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爬架的卸荷顶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1543发布日期:2022-01-05 11:4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爬架的卸荷顶撑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工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爬架的卸荷顶撑组件。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3.工程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便于对施工建筑的外部进行施工作业,需要在施工建筑的外部搭设爬架,便于操作者的行走作业,爬架上主要由多个立杆及脚手板组成,脚手板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个斜撑进行载荷顶撑,现有斜撑的安装过程中,通过螺钉与螺纹槽之间的螺纹安装,安装操作效率低,且不便于斜撑的拆解,降低了脚手板上载荷顶撑组件的安装及拆解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载荷顶撑组件的拆解,提高爬架上载荷顶撑安装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爬架的卸荷顶撑组件。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爬架的卸荷顶撑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爬架的卸荷顶撑组件,包括立杆安装架、分别安装在立杆安装架上端面及侧面上的立杆及外立网,所述立杆上安装有水平桁架,所述立杆上通过安装件放置有脚手板,所述立杆上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多个斜撑,所述脚手板放置在各个斜撑上;
7.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在斜撑上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外部侧壁上通过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有操作管,所述操作管上通过复位组件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安装管上设置有锥型面,各个所述固定杆与锥型面相抵设置,所述安装管上设置有用于操作管拉动的拉动组件,所述立杆上开设有安装腔及圆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将操作管放入至立杆的圆槽内部,再将转动销进行反转,便可以完成斜撑与立杆的安装,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且在拆解的过程中,将转动销进行反转,在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更加便于斜撑与立杆的拆解。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手板放置在四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立杆之间,所述安装件包括对称开设在脚手板上的四个方形槽,四个所述方形槽与立杆相互匹配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脚手板放置在立杆上时,通过各个方形槽的设置,在脚手板与立杆安装的过程中形成导向的作用,进一步的更加便于脚手板的安装。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在操作管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杆,各个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斜撑的侧壁相固定,各个所述滑动杆的外部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靠向斜撑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各个滑动杆对固定环上的操作管进行导向,使操作管上的各个固定杆可以稳定与锥型面相抵,进一步的提高
了各个固定杆与锥型面之间的传动质量。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安装管上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操作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管上螺纹啮合连接有拉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拉动杆位于安装管内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拉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转动销,所述斜撑上设置有用于斜撑安装限位的限位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销进行转动,带动拉动杆在安装管上转动,在拉动杆与安装管之间的螺纹啮合传动作用下,使拉动杆在安装管的内部移动,通过拉动杆的运动,便于拉动操作管运动。
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各个固定杆侧壁上的圆板,各个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操作管的内壁及圆板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各个固定杆与锥型面相抵后并进行滑动时,各个第二弹簧受力压缩,产生弹力,通过各个第二弹簧的弹力,便于各个固定杆的复位,进一步的便于斜撑与立杆的拆解。
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管的外径小于圆槽的内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作管的外径小于圆槽的内径的尺寸设置,便于在斜撑与立杆安装的过程中,使操作管穿过圆槽并进行安装固定。
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斜撑上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与安装管及操作管同心设置,所述定位管的外径大于圆槽的内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管,便于斜撑与立杆安装过程中的限位,使安装的更加精准。
