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8723发布日期:2022-02-09 14:5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震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2.隔震支座是指结构为达到隔震要求而设置的支承装置,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例如叠层橡胶支座(或称隔震橡胶支座、夹层橡胶垫等)。它是一种水平刚度较小而竖向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可承受大的水平变形,可作为承重体系的一部分。
3.但隔震支座长期使用后,其内部用于隔震的橡胶材料会老化,从而降低了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故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无法延缓橡胶材料的老化并提高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以及填充在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隔震机构,所述隔震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交替堆叠的薄钢板层与橡胶层、铅芯、保护层橡胶和多层塑料薄膜,所述薄钢板层外壁均匀开设有接触凸起,所述橡胶层外壁均匀开设有与所述接触凸起相契合的凹槽,所述铅芯固定安装在隔震机构内中心处,所述薄钢板层、橡胶层和铅芯均位于保护层橡胶内部,所述多层塑料薄膜粘接在保护层橡胶外壁;
6.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固定钩,两个所述固定钩之间活动挂有倾斜的椭圆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外壁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挡杆,所述挡杆远离椭圆环的一侧焊接有限位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限位块一侧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外壁相接触,所述挡杆另一侧焊接有复位弹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外壁焊接,所述挡杆一端与固定钩内壁活动卡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椭圆环一端位于固定钩与挡杆之间,所述铅芯、保护层橡胶和多层塑料薄膜三者均固定安装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两者之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钢板层与橡胶层两者均位于铅芯和保护层橡胶之间,所述接触凸起呈半球体形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塑料薄膜对隔震机构的密封保护,可延缓支座内橡胶材料的老化,间接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且固定钩上的椭圆环可通过自身形变,来从横向和纵向对支座进行隔震,便于持续对支座上建筑进行隔震保护,椭圆环配合隔震机构还可有效
提高支座的隔震效果,整体方便实用,适宜大量生产。
14.(2)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凸起配合凹槽,可增大橡胶层与薄钢板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橡胶层与薄钢板层之间能粘结的更加牢靠,防止由于橡胶层与薄钢板层粘结不牢而产生水平抗压能力不够的问题,拨动挡杆可将椭圆杆从固定钩上进行快速拆装,便于对椭圆杆进行更换,限位块配合复位弹簧还可对挡杆进行限位,防止在隔震时椭圆杆产生形变和移动而将挡杆压开,提高了隔震支座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剖面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结构放大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结构放大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上连接板;2、下连接板;3、隔震机构;31、橡胶层;32、薄钢板层;33、接触凸起;34、凹槽;35、铅芯;36、保护层橡胶;37、多层塑料薄膜;4、固定钩;41、椭圆环;42、挡杆;43、限位块;4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一种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以及填充在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之间的隔震机构3,隔震机构3可对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进行隔震与连接,隔震机构3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交替堆叠的薄钢板层32与橡胶层31、铅芯35、保护层橡胶36和多层塑料薄膜37,薄钢板层32、橡胶层31、铅芯35和保护层橡胶36均为现有隔震支座内部结构,功能与作用均已公开,在此不过多赘述,薄钢板层32外壁均匀开设有接触凸起33,接触凸起33可增大薄钢板层32上下两面的表面积,橡胶层31外壁均匀开设有与接触凸起33相契合的凹槽34,便于提高橡胶层31和薄钢板层32之间的接触面积,铅芯35固定安装在隔震机构3内中心处,铅芯35在地震时产生的滞后阻尼的塑性变形可以吸收能量,减缓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并可通过橡胶层31和保护层橡胶36来提供水平恢复力,薄钢板层32、橡胶层31和铅芯35均位于保护层橡胶36内部,便于保护层橡胶36对薄钢板层32、橡胶层31和铅芯35进行隐藏和保护,多层塑料薄膜37粘接在保护层橡胶36外壁,便于多层塑料薄膜37对隔震机构3内部件进行密封保护,塑料薄膜呈多层相互交错粘接,使得隔震机构3隔震时多层塑料薄膜37不会被拉坏或挤坏;
23.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固定钩4,两个固定钩4之间活动挂有倾斜的椭圆环41,固定钩4可对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两者和椭圆环41进行连接,倾斜的椭圆环41可通过自身形变来从横向和纵向对支座进行隔震。
24.具体的,请参阅图3-4,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外壁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
的多个挡杆42,便于挡杆42进行旋转,挡杆42远离椭圆环41的一侧焊接有限位块43,便于挡杆42对限位块43的支撑。
25.具体的,请参阅图3-4,多个限位块43一侧分别与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外壁相接触,便于限位块43对挡杆43进行限位,使挡杆43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一半的限位块43与上连接板1接触,另一边板的限位块43与下连接板2接触,挡杆42另一侧焊接有复位弹簧44,便于复位弹簧44弹力作用在挡杆42上。
26.具体的,请参阅图3-4,多个复位弹簧44一端分别与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外壁焊接,便于两个连接板对复位弹簧44的支撑,一半的复位弹簧44固定在上连接板1上,另一半的复位弹簧44固定在下连接板2上,挡杆42一端与固定钩4内壁活动卡接,便于固定钩4与挡杆42之间进行连接。
27.具体的,请参阅图1-4,椭圆环41一端位于固定钩4与挡杆42之间,便于固定钩4与挡杆42对椭圆环41进行限位,铅芯35、保护层橡胶36和多层塑料薄膜37三者均固定安装在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两者之间,便于两个连接板对铅芯35、保护层橡胶36和多层塑料薄膜37进行连接与固定。
28.具体的,请参阅图1-2,薄钢板层32与橡胶层31两者均位于铅芯35和保护层橡胶36之间,便于各部件通过形变来进行隔震,接触凸起33呈半球体形状,使接触凸起33既可增大薄钢板层32表面积,又可在自身弧度下减小橡胶层31与薄钢板层32移动时的摩擦力,便于隔震机构3进行隔震。
29.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利用椭圆环41两端将固定钩4内挡杆42推开,使椭圆环41两端能套进相邻的两个固定钩4内,此时复位弹簧44弹力会将挡杆42一端压在固定钩4内,使挡杆42配合限位块43可对固定钩4开口处进行封堵,防止隔震时椭圆杆41产生形变和移动而将挡杆42压开,从而完成椭圆环41的安装过程,在地震时,隔震机构3内的橡胶层31、薄钢板层31、铅芯35和保护层橡胶36对建筑进行隔震,固定钩4上的椭圆环41可通过自身形变,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支座进行隔震,便于配合隔震机构3持续对支座上建筑进行隔震保护,接触凸起33配合凹槽34,可增大橡胶层31与薄钢板层3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橡胶层31与薄钢板层32之间能粘结的更加牢靠。
30.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