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模板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0730发布日期:2022-02-09 14:2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模板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模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铝模板全称为混凝土工程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竹、木胶合板、钢模板之后新一代模板系统。按照受力方式不同,铝模板体系可分为拉杆体系和拉片体系两大类,其中拉片体系总体成本低,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
3.由于建筑形式的多样性,有些部位如楼梯侧墙、大截面端板等位置,如图1所示,其浇筑型腔需要两块垂直设置的铝模板1

,两块铝模板1

再通过角铝2

实现固定,具体地,两块模板1

靠近彼此的边肋11

也相垂直,角铝2

的两个支撑壁21分别对应与两个边肋11

连接,进而实现两个铝模板1

的连接。但是仅采用角铝来对两个铝模板进行固定的方式牢固度差,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涨模(型腔内浇筑的混凝土对铝模板的作用力过大导致铝模板发生变形)的情况,影响施工质量。
4.因此,亟需一种铝模板加固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铝模板加固装置,能对垂直设置的铝模板进行加固,避免涨模,进而能提高施工质量。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铝模板加固装置,用于加固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所述第一铝模板的第一边肋的宽度方向沿x向延伸,所述第二铝模板的第二边肋的宽度方向沿y向延伸,所述第一边肋和所述第二边肋相连接,所述x向垂直于所述y向,所述铝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卡座、活动组件和推动组件,卡座上设置有直角缺口部,所述直角缺口部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深度沿所述x向的插接槽,所述第一边肋插接于所述插接槽,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直角缺口部内,推动组件能推动所述活动组件相对所述卡座运动,以使所述活动组件将所述第一边肋和所述第二边肋夹紧于所述卡座。本实用新型的铝模板加固装置,第一边肋插接于沿x向延伸的插接槽内,并与插接槽的槽底抵接,从而对第一边肋沿x向进行了限位和支撑,通过推动组件沿y向推动活动组件,使活动组件和卡座共同沿y向限位并支撑第一边肋和第二边肋,从而有效防止垂直设置的第一边肋和第二边肋因型腔内浇筑的混凝土的作用力过大而发生位置移动、膨胀变形等,提高铝模板连接位置的牢固性,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8.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铝模板加固装置还包括加固杆和紧固件,所述加固杆穿设于所述卡座,所述紧固件能锁定所述加固杆与所述卡座位置。加固杆能分担铝模板及其内的混凝土对卡座的作用力,从而提高整个铝模板加固装置的结构强度,提高对铝模板的加固效果。
9.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卡座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加固杆设置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母,所述加固杆的至少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母,所述螺母抵接于所
述u型槽的端部。通过在卡座上设置u型槽,可以从u型槽侧面的开口处方便地安装和拆卸加固杆,使螺母不必从加固杆的端部旋下或安装上,减少了螺母安装或旋下的行程,从而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10.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u型槽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螺母朝向所述u型槽的端面的一侧设置有锥面,所述锥面与所述倒角抵接。通过锥面与倒角的配合,能有效防止加固杆沿u型槽滑动,保证加固杆的位置稳定,进而保证可靠的加固效果。
11.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铝模板加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加固杆,至少两个所述加固杆中的一个沿所述x向延伸,一个沿所述y向延伸。两个加固杆分别沿x向和y向对卡座进行支撑加强,保证整个铝模板加固装置的加强效果。
12.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第一铝模板还包括沿y向延伸的加固方管,所述卡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深度方向沿z向且沿所述y向贯穿所述卡座,所述限位槽被配置为与所述加固方管卡接配合;或所述第二铝模板上还包括沿x向延伸的加固方管,所述卡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深度方向沿z向延伸且沿所述x向贯穿所述卡座,所述限位槽被配置为与所述加固方管卡接配合。通过设置深度沿z向的限位槽与第一铝模板/第二铝模板上的加固方管的配合,能有效防止卡座相对于边肋发生滑动或者转动,保证铝模板加固装置与两个铝模板之间的位置稳定性,进而保证可靠的加固效果。
