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流池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流池逆作法池壁外模板的支模装置。
背景技术:2.在冶金轧制板、棒、线、管、型材等工程中,在冶金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其材料氧化皮渣污水,为使生产用水节水环保循环使用,需要对该生产污水进行氧化皮渣沉淀处理,即使用重力式旋流沉淀池处理,简称旋流池处理。钢筋混凝土旋流池投资省、经营管理费用少、占地面积小、清渣方便,其具有独特的池型结构和沉淀效率高的突出优点。旋流池直径不大,但是深度较深,在常规地基上的旋流池施工一般采用放坡开挖、沉井等方式施工,这些施工方式都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支撑,但是目前对于特殊地质情况下的旋流池施工技术研究是尚有欠缺的。目前多采用逆作法对旋流池进行施工,旋流池钢筋混凝土外筒池壁外模板常用传统方式为使用块石或砖砌筑为外模,这种块石或砖砌筑外模方式,砌筑量大,工期长,施工效率低,费用高;并且施工过程中难以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同时操作十分不便。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旋流池逆作法池壁外模板的支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旋流池逆作法池壁外模板的支模装置,能够对逆作法过程中的外筒壁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安装固定预埋件对外模板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强。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旋流池逆作法池壁外模板的支模装置,应用于逆作法施工旋流池中,包括固定预埋件、外模板组件、拉钩固定杆和内模板组件;所述固定预埋件的一端固定在上一段外筒壁的外壁底部、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外模板组件,所述外模板组件垂直向下设置且固定在底部地基上,所述内模板组件设置在外筒壁的内壁上,且所述内模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拉钩固定杆,所述拉钩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模板组件上,所述内模板组件和所述外模板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能够对逆作法过程中的外筒壁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安装固定预埋件对外模板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强。
6.优选的,所述内模板组件远离所述外筒壁的一侧还设置有施工平台。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上完成浇筑混凝土等工艺步骤。
7.优选的,所述固定预埋件的数量为多个,且阵列分布在上一段外筒壁上。预埋间距500-600mm。且固定预埋件为z字型结构。
8.优选的,所述外模板组件包括固定立杆、外模板和水平固定环,所述固定立杆与所述固定预埋件的数量相同,所述固定立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预埋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拉钩固定杆上,所述水平固定环用于连接多个固定立杆,所述外模板固定在固定立杆上。固定立杆使用废旧ф 25-28mm2-3根钢筋搭接两面焊接接长或整根钢筋,长度按每1逆
作法段高度约2.1-2.2m。
9.优选的,所述内模板组件包括支撑架、内模板,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拉钩固定架上,所述内模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内模板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注入口。
10.优选的,所述固定预埋件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端陷入上一端外筒壁内,所述支撑部和第二固定端共同对固定立杆进行固定。
11.还提供一种旋流池逆作法池壁外模板的支模装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s1:安装措施桩,并采用正做法施工旋流池第一外筒池壁段;
13.s2:在第一外筒池壁段的底部安装固定预埋件,且所述固定预埋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外筒池壁段上、另一端远离所述旋流池的内筒方向设置;
14.s3:在固定预埋件底部垂直焊接安装固定立杆,固定立杆的底部固定在地基上;
15.s4:在固定立杆上安装水平固定环,对固定立杆进行固定;
16.s5:在固定立杆上安装外模板;
17.s6:在固定立杆的底部安装拉钩固定杆,且拉钩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外筒的内壁内;
18.s7:在拉钩固定杆上安装内模板、内模板支撑架及施工平台;
19.s8:采用浇筑逆作法往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浇筑第一段混凝土;
20.s9:沿旋流池外筒池壁向下挖土,按步骤s2-s8浇筑出第二段混凝土;
21.s10:循环步骤上述步骤直到旋流池外筒池壁施工完成;
22.s11:对外筒池壁外的空位进行砂石土回填,采用原土对步骤s1中正做法开挖的空位。当第一段混凝土强度达到75%,再拆除内模板、内模板支撑架和施工平台
23.优选的,在步骤s1中,措施桩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筒池壁段内,也预设在整个外筒壁的浇筑位置上。
24.优选的,外筒壁包括圆筒结构和锥底结构,采用二分法对剩余外筒壁进行加工,即第一段混凝土、第二段混凝土和第一段外筒池壁的高度之和等于外筒壁圆筒结构的高度。第一段混凝土的高度约2m,对部分不稳定或开挖过多的部位采取砖嵌填砌筑支护基坑或使用钢丝网喷混凝土支护基坑;第一段外筒池壁段的高度约为5m,圆筒结构的高度为11m左右,剩余部分为第二段混凝土的高度。
25.优选的,固定预埋件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固定预埋件的间距为 500-600mm。
2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旋流池逆作法池壁外模板的支模装置,应用于逆作法施工旋流池中,包括固定预埋件、外模板组件、拉钩固定杆和外模板组件;所述固定预埋件的一端固定在上一段外筒壁的外壁底部、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外模板组件,所述外模板组件垂直向下设置且固定在底部地基上,所述内模板组件设置在外筒壁的内壁上,且所述内模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拉钩固定杆,所述拉钩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模板组件上,所述内模板组件和所述外模板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能够对逆作法过程中的外筒壁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安装固定预埋件对外模板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筒壁池端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施工过程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预埋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施工过程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布置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3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5.