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边双母槽轻质隔墙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2337发布日期:2022-04-30 21:0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边双母槽轻质隔墙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非承载隔墙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边双母槽轻质隔墙条板。


背景技术:

2.以轻质隔墙条板作为一般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程的非承重内隔墙的工程属于轻质隔墙工程。轻质隔墙条板具有防潮、抗震隔音、防火保温、占地小、强度好、施工便捷等优点。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隔墙条板的拼接结构一般采用凹凸对接,在拼装时进行抹浆连接,现有的内隔墙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开裂,尤其是强度厚度大于180mm以上的墙体;造成开裂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拼接间隙内填充的浆料太薄,浆料固化后形成的二次连接体的粘结力和抗力都非常低,当条板墙体由于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二次连接体就会部分脱离接触面,进而造成接缝处出现裂缝;因此采用公母槽结构的隔墙条板在拼接后,仍存在拼缝处出现开裂的问题。
3.造成开裂现象的原因之二,公母槽结构的隔墙条板在装配时配合间隙不均匀;有些情况单侧几乎贴合,无法密实填充浆料进行连接,这样的拼装的墙体即便不开裂,隔音效果也很差。
4.现有技术中采用公母槽结构的隔墙条板在拼接嵌缝完成后,还需要在大面积整体墙面上再做一层网格布加抗裂砂浆抹面,以均衡墙体应力,减少薄弱的接缝处出现开裂。采用二次施工网格布加抗裂砂浆抹面,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劳动强度大等缺陷。该种做法也不符合装配式要求;况且这种做法并不能彻底解决隔墙条板拼接处不开裂,众所周知,在条板内隔墙出现裂缝后,采用修补方式进行填补裂缝的效果较差,由于在裂缝处修补的浆料无法形成牢固的二次连接体,后期仍会出现开裂。
5.现有技术中对于厚度大于180mm以上的墙体,往往采用双层90mm内隔墙条板进行拼接,采用两块板叠加后厚度虽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施工效率较低,而且拼接时很难保证轻质隔墙条板的固定为一体,同时无法处理两块轻质隔墙条板面之间的拼缝。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墙体厚度大于180mm以上墙体的单边双母槽轻质隔墙条板,该隔墙条板彻底解决了隔墙条板在拼缝处出现开裂的问题,而且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了隔墙条板在拼缝处出现开裂的问题,而且施工效率高的单边双母槽轻质隔墙条板。
8.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边双母槽轻质隔墙条板,包括由水泥基建筑材料制成的轻质板体;其特征在于,在轻质板体的每个竖直拼接面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黏结物容纳母槽。
9.优选的,在轻质板体的两个板面四周边缘均设有向黏结物容纳母槽方向凹陷的封边槽,在竖直拼接面侧所述封边槽为开放式结构。
10.优选的,所述黏结物容纳母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v形或者圆弧形结构。
11.优选的,所述轻质板体上部水平拼接面和/或下部水平拼接面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两个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与相邻的竖直拼接面上的竖直黏结物容纳母槽连通。
12.优选的,所述轻质板体内设有贯穿的孔,所述孔的形状为方孔或圆孔。
13.优选的,所述孔设有一排或者两排;当孔设置一排时该排孔位于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之间;当孔设置两排时,两排孔的中心线与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的中心线重合。
14.优选的,沿轻质板体的高度方向所述黏结物容纳母槽内设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的高度小于黏结物容纳母槽的深度。
15.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板体内铺设有网片,网片为钢筋网片或耐碱玻纤网。
16.优选的,在封边槽上设有注浆口,注浆口与竖直黏结物容纳母槽或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连通。
17.优选的,所述轻质板体的厚度为180~210mm。
18.本实用新型具有优点和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墙体厚度为180mm以上时,尤其是200mm的墙体,解决了现有内隔墙条板拼缝处易产生裂缝的问题,本条板安装的内隔墙不开裂、平整度高;无需双板叠加施工,不需要再在整面墙体的表面铺设网格布和抗裂砂浆进行抹灰找平,拼缝处无开裂现象;同时有利于后期装饰面层的施工,避免装饰面层因内墙平整度不够、拼缝处开裂的原因而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21.图3是图1侧视图;
22.图4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是5的俯视图;
