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新型独立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3708发布日期:2022-03-23 10:57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新型独立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新型独立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3.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4.现有技术在对后浇带进行支撑时,第一种是钢管脚手架作为独立支撑,待后浇带满足浇筑条件时,浇筑混凝土并强度到达要求后拆除模板支撑。第二种是混凝土柱作为独立支撑,梁板浇筑时同时浇筑混凝土柱,拆除模板支撑,待后浇带满足浇筑条件时,二次支设后浇带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强度到达要求后拆除模板支撑及混凝土柱。现有技术的缺点为:容易松动、误拆,且长期占用模板、钢管的等周转材料。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新型独立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新型独立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后浇带进行支撑浇筑时造成材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新型独立支撑结构,包括地下室顶板,所述地下室顶板浇筑时预留有后浇带,还包括:
8.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地下室顶板的底端且靠近后浇带布设,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用于对地下室顶板支撑,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地下室顶板的底端,所述抵接部用于方便拆除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并减少所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对所述地下室顶板的损伤,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地下室顶板一并成型;
9.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于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用于后浇带浇筑时充当底部模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地下室顶板的后浇带浇筑进行支撑时,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支撑,完成地下室顶板的浇筑,且第一支撑组件与地下室顶板一同成型,通过第一支撑组件上的抵接部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抵紧支撑,减少对地下室顶板的损伤,且在顶板浇筑完成方便对第一支撑组件的拆卸,在完成地下室顶板的浇筑,通过拆卸
地下室顶板,将地下室顶板擦拭可重复利用,在对地下室顶板的底端通过混凝土修补,将地下室顶板的凹陷处修补平整,在确定地下室顶板浇筑混凝土后不会沉降再进行浇筑后浇带,通过第二支撑组件对后浇带进行浇筑支撑,可以顺利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并提高材料的重复利用。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独立柱和抵接部,所述独立柱通过所述抵接部从所述地下室顶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地下室顶板,所述独立柱与地下室顶板一体浇筑成型。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浇筑时,通过独立柱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支撑,地下室顶板设置在地下室顶板的底端进行浇筑支撑,通过独立柱上端的抵接部抵紧在地下室顶板的底端,通过抵接部的抵紧减少了独立柱对地下室顶板的损耗,且在独立柱的作用下使得地下室顶板以及地下室顶板地下室顶板浇筑顺利完成。
13.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包括泡沫板,所述泡沫板设置在独立柱的上端,所述泡沫板表面浇筑地下室顶板用于通过所述泡沫板分隔独立柱与浇筑地下室顶板以便于独立柱的拆除。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部包括泡沫板,泡沫板设置在独立柱的上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在泡沫板上增加泡沫板的支撑力,通过泡沫板抵接在地下室顶板上,在进行浇筑地下室顶板和地下室顶板时可以减少独立柱对地下室顶板的损伤。