13.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螺纹件,所述螺纹件沿所述y向延伸且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组件上,所述螺纹件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卡座且与所述卡座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螺纹件可以方便地实现推动活动组件相对于卡座运动,从而能方便地实现将卡座安装至第一边肋和第二边肋上,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14.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件本体和配合件,活动件本体包括沿所述x向设置第一抵接部和沿所述y向设置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被配置为抵接所述第二边肋,所述第二抵接部被配置为抵接所述第一边肋,配合件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配合件与所述活动件本体围成t型槽,所述螺纹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将活动组件设置为由可拆卸连接的活动件本体和配合件组成,从而能更方便地实现螺纹件与卡座的螺纹连接及与活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使铝模板加固装置自身的装配更方便。
15.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第二抵接部朝向所述配合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阶梯半槽,所述配合件包括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第一配合件朝向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阶梯半槽,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一阶梯半槽和所述第二阶梯半槽围成阶梯槽,第二配合件,设置在所述阶梯槽内且位于远离所述螺纹件的一端,以使所述阶梯槽形成所述t型槽。通过分别在第一配合件和第二抵接部上设置阶梯半槽,且将第二配合件放置在阶梯槽后能形成用于限位螺纹件的t型槽,使t型槽的实际机加工更为方便。
16.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直角缺口部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槽,所述活动组件能在所述导向槽内沿所述y向滑动。通过导向槽对活动组件运动的导向,使活动组件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边肋和第二边肋的抵接位置更为准确,进而保证对第一边肋和第二边肋稳定可靠的加固效果。
17.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旋动执手,所述旋动执手与所述螺
纹件的第二端连接。通过设置旋动执手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地驱动活动组件运动,以安装或拆卸卡座。
1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的铝模板加固装置,第一边肋插接于沿x向延伸的插接槽内,并与插接槽的槽底抵接,从而对第一边肋沿x向进行了限位和支撑,通过推动组件沿y向推动活动组件,使活动组件和卡座共同沿y向限位并支撑第一边肋和第二边肋,从而有效防止垂直设置的第一边肋和第二边肋因型腔内浇筑的混凝土的作用力过大而发生位置移动、膨胀变形等,提高铝模板连接位置的牢固性,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20.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两个铝模板通过角铝进行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铝模板加固装置安装在垂直设置的两铝模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铝模板加固装置的爆炸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铝模板加固装置安装在垂直设置的两铝模板连接处的剖视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铝模板加固装置的爆炸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
[0029]1′‑
铝模板;11
′‑
边肋;2
′‑
角铝;
[0030]
100-第一铝模板;101-第一边肋;102-加固方管;103-第一铝模板本体;200-第二铝模板;201-第二边肋;202-第二铝模板本体;300-角铝;301-第一直角边;302-第二直角边;
[0031]
1-卡座;11-插接槽;12-第一u型槽;13-第二u型槽;14-第一倒角;15-第二倒角;16-限位槽;17-导向槽;18-螺纹孔;
[0032]
2-活动组件;21-活动件本体;211-第一抵接部;212-第二抵接部;22-配合件;221-第一配合件;222-第二配合件;23-第二螺钉;
[0033]
3-推动组件;31-螺纹件;311-凸起部;32-旋动执手;33-第一螺钉;
[0034]
41-第一加固杆;42-螺母;421-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8]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9]
实施例一
[0040]
在建筑施工中,楼梯侧墙等具有直角的结构处,经常采用两个垂直设置的铝模板来围成型腔,并向型腔内浇筑混凝土进行成型。具体地,如图2所示,图中x向、y向及z向分别代表空间中两两垂直的三个方向。第一铝模板100和第二铝模板200用于围成型腔,第一铝模板100包括第一铝模板本体103和第一边肋101,第一边肋101设置在第一铝模板本体103边缘处且垂直第一铝模板本体103,第二铝模板200包括第二铝模板本体202和第二边肋201,第二边肋201设置在第二铝模板200边缘处且垂直第二铝模板本体202,第一铝模板本体103和第二铝模板本体202垂直设置,相应的,第一边肋101和第二边肋201的长度方向均沿z向延伸,且第一边肋101的宽度方向沿x向延伸,第二边肋201的宽度方向沿y向延伸。第一铝模板100和第二铝模板200通过角铝300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角铝300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直角边301和第二直角边302,其中第一直角边301与第一边肋101贴合设置并固定连接,第二直角边302与第二边肋201贴合设置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铝模板100和第二铝模板200的固定连接。但是仅使用角铝300来对两个铝模板进行连接,牢固性差,且在向铝模板形成的型腔内浇筑混凝土时,很容易出现涨模,影响施工质量。
