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的包覆组件、围挡底座及其浇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3248发布日期:2022-03-16 15:3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的包覆组件、围挡底座及其浇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围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的包覆组件、围挡底座及其浇筑模具。


背景技术:

2.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交通导行安全的需,施工前通常会采用临时围挡将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隔离,围挡通常由放置于地面上的混凝土底座和安装于混凝土底座顶部的围板组装而成,通过将若干个组装完成的工程围挡相连接,从而对施工现场围起,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工程围挡的使用在保护行人通行安全的同时,能够对施工产生的灰尘和噪音等污染源具有一定的隔离和减弱效果。
3.生产混凝土底座的浇筑模具通常是由两个端面板、两个侧面板和一个底面板围合构成,浇筑模具组装完成后即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底座的型腔。从浇筑模具的开口向型腔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脱模,从而得到成品的混凝土围挡底座,且围挡底座的底部宽度大于其上部宽度,以保证其放置于地面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4.在上述的相关技术中,混凝土围挡底座的外表面由于长期完全暴露于外,经常会受到外力或其他外界因素的作用而导致其表面易损坏或脱落问题,尤其在围挡底座的移动或运输过程中,围挡底座受到外力破坏可能性更大。由于混凝土围挡底座自身制造材料的原因,如何解决其表面易损坏或脱落问题,减少脱落部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污染,是以后技术改进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和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围挡底座受到外力或外界因素导致其表面出现损坏或脱落现象,减少脱落部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污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的包覆组件、围挡底座及其浇筑模具。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的包覆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的包覆组件,包括包覆于所述围挡底座侧面的侧面包覆板,所述侧面包覆板包括包覆于围挡底座上部外侧壁的上部包覆段、包覆于所述围挡底座中部外侧壁的中部包覆段以及包覆于所述围挡底座下部外侧壁的下部包覆段,所述中部包覆段倾斜设置,且所述中部包覆段的上端与所述上部包覆段的下端连接,所述中部包覆段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包覆段的上端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挡底座的侧面包覆有包覆组件,其侧面包覆板的上部包覆段包覆于围挡底座上部外侧壁上,侧面包覆板的中部包覆段包覆于围挡底座中部外侧壁上,侧面包覆板的下部包覆段包覆于围挡底座下部外侧壁上,从而形成了对围挡底座两个侧面的完全包覆效果,并增加了围挡底座的外侧壁与外界隔离的效果。当围挡底座的外侧壁受到外力或外界因素的直接影响时,包覆组件的侧面包覆板则起到较好的保护隔离效果,从而减少围挡底座的外侧壁出现损坏或脱落现象。同时减少了围挡底座的脱落部分对
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市政施工中的节能环保要求。
8.优选的,所述侧面包覆板的外边缘连接有折弯包覆板,所述折弯包覆板朝向所述围挡底座一侧方向弯折并包覆于所述围挡底座拐角处的外侧壁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弯包覆板包覆于围挡底座的拐角处,从而形成了对围挡底座拐角处的防护效果,进一步增加了围挡底座的外侧壁与外界隔离的效果。当围挡底座的拐角处受到外力或外界因素的直接影响时,折弯包覆板对围挡底座的拐角处起到了较好的保护隔离效果,从而减少围挡底座的拐角处出现损坏或脱落现象,同时减少了围挡底座的脱落部分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问题。
10.优选的,所述折弯包覆板远离所述侧面包覆板的一侧连接有嵌入包覆板,所述嵌入包覆板朝向所述围挡底座一侧方向折弯并埋设于所述围挡底座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入包覆板与折弯包覆板相连接,并且嵌入包覆板埋设于围挡底座内,在混凝土凝固后,嵌入包覆板阻碍折弯包覆板脱离围挡底座的表面,从而阻碍侧面包覆板脱离围挡底座,增加了包覆组件与围挡底座连结的紧固性。