15.进一步地,所述独立柱的中轴线位置距离后浇带的带边距离为400-600mm。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独立柱设置在距离后浇带带边距离的400-600mm之间,因为独立柱在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支撑时,需要根据场地进行浇筑独立柱,将独立柱设置在距离后浇带400-600的距离进行浇筑独立柱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支撑;在独立柱距离后浇带带边的距离小于400mm时,会导致后浇带两侧的独立柱在浇筑时距离太近,导致两个独立柱浇筑模板的设置会存在冲突,容易导致独立柱没法浇筑,且在固定独立柱浇筑模板时需要足够的空间,容易导致空间不足,对独立柱浇筑模板设置失败,从而导致独立柱无法浇筑;在独立柱距离后浇带带边600mm时,容易导致后浇带两侧相邻的独立柱相距太远导致独立柱对地下室顶板的支撑较分散,容易导致地下室顶板浇筑损坏。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管与后浇带模板,所述支撑管设置于后浇带的两侧,所述支撑管抵接于所述后浇带模板与地面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将独立柱拆除后,通过独立柱完成地下室顶板的浇筑,在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不会沉降再进行浇筑后浇带,通过将后浇带模板设置在后浇带的下方,通过支撑管对后浇带模板进行支撑,通过对后浇带模板进行浇筑完成后浇带的成型,在支撑管的作用下对后浇带模板进行支撑,完成后浇带的浇筑成型。
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包括若干横管与立管,所述立管设置与后浇带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横管连接于若干所述立管之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包括立管与横管,通过立管设置在后浇带的两侧,通过横管连接在立管之间提高立管的支撑力,使得立管对后浇带模板的支撑增强,从而致使后浇带模板浇筑顺利完成。
21.进一步地,所述立管距离后浇带带边100-300mm。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立管设置在距离后浇带带边的距离为100-300mm之间,使得立管在后浇带两侧均匀布设,通过将立管设置在后浇带带边100-300mm的位置,使得立
管对后浇带模板的抵紧效果最佳,在将立管设置在距离后浇带带边100mm内,会导致立管的固定较繁琐,由于后浇带的尺寸有限,将立管设置在距离后浇带带边100mm以内会导致后浇带两侧的立管相距过近,导致安装困难,不好操作;当立管距离后浇带带边的距离为大于300mm,会导致立管距离后浇带带边的距离过远,由于后浇带中空需要继续浇筑混凝土,通过立管对后浇带模板进行浇筑支撑,若立管的距离过于松散会导致后浇带模板的支撑力不够导致后浇带浇筑失败的情况发生。
23.进一步地,所述横管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布设且相邻所述横管之间的距离为1200-1800mm。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管设置在立管上,横管沿着立管的高度方向布设,将横管沿着立管高度方向间隔1200-1800mm的距离布设,使得横管在立管上排布均匀,且在提高立管支撑的同时不需要浪费大量的横管,在相邻横管间隔设置在1200mm内会导致横管的数量增加,不利于材料的利用,在相邻横管的距离大于1800mm,会导致横管之间的距离太大,从而使得立管的支撑力减弱,从而降低了立管对于后浇带模板的支撑力,减少了立管的使用寿命。
25.进一步地,所述立管上设置有剪力撑,所述剪力撑用于加固所述支撑管对后浇带模板的支撑。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立管上设置剪力撑,在立管与横管之间形成多个三角支撑,增强了立管与横管的支撑力,提高了立管与横管对后浇带模板的支撑作用,使得后浇带模板浇筑顺利。
27.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立管位于后浇带同一侧距离为700-1200mm。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立管设置在后浇带的同一侧的距离为700-1200mm之间,通过对立管的设置,将立管沿着后浇带的两侧均匀布设,且相邻立管之间的距离设置为700-1200mm之间,使得立管对后浇带模板的抵接效果最佳,当相邻立管之间的距离小于700mm,所需立管的数量增加,使得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当相邻立管之间的距离大于1200mm会导致立管之间过于疏松,通过立管对后浇带模板的支撑作用降低,影响后浇带模板的浇筑。
2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新型独立支撑结构在对地下室的后浇带进行支撑时,通过浇筑独立柱,在独立柱上设置泡沫板,通过对独立柱与地下室顶板一同浇筑混凝土经泡沫板分割独立柱与地下室顶板,将泡沫板的端部抵紧在地下室顶板的下方,通过浇筑完地下室顶板,将独立柱拆除,对地下室顶板进行补平,通过混凝土对地下室顶板进行修复减少地下室顶板的磨损,通过将立管设置在地下室上,将后浇带模板对准后浇带并抵紧在地下室顶板底面,将立管上端抵紧后浇带模板,通过横管连接在相邻立管上将立管稳定固定在地下室底板上,通过十字扣将立管与横管稳定固定,使得后浇带模板的浇筑更加稳定,在剪力撑的作用下提高立管与横管的支撑力减少后浇带模板在浇筑时变形,在立管与横管支撑下对后浇带进行浇筑成型,完成后浇带的浇筑成型,且在浇筑过程中对地下室顶板进行重复利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3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3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第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例说明:
