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用新型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2772发布日期:2021-12-04 09:4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幕墙用新型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幕墙用新型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幕墙是指由面板与支承结构体系,支承装置与支承结构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中对墙体保温的保温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聚苯板作为保温板,然后采用螺丝将保温板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从而达到提升建筑墙体保温性能的效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安装保温板时,需要采用大量的螺丝进行固定,操作繁琐从而导致施工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幕墙的安装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幕墙用新型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幕墙用新型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幕墙用新型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预先固定设置与建筑墙体内的立柱,还包括至少两个保温板和至少一个连接件,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板通过一个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保温板位于所述建筑墙体外侧,所述保温板包括保温本体和端盖,所述端盖用于对所述保温本体的端部进行封堵,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和紧固件,所述端盖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块卡接于相邻两个端盖的卡槽内,所述紧固件用于将连接块和立柱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幕墙时,将保温板与建筑墙体贴合,然后将连接块卡接于相邻两个保温板的端盖上,接着用紧固件将连接块与立柱固定,上述结构通过一个连接件即可将相邻的两个保温板和建筑墙体连接牢固,无需采用大量的螺丝对保温板进行固定,有效提高了幕墙的安装效率。
9.可选的,还包括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所述建筑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用于对所述保温板提供支撑。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板对保温板底部提供支撑,从而提高保温板安装的稳固性,减少因连接件损坏导致保温板脱落的问题。
11.可选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保温板和所述立柱之间,所述弹性件包括卡块和弹性垫,所述卡块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弹性垫卡接于所述密封槽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保温板时,弹性垫被压缩在密封槽和保温本体之间,从而对保温板和建筑墙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减少水汽从缝隙中进入保温板和建筑墙体之间的问题,进而使保温板保持长久有效的保温效果。
13.可选的,还包括防潮板,所述防潮板和所述建筑墙体远离所述保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筑墙体内侧设置防潮板,减少雨水天气时水汽向室内渗透的问题,有利于建筑室内保持稳定适宜的湿度,从而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15.可选的,还包括多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弹簧和固定销,所述立柱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弹簧一端和所述防潮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固定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销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防潮板时,按压固定销,使得弹簧被压缩,然后将固定销一端与立柱上的定位孔对齐,然后松开定位销,弹簧复位带动固定销朝向靠近定位孔方向移动,从而使固定销卡接于定位孔内,即可实现防潮板和建筑墙体的固定,上述连接方式无需在建筑墙体上打孔,有利于降低安装幕墙对建筑墙体的造成的损伤。
17.可选的,所述保温板端部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用于对相邻两个保温板的端盖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块使得两个保温板之间形成间隙,密封块能够对两个保温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从而防止老鼠进入间隙内,减少保温板被老鼠咬坏的问题,进而提升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19.可选的,所述建筑墙体和所述保温本体之间填充有止水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带对保温板和建筑墙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提升保温板和建筑墙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进而减少雨水进入间隙内导致保温板被雨水侵蚀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21.可选的,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和所述保温板远离所述建筑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保温层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幕墙的保温性能,另一方面保温层能够对保温板起防护的作用,减少恶劣天气对保温板的损坏,进而提升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连接件,一个连接件能够将相邻的两个保温板和建筑墙体进行固定,无需采用大量的螺丝对保温板进行固定,有效提高了幕墙的安装效率;
