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阴角转角件、阳角转角件及端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2794发布日期:2022-03-12 13:5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踢脚线、阴角转角件、阳角转角件及端封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踢脚线、阴角转角件、阳角转角件及端封件。


背景技术:

2.踢脚线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地板和墙面,踢脚线安装后,能够与墙面和地板结合牢固,避免外力碰撞之后,对墙面和地面造成破坏,减少墙体变形,同时踢脚线还能起到视觉平衡的效果,使地面和墙面能够很好的相呼应,具有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另外,踢脚线也可以减少因拖地而将墙面弄脏,导致难以清理。
3.现有技术中,踢脚线安装工序通常安排在墙面粉饰完成及地板(地砖)铺设完成步骤之后进行。在地板或地砖铺设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存在材料剪切和铺设误差,地板(或地砖)与墙面之间存在施工间隙,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地板(或地砖)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生伸缩而产生翘曲、变形现象,需要在地板(或地砖)与墙面之间留设工艺间隙,踢脚线需要将施工间隙和工艺间隙覆盖隐藏,而且施工间隙和工艺间隙的在不同位置间隙宽度并不一致,进一步为踢脚线安装施工增加了难度。
4.为了保证踢脚线安装美观,从而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通常采用增加踢脚线宽度的方式,本技术文件中所称踢脚线宽度,如图1所示,是指踢脚线1的安装面11a距装饰面12a的距离d10,但是这种依靠增加踢脚线宽度来克服踢脚线安装所遇到问题的方式,存在如下多个方面的缺点:
5.首先,严重影响踢脚线的美观效果,不论是单纯增加踢脚线宽度导致宽高比失衡,还是等比例增加踢脚线宽度和高度导致看上去非常笨重粗厚,都会严重影响踢脚线的视觉效果,特别是现代简约风格装饰中采用精致的合金(铝合金或不锈钢等)材质踢脚线时,增加宽度尺寸更加影响踢脚线线条效果;
6.其次,增加踢脚线宽度会大幅提高踢脚线的材料成本;
7.再者,增加踢脚线宽度还存在降低房间空间使用大小、影响踢脚线在墙角部位的安装固定强度等问题;
8.因此,如何设计踢脚线的结构,避免踢脚线在安装过程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开发人员的关注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踢脚线宽度的方式来解决踢脚线安装中所遇到的工艺间隙和施工间隙方面的问题,提供一种踢脚线、阴角转角件、阳角转角件及端封件,该踢脚线通过其结构的巧妙设计,在不增加踢脚线宽度的情况下,能有效解决施工间隙及工艺间隙遮挡隐蔽的问题,并使踢脚线保留较小宽度。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
11.一种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所述踢脚线本体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安装侧和装
饰侧,所述装饰侧上设有贯通踢脚线本体长度方向的压缝条,且该压缝条布置在靠近所述装饰侧棱边部位,所述压缝条朝背向安装侧一侧延伸。
12.安装侧用于将踢脚线安装在墙面上,位于所述安装侧相对一侧的装饰侧用作可视的装饰面,踢脚线的安装侧和装饰侧之间的相对距离为踢脚线宽度,当踢脚线宽度大于地板(或地砖)与墙面之间的间隙时,踢脚线安装后将间隙覆盖隐藏掉,但这种方式对踢脚线宽度有尺寸要求,踢脚线宽度尺寸较大时存在各种问题,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在装饰侧设置压缝条,且压缝条朝背向安装侧一侧延伸,通过压缝条将间隙覆盖隐藏,从而在不需要加大踢脚线宽度尺寸的前提下就能解决踢脚线安装所遇到问题,并且所述压缝条延伸至踢脚线长度方向两端,使踢脚线在整体范围均能通过压缝条将间隙覆盖隐藏,达到良好的压合视觉效果。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缝条为薄片板状结构,压缝条与所述装饰侧的下边沿平齐设置。
14.将压缝条设置为薄片板状结构,并且压缝条与装饰侧的下边沿相平齐,使得踢脚线安装在墙角后,踢脚线的安装侧与墙面贴合,踢脚线的压缝条与地板 (或地砖)贴合,避免压缝条与地板(或地砖)之间产生间隙,保证踢脚线良好的装饰效果。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缝条宽度范围在4-10mm之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踢脚线本体的截面为矩形环状结构,所述安装侧与装饰侧相距3-8mm之间,且安装侧设有安装槽口。
