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2.目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它主要包括机架、搅拌装置和传动系统。
3.相关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15663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搅拌筒,搅拌筒上开设有进料口,第一支架与搅拌筒之间设有锁定组件,第二支架上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转轴穿设搅拌筒内,转轴的周壁上设有搅拌叶,转轴与搅拌筒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组件。该方案通过电机对搅拌筒进行转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转动,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将制作混凝土的各种原料放入搅拌筒,搅拌叶搅拌混合各种原料,以此来制作完成混凝土,但是不同规格的混凝土配制时添加的原料不同,而配制混凝土时,原料容易黏附在搅拌筒内侧壁上,因此在配制下一种混凝土时,黏附的原料容易进入混凝土中,以此来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机架、设置机架上的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筒上设置有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筒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搅拌筒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
8.刮板,所述刮板转动设置在搅拌筒上且抵触在搅拌筒内侧壁上;
9.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且刮板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制的原料通过进料管进入搅拌筒内,搅拌装置启动搅拌原料用于配制混凝土,搅拌完成后,打开出料管对混凝土进行下料;当配制由不同原料制作的混凝土时,清洗液通过进料管进入搅拌筒内,驱动电机启动带动刮板转动,刮板转动刮除搅拌筒内侧壁上黏附的原料,出料管打开,放出刮除的原料和清洗液,然后继续制作混凝土,以此来降低了搅拌筒内侧壁上黏附的原料的数量,降低了黏附的原料进入下一批次的混凝土时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11.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12.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转动设置在搅拌筒上且与驱动电机连接;
13.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搅拌轴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用于搅拌原料,以此来实现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搅拌原料时,驱动电机启动带动刮板
转动,刮板刮除黏附在搅拌筒内侧壁上的原料,进一步降低了搅拌筒内侧壁上黏附的混凝土的数量,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对黏附的混凝土进行清除的难度,提高了清除混凝土时的效率。
15.可选的,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16.搅拌套,所述搅拌套转动套设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套通过联动组件与搅拌轴连接,且所述搅拌套和搅拌轴转动方向相反;
17.搅拌片,所述搅拌片设置在搅拌套上且位于搅拌叶靠近搅拌筒一侧,所述刮板设置在搅拌片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转动通过联动组件带动搅拌套转动,搅拌套转动带动搅拌片转动,因此搅拌片和搅拌叶反向转动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从而增多了搅拌原料时原料移动的方向,提高了对原料的搅拌混合效果,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19.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20.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分别设置在搅拌轴和搅拌套上;
21.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设置在搅拌筒上且分别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和搅拌套转动,以此来实现搅拌轴和搅拌套反向转动。
23.可选的,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包括;
24.挡料板,所述挡料板通过转动杆转动设置在出料管上;
25.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出料管上且与转动杆连接。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启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板转动带动挡料板转动,挡料板转动实现对出料管进行开闭,以此来实现转动组件启动用于控制出料管的开闭。
27.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28.蜗轮,所述蜗轮设置在转动杆上;
29.开闭电机,所述开闭电机设置在出料管上;
30.蜗杆,所述蜗杆设置在开闭电机输出轴上且与蜗轮啮合。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闭电机启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和转动杆转动,从而实现开闭电机启动带动转动杆转动。
32.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搅拌轴进行减震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
33.减震杆,所述减震杆设置在机架上;
34.减震板,所述减震板滑移设置在减震杆上;
35.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减震板和机架连接,所述减震板在弹性件作用下抵压在搅拌轴上。
36.搅拌轴对原料进行搅拌时,因为原料数量多且重,因此搅拌轴受到的力度较大,从而容易出现搅拌轴震动的现象,搅拌轴的震动增大了驱动电机因为震动而损的概率,因此需要对驱动电机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搅拌机的生产效率;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发生震动时,弹性件对减震板进行缓冲,而减震板对搅拌轴进行缓冲,以此来降低了搅拌轴发生震动现象的概率,从而降低了驱动电机因为震动而损坏的概率,因此提高了搅拌机的生产效率。
38.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碟形弹簧且套设在减震杆上,所述减震杆与机架可拆卸连接。
39.碟形弹簧使用一段时间后,碟形弹簧的弹性会逐渐减弱,因此降低了对搅拌轴的减震效果;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减震杆,然后对碟形弹簧进行更换,然后将减震杆穿过碟形弹簧安装到机架上,以此来提高了对搅拌轴的减震效果,提高了搅拌机的生产效率。
