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5540发布日期:2022-02-23 21:3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建设房屋稳定性高,寿命长,但是传统的防护建筑方法存在用工时间长,用料成本高的问题,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建筑越来越被大众接受,钢结构主要是用在不承受大载荷的承重建筑,轻钢结构建筑需要大量的钢结构材料,根据建筑设计的连接方式设置不同形状的连接件进行安装,现有的钢结构连接件的结构简单,连接效果及连接稳定性不理想,由其是用于房屋梁体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稳定性差的话直接影响着房屋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连接件,所述钢结构连接件主要由上连接件本体、下连接件本体及梁体组成,上连接件本体及下连接件本体上设置有侧连接槽、侧连接轴、上连接槽、下连接轴、连接槽、侧连接槽连接孔、侧连接轴连接孔、上连接槽连接孔、下连接轴连接孔、连接槽连接孔,上连接件本体及下连接件本体可设置有多个,下连接件本体通过下连接轴嵌入到上连接槽内与上连接件本体连接,上连接件本体侧面位置通过侧连接轴嵌入到侧连接槽连接,梁体通过梁体连接轴嵌入连接槽与上连接件本体及下连接件本体连连接,组成钢结构梁体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轴体嵌入槽体后从连接孔处插入连接,稳定性高,连接效果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所述钢结构连接件主要包括上连接件本体、侧连接槽、侧连接轴、上连接槽、下连接轴、连接槽、侧连接槽连接孔、侧连接轴连接孔、上连接槽连接孔、下连接轴连接孔、连接槽连接孔、下连接件本体、梁体、梁体连接轴、梁体连接孔,所述上连接件本体为长方体结构,侧连接槽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左侧,侧连接轴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右侧,上连接槽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顶部,下连接轴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底部,连接槽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正面,连接槽连接孔设置在连接槽上,侧连接槽连接孔设置在侧连接槽上,侧连接轴连接孔设置在侧连接轴上,上连接槽连接孔设置在上连接槽上,下连接轴连接孔设置在下连接轴上,下连接件本体为长方体结构,下连接件本体左侧设置有侧连接槽,下连接件本体右侧设置有侧连接轴,所述上连接槽设置在下连接件本体底部,下连接轴设置在下连接件本体顶部,连接槽设置在下连接件本体正面,所述侧连接槽连接孔设置在侧连接槽上,下连接轴连接孔设置在下连接轴上,下连接件本体通过下连接轴与上连接件本体连接,连接槽上设置有连接槽连接孔,所述梁体的左右侧面设置有梁体连接轴,梁体连接孔设置在梁体连接轴上,梁体通过梁体连接轴与连接槽连接。
6.所述侧连接槽的正面及背面均设置有侧连接槽连接孔,侧连接轴嵌入侧连接槽设
置,侧连接槽连接孔与侧连接轴连接孔位置对应。
7.所述上连接槽的生面及背面均设置有上连接槽连接孔,下连接轴嵌入上连接槽设置,上连接槽连接孔与下连接轴连接孔位置对应。
8.所述连接槽的上下位置均设置有连接槽连接孔,梁体连接轴嵌入连接槽设置,连接槽连接孔与梁体连接孔位置对应。
9.所述连接槽上设置有至少两排连接槽连接孔,梁体连接孔也设置有两排。
10.所述上连接件本体的背面及下连接件本体的背面均设置有连接槽。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钢结构连接件主要由上连接件本体、下连接件本体及梁体组成,上连接件本体及下连接件本体上设置有侧连接槽、侧连接轴、上连接槽、下连接轴、连接槽、侧连接槽连接孔、侧连接轴连接孔、上连接槽连接孔、下连接轴连接孔、连接槽连接孔,上连接件本体及下连接件本体可设置有多个,下连接件本体通过下连接轴嵌入到上连接槽内与上连接件本体连接,上连接件本体侧面位置通过侧连接轴嵌入到侧连接槽连接,梁体通过梁体连接轴嵌入连接槽与上连接件本体及下连接件本体连连接,组成钢结构梁体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轴体嵌入槽体后从连接孔处插入连接,稳定性高