17.采用矩形环状结构的踢脚线本体结构,两个长边侧分别为安装侧和装饰侧,所述安装侧和装饰侧之间的距离保持在较窄范围的3-8mm之间,使得踢脚线结构简单,装饰后简约大方,所述安装槽口既可用作安装卡扣也可以用于涂抹安装胶,从而实现踢脚线安装;
18.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踢脚线本体结构,设置压缝条后,不仅能保证将施工间隙和工艺间隙覆盖隐藏,而且完全不影响踢脚线的装饰美观效果,同时解决了安装及装饰问题。
19.对应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踢脚线阴角转角件,用于上述所述踢脚线的阴角转角连接,所述踢脚线阴角转角件包括阴角转角件本体,所述阴角转角件本体为高度与踢脚线高度对应的长方体,包括用于贴合墙面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以及相对侧的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上均设有用于连接转角两侧踢脚线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踢脚线连接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与对应侧的踢脚线的安装侧平齐。
20.采用长方体形状的阴角转角件本体后,阴角转角件本体的矩形角正好与墙体的直角拐角适配,能实现转角两侧的踢脚线在阴角转角处的连接,避免将踢脚线剪切成45度角进行拼接所存在的加工安装困难及影响工艺美观;连接端与踢脚线连接后,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与相应侧的踢脚线的安装侧平齐,从而保证踢脚线和阴角转角件均与墙面贴合,避免踢脚线、阴角转角件与墙面之间产生间隙,同时阴角转角件本体与踢脚线高度对应,不仅提升了踢脚线的光滑、平整和美观程度,而且大幅度降低了采用填缝胶勾缝所耗费的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
21.优选的,所述压缝条为矩形薄板条,所述阴角转角件本体为正方体,且所述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上开设有过渡缺口,形成圆滑过渡曲面,使得连接端与踢脚线连接后,所述圆滑过渡曲面与踢脚线的装饰侧平整过渡。
22.采用该结构形式的踢脚线阴角转角件,避免踢脚线在转角部位形成直角棱边,避免产生误碰擦伤,并且有效降低了阴角转角件的体积厚度,使阴角转角件与两侧的踢脚线连接后平整过渡,视觉效果更加简约、精致。
23.本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踢脚线阳角转角件,用于上述所述踢脚线的阳角转角连接,所述踢脚线阳角转角件包括阳角转角件本体,所述阳角转角件本体为高度与踢脚线高度对应的长方体,包括用作装饰面且相互垂直的第一装饰面和第二装饰面,以及相对侧的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上均设有用于连接转角两侧踢脚线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踢脚线连接后,所述第一装饰面和第二装饰面与对应侧的踢脚线的装饰侧平齐,所述阳角转角件本体上还连接有转角压缝片,且转角压缝片靠近长方体端部。
24.采用长方体形状的阳角转角件本体后,阳角转角件本体的矩形角正好与墙体的直角拐角适配,能实现转角两侧的踢脚线在阳角转角处的连接,避免将踢脚线剪切成45度角进行拼接所存在的加工安装困难及影响工艺美观;连接头与踢脚线连接后,第一装饰面和第二装饰面与相应侧的踢脚线的装饰侧平齐,从而实现踢脚线与阳角转角件的平整过渡;在阳角转角件本体上设置转角压缝片,且转角压缝片靠近阳角转角件本体的端部,从而使阳角转角件对阳角转角部位的间隙进行遮蔽隐藏,达到良好的装饰效果。
25.优选的,所述转角压缝片为矩形薄板条,所述转角压缝片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平齐,且所述转角压缝片与长方体底部构成一体式正方形结构,该一体式正方形结构与所述压缝条尺寸对应。
26.将转角压缝片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设置为平齐的结构形式,使阳角转角件在用于阳角转角处的两侧的踢脚线连接时,不仅能有效遮挡地板(或地砖) 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而且阳角转角件与地面紧密贴合,保证工艺安装质量;将转角压缝片与踢脚线的压缝条设计为结构和尺寸对应的方式,使踢脚线和阳角转角件实现平整对齐装配,形成直角转角,踢脚线和阳角转角件两者的结构形成呼应,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