12.优选的,所述嵌入包覆板上开设有梯形缺口,所述梯形缺口的宽度沿远离所述折弯包覆板的方向递减。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入包覆板上开设有梯形缺口,并且梯形缺口的宽度沿远离折弯包覆板的方向递减,当嵌入包覆板埋设于围挡底座内部时,梯形缺口能够使嵌入包覆板卡接在围挡底座内部,进一步阻碍了包覆组件脱离围挡底座,增加了包覆组件与围挡底座连结的紧固性。
14.优选的,所述下部包覆段的下部开设有两个定位口,所述下部包覆段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围绕于所述定位口边缘的拉结条;所述上部包覆段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上部包覆段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围绕于所述定位孔边缘的拉结条,拉结条均埋设于围挡底座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口位于折弯包覆板所在一侧的边缘和定位孔位于折弯包覆板所在一侧的边缘均连接有多个拉结条,且拉结条均埋设于围挡底座内,从而阻碍侧面包覆板的定位口处和定位孔处脱离围挡底座,增加了侧面包覆板的定位口处和定位孔处与围挡底座连结的紧固性。
16.优选的,所述拉结条为梯形状,并且拉结条的宽度沿远离所述侧面包覆板的方向递增。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结条靠近侧面包覆板一端的宽度小于远离侧面包覆板一端的宽度,当拉结条埋设于围挡底座内部时,梯形结构的拉结条进一步阻碍了侧面包覆板的定位口处和定位孔处脱离围挡底座,从而使包覆组件与围挡底座连结更加紧固。
18.优选的,所述围挡底座的两端面均包覆有端面包覆板,所述端面包覆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围挡底座两侧面包覆的侧面包覆板相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挡底座的端面包覆有端面包覆板,使围挡底座的侧面被包覆的同时,围挡底座的端面能够被端面包覆板包覆,进一步减少了围挡底座外漏的混凝土表面,同时对围挡底座的端面进行防护。
20.优选的,所述包覆组件的侧面包覆板、折弯包覆板、嵌入包覆板、端面包覆板和拉结条均采用金属薄板制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覆组件由金属薄板制成,使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展性,
从而便于折弯并定型成与围挡底座相契合的形状的同时,使包覆组件能够对围挡底座的外表面产生保护。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的浇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的浇筑模具,包括用于围合形成所述围挡底座型腔的两个端面板、两个侧面板和一个底面板,所述侧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半段、斜坡段和下半段,所述下半段的底面与所述底面板的顶面相连接,两个所述侧面板的所述斜坡段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递减,所述浇筑模具还包括有两个包覆组件,包覆组件包括侧面包覆板,两个所述侧面包覆板的下部包覆段分别贴覆于两个所述侧面板的上半段内侧壁上,两个所述侧面包覆板的中部包覆段分别贴覆于两个所述侧面板的斜坡段内侧壁上,两个所述侧面包覆板的上部包覆段分别贴覆于两个所述侧面板的下半段内侧壁上;所述侧面包覆板的左、右端分别对应延伸至所述端面板;两个所述端面板的内侧壁均贴覆有端面包覆板。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包覆组件分别贴覆于侧面板的内侧面,两个端面包覆板分别贴覆于端面板的内侧壁,当混凝土注入浇筑模具的同时,使包覆组件和端面包覆板能够完成对围挡底座的包覆,同时完成嵌入包覆板和拉结条的埋设,当混凝土凝固脱模后,从而得到外侧面包覆有包覆组件和端面包覆板的围挡底座。同时,包覆组件和端面包覆板贴覆于浇筑模具的内侧壁,使围挡底座在完成浇筑后脱模更加方便。
2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5.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所述围挡底座的两侧壁均包覆有所述包覆组件,所述包覆组件的上部包覆段包覆于所述围挡底座上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包覆组件的中部包覆段包覆于所述围挡底座中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包覆组件的下部包覆段包覆于所述围挡底座下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围挡底座的两个端面分别包覆有端面包覆板。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围挡底座的两个侧面均包覆有包覆组件,混凝土围挡底座的端面包覆有端面包覆板,从而形成了对围挡底座侧面的完全包覆效果,使围挡底座的外侧壁与外界隔离,从而增加了对围挡底座的防护,当围挡底座的外侧壁受到外力或外界因素的直接影响时,减少围挡底座的外侧壁出现损坏或脱落现象,降低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
