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皮带进料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6563发布日期:2022-01-19 17:2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多皮带进料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该实用新型涉及水渣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皮带进料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渣是把熔融状态的高炉渣置于水中急速冷却而形成的,主要有渣池水淬和炉前水淬两种方式。水渣作建材用于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由于水渣具有潜在的水硬胶凝性能,在水泥熟料、石灰、石膏等激发剂作用下,可以作为优质的水泥原料,可制成:矿渣硅酸盐水泥、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矿渣水泥、矿渣砖、矿渣混凝土等,也可作为生产环保水泥砖的一种原材料。
3.上述提到的水泥熟料、石灰和石膏等材料在水渣处理行业中叫做掺料,在现有技术中,在水渣中加入多种掺料时,是通过人工或者是输送机构进行逐个类型的掺料加入,导致掺料添加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皮带进料配料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向水渣内添加不同种类的多种掺料时,只能逐个类型的掺料分别加入,造成掺料添加效率低下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多皮带进料配料装置,包括水渣出料斗、第一分料机构、掺料输送机构和混合料输送机构,所述水渣出料斗设置于混合料输送机构的中部上方,所述第一分料机构设置于水渣出料斗和混合料输送机构之间,所述掺料输送机构至少为两组,所述掺料输送机构的尾端靠近混合料输送架构的侧面,且垂直于混合料输送机构设置;
7.所述第一分料机构包括固定轴、第一分料板、减震弹簧和限位架,所述固定轴贯穿设置于水渣出料斗下端,所述第一分料板的上端两侧转动连接于固定轴的两端,且在固定轴的两端设有对第一分料板进行横向限位的螺母,所述限位架的两侧安装于靠近混合料输送机构首端的两侧面上,且减震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分料板的下端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8.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9.第一分料机构上的第一分料板将水渣出料斗内的水渣导向至混合料输送机构的首端进行输送,在水渣输送过程中,由于多个掺料输送机构上,输送的掺料各不相同,即可根据实际的掺料和水渣的配比,以及需要掺料的类型,对多个掺料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和工作状态进行调节,即可实现多掺料的同时加入和对掺料加入的速率控制,加入的掺料位于水渣的上表面,形成水渣和掺料的混合物,输送至下一个工序进行处理。
10.进一步限定,还包括第二分料机构,所述第二分料机构包括第二分料板、减震弹簧和限位架,所述第二分料板的上端与第一分料板的上端拼接,且转动连接于固定轴上,且第二分料机构的限位架靠近混合料输送机构的尾端设置,且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
分料板的下端背面,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架的上端,其有益之处在于,第一分料板将水渣导向至混合料输送机构的首端,然后在水渣的输送过程中,掺料输送机构将掺料输送至水渣的上表面,然后继续向后输送,当输送至第二分料板的下端时,第二分料板分料板上的水渣会覆盖在掺料的上表面,形成上层和下层为水渣,中部为掺料的混合物,通过这样的形式使掺料和水渣的接触面积增大,能提高后续掺料的混合效果,以及提升掺料的利用率。
11.进一步限定,所述减震弹簧至少为两根,且对称均布设置在限位架上,其有益之处在于,多根减震弹簧均匀分布可以使第一分料板下端的受力更均匀。
12.进一步限定,所述限位架的两侧设有若干等距的通孔,所述混合料输送机构与限位架对应的安装位置上设有销孔,所述限位架通过销钉连接于混合料输送机构的两侧面上,其有益之处在于,可以通过调节限位架上通孔的固定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的倾斜度,即可根绝水渣的类型进行倾斜度调节,保证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的水渣导向和滑落效果。
13.进一步限定,所述掺料输送机构的尾端下方设有倾斜固定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掺料输送机构尾端的下方,所述导料板的另一端位于混合料输送机构的上方,其有益之处在于,保证掺料输送至混合料输送机构上的效果。
14.进一步限定,所述导料板为倒有圆角的呈l形折弯的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掺料输送机构尾端的下方,另一端位于混合料输送机构的上方,其有益之处在于,u形板具有汇集掺料的效果,同时l形折弯使水渣的输送方向垂直与u形板的宽度方向,即掺料输送时和粉料的接触面积更大,保证掺料在水渣上表面的分布效果。
15.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板的宽度为混合料输送机构上传送带宽度的0.7-0.9倍。
16.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均为u形板,其有益之处在于,u形板具有集料的功能,避免水渣在输送过程中掉落。
