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0453发布日期:2021-11-10 09:3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来提高现场施工的工作效率。
3.现有的装配式建筑通常是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安装时,安装过程比较繁琐,安装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对装配式建筑安装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设置有若干连接钢筋,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墙板,所述安装墙板的底端设置有供连接钢筋插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墙板的上端设置有屋顶,所述屋顶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件。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筋均插入到安装底座下端的安装孔中,使四个安装墙板被垂直固定在安装底座的上端,屋顶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保证对装配体建筑的装配速度。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底座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连接钢筋的下端插入到安装底座中与钢筋笼焊接固定。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钢筋笼提高安装底座的抗压性,提高装配式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钢筋呈平行并列的双排设置,所述安装孔与连接钢筋上下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筋呈平行并列的双排设置,使对安装墙板的固定效果更稳定。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墙板正下方的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设置在双排的连接钢筋之间。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垫块使安装墙板的下端与安装底座的上端面存有间隙,便于进行密封固定。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墙板设置为空心板,所述安装墙板的下端开口设置,所述安装墙板的侧壁设置有注浆孔。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混凝土对安装墙板和安装底座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安装墙板的稳定性。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墙板下端内侧边缘个外侧边缘与安装底座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条。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条对安装墙板与安装底座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混凝土漏浆,保证对安装墙板与安装底座之间的间隙处的密封效果。
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底座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形状大小大于安装底板的横截面形状大小,所述固定板的边缘处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板。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桩钉入到地表中,使限位板的下端面与固定板的上端面接触,通过限位板对固定板进行限位,使安装底座被稳定的固定在地表上。
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顶设置为平顶,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与屋顶下端的边缘处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装墙板的外壁上设置有供固定螺栓旋接的螺纹孔。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栓对屋顶进行固定,便于进行安装,同时保证安装的稳定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3.1.连接钢筋均插入到安装底座下端的安装孔中,使四个安装墙板被垂直固定在安装底座的上端,屋顶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保证对装配体建筑的装配速度;
24.2.通过混凝土对安装墙板和安装底座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安装墙板的稳定性;
25.3.固定桩钉入到地表中,使限位板的下端面与固定板的上端面接触,通过限位板对固定板进行限位,使安装底座被稳定的固定在地表上。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展示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说明,1、安装底座;2、连接钢筋;3、安装墙板;4、屋顶;5、垫块;6、密封条;7、固定板;8、固定桩;9、限位板;10、转动杆;11、转动板;1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
31.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固定板7,固定板7上放置有钢筋笼,钢筋笼的上端垂直焊接有若干连接钢筋2。钢筋笼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形成安装底座1,连接钢筋2的上端从安装底座1的上端面垂直伸出,安装底座1与固定板7的上端面通过混凝土粘接。安装底座1的横截面形状大小小于固定板7的横截面形状大小,固定板7和安装底座1设置在地表下,安装底座1的上端面与地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固定板7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设有固定桩8,固定桩8钉入到地表中,固定桩8的上端垂直连接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下端面与固定板7的上端面接触,通过限位板9对固定板7进行限位,使安装底座1被稳定的固定在地表上。
32.参照图1和图2,连接钢筋2在安装底座1上端面的边缘处呈矩形分布设置,每行和每列连接钢筋2均设置为平行并列的双排。安装底座1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墙板3,安装墙板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连接钢筋2上下位置一一对应设置。连接钢筋2均插入到安装底座1下端的安装孔中,使四个安装墙板3被垂直固定在安装底座1的上端。安装墙板3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安装墙板3的两端的倾角设置为45
°
,使四个安装墙板3的边缘处紧密连接,再通过发泡胶进行进一步密封。其中一面墙体上开设有门洞,保证居民的进出。
33.参照图1和图2,安装墙板3正下方的安装底座1上固定有垫块5,垫块5对安装墙板3进行支撑,使安装墙板3的下端与安装底座1的上端面存有间隙。垫块5固定在双排的连接钢筋2之间,双排连接钢筋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密封条6,通过密封条6对安装墙板3与安装底座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安装墙板3设置为空心板,通过空气隔层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效果,安装墙板3的下端开口设置,安装墙板3的外侧壁开设有注浆孔。通过注浆孔可以对安装墙板3的空腔中注入混凝土桨,混凝土桨会流入到安装墙板3与安装底座1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混凝土对安装墙板3和安装底座1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安装墙板3的稳定性。
34.参照图1和图2,安装墙板3的上端设置有屋顶4,屋顶4设置为平顶,屋顶4横截面的形状大小大于安装墙板3围成屋体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便于安装。屋顶4各面的下端均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转动杆10,屋顶4的下端面边缘处固定有转动轴,转动杆10的上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杆10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1,通过转动转动轴和转动板11,可以使转动板11的内侧面与安装墙板3的外侧壁接触。转动板1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通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12,安装墙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12可以对转动板11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屋顶4设置的稳定性。
35.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连接钢筋2均插入到安装底座1下端的安装孔中,使四个安装墙板3被垂直固定在安装底座1的上端,屋顶4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保证对装配体建筑的装配速度。
3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