27.优选的,所述阳角转角件本体的第三安装面与连接于第四安装面上的踢脚线的安装侧平齐,所述第四安装面与连接于第三安装面上的踢脚线的安装侧平齐。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避免踢脚线、阳角转角件与墙面之间产生间隙,避免因产生间隙而采用填缝胶勾缝所耗费的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上的踢脚线不会发生干涉,并且两侧的踢脚线也与阳角转角件紧密贴合,提升了踢脚线的光滑、平整和美观程度,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
29.适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踢脚线端封件,用于封堵如上述所述的踢脚线,该踢脚线端封件包括用于将踢脚线端部封闭的端封部,以及设置在端封部上且用于连接踢脚线的连接部。
30.所述踢脚线的截面形状通常包括有内部中空结构、安装槽口或沟槽等,本方案中端封件的端封部采用形状与踢脚线线外部整体轮廓对应的结构形式,从而从端部将踢脚线进行封堵,不仅能避免蚊虫、灰尘或杂质不会进入到踢脚线内,保证踢脚线内部与外界隔绝,实现封堵作用,而且能达到较好的装饰美化作用,而连接部用于将端封件安装在踢脚线端部,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31.进一步地,所述端封部采用对应踢脚线本体的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连接有
对应压缝条的延伸部位。延伸部位与长方体结构在厚度方向对应,使得端封件对踢脚线封堵时,与踢脚线在各部位贴合平齐,并且保持美观装饰效果,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长方体结构上的凸台,该凸台用于插入踢脚线的内腔内实现端封件连接。
3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3.1、通过在踢脚线靠近装饰侧的棱边部位设置压缝条,且压缝条朝背向安装侧一侧延伸,通过压缝条将间隙覆盖隐藏,从而在不需要加大踢脚线宽度尺寸的前提下就能解决踢脚线安装所遇到问题,并且所述压缝条延伸至踢脚线长度方向两端,使踢脚线在整体范围均能通过压缝条将间隙覆盖隐藏,达到良好的压合视觉效果;
34.2、采用矩形环状结构的踢脚线本体结构,两个长边侧分别为安装侧和装饰侧,将安装侧和装饰侧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8mm之间,使得踢脚线结构简单,装饰后简约大方,并将压缝条宽度范围设置在4-10mm之间,不仅能保证将施工间隙和工艺间隙覆盖隐藏,而且完全不影响踢脚线的装饰美观效果,同时解决了安装及装饰问题;
35.3、在正方体结构的阴角转角件本体的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上开设过渡缺口,从而形成圆滑过渡曲面,使得连接端与踢脚线连接后,缺口圆滑曲面与踢脚线装饰面平整过渡,同时有效降低了阴角转角件的体积厚度,使阴角转角件与两侧的踢脚线整体平整过渡,视觉效果更加简约、精致。
附图说明
36.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增加踢脚线宽度的方式来实现踢脚线工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中标记:1-踢脚线1;11a-安装面;12a-装饰面;d10-安装面与装饰面之间的距离。
38.图2为实施例1中的踢脚线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图2中踢脚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实施例2中的阴角转角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实施例2中阴角转角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实施例2中阴角转角件与踢脚线待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43.图7为实施例2中阴角转角件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44.图8为实施例3中阳角转角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9为实施例3中阳角转角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0为实施例3中阳角转角件与踢脚线待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1为实施例4中端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2为实施例4中端封件与踢脚线待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3为实施例5中踢脚线整装系统中各组件分散状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50.图14为实施例5中踢脚线整装系统中各组件分散状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51.图15为实施例5中踢脚线整装系统中各组件装配状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52.图16为实施例5中踢脚线整装系统中各组件装配状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53.图2-图16标记:1-踢脚线,11-踢脚线本体,111-安装侧,111a-沟槽,112