27.综上所述,围挡底座的侧面包覆有包覆组件,其侧面包覆板的上部包覆段包覆于围挡底座上部外侧壁上,侧面包覆板的中部包覆段包覆于围挡底座中部外侧壁上,侧面包覆板的下部包覆段包覆于围挡底座下部外侧壁上,从而形成了对围挡底座侧面的完全包覆效果,并达到围挡底座的外侧壁与外界隔离的效果。当围挡底座的外侧壁受到外力或外界因素的直接影响时,包覆组件的侧面包覆板则起到较好的保护隔离效果,从而减少围挡底座的外侧壁出现损坏或脱落现象。同时减少了围挡底座的脱落部分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市政施工中的节能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包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主要展示定位孔位置的拉结条。
30.图3是图1中b处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展示定位孔口位置的拉结条。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围挡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浇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混凝土围挡底座的浇筑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包覆组件;11、侧面包覆板;111、上部包覆段;112、中部包覆段;113、下部包覆段; 12、折弯包覆板;13、嵌入包覆板;131、梯形缺口;14、拉结条;15、定位口;16、定位孔;17、端面包覆板;2、围挡底座;21、上部;211、起吊孔;22、中部;23、下部; 231、叉起槽;3、浇筑模具;31、侧面板;311、上半段;312、斜坡段;313、下半段;3131、芯棒插孔;32、端面板;33、底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围挡底座的包覆组件。
38.实施例1
39.参照图1所示,包覆组件1包括侧面包覆板11、折弯包覆板12、嵌入包覆板13以及拉结条 14,包覆组件1设置有两个,两个包覆组件1对称设置。侧面包覆板11包括上部包覆段 111、中部包覆段112、下部包覆段113。上部包覆段111的底端与中部包覆段112的顶端连接,中部包覆段112的底端与下部包覆段113的顶端连接;本实施例中,上部包覆段111、中部包覆段112和下部包覆段11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一体成型。两个中部22包覆板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40.参照图1所示,折弯包覆板12连接于侧面包覆板11的外边缘,本实施例中折弯包覆板12与侧面包覆板1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一体成型,折弯包覆板12向两个包覆组件1的相对内侧折弯,折弯包覆板12与侧面包覆板11垂直设置。嵌入包覆板13设置于折弯包覆板12远离侧面包覆板11的边缘,本实施例中嵌入包覆板13与折弯包覆板1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一体成型,嵌入包覆板13与折弯包覆板12垂直设置,嵌入包覆板13向两个包覆组件1的相对内侧折弯,嵌入包覆板13上开设有梯形缺口131,梯形缺口131的宽度沿远离折弯包覆板12的方向递减,梯形缺口131位于嵌入包覆板13上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梯形缺口131均匀分布。
41.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上部包覆段111上开设有定位孔16,定位孔16为圆形孔,定位孔16位于任一包覆组件1的上部包覆段111均水平对称开设有两个。
42.参照图1和图3所示,下部包覆段113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口15,定位口15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定位口15位于任一包覆组件1的下部包覆段113均对称开设有两个。
43.参照图1所示,拉结条14连接于侧面包覆板11的定位口15和定位孔16的内侧边缘,本实施例中拉结条14与侧面包覆板1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一体成型,拉结条14 为梯形状,拉结条14靠近侧面包覆板11的一端小于远离侧面包覆板11的一端,拉结条14 垂直于侧面包覆板11,拉结条14位于侧面包覆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拉结条14位于定位口15和定位孔16的内侧边缘均匀分布。
