、凝固抑制剂供给箱;8、抑制剂送料管;9、早强剂供给箱;10、早强剂送料管;11、一号搅拌轴;12、二号搅拌轴;13、水泵;14、供水管;15、一号驱动电机;16、连接加强板;17、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参照图1
‑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原料混合室1和添加剂混料室2,使得混料装置两级分离,原料混合室1的下表面通过电机固定板3固定连接有一号驱动电机15,原料混合室1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一号搅拌轴11,一号搅拌轴11的下端穿过原料混合室1的底部并通过联轴器与一号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用于给原料混合室1中的搅拌机构提供动力。
36.原料混合室1的右下方设置有添加剂混料室2,将早强剂添加到混凝土中场所,添加剂混料室2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早强剂供给箱9,用于存储早强剂,早强剂供给箱9通过早强剂送料管10与添加剂混料室2的内部连通,便于向添加剂混料室2中注入早强剂,添加剂混料室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凝固抑制剂供给箱7,用于储存凝固抑制剂,凝固抑制剂供给箱7通过抑制剂送料管8与添加剂混料室2的内部连通,便于凝固抑制剂向添加剂混料室2中注入。
37.添加剂混料室2的上表面固定通过电机固定板3固定连接有二号驱动电机4,添加剂混料室2的底部和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二号搅拌轴12,二号搅拌轴12的上端穿过添加剂混料室2的顶部并通过联轴器与二号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用于给添加剂混料室2中的搅拌机构提供动力。
38.原料混合室1的右侧面且位于添加剂混料室2上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浆料排放阀5,用于控制原料混合室1中的混凝土向添加剂混料室2中排放,浆料排放阀5的右侧面设置有浆料输送管6,浆料排放阀5通过浆料输送管6与添加剂混料室2的内部连通,用于输送流动的混凝土,添加剂混料室2的左侧面与原料混合室1的下表面之间通过连接加强板16固定连接,用于提高混料装置的结构强度。
39.原料混合室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3,水泵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14,供水管14向原料混合室1中延伸,用于向原料混合室1中注入混合原料的溶剂。
40.原料混合室1的底面且靠近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固定于安装了添加剂混料室2的设备平台上,用于给原料混合室1提供支持力。
41.一号驱动电机15、二号驱动电机4、水泵13、浆料排放阀5、早强剂送料管10和凝固抑制剂供给箱7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用于传递控制信号。
42.工作原理:工作时,各种混凝土原料按照比例加入原料混合室1中,然后水泵13启动向原料混合室1中注入溶解原料的溶剂,一号驱动电机15启动带动一号搅拌轴11对原料混合室1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充分后关闭一号驱动电机15,打开浆料排放阀5使流动的混凝土进入添加剂混料室2中,同时早强剂供给箱9也会向添加剂混料室2中注入早强剂,二号驱动电机4启动带动二号搅拌轴12将早强剂与混凝土充分混合,这样混凝土在工厂内浇筑完成后就可以快速凝固,进行存放了,无需太长时间放置,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若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问题需要停止维修,或者一段工作时间之后,设备需要停产维护,则只需启动凝固抑制剂供给箱7向添加剂混料室2中注入凝固抑制剂即可抑制早强化剂发生作用,避免添加剂混料室2中的混凝土发生凝固,方便了重启设备后对混料室内部混凝土的处理。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