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6581发布日期:2022-01-05 11:0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公路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速公路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防护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公路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防护架。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并且桥梁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预制梁在桥梁设计应用更加广泛,且梁体大部分需进行预应力张拉,每个梁场张拉工程量较大。
3.现在张拉作业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均要求在张拉作业正后方设置防护挡板。现有的防护架无法折叠,不方便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防护架,其具有的优点是:底座的设置是为了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支撑架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与弹性组件等进行支撑,并且方便折叠,便于搬运,第一电机与双向螺纹柱提供第一滑块、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运动的动力,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折叠搬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t梁调整支撑架的高度,固定板与第二滑块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一电机提供支撑,支撑台的设置是为了对固定组件与弹性组件提供支撑,弹性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提供支撑,固定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进行固定,支撑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二滑块与第一电机提供支撑,通过上述组件,可以将整个装置进行折叠,便于搬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t梁调整支撑架的高度,提高整个装置的适用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高速公路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防护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均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底座一侧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支撑台,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均铰接于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柱,所述双向螺纹柱贯穿两个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双向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台一端设有弹性组件,另一端设有固定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设置是为了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支撑架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与弹性组件等进行支撑,并且方便折叠,便于搬运,第一电机与双向螺纹柱提供第一滑块、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运动的动力,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折叠搬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t梁调整支撑架的高度,固定板与第二滑块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一电机提供支撑,支撑台的设置是为了对固定组件与弹性组件提供支撑,弹性组
件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提供支撑,固定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进行固定,支撑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二滑块与第一电机提供支撑,通过上述组件,可以将整个装置进行折叠,便于搬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t梁调整支撑架的高度,提高整个装置的适用性。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板与第二弹性板,所述第一弹性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板插设于所述第一弹性板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板远离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弹性板靠近所述支撑台一侧设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第一弹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性板靠近所述支撑台一侧设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与所述第二弹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弹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增加施工的安全性,第一弹性板与第二弹性板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第一层的保护,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第二层的保护,并且可以对外力进行减震,防止第一弹性板与第二弹性板受到破坏。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插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滑动方向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组件的设置一是可以给第二滑块与第一电机提供支撑,二是可以加强对支撑台的支撑,增加支撑台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设置是为了可以依据第二滑块的运动调整支撑组件的高度,螺栓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二支撑杆的运动进行固定。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撑台靠近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周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气缸,若干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若干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提供支撑与固定,增加张拉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平稳性,第一气缸的设置提供夹板运动的动力,夹板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进行夹持固定。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靠近地面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轮,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十字连接架,所述底座内插设有支撑底座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凹槽内开设有若干滑动槽,所述十字连接架贯穿所述滑动槽且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凹槽可以提供第二气缸与十字连接架的安装空间,第二气缸的设置是为了提供支撑底座运动的动力,十字连接架的设置是为了将第一气缸的运动传递到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整个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通过上述组件,可以提高整个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弹簧内插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内插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板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可以规范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形变方向,提高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使用寿命与弹性组件的稳定性。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底座的设置是为了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支撑架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与弹性组件等进行支撑,并且方便折叠,便于搬运,第一电机与双向螺纹柱提供第一滑块、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运动的动力,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折叠搬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t梁调整支撑架的高度,固定板与第二滑块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一电机提供支撑,支撑台的设置是为了对固定组件与弹性组件提供支撑,弹性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提供支撑,固定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进行固定,支撑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二滑块与第一电机提供支撑,通过上述组件,可以将整个装置进行折叠,便于搬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t梁调整支撑架的高度,提高整个装置的适用性;
