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沉降缝缝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6739发布日期:2022-02-08 03:4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沉降缝缝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沉降缝缝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2.屋顶是房屋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围护和承重结构,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
“ꢀ
遮风雨”。屋面根据排水坡度不同,可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目前普遍为钢筋混凝土平屋面,多采用预制圆孔屋面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等,平屋面造价较低、施工方便、构造简单,外观简洁,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建筑平面,当前这类屋面应用最为广泛。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屋面沉降缝处理问题,且经常因为处理不到位,发生渗漏现场,造成后期较大的维修费用投入。目前缺少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4.2、现有一些屋面的防护效果较差,不能够对屋面进行有效的防护,使雨水渗透到屋面的内部,造成潮湿的现象,造成屋面内部结构的损害,从而影响屋面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沉降缝缝封堵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屋面沉降缝处理问题,且经常因为处理不到位,发生渗漏现场,造成后期较大的维修费用投入,目前缺少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屋面的防护效果较差,不能够对屋面进行有效的防护,使雨水渗透到屋面的内部,造成潮湿的现象,造成屋面内部结构的损害,从而影响屋面的使用效果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屋面沉降缝缝封堵装置,包括屋面梁,所述屋面梁的中部设置有沉降缝,所述屋面梁的上端设置有插筋,所述屋面梁的上端设置有高女儿墙,所述屋面梁的右端设置有低女儿墙,所述屋面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卷材,所述低女儿墙的右端设置有细石混凝土,所述细石混凝土的上端设置有防水胶泥材料。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高女儿墙与低女儿墙相对设置,从而方便在对低女儿墙施工完成后再对高女儿墙进行施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筋的外部设置有模板,所述防水卷材设置在插筋的左端。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模板与设置的低女儿墙之间设置有灌输口,且防水胶泥材料位于灌输口的内部。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屋面梁的外部依次设置有防潮层、透气层、钢筋加强层和弹性减震层块,所述防潮层的右端与设置的透气层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钢筋加强层的右端与设置的弹性减震层块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潮层通过设置的透气层与钢筋加强层的左端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潮层的内部填充隔汽膜。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气层的内部设置有保温膜和防水透气膜。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沉降缝缝封堵装置,通过屋面梁结构预留盖板的形式,使屋面防水由平面改成立面,大大减少了渗漏隐患,立面封堵采用一般防水材料封堵即可,节约成本,适用范围广。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沉降缝缝封堵装置,通过高女儿墙与低女儿墙的组合设置,可以按照先后的顺序进行浇筑女儿墙,随后由灌输口将防水胶泥材料灌入到沉降缝的内部,从而可以加强屋面梁的连接,灌输的防水胶泥材料还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根据防潮层与透气层的设置,可以对屋面梁起到防潮透气的效果,避免屋面梁内部深入到水渍,造成内部结构的损害,通过钢筋加强层与弹性减震层块的设置,可以对屋面梁内部起到加强固定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屋面梁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屋面梁;2、插筋;3、高女儿墙;4、低女儿墙;5、防水卷材;6、细石混凝土;7、防水胶泥材料;8、防潮层;9、透气层;10、钢筋加强层;11、弹性减震层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实施例1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沉降缝缝封堵装置,包括屋面梁1,屋面梁1的中部设置有沉降缝,屋面梁1的上端设置有插筋2,屋面梁1的上端设置有高女儿墙3,屋面梁1的右端设置有低女儿墙4,高女儿墙3与低女儿墙4相对设置,从而方便在对低女儿墙4施工完成后再对高女儿墙3进行施工,屋面梁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卷材5,低女儿墙4的右端设置有细石混凝土6,细石混凝土6的上端设置有防水胶泥材料7,高女儿墙3与低女儿墙4的组合设置,可以按照先后的顺序进行浇筑女儿墙,随后由灌输口将防水胶泥材料7灌入到沉降缝的内部,从而可以加强屋面梁1的连接,插筋2的外部设置有模板,防水卷材5设置在插筋2的左端,施工阴角处防水卷材5附加层,大面施工时防水卷材上翻至女儿墙侧壁至少250mm,卷材施工完成后进行封口处处理,采用铝片弯折后固定与上下面之间,铝片中间采用防水胶泥材料7填充密实,模板与设置的低女儿墙4之间设置有灌输口,且防水胶泥材料7位于灌输口的内部,灌输的防水胶泥材料7还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屋面梁1预留盖板的形式,使屋面防水由平面改成立面,大大减少了渗漏隐患,立面封堵采用一般防水材料封堵即可,节约成本,适用范围广。
24.实施例2
25.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屋面
梁1的外部依次设置有防潮层8、透气层9、钢筋加强层10和弹性减震层块11,防潮层8的右端与设置的透气层9左端固定连接,防潮层8的内部填充隔汽膜,透气层9的内部设置有保温膜和防水透气膜,防潮层8与透气层9的设置,可以对屋面梁1起到防潮透气的效果,避免屋面梁1内部深入到水渍,造成内部结构的损害,钢筋加强层10的右端与设置的弹性减震层块11左端固定连接,防潮层8通过设置的透气层9与钢筋加强层10的左端固定连接,钢筋加强层10与弹性减震层块11的设置,可以对屋面梁1内部起到加强固定的效果。
26.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屋面沉降缝缝封堵装置的工作原理。
27.如图1-3所示,在施工屋面梁1时预留插筋2保证上部施工女儿墙身有足够的承载力,沉降缝两侧女儿墙做成高低形式,先施工较低的低女儿墙4,等待拆除模板后再施工较高的高女儿墙3,高女儿墙3顶部盖板需与墙体一起浇筑,混凝土主体结构完成后,缺陷修补完成,并清理干净后进行建筑做法施工,随后施工阴角处防水卷材5附加层,大面施工时防水卷材上翻至女儿墙侧壁至少250mm,卷材施工完成后进行封口处处理,采用铝片弯折后固定与上下面之间,铝片中间采用防水胶泥材料7填充密实,缝隙处理完成后用细石混凝土6作为女儿墙侧壁防水保护层,顶部盖板外侧下角处做鹰嘴处理防止雨水向内部渗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8.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