[0041]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模板加固装置,如图2-图4所示,铝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卡座1、活动组件2和推动组件3,卡座1上设置有直角缺口部,直角缺口部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深度沿x向的插接槽11,第一边肋101插接于插接槽11,活动组件2设置在直角缺口部内,推动组件3能推动活动组件2相对卡座1运动,以使活动组件2将所述第一边肋101和第二边肋201夹紧于卡座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插入插接槽11的第一边肋101具体指第一边肋101和与第一边肋101贴合设置并固定连接的第一直角边301形成的整体,后文第二边肋201也代表第二边肋201和与第二边肋201贴合设置并固定连接的第二直角边302形成的整体。
[0042]
本实施例的铝模板加固装置,第一边肋101插接于沿x向延伸的插接槽11内,并与插接槽11的槽底抵接,从而对第一边肋101沿x向进行了限位和支撑,通过推动组件3沿y向推动活动组件2,使活动组件2和卡座1共同沿y向限位并支撑第一边肋101和第二边肋201,从而有效防止垂直设置的第一边肋101和第二边肋201因型腔内浇筑的混凝土的作用力过大而发生位置移动、膨胀变形等,提高铝模板连接位置的牢固性,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0043]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插接槽11远离活动组件2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锯齿结构,锯齿结构能增加插接槽11与第一边肋10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第一边肋101和插接槽11抵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铝模板加固装置对第一边肋101和第二边肋201连接位置的支撑限位的可靠性。
[0044]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推动组件3包括螺纹件31,螺纹件31沿y向延伸,螺纹件31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活动组件2上,螺纹件31的第二端贯穿卡座1且与卡座1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螺纹件31,可以使螺纹件31的第二端沿y向进给,进而可以方便地推动活动组件2相对于卡座1沿y向运动,并实现将卡座1固定在第一边肋101和第二边肋201上,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本实施例中,卡座1上设置有从其外部贯穿至直角缺口部的螺纹孔18,螺纹件31贯穿螺纹孔18并与螺纹孔18螺纹连接。
[0045]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推动组件3还包括旋动执手32,旋动执手32与螺纹件31的第二端连接,且位于卡座1的外侧。通过设置旋动执手32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地驱动活动组件2运动,以安装或拆卸卡座1。本实施例中,铝模板加固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33,在将螺纹件31的第二端穿过螺纹孔18后,再通过第一螺钉33将旋动执手32固定在螺纹件31的第二端,便于实现推动组件3与卡座1之间的装配连接。
[0046]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活动组件2包括活动件本体21和配合件22,活动件本体21包括沿x向设置第一抵接部211和沿y向设置的第二抵接部212,在推动组件3推动活动组件2运动过程中,第一抵接部211抵接第二边肋201,第二抵接部212抵接第一边肋101,由于第一边肋101插接在插接槽11内,故可以将第一边肋101和第二边肋201夹紧在卡座1与活动组件2之间。
[0047]
进一步的,活动组件2还包括配合件22,配合件22与第二抵接部212可拆卸连接,配合件22与活动件本体21围成t型槽,螺纹件31的第一端设置有凸起部311,凸起部311可转动地设置在t型槽内。将活动组件2设置为由可拆卸连接的活动件本体21和配合件22组成,从而能更方便地实现螺纹件31与卡座1的螺纹连接及与活动组件2可转动地连接,使铝模板加固装置自身的装配更方便。
[0048]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第二抵接部212朝向配合件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阶梯半槽,配合件22包括第一配合件221和第二配合件222,第一配合件221朝向第二抵接部2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阶梯半槽,第一配合件221与第二抵接部212抵接后,第一阶梯半槽和第二阶梯半槽刚好相应扣合,并围成阶梯槽,第二配合件222设置在阶梯槽内且位于远离螺纹件31的一端,以使阶梯槽形成t型槽。通过分别在第一配合件221和第二抵接部212上设置阶梯半槽,在安装螺纹件31时,便于螺纹件31从直角缺口部一侧开始贯穿卡座1,而将第二配合件222放置在阶梯槽后,能形成t型槽,第二配合件222能够对螺纹件31伸入t型槽的一端进行限位。使t型槽的实际机加工更为方便。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铝模板加固装置还包括第二螺钉23,第二螺钉23能将第一配合件221固定在第二抵接部212上,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0049]