44.参照图1所示,两个侧面包覆板11之间设置有两个端面包覆板17,两个端面包覆板 17分别竖直设置于侧面包覆板11的两端,端面包覆板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侧折弯包覆板12远离侧面包覆板11一端,端面包覆板17的顶面与侧面包覆板11的顶面齐平,端面包
覆板17的底面与侧面包覆板11的底面齐平。
45.参照图1所示,包覆组件1中的侧面包覆板11、折弯包覆板12、嵌入包覆板13、端面包覆板17和拉结条14均采用金属薄板制成。
46.实施例2
47.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覆组件1包覆于围挡底座2的外侧面。围挡底座2包括由上而下一次连接的上部21、中部22和下部23,围挡底座2的上部 21、中部22和下部23一体成型,中部22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距离逐渐增加。
48.参照图4所示,两个侧面包覆板11的上部包覆段111分别包覆于围挡底座2上部21 的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包覆板11的中部包覆段112分别包覆于围挡底座2中部22的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包覆板11的下包覆板分别包覆于围挡底座2下部23的两个侧面,两个端面包覆板17包覆于围挡底座2的两个端面。折弯包覆板12包覆于围挡底座2拐角处的外侧壁上,嵌入包覆板13和拉结条14均埋设于围挡底座2内。
49.参照图4所示,围挡底座2的底面开设有叉起槽231,叉起槽231均贯穿围挡底座2 的两个侧面,叉起槽231的竖直截面均为梯形,叉起槽231由上至下宽度之间增加,叉起槽 231位于围挡底面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侧面包覆板11上的定位口15分别位于两个叉起槽 231的槽口,定位口15的轮廓均与叉起槽231的槽口的轮廓相契合。
50.参照图4所示,围挡底座2的上部21开设有两个起吊孔211,两个起吊孔211均为圆形孔,两个起吊孔211均贯穿于围挡底座2的上部21的两个侧面,两个起吊孔211位于围挡底座2的上部21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两个侧面包覆板11上的定位孔16分别位于起吊孔211的孔口处,定位孔16的孔口均与起吊孔211的孔口相契合。
51.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两个侧面包覆板11包覆于围挡底座2的两个侧面,折弯包覆板12向靠近围挡底座2的方向弯折并包覆于围挡底座2拐角处的外侧壁上,并通过埋设于围挡底座2内的嵌入包覆板13增加包覆组件1与围挡底座2连接的紧固性,同时端面包覆板17对围挡底座2的端面进行包覆。从而形成了对围挡底座2外侧面的完全包覆效果,并增加了围挡底座2的外侧壁与外界隔离的效果。当围挡底座2的外侧壁受到外力或外界因素的直接影响时,包覆组件1和端面包覆板17对围挡底座2起到较好的保护隔离效果,从而减少围挡底座2的外侧壁出现损坏或脱落现象。同时减少了围挡底座2的脱落部分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市政施工中的节能环保要求。
52.实施例3
53.参照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包覆组件1和围挡底座2均倒置于浇筑模具3内,浇筑模具3包括两个端面板32、两个侧面板31和一个底面板33,浇筑模具3的型腔由两个端面板32、两个侧面板31和一个底面板33相互围合而成。两个侧面板31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半段311、斜坡段312和下半段313,两个侧面板31的斜坡段312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递减。两个侧面板31的下半段313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芯棒插孔3131,四个芯棒插孔3131分别位于四个定位孔16所在位置,芯棒插孔3131的直径均与定位孔16的直径相等。
54.参照图5和图6所示,两个包覆组件1的上部包覆段111分别贴覆于两个侧面板31 下半段313的内侧壁,两个包覆组件1的中部包覆段112分别贴覆于两个侧面板31斜坡段 312的内侧壁,两个包覆组件1的下部包覆段113分别贴覆于两个侧面板31上半段311的内侧
壁。两个侧面包覆板11底部的折弯包覆板12的底面均抵触于浇筑模具3底面板33的顶面,两个侧面包覆板11两端的折弯包覆板12分别抵触于浇筑模具3中两个端面板32的内侧壁,两个侧面包覆板11顶部的折弯包覆板12的顶面与侧面板31的顶面齐平,两个端面板32的侧面分别抵触于两个端面板32的内侧壁。
55.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两个包覆组件1分别贴覆于侧面板31的内侧面,两个端面包覆板17分别贴覆于端面板32的内侧壁,当混凝土注入浇筑模具3的同时,使包覆组件和端面包覆板能够完成对围挡底座2的包覆,同时完成嵌入包覆板13和拉结条14的埋设,当混凝土凝固脱模后,从而得到外侧面包覆有包覆组件1和端面包覆板17的围挡底座2。同时,包覆组件1和端面包覆板17贴覆于浇筑模具3的内侧壁,使围挡底座2在完成浇筑后脱模更加方便。
5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