‑ꢀ
装饰侧,113-上底侧,114-下底侧,12-压缝条,13-腔体,14-安装槽口,2-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1-阴
角转角件本体,211-第一安装面,212-第二安装面,213
‑ꢀ
第三连接面,214-第四连接面,215-第五端面,216-第六端面,217-圆滑过渡曲面,218-过渡压缝薄片,22-连接端,3-地面,4-地板,5-墙面,6-踢脚线阳角转角件,61-阳角转角件本体,611-第一装饰面,612-第二装饰面,613-第三安装面, 614-第四安装面,615-第五下底面,616-第六上底面,62-连接头,63-转角压缝片,7-踢脚线端封件,71-端封部,71a-装饰面,71b-端封安装面,71c-端封上底面,71d-端封下底面,72-连接部,73-延伸部位,8-中接件,d1-踢脚线宽度,d2
‑ꢀ
地板与墙面之间的间隙,d3-踢脚线的高度,d4-阴角转角件本体的高度,d5-阳角转角件本体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55.实施例1
5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踢脚线,如图2和图3所示,该踢脚线1包括踢脚线本体11,踢脚线本体11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安装侧111和装饰侧112,安装侧 111和装饰侧112之间的距离为踢脚线宽度,踢脚线本体11还包括上底侧113 和下底侧114,所述踢脚线1还包括压缝条12,所述压缝条12设置在装饰侧112 上,并且压缝条12沿踢脚线本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一直贯通踢脚线本体11 长度方向,压缝条12设置在靠近装饰侧112的棱边部位,也就是靠近踢脚线本体11的下底侧114部位,当踢脚线1安装在墙角时,设置有压缝条12一侧靠近地板4安装,所述压缝条12朝背向安装侧111一侧延伸至一定宽度。
57.踢脚线1的应用场合及安装结构以图3所示为例进行说明,在安装踢脚线1 工序前,已经在地面3上安装铺设地板4,地板4与墙面之间存在间隙d2,该间隙d2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地板4的收缩范围较大,为了避免地板4 由于收缩发生翘曲、变形等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通常会在地板4与墙面5之间留设工艺间隙,用作地板4收缩空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剪切导致产生的施工误差。当踢脚线1安装在墙角部位时,踢脚线1的安装侧111与墙面5贴合,踢脚线1的下底侧114落在地板4上,现有技术中,为了将间隙d2覆盖隐藏,从而达到踢脚线1的安装要求和装饰效果,必须增大踢脚线宽度d1,使d1>d2,但这种方式不仅让装饰美化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存在大幅增加材料成本等多个问题。
58.而采用本技术中设有压缝条12的踢脚线1后,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使压缝条12将间隙d2覆盖隐藏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压合视觉效果。
59.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压缝条12采用薄片板状结构为最佳,并且压缝条12采用与装饰侧112的下边沿平齐设置的方式,也就是压缝条12的底面与踢脚线本体11的下底侧114处于同一个平面,这种方式能使踢脚线1的压缝条12与地板4贴合,压缝条12与地板4之间不会产生间隙,能使踢脚线达到良好的装饰效果,附图2示出了压缝条12与踢脚线本体11的最佳实施方式:压缝条12与踢脚线本体11的下底侧114构成等厚度的一体式矩形薄板结构。
60.地板4与墙面5之间的间隙d2通常在5-15mm之间,根据地板4铺设的宽度也会有调整,而采用地砖或石材等硬质材料铺设地面3时,间隙d2通常在2-10mm之间,因此,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踢脚线宽度d1介于3-8mm 之间时,将所述压缝条12的宽度范围设
置为介于4-10mm之间为宜。采用该尺寸及比例,使得踢脚线1结构简单,装饰后简约大方,不仅能保证将施工间隙和工艺间隙覆盖隐藏,而且完全不影响踢脚线的装饰美观效果,同时解决了安装及装饰问题。
61.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踢脚线本体11采用截面为矩形环状结构的形式,该截面为沿踢脚线长度方向上的直截面,如图2所示,踢脚线本体 11的内部设有方形的腔体13,安装侧111上设有安装槽口14,安装槽口14贯穿至腔体13,所述安装槽口14既可用作安装卡扣的结构,也可以用于涂抹安装胶,通过卡扣和粘贴的方式将踢脚线1安装到墙面上,所述安装侧111上开设沟槽111a,沟槽111a能增加安装胶在安装侧111上的滞留量,提交踢脚线1的粘贴牢固程度。
