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伏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9346发布日期:2022-01-19 19:1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光伏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光伏瓦。


背景技术:

2.光伏瓦是一种装在屋顶上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光伏组件,光伏瓦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是起到遮挡作用,其次是光伏发电。在实际安装中,会在屋顶安装若干个光伏瓦,上下层瓦之间堆叠安装,相邻两个瓦之间则通过连接部件实现连接,现有技术中,相邻两个瓦片之间的连接部件为一体的,材质为玻璃,其整体造价较高,且在实际应用时容易爆裂,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4.现有技术中光伏瓦成本高、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新型光伏瓦,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电池片;
6.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边框,所述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边框;
7.不同新型光伏瓦的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能够搭接在一起。
8.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光伏瓦在实际应用时,将相邻的两个瓦片通过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搭接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两个瓦片之间的连接通过两个分体的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配合实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连接结构容易爆裂、稳定性差的缺陷,同时造价更低,经济性较好。
9.优化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
10.预留的安装孔可用于安装挂钩,以便于将其挂装在屋顶,或者,可通过安装孔直接将其挂在其他部件上,安装较为方便,且结构较为稳固。
11.优化的,所述安装孔至少设置两个。
12.优化的,所述电池片设置若干个,所有电池片按照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布在本体上。
13.优化的,所述第一边框靠近本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槽;
14.所述第二边框靠近本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槽;
15.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分别卡在本体的两端。
16.通过卡槽卡接的方式将边框与本体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安装方便且可靠。
17.优化的,所述第一边框远离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搭钩部;
18.所述第二边框远离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搭钩部;
19.所述第一搭钩部能够与第二搭钩部配合安装实现搭接。
20.通过两个配合的搭接部实现搭接,方便实际安装,且搭接结构能够有效将相邻的瓦片连接,结构稳固可靠。
21.优化的,所述第二搭钩部包括两个向下的凸起,第一搭钩部与第二搭钩部搭接时,
所述两个凸起位于第一搭钩部的开口中。
22.优化的,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中均设置有空腔。
23.空腔的设置能够在确保强度的同时有效减轻边框的重量,实现轻量化,节约材料,成本更低。
24.优化的,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均为平滑过渡的曲面形状;
25.第一边框、第二边框搭接后形成中间凸起、两端共面的平滑曲面形状。
26.曲面形状方便排水,避免积水。
27.优化的,所述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搭接时,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位于第一边框端部上方;
28.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分别位于搭接形成的中间凸起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的搭接位置位于中间凸起的第一侧。
29.搭接结构中,第二边框的端部位于第一边框端部上方,且将搭接位置以及第一边框均位于中间凸起位置的同一侧,能够避免雨水从搭接位置流至瓦片下面,防水效果更好。
3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31.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光伏瓦在实际应用时,将相邻的两个瓦片通过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搭接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两个瓦片之间的连接通过两个分体的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配合实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连接结构容易爆裂、稳定性差的缺陷,同时造价更低,经济性较好。
32.2.预留的安装孔可用于安装挂钩,以便于将其挂装在屋顶,或者,可通过安装孔直接将其挂在其他部件上,安装较为方便,且结构较为稳固。
33.3.通过卡槽卡接的方式将边框与本体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安装方便且可靠。
34.4.通过两个配合的搭接部实现搭接,方便实际安装,且搭接结构能够有效将相邻的瓦片连接,结构稳固可靠。
35.5.空腔的设置能够在确保强度的同时有效减轻边框的重量,实现轻量化,节约材料,成本更低。
36.6.曲面形状方便排水,避免积水。
37.7.搭接结构中,第二边框的端部位于第一边框端部上方,且将搭接位置以及第一边框均位于中间凸起位置的同一侧,能够避免雨水从搭接位置流至瓦片下面,防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光伏瓦的立体图;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光伏瓦的爆炸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光伏瓦的主视图;