20.2.弹性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增加施工的安全性,第一弹性板与第二弹性板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第一层的保护,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第二层的保护,并且可以对外力进行减震,防止第一弹性板与第二弹性板受到破坏;
21.3.通过设置的凹槽可以提供第二气缸与十字连接架的安装空间,第二气缸的设置是为了提供支撑底座运动的动力,十字连接架的设置是为了将第一气缸的运动传递到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整个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通过上述组件,可以提高整个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弹性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架;21、第一连杆;22、第一滑块;23、第二连杆;24、支撑台;25、固定板;26、第二滑块;27、第一电机;28、双向螺纹柱;3、支撑组件;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螺栓;4、弹性组件;41、第一弹性板;42、第二弹性板;43、第一防护板;44、第二防护板;45、第一弹簧;46、第二弹簧;5、固定组件;51、第一气缸;52、夹板;53、固定架;6、支撑轮;7、第二气缸;8、十字连接架;9、支撑底座;10、第一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速公路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防护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设置是为了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底座1一侧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与弹性组件4等进行支撑,并且方便折叠,便于搬运,支撑架2包括两个第一连杆21,两个第一连杆21均与底座1铰接,第一连杆21远离底座1一侧铰接有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22远离第一连杆21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23,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3的设置
是为了便于折叠搬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t梁调整支撑架2的高度,第二连杆23远离底座1一侧设有支撑台24,两个第二连杆23均铰接于支撑台24,支撑台24的设置是为了对固定组件5与弹性组件4提供支撑,第一滑块22一侧设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开设有滑槽,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6,第二滑块26的滑动方向竖直设置,第二滑块26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7,第一电机27选用伺服电机,固定板25与第二滑块26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一电机27提供支撑,第一电机27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柱28,第一电机27与双向螺纹柱28提供第一滑块22、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3运动的动力,双向螺纹柱28贯穿两个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22与双向螺纹柱28螺纹连接,第一电机27与底座1之间设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二滑块26与第一电机27提供支撑,支撑台24一端设有弹性组件4,弹性组件4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提供支撑,另一端设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进行固定,通过上述组件,可以将整个装置进行折叠,便于搬运,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t梁调整支撑架2的高度,提高整个装置的适用性。
28.参照图1与图2所示,弹性组件4包括第一弹性板41与第二弹性板42,第一弹性板41与第二弹性板42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第一层的保护,第一弹性板41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二弹性板42插设于第一弹性板41且两者滑动连接,第二弹性板42远离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于支撑台24,第一弹性板41靠近支撑台24一侧设有第一防护板43,第一防护板43与第一弹性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45,第二弹性板42靠近支撑台24一侧设有第二防护板44,第二防护板44优选三角设置的,第二防护板44与第二弹性板4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弹簧46,第一弹簧45与第二弹簧46的数量不做限定,第一弹簧45、第二弹簧46、第一防护板43与第二防护板44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第二层的保护,并且可以对外力进行减震,防止第一弹性板41与第二弹性板42受到破坏,弹性组件4的设置是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增加施工的安全性。
29.参照图1所示,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第一支撑杆31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32与第二滑块26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32插设于第一支撑杆31且两者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的设置是为了可以依据第二滑块26的运动调整支撑组件3的高度,第一支撑杆31沿第二支撑杆32的滑动方向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的数量不做限定,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33,螺栓33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二支撑杆32的运动进行固定,支撑组件3的设置一是可以给第二滑块26与第一电机27提供支撑,二是可以加强对支撑台24的支撑,增加支撑台24的稳定性。
30.参照图1所示,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架53,固定架53与支撑台24靠近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架53的周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气缸51,第一气缸51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布在固定架53的两侧,若干第一气缸51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若干第一气缸51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52,固定组件5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提供支撑与固定,增加张拉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平稳性,第一气缸51的设置提供夹板52运动的动力,夹板52的设置是为了对张拉设备进行夹持固定。
31.参照图1与图3所示,底座1靠近地面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轮6,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7,第二气缸7输出轴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二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十字连接架8,通过设置的凹槽可以提供第二气缸7与十字连接架8的安装
空间,第二气缸7的设置是为了提供支撑底座91运动的动力,十字连接架8的设置是为了将第一气缸51的运动传递到支撑底座91,支撑底座91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整个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底座1内插设有支撑底座91且两者滑动连接,凹槽内开设有若干滑动槽,滑动槽的数量为四个,便于十字连接架8的滑动,十字连接架8贯穿滑动槽且与支撑底座91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组件,可以提高整个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32.参照图1与图2所示,第一弹簧45内插设有第一伸缩杆10,第一伸缩杆10一端与第一防护板4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弹性板41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6内插设有第二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11一端与第二防护板4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弹性板4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伸缩杆10与第二伸缩杆11可以规范第一弹簧45与第二弹簧46的形变方向,提高第一弹簧45与第二弹簧46的使用寿命与弹性组件4的稳定性。
3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此装置前,此装置处于折叠状态,在使用此装置时,拧松螺栓33,然后打开第一电机27,第一电机27带动双向螺纹柱28旋转,双向螺纹柱28的旋转带动第一滑块22、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3运动,进而带动支撑台24进行升高,升高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第一电机27的运动,拧紧螺栓33对第二支撑杆32进行固定,与此同时,第二弹性板42与第二防护板44会从第一弹性板41内滑出,随着支撑台24的高度变化一起变化,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然后将张拉设备放置在固定架53上,然后打开第一气缸51,第一气缸51带动夹板52对张拉设备进行夹持,然后继续安装其他设备,完成后,将整个装置通过支撑轮6移动带指定的位置,即可进行t梁张拉,然后打开第二气缸7,第二气缸7带动十字连接架8与支撑底座91运动,使得支撑底座91下降与地面连接。
3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