62.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想到,不论踢脚线本体11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只要在踢脚线本体11上靠近地板4接触部位设置背离墙面5方向的压缝条12,就能达到本技术中遮挡覆盖间隙的目的,也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63.实施例2
6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踢脚线阴角转角件,如图4-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及其装配结构,主要用于如实施例1中所述踢脚线1的阴角转角连接,但根据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变通结构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65.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包括长方体结构的阴角转角件本体21,所述阴角转角件本体21的高度为d4,踢脚线1的高度为d3,d3=d4,阴角转角件本体2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面211和第二安装面212,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装配连接两侧的踢脚线1时,所述第一安装面211和第二安装面212与墙面5贴合,阴角转角件本体21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安装面211和第二安装面212相对侧的第三连接面213和第四连接面214,以及位于长方体两端的第五端面215和第六端面 216。采用长方体形状的阴角转角件本体21后,阴角转角件本体21的矩形角正好与相邻两侧的墙面5的阴角直角拐角适配,能实现转角两侧的踢脚线1在阴角转角处的连接,从而解决了传统安装方式中采用将踢脚线剪切成45度角进行拼接方式所存在的加工安装困难及影响工艺美观的问题。
66.所述第三连接面213和第四连接面214上均设有用于连接转角两侧踢脚线1 的连接端22,所述连接端22与踢脚线1连接后,所述第一安装面211和第二安装面212分别与对应侧的踢脚线1的安装侧111平齐,第五端面215与下底侧 114平齐,第六端面216与上底侧113平齐,这种结构形式能保证踢脚线1和阴角转角件2均与墙面5贴合,避免踢脚线1、阴角转角件2与墙面之间产生间隙,同时阴角转角件本体11与踢脚线1高度对应,不仅能提升踢脚线1的光滑、平整和美观程度,而且大幅度降低了采用填缝胶勾缝所耗费的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
6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踢脚线1的压缝条12为矩形薄板条,压缝条12 的厚度与踢脚线1的腔体13至安装侧111的厚度相同,也就是压缝条12和下底侧114构成厚度一致的整体矩形板状结构,所述阴角转角件本体21优选采用正方体结构,其第三连接面213和第四连接面214的宽度相同,第三连接面213 和第四连接面214的宽度与压缝条12和下底侧114构成的整体矩形板状结构的宽度一致,使得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与两侧的踢脚线1连接后,踢脚线1实现平整、连续性的整体式转角,保证踢脚线1的阴角转角美观和装饰效果。
68.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如图5所示,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的第三连接面213和第
四连接面214上开设有过渡缺口,从而在第三连接面213和第四连接面214之间形成圆滑过渡曲面217,使得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的连接端22与踢脚线1连接后,所述圆滑过渡曲面217与两侧踢脚线1的装饰侧112平整过渡,所述圆滑过渡曲面217并不贯通至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的第五端面215,圆滑过渡曲面217与第五端面215之间还留设有厚度与压缝条12对应的过渡压缝薄片218,所述过渡压缝薄片218与两侧拼接的踢脚线1平整对接,也就是两侧的整体矩形板状结构(由压缝条12和该侧踢脚线1的下底侧114构成)的宽度与过渡压缝薄片218的宽度一致。采用带圆滑过渡曲面217的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能避免踢脚线阴角转角件2的直角棱边造成误碰擦伤,能有效降低阴角转角件2的体积厚度,使阴角转角件2与两侧的踢脚线1连接后平整过渡,视觉效果更加简约、精致。
