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及其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9257发布日期:2022-07-01 21:19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及其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及其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2.叠合楼板是由叠合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板在工厂预制,由汽车运至现场后使用塔吊吊装就位,在叠合板上敷设设备预埋管线,然后布设叠合楼板上层钢筋网,最后浇筑叠合板上的现场浇筑混凝土。叠合板既是结构楼板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上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永久性模板。
3.目前,在装配式组合楼盖中,混凝土预制板一般通过后浇层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其中混凝土预制板板端需要伸出胡子筋,在浇筑上层混凝土后,胡子筋锚入后浇层以保证楼板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上述构造做法受力性能好,应用广泛,但板端伸出胡子筋非常不便于预制板的运输,且板端支座连接处构造较为复杂,胡子筋之间以及胡子筋与叠合板板端支座内的钢筋之间容易碰撞,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及其连接节点。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为钢筋网及多个桁架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预制构件,所述桁架的顶部露出所述叠合板,所述钢筋网不伸出叠合板,所述叠合板的受力边的顶部边缘设有多个竖向的预留孔。
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留孔由波纹管埋入预制板内形成。
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留孔由孔洞模具制成。
9.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留孔的横截面形状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三角形。
10.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叠合板为单向叠合板或双向叠合板。
1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叠合板采用夹芯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内设有夹芯层,所述夹芯层采用保温隔声板。
1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芯层在横向或纵向和/或横向及纵向方向上设有多块,相邻两所述夹芯层之间设有间隔距离。
13.还提供一种叠合板连接节点,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叠合板和
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的一端锚弯并伸入所述预留孔内,另一端锚固在叠合板板端支座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及其连接节点的有益效果是:
15.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叠合板上设计预留孔洞,利用后装的连接钢筋代替外露的胡子筋来达到取消胡子筋的目的,一方面,保证了预制侧模的完整,可以有效降低叠合板边模的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同时也使得台模不再受限于叠合板内钢筋的直径、间距和位置,节省钢筋,提高了边模的通用性,增大了每组台模的使用周转次数,有效降低了叠合板的出厂价格;另一方面,脱模和运输工程中也会比较顺利,不会出现胡子筋弯折、变形,预制混凝土破损、缺角等影响预制混凝土质量和观感的情况出现。
16.二、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板连接节点,简化了叠合板与叠合板支座处的钢筋构造,避免了吊装时因钢筋冲突造成的施工困难等难题;且连接钢筋设于预留孔洞内,容易固定,后浇混凝土能够确保连接钢筋与叠合板的可靠锚固,同时也能确保叠合板与叠合板板端支座的可靠连接。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提供的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的剖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板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一
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板端及板侧均不出筋的叠合板1,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所述叠合板1为钢筋网101及多个桁架102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预制构件,所述桁架102的顶部露出所述叠合板1,还可在叠合板上预埋吊件(图中未示出),便于叠合板的吊装。为了实现叠合板的钢筋网101不伸出叠合板,本实施例在所述叠合板1的受力边的顶部边缘设有多个竖向的预留孔100,所述预留孔的底部露出所述钢筋网或不露出所述钢筋网,本实施例优选所述预留孔100的底部露出所述钢筋网101。
25.优选的,本实施例的预留孔100的成型方式为:由波纹管埋入预制板内形成。
26.实施例二
27.区别于实施例一中的预留孔的成型方式,本实施例的所述预留孔100由孔洞模具制成,所形成的预留孔的横截面形状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状。
28.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叠合板1为单向叠合板或双向叠合板,可以为传统的普通桁架叠合板。
29.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在生产模台上布置好生产叠合板的模具,然后布置叠合板的钢筋网、桁架以及固定波纹管位置,或孔洞模具的位置,然后浇筑混凝土至叠合板高度,以波纹管形成孔洞时,在浇筑时需注意波纹管内形成孔洞,以便后期钢筋锚固;浇筑完后在预制板顶部进行拉毛处理,最后完成养护脱模。即完成了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现浇部分在现场浇筑。
30.实施例三
31.基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所述叠合板1采用夹芯叠合板,所述叠合板1内设有夹芯层103,所述夹芯层103采用保温隔声板,使其保温隔声性能优于普通楼板,可用于隔音和减震要求高的部位。
32.本实施例将保温隔声材料设置在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内部,在保证叠合楼板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相对于传统将保温隔声材料在后浇混凝土前放置于叠合板的方式,本技术所采用的方式既能够保证夹芯保温隔声层不易受到施工的扰动,还能够提高叠合楼板整体的保温隔声性能。
33.实施例四
34.基于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对所述夹芯叠合板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所述夹芯层103在横向或纵向和/或横向及纵向方向上设有多块,相邻两所述夹芯层之间设有间隔距离。
35.具体为:对于单向叠合板,夹芯层在宽度方向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块,且相邻两所述夹芯层之间设有间隔距离,浇筑混凝土后,形成肋梁,提升了叠合楼板的整体刚度。
36.对于双向叠合板,夹芯层在长度及宽度方向均设有多块,相邻两所述夹芯层之间设有间隔距离,浇筑混凝土后,形成肋梁,提升了叠合楼板的整体刚度。
37.实施例五
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合板连接节点,如附图3所示,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叠合板1,还包括连接钢筋2,所述连接钢筋2的一端锚弯并伸入所述预留孔100内,另一端锚固在叠合板板端支座3内。
39.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连接钢筋2与所述叠合板1的钢筋网101连接,连接钢筋的长度根据计算确定。
40.具体实施时,将叠合板吊装至指定位置后,根据设计要求在指定预留孔位置放置
连接钢筋,然后铺设预埋设备管线,再绑扎上部钢筋网,最后完成上部混凝土浇捣。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