25.2.通过设置承接板,承接板对保温板提供支撑,进而提高保温板安装的稳固性,减少因连接件损坏导致保温板脱落的问题;
26.3.通过设置弹性件,弹性件对保温板和建筑墙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减少水汽从缝隙中进入保温板和建筑墙体之间的问题,进而使保温板保持长久有效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沿a

a的剖面视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30.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视图。
31.附图标记:1、建筑墙体;2、立柱;21、定位孔;3、保温板;31、保温本体;32、端盖;
321、卡槽;33、密封块;34、止水带;4、连接件;41、连接块;411、连接部;412、支撑部;4121、限位槽;42、紧固件;5、承接板;6、弹性件;61、卡块;611、密封槽;62、弹性垫;7、防潮板;71、容纳槽;8、限位件;81、弹簧;82、固定销;821、挡板;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幕墙用新型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结构。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幕墙用新型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预先浇注与建筑墙体1内的立柱2、保温板3、连接件4、承接板5、弹性件6、防潮板7、限位件8和保温层9。
34.参照图1、图2和图3,保温板3和连接件4设有多个,相邻的两个保温板3通过一个连接件4与建筑墙体1固定连接,保温板3包括保温本体31和端盖32,保温本体3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端盖32卡接于保温本体31的端部,从而对保温本体31端部的孔隙进行封堵。
35.参照图2、图3和图4,连接件4包括连接块41和紧固件42,连接块41包括一体设置的一个连接部411和两个支撑部412,两个支撑部412对称分布于连接部411两侧,端盖32上开设有卡槽321,支撑部412上开设有用于与卡槽321卡接配合的限位槽4121,连接块41通过支撑部412卡接于相邻两个端盖32的卡槽321内。紧固件42为自攻螺丝,紧固件42螺纹连接于连接块41的连接部411上,且一端延伸至连接部411外侧与立柱2螺纹连接,通过紧固件42实现连接块41和立柱2的固定连接。
36.参照图1,承接板5为l型板,承接板5的竖直段位于保温板3和建筑墙体1之间,承接板5的竖直段和建筑墙体1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保温本体31的底部与承接板5的水平段接触,从而使承接板5对保温板3提供支撑,保持保温板3的连接稳固性。
37.参照图3,弹性件6设有多个,一个弹性件6对应和一个连接块41的支撑部412对应安装,弹性件6包括卡块61和弹性垫62,卡块61与立柱2一体成型设置,卡块61上开设有密封槽611,弹性垫62为橡胶垫,弹性垫62卡接于密封槽611内,安装保温板3时,弹性垫62将对保温本体31和建筑墙体1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从而减少水汽从缝隙中向保温板3内渗透的问题。
38.参照图3和图4,保温板3端部设置有密封块33,密封块33为橡胶块,密封块33卡接于两个保温板3的端盖32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减少老鼠进入间隙内将保温板3咬坏的问题。
39.参照图1和图2,保温板3顶部与建筑墙体1的间隙内填充有止水带34,止水带34减少雨水进入间隙内导致保温板3被雨水侵蚀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保温板3的使用寿命。
40.参照图2和图3,防潮板7为三聚氰胺板,防潮板7位于建筑墙体1远离保温板3的一侧,防潮板7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71,每一容纳槽71均对应安装有一个限位件8,防潮板7通过限位件8与立柱2可拆卸连接。
41.参照图2和图3,限位件8包括弹簧81和固定销82,弹簧81位于容纳槽71内,弹簧81一端和容纳槽71底壁焊接、另一端和固定销82端部焊接,固定销82位于容纳槽71内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挡板821,挡板821用于防止固定销82从容纳槽71内滑落,固定销82远离挡板821的一端延伸至容纳槽71外,立柱2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21,固定销82延伸至容纳槽71外的一端插接于立柱2的定位孔21内。
42.参照图2和图3,保温层9为挤塑聚苯板,保温层9和保温板3远离建筑墙体1的一侧
采用胶水粘接,保温层9底部搭接于承接板5的水平段上。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幕墙用新型保温一体板的连接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幕墙时,先将承接板5与建筑墙体1采用螺栓连接,然后将保温板3与建筑墙体1贴合,并将保温板3底部搭接在承接板5上,然后将连接块41的支撑部412卡接于端盖32上的卡槽321内,接着转动紧固件42以将连接块41和立柱2固定,进而将保温板3与建筑墙体1连接牢固。
44.保温板3安装好以后,在保温板3的端盖32之间的间隙内插入密封块33,以防止老鼠杂物进入保温板3内;然后将止水带34嵌设在保温板3和建筑墙体1之间的间隙内,进而减少雨水进入间隙内导致保温板3被雨水侵蚀的问题。
45.安装防潮板7时,按压固定销82,使得弹簧81被压缩,然后将固定销82远离挡板821的一端与立柱2上的定位孔21对齐,然后松开定位销,弹簧81复位带动固定销82朝向靠近定位孔21方向移动,从而使固定销82卡接于定位孔21内,即可实现防潮板7和建筑墙体1的固定。
46.最后在保温板3远离建筑墙体1的一侧采用胶水粘接保温层9,增强保温性能的同时对保温板3起防护的作用。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