6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本实施例的连接端22采用一体式连接在阴角转角件本体21上的长方形条形结构,阴角转角件2与踢脚线1装配时,将连接端 22插入踢脚线1的腔体13内实现连接,既可采用机械配合连接,也可以采用在接触部位涂抹粘接胶实现连接,所述连接端22也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两段式长方形条形结构或其他结构,根据本技术中技术方案容易想到,可根据踢脚线1 的腔体13形状对应设计连接端22的结构。
70.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阴角转角件本体21的部分棱边并不是严格的直角结构,也可采用倒圆角结构。
71.实施例3
7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踢脚线阳角转角件,如图8-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踢脚线阳角转角件2及其装配结构,主要用于如实施例1中所述踢脚线1的阳角转角连接,但根据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变通结构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73.踢脚线阳角转角件6包括阳角转角件本体61,阳角转角件本体61采用竖向布置的长方体结构,其高度为d5,踢脚线1的高度为d3,d3=d5,阳角转角件本体61包括其长方体结构的四个侧面:第一装饰面611、第二装饰面612、第三安装面613和第四安装面614,阳角转角件本体61还包括第五下底面615和第六上底面616,所述第三安装面613和第四安装面61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转角两侧踢脚线1的连接头62,所述连接头62插入式连接到踢脚线1的腔体13后,踢脚线阳角转角件6与分别与转角两侧的踢脚线1连接,实现阳角转角,此时,所述第三安装面613和第四安装面614分别与对应侧的踢脚线端部贴合,而位于第三安装面613和第四安装面614相对侧的第一装饰面611和第二装饰面612 用作装饰面,且所述第一装饰面611和第二装饰面612与对应侧的踢脚线1的装饰侧112平齐,使踢脚线1的装饰侧112与阳角转角件本体61中用作装饰面的第一装饰面611和第二装饰面612实现平整过渡,所述阳角转角件本体61上还连接有转角压缝片63,且转角压缝片63靠近长方体的第五下底面615,采用长方体结构形式的阳角转角件本体61,使得布置在第三安装面613和第四安装面614上的连接头62与踢脚线连接后,长方体结构的直角棱边正好与墙体的阳角直角拐角适配,能实现转角两侧的踢脚线1在阳角转角处的连接,避免将踢脚线1剪切成45度角进行拼接所存在的加工安装困难及影响工艺美观;在阳角转角件本体上设置的转角压缝片,能对阳角转角部位的间隙进行遮蔽隐藏,达到良好的装饰效果。
7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角压缝片63为矩形薄板条,转角压缝片63的底面与长方体结构形状的阳角转角件本体61的第五下底面615平齐,使得阳角转角件6在安装时,转角压缝片63的底面与第五下底面615与地板贴合,并且将转角压缝片63与阳角转
角件本体61底部设计为一体式正方形结构,共同构成阳角转角件本体61的转角压缝片63,从而提高阳角转角件6的工艺质量,提升装饰美化效果;
75.此外,与第五下底面615构成一体式正方形结构的转角压缝片63的尺寸与踢脚线1的压缝条12尺寸对应,该压缝条12的尺寸为:与踢脚线本体11的下底侧114构成的一体式矩形薄板结构的宽度尺寸,从而使踢脚线1和阳角转角件6实现平整对齐装配结构,形成直角转角,与踢脚线整体结构形式形成呼应,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
76.图8-10示出了阳角转角件6与踢脚线1装配的较优结构形式,可以看到,阳角转角件本体61的第三安装面613与连接于第四安装面614上的踢脚线1的安装侧111平齐,所述第四安装面614与连接于第三安装面613上的踢脚线1 的安装侧111平齐,第五下底面615与踢脚线1的下底侧114平齐,第六上底面 616与踢脚线1的上底侧113平齐,上述平齐结构使装配结构平整过渡,避免踢脚线1、阳角转角件6与墙面之间产生间隙,降低因产生间隙而采用填缝胶等材料进行勾缝所耗费的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而且第三安装面613和第四安装面 614上的踢脚线1不会发生干涉,并且两侧的踢脚线1也与阳角转角件6紧密贴合,提升了踢脚线1的光滑、平整和美观程度,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
7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阳角转角件6的连接头62采用一体式连接在阳角转角件本体61上的长方形条形结构,阳角转角件6与踢脚线 1装配时,将连接头62插入踢脚线1的腔体13内实现连接,既可采用机械配合连接,也可以采用在接触部位涂抹粘接胶实现连接,所述连接头62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实施例2中连接端22的结构形式,也就是采用两段式长方形条形结构或其他结构,该结构可根据踢脚线1的腔体13形状对应设计。