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立杆和固定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立杆和拉钩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38.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9.具体元素符号说明:1-地基,2-措施桩,3-第一外筒池壁段,4-固定预埋件,5-施工平台,6-固定立杆,7-拉钩固定杆,8-外模板,9-内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1.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施例的一种旋流池逆作法池壁外模板的支模装置,应用于逆作法施工旋流池中,包括固定预埋件4、外模板组件、拉钩固定杆7和内模板组件;所述固定预埋件4的一端固定在上一段外筒壁的外壁底部、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外模板组件,所述外模板组件垂直向下设置且固定在底部地基1上,所述内模板组件设置在外筒壁的内壁上,且所述内模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拉钩固定杆7,所述拉钩固定杆7 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模板组件上,所述内模板组件和所述外模板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腔。能够对逆作法过程中的外筒壁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安装固定预埋件4对外模板8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强。
42.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所述内模板组件远离所述外筒壁的一侧还设置有施工平台5。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5上完成浇筑混凝土等工艺步骤。本实施例的所述固定预埋件4的数量为多个,且阵列分布在上一段外筒壁上。预埋间距500-600mm。且固定预埋件4为z字型结构。本实施例的所述外模板组件包括固定立杆6、外模板8和水平固定环,所述固定立杆6与
所述固定预埋件4的数量相同,所述固定立杆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预埋件4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拉钩固定杆7上,所述水平固定环用于连接多个固定立杆6,所述外模板8固定在固定立杆6上。固定立杆6使用废旧ф25-28mm2-3 根钢筋搭接两面焊接接长或整根钢筋,长度按每1逆作法段高度约 2.1-2.2m。本实施例的所述内模板组件包括支撑架、内模板9,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拉钩固定架上,所述内模板9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内模板9 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注入口。本实施例的所述固定预埋件4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端陷入上一端外筒壁内,所述支撑部和第二固定端共同对固定立杆6进行固定。
43.实施例3: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旋流池逆作法池壁外模板的支模装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措施桩2,并采用正做法施工旋流池第一外筒池壁段3;s2:在第一外筒池壁段3的底部安装固定预埋件4,且所述固定预埋件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外筒池壁段3上、另一端远离所述旋流池的内筒方向设置;s3:在固定预埋件4底部垂直焊接安装固定立杆6,固定立杆6的底部固定在地基1上;s4:在固定立杆6上安装水平固定环,对固定立杆6进行固定;s5:在固定立杆6上安装外模板8;
44.s6:在固定立杆6的底部安装拉钩固定杆7,且拉钩固定杆7的另一端设置在外筒的内壁内;s7:在拉钩固定杆7上安装内模板9、内模板9支撑架及施工平台5;s8:采用浇筑逆作法往外模板8和内模板9之间浇筑第一段混凝土;s9:沿旋流池外筒池壁向下挖土,按步骤s2-s8浇筑出第二段混凝土;s10:循环步骤上述步骤直到旋流池外筒池壁施工完成;s11:对外筒池壁外的空位进行砂石土回填,采用原土对步骤s1中正做法开挖的空位。当第一段混凝土强度达到75%,再拆除内模板9、内模板9支撑架和施工平台5。拉钩固定杆7为l型结构。
45.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在步骤s1中,措施桩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筒池壁段3内,也预设在整个外筒壁的浇筑位置上。本实施例的外筒壁包括圆筒结构和锥底结构,采用二分法对剩余外筒壁进行加工,即第一段混凝土、第二段混凝土和第一段外筒池壁的高度之和等于外筒壁圆筒结构的高度。第一段混凝土的高度约2m,对部分不稳定或开挖过多的部位采取砖嵌填砌筑支护基坑或使用钢丝网喷混凝土支护基坑;第一段外筒池壁段的高度约为5m,圆筒结构的高度为11m左右,剩余部分为第二段混凝土的高度。本实施例的固定预埋件4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固定预埋件4的间距为 500-600mm。
46.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旋流池外筒直径约ф15m、池壁厚度约1m、高度约16m(筒体池壁高度约11m;锥底深度约5m);内筒直径约ф5m、池壁厚度约0.4m、高度约10m;埋入地面深度约-15m钢筋混凝土内外筒锥底结构构筑物。本专利旋流池地基1土质为自然粘性土,土质稳定性好。选择逆作法施工,外筒池壁及锥底应用逆作法施工,外筒池壁及锥底施工完后,从锥底部向上施工内筒结构;旋流池钢筋混凝土外筒池壁间隔设计施工措施桩2,作为旋流池外筒池壁逆作法支撑桩,即为桩-壁合一;先开挖旋流池基坑,正作法施工本旋流池地面以下约-5m外筒池壁段。再分2段、每1 段约2m深度,向下部逐段逆作法施工旋流池外筒池壁。安装一次性使用外模板8支撑架装置及木模板,逆作法每一段外筒池壁施工后,不拆除外模板8支撑架装置及木模板,达到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充分利用废旧钢筋钢材、旧模板,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支模工期,具有较大推广使用价值。
47.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48.1)、设计制作旋流池外筒池壁外模板8支撑架装置,安装一次性使用外模板8;逆作
法该段施工后不拆除外模板8支撑架及外模板8,充分利用废旧钢筋钢材、旧模板;
49.2)、操作简便,节材,绿色施工,施工效率高,减少旋流池逆作法基坑支付,缩短旋流池池逆作法支模工期,降低旋流池逆作法施工成本,具有较大推广使用价值。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