17.进一步限定,所述掺料输送机构和混合料输送机构均为v形传送带机构,其有益之处在于,v形传送带机构具有集料的效果,保证水渣和掺料的输送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9.(1)多个的设置,即可对掺料输送机构输送速度和工作状态进行调节,可实现多掺料的同时加入和对掺料加入的速率控制。(2)第二分料板分料板的设置,使其上的水渣会覆盖在掺料的上表面,形成上层和下层为水渣,中部为掺料的混合物,使掺料和水渣的接触面积增大,能提高后续掺料的混合效果,以及提升掺料的利用率。(3)本技术方案中掺料不直接与混合料输送机构直接接触,即避免了掺料和水渣中的水分混合,导致掺料粘附在混合料输送机构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多皮带进料配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1.图2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多皮带进料配料装置的俯视图示意图。
22.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多皮带进料配料装置的右视图示意图。
23.图4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粉料机构、第二分料机构和混合料输送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24.附图编号
25.水渣出料斗1、第一分料板2、第二分料板3、固定轴4、限位架5、减震弹簧6、通孔7、销钉8、掺料输送机构9、混合料输送机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多皮带进料配料装置,包括水渣出料斗1、第一分料机构、掺料输送机构9和混合料输送机构10,在本实施例中掺料输送机构9和混合料输送机构10为市面上常见的传送带输送机构,可通过控制驱动机构的转速,实现对传送速度进行控制,水渣出料斗1通过固定架架设于混合料输送机构10的中部上方,第一分料机构设置于水渣出料斗1和混合料输送机构10之间,掺料输送机构9至少为两组,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掺料输送机构9的数量为4组,掺料输送机构9的尾端靠近混合料输送架构的侧面,且垂直于混合料输送机构1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尾端指的是类似于传送带机构的出料端,首端指的是进料端。
28.第一分料机构包括固定轴4、第一分料板2、减震弹簧6和限位架5,固定轴4贯穿设置于水渣出料斗1下端,第一分料板2的上端两侧转动连接于固定轴4的两端,且在固定轴4的两端设有对第一分料板2进行横向限位的螺母,限位架5为龙门架的形状,限位架5的两侧安装于靠近混合料输送机构10首端的两侧面上,减震弹簧6至少为两根,且对称均布设置在限位架5上,多根减震弹簧6均匀分布可以使第一分料板2下端的受力更均匀,且减震弹簧6的一端与第一分料板2的下端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架5的上端固定连接。
29.第二分料机构包括第二分料板3、减震弹簧6和限位架5,第二分料板3的上端与第一分料板2的上端拼接,形成一个倒v形,且二者的上端均转动连接于固定轴4上,且第二分料机构的限位架5靠近混合料输送机构10的尾端设置,且减震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分料板3的下端背面,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架5的上端,第一分料板2将水渣导向至混合料输送机构10的首端,然后在水渣的输送过程中,掺料输送机构9将掺料输送至水渣的上表面,然后继续向后输送,当输送至第二分料板3的下端时,第二分料板3分料板上的水渣会覆盖在掺料的上表面,形成上层和下层为水渣,中部为掺料的混合物,通过这样的形式使掺料和水渣的接触面积增大,能提高后续掺料的混合效果,以及提升掺料的利用率。
30.优选地,限位架5的两侧设有若干等距的通孔7,混合料输送机构10与限位架5对应的安装位置上设有销孔,限位架5通过销钉8连接于混合料输送机构10的两侧面上,可以通过调节限位架5上通孔7的固定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分料板2和第二分料板3的倾斜度,即可根绝水渣的类型进行倾斜度调节,保证第一分料板2和第二分料板3的水渣导向和滑落效果。
31.掺料输送机构9的尾端下方设有倾斜固定的导料板,导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掺料输送机构9尾端的下方,导料板的另一端位于混合料输送机构10的上方,保证掺料输送至混合料输送机构10上的效果。优选地,导料板为倒有圆角的呈l形折弯的u形板,u形板的宽度为混合料输送机构10上传送带宽度的0.7-0.9倍,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0.8倍,u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掺料输送机构9尾端的下方,另一端位于混合料输送机构10的上方,u形板具有汇集掺料的效果,同时l形折弯使水渣的输送方向垂直与u形板的宽度方向,即掺料输送时和粉料的接触面积更大,保证掺料在水渣上表面的分布效果。
32.优选地,第一分料板2和第二分料板3均为u形板,u形板具有集料的功能,避免水渣
在输送过程中掉落。
33.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掺料输送机构9和混合料输送机构10均为v形传送带机构,v形传送带机构具有集料的效果,保证水渣和掺料的输送效果。
34.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