25.图7是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实施例3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29.图11是实施例4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2是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31.图13是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32.图14是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33.图15是实用新型拼装结构示意图;
34.图16是实用新型拼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7是注浆后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1、轻质板体;1-2、竖直黏结物容纳母槽;1-3、封边槽;1-4、水平黏结物容
纳母槽;1-5、孔;1-6、阻尼块;1-7、网片;1-8、注浆口;2、注浆通道;3、二次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8.实施例1:
39.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单边双母槽轻质隔墙条板,包括由水泥基建筑材料制成的轻质板体1,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生产时采用水泥基建筑材料发泡技术制成,具有质量轻的特点,发泡技术采用属于已知成熟技术发泡技术,保证产品的质量;所述轻质板体的厚度为180~210mm,本实施例优选的厚度为200mm。在轻质板体的每个竖直拼接面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黏结物容纳母槽1-2。采用上述单边双母槽轻质隔墙条板拼接内隔墙,请参阅图16和图17;由于在轻质板体的每个竖直拼接面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黏结物容纳母槽,在采用隔墙条板拼接内隔墙时,相邻的隔墙条板相对应拼合的两道竖直的注浆通道2,在注浆通道内通过注浆工艺密实填充砂浆;相邻的隔墙条板通过注浆通道的砂浆进行粘合连接,砂浆固化后形成两道二次连接体3厚实具有较强的粘结力,同时形成的二次连接体相当于一个小型结构柱,小型结构柱相对于轻质墙条板栓具有较强的抗力,有效防止因外力造成相邻的隔墙条板之间发生相对移位和变形。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厚度为180mm以上墙体,解决了现有内隔墙条板拼缝处易产生裂缝的问题,本条板安装的内隔墙不开裂、平整度高;无需双板叠加施工,不需要再在整面墙体的表面铺设网格布和抗裂砂浆进行抹灰找平,拼缝处无开裂现象;同时有利于后期装饰面层的施工,避免装饰面层因内墙平整度不够、拼缝处开裂的原因而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
40.优选的,在轻质板体的两个板面四周边缘均设有向黏结物容纳母槽方向凹陷的封边槽1-3,在竖直拼接面侧所述封边槽为开放式结构。相邻的隔墙条板相对应拼合的接缝槽拼接后形成抗裂封边槽,在抗裂封边槽内铺装网格布和抗裂砂浆形成抗裂连接体。此外,上述的抗裂封边槽还具有找平拼接缝的作用,后期无需在大面积的整体墙面上再做一层网格布加抗裂砂浆抹面找平,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41.优选的,所述黏结物容纳母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v形或者圆弧形结构。
42.实施例2:
43.请参阅图5至图7,所述轻质板体上部水平拼接面和/或下部水平拼接面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1-4,两个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与相邻的竖直拼接面上的竖直黏结物容纳母槽连通。采用该结构使整个轻质板体四周形成联通的注浆通道,通过注浆工艺使其贯通的注浆通道内密实填充黏结物;黏结物固化后轻质板体上部水平拼接面和下部水平拼接面与顶梁和楼板粘接,一方面提高轻质板体的连接强度,同时也解决了顶梁和楼板连接处开裂的问题。
44.请参阅图8至图11,优选的,所述轻质板体内设有贯穿的孔1-5,优选的,所述孔设有一排或者两排;所述孔的形状为方孔或圆孔,贯穿孔的设计一方面降低了轻质板体的重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孔内预装管线,形成具有管线一体化的轻质隔墙条板。
45.实施例3:
46.请参阅图8和图9,当孔设置一排时该排孔位于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之间。
47.实施例4:
48.请参阅图10和图11,当孔设置两排时,两排孔的中心线与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的中心线重合。
49.实施例5:
50.请参阅图12,沿轻质板体的高度方向所述黏结物容纳母槽内设有阻尼块1-6,所述阻尼块的高度小于黏结物容纳母槽的深度。阻尼块的设计增加砂浆回流的阻力,减少砂浆在短时间内因自重的原因沿着储浆通道向下回流而造成在储浆通道的上端部出现空段的问题;增设分段阻尼块的设计还可以减少因砂浆在凝固过程中收缩下沉而造成储浆通道的顶部出现较大的空段;储浆槽内的砂浆固化后阻尼块相当于内筋插装在二次连接体内,提高了相邻隔墙条板连接的牢固性。同时阻尼块还对储浆槽起到了加强的作用的。
51.实施例6:
52.请参阅图13,所述轻质板体内铺设有网片1-7,网片为钢筋网片或耐碱玻纤网。进一步提高轻质板体的抗折强度,适用于对轻质墙体强度要求较高的内隔墙。
53.实施例7:
54.请参阅图14,在封边槽上设有注浆口1-8,注浆口与竖直黏结物容纳母槽或水平黏结物容纳母槽连通。预设注浆口,利于注浆施工,减少开孔所使用的工时,提高施工效率。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