优选地,如图6所示,直角缺口部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槽17,活动组件2能在导向槽17内沿y向滑动。通过导向槽17对活动组件2运动的导向,使活动组件2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边肋101和第二边肋201的抵接位置更为准确,进而保证对第一边肋101和第二边肋201稳定可靠的加固效果。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7呈l型,第一抵接部211和第二抵接部212均设置在l型
导向槽17内。
[0050]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铝模板加固装置还加固杆和紧固件,加固杆穿设于卡座1,紧固件能锁定加固杆与卡座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铝模板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杆41和第一紧固件,第一加固杆41沿x向延伸且穿设于卡座1,第一紧固件能锁定第一加固杆41的位置。第一加固杆41能分担第一铝模板100和第二铝模板200及其内的混凝土对卡座1的作用力,从而提高整个铝模板加固装置的结构强度,提高对铝模板的加固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固杆41为螺纹杆,第一紧固件为螺母42,螺母42设置在第一加固杆41位于卡座1的两端,从而能够对第一加固杆41相对于卡座1的位置。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固杆42可以为光杆,第一紧固件可以为销钉,第一加固杆41穿设卡座1后通过销钉进行限位固定。
[0051]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卡座1远离第一边肋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u型槽12,第一u型槽12沿x向贯穿卡座1,第一加固杆41设置在第一u型槽12内,螺母42与第一加固杆41螺纹连接且抵接于第一u型槽12的至少一端。通过在卡座1上设置第一u型槽12,可以从第一u型槽12侧面的开口处方便地安装和拆卸第一加固杆41,使螺母42不必从第一加固杆41端部旋下或安装上,减少了螺母42安装或旋下的行程,从而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u型槽12的宽度与第一加固杆41的直径匹配,从而保证第一加固杆41能顺利从第一u型槽12侧面的开口放入,且避免第一加固杆41在第一u型槽12内沿第一u型槽12的宽度方向发生晃动。
[0052]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u型槽12沿x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14,螺母42朝向第一u型槽12的端面的一侧设置有锥面421,锥面421与第一倒角14抵接。通过锥面421与第一倒角14的配合,能有效防止第一加固杆41沿第一u型槽12滑动,保证第一加固杆41相对于卡座1的位置稳定,进而保证可靠的加固效果。
[0053]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铝模板100还包括沿y向延伸的加固方管102,卡座1上设置有限位槽16,限位槽16的深度方向沿z向且沿y向贯穿卡座1,限位槽16被配置为与加固方管102卡接配合。通过设置深度沿z向的限位槽16与第一铝模板100的加固方管102的配合,能有效防止卡座1相对于第一边肋101发生滑动或者转动,保证铝模板加固装置与两个铝模板之间的位置稳定性,进而保证可靠的加固效果。
[0054]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铝模板100上没有设置加固方管102,而第二铝模板200上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加固方管102,则此时,卡座1上设置有限位槽16,限位槽16的深度方向沿z向延伸且沿x向贯穿卡座1,限位槽16为与加固方管102卡接配合。通过设置深度沿z向的限位槽16与第二铝模板200的加固方管102的配合,同样能有效防止卡座1相对于边肋发生滑动或者转动,保证铝模板加固装置与两个铝模板之间的位置稳定性,进而保证可靠的加固效果。
[0055]
实施例二
[005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模板加固装置,其工作原理和大致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0057]
如图7和图8所示,铝模板加固装置还包括第二加固杆和第二紧固件,第二加固杆沿y向延伸且穿设于卡座1,第二紧固件能锁定第二加固杆的位置。第二加固杆能分担铝模板及其内的混凝土对卡座1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整个铝模板加固装置的结构强度,提高对铝模板的加固效果。
[0058]
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卡座1远离第二边肋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u型槽13,第二u型槽13沿y向贯穿卡座1,第二加固杆设置在第二u型槽13内,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母42,螺母42与第二加固杆螺纹连接且抵接于第二u型槽13的至少一端。通过在卡座1上设置第二u型槽13,可以从第二u型槽13侧面的开口处方便地安装和拆卸第二加固杆,使螺母42不必从第二加固杆的端部旋下或安装上,减少了螺母42安装或旋下的行程,从而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二u型槽13的宽度与第二加固杆的直径匹配,从而保证第二加固杆能顺利从第二u型槽13侧面的开口放入,且避免第二加固杆在第二u型槽13内沿第二u型槽13的宽度方向发生晃动。
[0059]
进一步地,第二u型槽13沿y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15,螺母42朝向第二u型槽13的端面设置有锥面421,锥面421与第二倒角15抵接。通过锥面421与第二倒角15的配合,能有效防止第二加固杆沿第二u型槽13滑动,保证第二加固杆的位置稳定,进而保证可靠的加固效果。
[0060]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