4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2.1.通过驱动电机启动带动刮板转动刮除搅拌筒内侧壁上黏附的原料,以此来降低了搅拌筒内侧壁上黏附的原料的数量,降低了黏附的原料进入下一批次的混凝土时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43.2.通过搅拌片和搅拌叶反向转动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从而增多了搅拌原料时原料移动的方向,提高了对原料的搅拌混合效果,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44.3.通过减震板对搅拌轴进行缓冲,以此来降低了搅拌轴发生震动现象的概率,从而降低了驱动电机因为震动而损坏的概率,因此提高了搅拌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4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2是本技术中开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7.图3是本技术中搅拌装置、清理装置、搅拌机构和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4是本技术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9.附图标记:1、机架;11、搅拌筒;12、第一安装座;13、第二安装座;14、进料管;15、出料管;16、安装轴;17、支撑板;2、搅拌装置;21、搅拌轴;22、搅拌叶;3、清理装置;31、刮板;32、驱动电机;4、开闭装置;41、挡料板;411、转动杆;42、转动组件;43、蜗轮;44、开闭电机;45、蜗杆;5、搅拌机构;51、搅拌套;52、搅拌片;53、连接杆;6、联动组件;61、第一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63、第三锥齿轮;7、减震装置;71、减震杆;72、减震板;73、弹性件;74、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结合附图对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52.参照图1,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搅拌筒11,搅拌筒11上设置有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搅拌装置2,机架1上设置有对搅拌筒11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3。
53.参照图1,机架1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座12,搅拌筒11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座12顶端上,且搅拌筒11呈水平状态,机架1上表面上且位于搅拌筒11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13;搅拌筒11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与搅拌筒11内连通的进料管14,而搅拌筒11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与搅拌筒11内连通的出料管15。
54.参照图1和图2,出料管15上设置有控制出料管15开闭的开闭装置4,开闭装置4包
括挡料板41和转动组件42,挡料板41设置有两个且通过转动杆411铰接在出料管15底端上,两个挡料板41配合挡住出料管15,两个转动杆411位于两个挡料板41相背的一端上,同时转动杆411呈水平状态。
55.参照图1和图2,转动组件42设置在出料管15上且与两个转动杆411连接,转动组件42包括蜗轮43、开闭电机44和蜗杆45,蜗轮43设置两个且分别键连接在两个转动杆411上;开闭电机44固定安装在出料管15侧壁上,蜗杆45设置有两个且首尾连接在一起,同时两个蜗杆45的一端与开闭电机44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两个蜗杆45呈水平状态且分别与两个蜗轮43啮合,且两个蜗轮43转动方向相反。
56.参照图1和图2,开闭电机44启动带动两个蜗杆45转动,蜗杆45转动带动两个蜗轮43转动,蜗轮43转动带动两个转动杆411反向转动,两个转动杆411转动带动两个挡料板41反向转动,以此来实现出料管15的开闭。
57.参照图1和图3,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21和搅拌叶22,搅拌轴21同轴穿出搅拌筒11的两端外,且搅拌轴21与搅拌筒11铰接,搅拌叶22固定安装在搅拌轴21上且位于搅拌筒11内,同时搅拌叶22沿搅拌轴21轴线间隔设置有五个。
58.参照图1和图3,搅拌轴21上还设置有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包括搅拌套51和搅拌片52,搅拌套51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搅拌轴21与搅拌筒11连接处,搅拌套51同轴转动套设在搅拌轴21上,同时搅拌套51与搅拌筒11铰接;靠近第二安装座13一侧的搅拌套51通过联动组件6与搅拌轴21连接,搅拌套51和搅拌轴21的转动方向相反。
59.参照图1和图3,联动组件6包括第一锥齿轮61、第二锥齿轮62和第三锥齿轮63,第一锥齿轮61和第二锥齿轮62分别键连接在搅拌套51和搅拌轴21上,位于第一锥齿轮61上方的搅拌筒11外侧壁上铰接有竖直的安装轴16,第三锥齿轮63键连接在安装轴16的底端上,且第三锥齿轮63与第一锥齿轮61和第二锥齿轮62均啮合。
60.参照图1和图3,两个搅拌套51侧壁上且位于搅拌筒11内均固定安装连接杆53,且连接杆53远离搅拌套51的一端伸至搅拌叶22远离搅拌轴21一侧,搅拌叶22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杆53远离搅拌套51的一端上。
61.参照图1和图3,清理装置3包括刮板31和驱动电机32,刮板31固定安装在搅拌叶22背离连接杆53一侧的侧壁上,且刮板31背离搅拌叶22一侧的侧壁并与搅拌筒11内侧壁抵触;驱动电机32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座13上表面上,且驱动电机32输出轴与搅拌轴21同轴连接。
62.参照图1和图4,第二安装座13上设置有对搅拌轴21进行减震的减震装置7,减震装置7包括减震杆71、减震板72和弹性件73,第二安装座13靠近搅拌筒1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的支撑板17,且支撑板17位于靠近第二安装座13顶端一侧,同时支撑板17上表面上且位于搅拌轴21的两侧均开设有竖直的螺纹槽。
63.参照图1和图4,减震杆71设置有两个且为螺杆,两个减震杆71呈竖直状态并分别与两个螺纹槽螺纹连接;减震板72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搅拌轴21上下两侧,减震杆71竖向穿过减震板72,且减震板72滑移安装在减震杆71上;同时减震板72中部通过折弯形成有呈半圆弧状且与搅拌轴21贴合的夹持部74。
64.参照图1和图4,弹性件73为碟形弹簧,同时两个减震杆71上且位于两个减震板72上下两侧均套设有碟形弹簧,碟形弹簧竖向叠加设置有多个,减震杆71头部抵压在碟形弹
簧上,因此两个减震板72上的夹持部74在碟形弹簧作用下配合夹住搅拌轴21。
65.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66.原料通过进料管14进入搅拌筒11内,驱动电机32启动带动搅拌轴21转动,搅拌轴21转动带动搅拌叶22转动,同时搅拌轴21转动带动搅拌套51和搅拌片52转动,因此搅拌叶22和搅拌片52反向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对原料的搅拌混合效果,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67.搅拌完成后,开闭电机44启动带动蜗杆45转动,蜗杆45转动带动蜗轮43和挡料板41转动,挡料板41转动打开出料管15,以此来对混凝土进行下料,下料完成后,开闭电机44启动带动挡料板41转动来关闭出料管15,以此来实现混凝土的下料。
68.需要制作由不同原料制成的混凝土时,清洗液通过进料管14进入搅拌筒11内,驱动电机32启动带动刮板31转动用于刮除搅拌筒11内侧壁上黏附的原料,而搅拌叶22和搅拌片52反向转动对清洗液进行搅拌,以此来进一步清除搅拌筒11上黏附的原料,清洗完成后,开闭电机44启动打开出料管15对原料和清洗液进行下料,然后开闭电机44关闭出料管15,从而降低了搅拌筒11内侧壁上黏附的原料的数量,降低了黏附的原料进入下一批次的混凝土时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6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