4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边框的主视图;
4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边框的主视图;
4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光伏瓦的俯视图;
4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光伏瓦的仰视图;
4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搭接时的示意图;
4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水胶条的示意图;
4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水胶条的主视图;
4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水胶条安装在本体、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上的主视图;
4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水胶条安装在本体、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上的俯视图;
5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线盒的示意图;
51.其中,
52.本体-1;安装孔-11;
53.电池片-2;
54.第一边框-3;第一卡槽-31;第一搭钩部-32;
55.第二边框-4;第二卡槽-41;第二搭钩部-42;凸起-421;
56.空腔-5;
57.止水胶条-6;
58.接线盒-7。
具体实施方式
5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0.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光伏瓦,包括本体1、电池片2、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
61.如图2、3所示,所述本体1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为圆孔,所述安装孔11至少设置两个。如图6所示,本体1上设置有电池片2;所述电池片2设置若干个,所有电池片2按照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布在本体1上,本实施例中,每个本体1上设置有12块电池片2,电池片2按照3行4列的阵列方式分布在本体1上。
62.如图1、7所示,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边框3,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边框4;不同新型光伏瓦的第一边框3与第二边框4能够搭接在一起。
63.具体的,如图4、5所示,所述第一边框3靠近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槽31;所述第二边框4靠近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槽41;所述第一卡槽31、第二卡槽41分别卡在本体1的两端。
64.如图4、5所示,所述第一边框3远离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搭钩部32;所述第二边框4远离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搭钩部42;所述第一搭钩部32能够与第二搭钩部42配合安装实现搭接。
65.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搭钩部42包括两个向下的凸起421,第一搭钩部32与第二搭钩部42搭接时,所述两个凸起421位于第一搭钩部32的开口中。
66.如图4、5所示,所述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中均设置有空腔5,空腔5走向平行于本体1的端部,即空腔5走向沿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的长度方向,空腔5两端导通,实际应用
中,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采用树脂、塑料。
67.如图4、5所示,所述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均为平滑过渡的曲面形状;如图8所示,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搭接后形成中间凸起、两端共面的平滑曲面形状。所述第一边框3与第二边框4搭接时,所述第二边框4的端部位于第一边框3端部上方;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分别位于搭接形成的中间凸起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的搭接位置位于中间凸起的第一侧。
68.进一步的,如图9-12所示,所述本体1、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上还设置有止水胶条6,止水胶条6截面为半圆形,其内部中空,止水胶条6下表面贴合在本体1、第一边框3、第二边框4上表面,实际应用中,上一层新型光伏瓦的下端能够压在下一层新型光伏瓦上的止水胶条6上,进而防止雨水上窜至上一层新型光伏瓦的下方,起到止水作用。
69.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接线盒7,来自本体1、电池片2的引线连接至接线盒7,并经接线盒7引出。
70.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光伏瓦在实际应用时,将相邻的两个瓦片通过第一边框3与第二边框4搭接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两个瓦片之间的连接通过两个分体的第一边框3与第二边框4配合实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连接结构容易爆裂、稳定性差的缺陷,同时造价更低,经济性较好。
71.预留的安装孔11可用于安装挂钩,以便于将其挂装在屋顶,或者,可通过安装孔11直接将其挂在其他部件上,安装较为方便,且结构较为稳固。通过卡槽卡接的方式将边框与本体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安装方便且可靠。通过两个配合的搭接部实现搭接,方便实际安装,且搭接结构能够有效将相邻的瓦片连接,结构稳固可靠。空腔5的设置能够在确保强度的同时有效减轻边框的重量,实现轻量化,节约材料,成本更低。曲面形状方便排水,避免积水。搭接结构中,第二边框4的端部位于第一边框3端部上方,且将搭接位置以及第一边框3均位于中间凸起位置的同一侧,能够避免雨水从搭接位置流至瓦片下面,防水效果更好。
7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