37.1、地下室顶板;2、第一支撑组件;21、独立柱;22抵接部;221、泡沫板;3、第二支撑组件;31、支撑管;311、横管;312、立管;32、后浇带模板;33、剪力撑。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9.实施例1
40.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新型独立支撑结构,包括地下室顶板1、第一支撑组件2以及第二支撑组件3,地下室顶板1设置地下室的顶端,第一支撑组件2包括独立柱21,独立柱21设置在地下室的地面并有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时浇筑时,通过将地下室顶板1抵接在地下室顶板底端,通过独立柱21模板浇筑独立柱21,在独立柱21的上方设置有抵接部22。抵接部22为泡沫板221,泡沫板221的尺寸与独立柱21的端面尺寸一致为200mm*200mm的泡沫板221,泡沫板221的厚度为200mm,在泡沫板221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增加泡沫板221的强度,独立柱21的上端通过泡沫板221抵接在地下室顶板1上减少了地下室底板浇筑时独立柱21对地下室顶板1的冲击损伤。在浇筑完成后进行拆除地下室顶板1,通过将独立柱21拆除,在泡沫板221的作用下使得对立柱对地下室顶板1的损伤最低,通过将地下室顶板1的表面擦拭干净可重复利用,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在设置独立柱21时,将独立柱21设置在距离后浇带带边的500mm处,通过将独立柱21沿着后浇带的两侧设置,提高了独立柱21对后浇带的支撑。
41.如图1、图2、图3,所示,第二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管31与后浇带模板32,通过将后浇带模板32布设在后浇带预留位置处,通过支撑管31对后浇带模板32进行支撑。支撑管31包括若干横管311与若干立管312,通过将立管312设置在后浇带的两侧并距离后浇带的带边距离200mm的位置,通过将立管312固定在地下室地面上并抵紧在后浇带模板32上,通过将横管311经锁扣固定在立管312上,将若干根立管312沿着后浇带的两侧稳定固定。横管311设置在相邻两根立管312之间且相邻横管311之间的间隙为1500mm。再将横管311与立管312连接后,通过十字扣将横管311与立管312连接。
42.如图1、图2、图3,所示,立管312上设置有剪力撑33,剪力撑33包括钢管,剪力撑33沿着立管312的侧壁倾斜设置,通过锁扣将剪力撑33紧固在立管312上,增强了立管312对后浇带模板32的支撑,在后浇带模板32上浇筑混凝土时,通过立管312与横管311以及剪力撑33的作用,增强后浇带模板32的支撑力,使得后浇带的浇筑顺利完成。
43.本实施例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新型独立支撑结构的工作原理:在对地下室的后
浇带进行支撑时,通过浇筑独立柱21,在独立柱21上设置泡沫板221,通过对泡沫板221浇筑混凝土,将泡沫板221的端部抵紧在地下室顶板1的下方,通过浇筑完地下室顶板1,将独立柱21拆除,对地下室顶板进行补平,通过混凝土对地下室顶板进行修复减少地下室顶板的磨损,通过将立管312设置在地下室上,将后浇带模板32对准后浇带并抵紧在地下室顶板底面,将立管312上端抵紧后浇带模板32,通过横管311连接在相邻立管312上将立管312稳定固定在地下室底板上,通过十字扣将立管312与横管311稳定固定,使得后浇带模板32的浇筑更加稳定,在剪力撑33的作用下提高立管312与横管311的支撑力减少后浇带模板32在浇筑时变形,在立管312与横管311支撑下对后浇带进行浇筑成型,完成后浇带的浇筑成型,且在浇筑过程中对地下室顶板1进行重复利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44.实施例2
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抵接部22包括剪式千斤顶,在剪式千斤顶的上端设置有抵接板,通过剪式千斤顶对抵接板进行抵接并抵紧地下室顶板1,在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浇筑时减少了地下室顶板1的损坏,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46.实施例3
4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抵接部22包括抵接箱,抵接箱内浇筑有混凝土层,抵接箱的上端设置有泡沫板221与混凝土的混合层,通过泡沫板221抵接在地下室顶板1的底端,将抵接箱抵接在独立柱21上,通过在抵接箱的周壁上铰接固定板,通过将固定板翻转,通过螺柱将固定板固定在独立柱21上,在完成地下室顶板的浇筑时通过将抵接箱拆卸重复利用一方面减少了对地下室顶板1的损伤,另一方面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48.实施例4
4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支撑管31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若干液压缸,在液压缸的伸出端设置有抵接板,通过液压缸的伸出端抵紧抵接板,通过将抵接板抵紧在后浇带模板32上进行支撑。支撑架的底端设置有刹车万向轮,通过刹车万向轮方便将支撑架移动至目标位置对后浇带模板32进行支撑。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