78.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阳角转角件本体61的部分棱边并不是严格的直角结构,也可采用倒圆角结构。
79.实施例4
8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踢脚线端封件,如图11和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踢脚线端封件7及其装配结构,用于封堵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踢脚线1,该端封件7包括用于将踢脚线端部封闭的端封部71,以及设置在端封部71上且用于连接踢脚线1的连接部72,在采用踢脚线1保护和装饰墙角处墙面时,为了便于实现踢脚线的结构功能和减低材料成本,踢脚线的截面形状通常包括有内部中空结构、安装槽口或沟槽等,本方案中端封件7的端封部71采用形状与用于其封堵的踢脚线外部整体轮廓对应的结构形式,从而从端部将踢脚线进行封堵,不仅能避免蚊虫、灰尘或杂质不会进入到踢脚线内,保证踢脚线内部与外界隔绝,实现封堵作用,而且能达到较好的装饰美化作用,同时连接部72用于将端封件7安装在踢脚线1的端部,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81.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端封部71采用对应踢脚线本体11的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连接有对应所述踢脚线1的压缝条12的延伸部位73,延伸部位73与长方体结构厚度及长度对应,端封件7在对踢脚线1装配封堵时,连接部72插入踢脚线1的腔体13内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端封部71包括端封装饰面71a、端封安装面71b、端封上底面71c和端封下底面71d,端封件7的上述各面与踢脚线1在各部位贴合平齐,踢脚线1的端面与连接有连接部的侧面贴合,并且端封装饰面71a与踢脚线1的装饰侧112平齐、端封安装面71b与踢脚线1的安装侧111平齐、端封上底面71c与踢脚线1的上底侧113平齐、端封下底面71d与下底侧114平齐,从而使得端封件7与踢脚线1平整过渡,保持美观装饰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连接
部72为设置在长方体结构的端封部侧面的凸台,该凸台既可采用机械配合安装在踢脚线端部,也可以采用在接触部位涂抹粘接胶实现连接,所述连接部72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实施例2中连接端22的结构形式,也就是采用两段式长方形条形结构或其他结构,该结构可根据踢脚线1的腔体13形状对应设计。
82.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端封件的棱边并不是严格的直角结构,也可采用倒圆角结构。
83.实施例5
8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踢脚线整装系统,如图13-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踢脚线整装系统。
85.踢脚线整装系统包括踢脚线1、阴角转角件2、阳角转角件6、中接件8和端封件7,上述各部件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进行搭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进行装配,并且其中任意一种也可以用于除本实施例以外的实施方式的踢脚线装配过程中,为了便于对各组件的装配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包括所有组件的踢脚线整装进行说明。
86.图13和图14示出了各组件分散状态的立体视图,结合附图及前述实施例中的装配结构和装配方式很容易得到本实施例的踢脚线整装系统各组件的装配方式,中接件8包括与踢脚线结构形式相同的过渡部,以及连接在过渡部两侧的连接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既可以采用长方体结构形式的凸台,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实施例2中连接端22的结构形式,也就是采用两段式长方形条形结构或其他结构,该结构可根据踢脚线1的腔体13形状对应设计,中接件8的连接部插入踢脚线1的腔体13内实现踢脚线的延长,也可以不采用中接件8,两段结构相同的踢脚线直接在端部粘接连接,或者通过固定踢脚线,使两段踢脚线端面贴合即可实现加长。
87.图15和图16示出了踢脚线整装系统中各组件组装状态下的立体结构。
8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替换、变型以及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