,连接效果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下连接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梁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上连接件本体、2-侧连接槽、3-侧连接轴、4-上连接槽、5-下连接轴、6-连接槽、7-侧连接槽连接孔、8-侧连接轴连接孔、9-上连接槽连接孔、10-下连接轴连接孔、11-连接槽连接孔、12-下连接件本体、13-梁体、14-梁体连接轴、15-梁体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17.如图1-3所示,所述钢结构连接件主要包括上连接件本体1、侧连接槽2、侧连接轴3、上连接槽4、下连接轴5、连接槽6、侧连接槽连接孔7、侧连接轴连接孔8、上连接槽连接孔9、下连接轴连接孔10、连接槽连接孔11、下连接件本体12、梁体13、梁体连接轴14、梁体连接孔15,所述上连接件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侧连接槽2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1左侧,侧连接轴3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1右侧,上连接槽4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1顶部,下连接轴5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1底部,连接槽6设置在上连接件本体1正面,侧连接槽连接孔7设置在侧连接槽2上,侧连接轴连接孔7设置在侧连接轴3上,上连接槽连接孔9设置在上连接槽4上,下连接轴连接孔10设置在下连接轴5上,下连接件本体12为长方体结构,下连接件本体12左侧设置有侧连接槽2,下连接件本体12右侧设置有侧连接轴3,所述上连接槽4设置在下连接件本体12底部,下连接轴5设置在下连接件本体12顶部,连接槽6设置在下连接件本体12正面,连接槽连接孔11设置在连接槽6上,所述侧连接槽连接孔7设置在侧连接槽2上,侧连接轴连接孔7设置在侧连接轴3上,所述侧连接槽2的正面及背面均设置有侧连接槽连接孔7,侧连接轴3
嵌入侧连接槽2设置,侧连接槽连接孔7与侧连接轴连接孔 8位置对应,上连接槽连接孔9设置在上连接槽4上,下连接轴连接孔10设置在下连接轴5上,下连接件本体12通过下连接轴5与上连接件本体1连接,所述上连接槽4的生面及背面均设置有上连接槽连接孔9,下连接轴5嵌入上连接槽4设置,上连接槽连接孔9与下连接轴连接孔10位置对应,连接槽上设置有连接槽连接孔,所述梁体的左右侧面设置有梁体连接轴,梁体连接孔15设置在梁体连接轴14上,梁体13通过梁体连接轴14与连接槽6连接,所述连接槽6的上下位置均设置有连接槽连接孔11,梁体连接轴14嵌入连接槽6设置,连接槽连接孔11与梁体连接孔15位置对应,所述连接槽6上设置有至少两排连接槽连接孔11,梁体连接孔15也设置有两排,所述上连接件本体1的背面及下连接件本体12的背面均设置有连接槽6。
18.所述钢结构连接件主要由上连接件本体1、下连接件本体12及梁体14组成,上连接件本体1及下连接件本体12上设置有侧连接槽2、侧连接轴3、上连接槽4、下连接轴5、连接槽6、侧连接槽连接孔7、侧连接轴连接孔8、上连接槽连接孔9、下连接轴连接孔10、连接槽连接孔11,上连接件本体1及下连接件本体12可设置有多个,下连接件本体12通过下连接轴5嵌入到上连接槽4内,插入连接螺栓固定的方式与上连接件本体1连接,上连接件本体1侧面位置通过侧连接轴3嵌入到侧连接槽2连接,插入连接螺栓固定的方式将多个上连接件本体1及下连接件本体12侧面方向连接起来,梁体13通过梁体连接轴14嵌入连接槽6,插入连接螺栓固定的方式与上连接件本体1及下连接件本体12连接,侧连接槽连接孔7、侧连接轴连接孔8、上连接槽连接孔9、下连接轴连接孔10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连接槽6上设置有至少两排连接槽连接孔11,梁体连接孔15也设置有两排,可保证连接螺栓的数量,以保证连接效果,上连接件本体1上下位置连接下连接件本体12,侧面位置连接上连接件本体1及下连接件本体12,上连接件本体1及下连接件本体12的正面及本面连接梁体13,组成钢结构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轴体嵌入槽体后从连接孔处插入连接,稳定性高,连接效果好。
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