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销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凸起,提高摩擦力,便于转动销的转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中,整个载荷顶撑件斜撑的安装过程,只需将操作管放入至立杆的圆槽内部,再将转动销进行反转,便可以完成斜撑与立杆的安装,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且在拆解的过程中,将转动销进行反转,在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更加便于斜撑与立杆的拆解;
25.2、本技术在将脚手板放置在立杆上时,通过各个方形槽的设置,在脚手板与立杆安装的过程中形成导向的作用,进一步的更加便于脚手板的安装;
26.3、本技术在固定环靠向斜撑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各个滑动杆对固定环上的操作管进行导向,使操作管上的各个固定杆可以稳定与锥型面相抵,进一步的提高了各个固定杆与锥型面之间的传动质量。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机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机构内部示意图;
31.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32.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立杆安装架;2、立杆;3、外立网;4、水平桁架;5、脚手板;6、方形槽;7、斜撑;8、安装机构;801、安装管;802、操作管;803、固定杆;804、圆板;805、第二弹簧;806、锥型面;807、圆槽;9、导向组件;901、固定环;902、滑动杆;903、第一弹簧;10、拉动组件;1001、传动杆;1002、拉动杆;1003、转动销;11、定位管。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爬架的卸荷顶撑组件,包括立杆安装架1、分别安装在立杆安装架1上端面及侧面上的立杆2及外立网3,立杆2上安装有水平桁架4,通过水平桁架4,提高了立杆2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立杆2上通过安装件放置有脚手板5,脚手板5放置在四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立杆2之间,安装件包括对称开设在脚手板5上的四个方形槽6,四个方形槽6与立杆2相互匹配设置,在将脚手板5放置在立杆2上时,通过各个方形槽6的设置,在脚手板5与立杆2安装的过程中形成导向的作用,进一步的更加便于脚手板5的安装。
36.如图5和图6示,立杆2上通过安装机构8安装有多个斜撑7,脚手板5放置在各个斜撑7上,安装机构8包括安装在斜撑7上的安装管801,安装管801的外部侧壁上通过导向组件9滑动连接有操作管802,导向组件9包括固定在操作管802上的固定环901,固定环901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杆902,各个滑动杆902的另一端与斜撑7的侧壁相固定,各个滑动杆902的外部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903,通过导向组件9,使操作管802上的各个固定杆803可以稳定与锥型面806相抵,进一步的提高了各个固定杆803与锥型面806之间的传动质量,操作管802上通过复位组件滑动连接有固定杆803,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各个固定杆803侧壁上的圆板804,各个固定杆80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805,第二弹簧805的两端分别与操作管802的内壁及圆板804相连接,便于各个固定杆803的复位,安装管801上设置有锥型面806,各个固定杆803与锥型面806相抵设置,安装管801上设置有用于操作管802拉动的拉动组件10,立杆2上开设有安装腔及圆槽807,操作管802的外径小于圆槽807的内径,便于在斜撑7与立杆2安装的过程中,使操作管802穿过圆槽807并进行安装固定,整个安装机构8,只需将操作管802放入至立杆2的圆槽807内部,再将转动销1003进行反转,便可以完成斜撑7与立杆2的安装,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且在拆解的过程中,将转动销1003进行反转,在第一弹簧903及第二弹簧805的作用下,更加便于斜撑7与立杆2的拆解。
37.如图5和图6示,拉动组件10包括滑动连接在安装管801上的传动杆1001,传动杆1001的一端与操作管802的内壁转动连接,安装管801上螺纹啮合连接有拉动杆1002,传动杆1001的另一端与拉动杆1002位于安装管801内部的一端相连接,拉动杆1002的另一端固定有转动销1003,转动销1003上设置有防滑凸起,通过防滑凸起,提高摩擦力,便于转动销1003的转动,斜撑7上设置有用于斜撑7安装限位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斜撑7上的定位管11,定位管11与安装管801及操作管802同心设置,定位管11的外径大于圆槽807的内径,通过定位管11,便于斜撑7与立杆2安装过程中的限位,使安装的更加精准,在拉动组件10操作的过程中,将转动销1003进行转动,带动拉动杆1002在安装管801上转动,在拉动杆1002与安装管801之间的螺纹啮合传动作用下,使拉动杆1002在安装管801的内部移动,通过拉动杆1002的运动,便于拉动操作管802运动。
38.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需要将爬架上的载荷顶撑件安装时,首先,将斜撑7靠向立杆2上的圆槽807运动,在斜撑7靠向圆槽807运动的过程中,使操作管802穿过立杆2上的圆槽807,在穿过的过程中,使定位管11与立杆2的侧壁相抵,形成安装管801安装过程中的定位;
39.然后,将转动销1003进行转动,带动拉动杆1002在安装管801上转动,在拉动杆1002与安装管801之间的螺纹啮合传动作用下,使拉动杆1002在安装管801的内部移动,在拉动杆1002移动的过程中,拉动操作管802靠向斜撑7运动,使固定环901在各个滑动杆902上滑动,各个滑动杆902上的第一弹簧903受力压缩,产生弹力,在操作管802靠向斜撑7运动的过程中,操作管802内部的各个固定杆803与安装管801上的锥型面806相抵,在力的作用下,推动各个固定杆803进行相互远离运动,随着操作管802的继续靠向斜撑7运动,各个固定杆803不断的进行相互远离运动并最终与立杆2的安装腔内部相抵,通过定位管11与立杆2侧壁相抵及各个固定杆803与立杆2操作腔内壁相抵,完成将斜撑7固定在立杆2上;
40.最后,需要将斜撑7与立杆2拆解时,将转动销1003进行反转,操作管802及各个固定杆803在第一弹簧903及第二弹簧805的作用下进行复位,此时各个固定杆803可以从圆槽807上传出,完成斜撑7与立杆2的拆解,整个载荷顶撑件斜撑7的安装过程,只需将操作管802放入至立杆2的圆槽807内部,再将转动销1003进行反转,便可以完成斜撑7与立杆2的安装,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且在拆解的过程中,将转动销1003进行反转,在第一弹簧903及第二弹簧805的作用下,更加便于斜撑7与立杆2的拆解。
4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