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板夹具和屋面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4580发布日期:2022-03-05 08:4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屋面板夹具和屋面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板夹具和屋面板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一种大型建筑的屋面结构包括连续设置的多块屋面板,屋面板的两侧边缘具有上翘肋边,上翘肋边的顶部具有卷曲顶部,相邻的两个屋面板的卷曲顶部依次搭扣在t码上实现固定。而需要在屋面板上增设装饰层时,需要通过屋面板夹具将管套以及管体固定到屋面板上,屋面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固定的两块夹片,两块夹片之间形成夹持位,相对两端夹持在两个屋面板的相互搭扣的卷曲顶部位于夹持位中。
3.现有的该种屋面板夹具存在的问题是,屋面板夹具容易夹到t码,夹具对屋面板的肋边和t码间巨大的压力会增大t码与肋边之间的摩擦力,使金属屋面板不能释放因温度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应变,进而会引发屋面板整体起翘、从t码上脱落,或t码与肋边摩擦增大而导致破损甚至穿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保护屋面板的屋面板夹具。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保护屋面板的屋面板组件。
6.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提供的屋面板夹具包括固定连接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片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位,夹持位沿第二方向贯通,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屋面板夹具还包括连接部,在第三方向上,夹持位与连接部分别位于屋面板夹具的相对两端,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一夹片沿第二方向延伸成长形,连接部设置在第一夹片上;第二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夹片沿第二方向有间距地设置,在第二方向上,两个第二夹片的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避让位。
7.由上述方案可见,两个第二夹片的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的避让位用于与t码的头部对应设置,此设置下,当屋面板夹具对屋面板的肋边进行夹持时,夹具会避开t码的头部,因而避免夹具、屋面板和t码三者之间产生相互影响,避免损坏屋面结构和屋面板。
8.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一个上设有卡凸,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另一个上设有卡槽;卡凸沿第一方向朝卡槽伸出,卡槽沿第一方向背向卡凸凹陷,卡凸位于卡槽中;在第三方向上,卡凸与卡槽的配合位置位于连接部与夹持位之间。
9.由上可见,卡凸和卡槽的配合使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得以有效保持,进而保证夹持的稳定性。
10.进一步的方案是,卡凸的末端为外凸弧面,卡槽的槽面为内凹弧面,外凸弧面与内凹弧面配合。
11.由上可见,此设置使卡凸与卡槽之间有了相互转摆的自由度,在此基础上,第一夹
片和第二夹片之间的配合程度得以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的夹持需求。
12.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第三方向上,第一夹片包括位于卡凸与第一夹持部之间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夹片包括位于卡槽与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第二延伸部;屋面板夹具还包括第一固定构件,第一固定构件连接于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
13.由上可见,在保持卡凸和卡槽相互配合的前提下,第一固定构件可以调节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的配合程度。
14.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具有间隔。
15.由上可见,此设置下,调整第一固定构件后,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距离能被调整。
16.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固定构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后与第一螺母配合,或第一螺栓穿过第二延伸部和第一延伸部后与第一螺母配合。
17.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部为t型槽或燕尾槽。
18.由上可见,连接部用于连接管套,此设置利于连接部与螺栓的螺帽固定和位置调整。
19.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提供的屋面板组件包括至少两块屋面板、t码和屋面板夹具,屋面板具有上翘肋边,上翘肋边具有卷曲顶部,两个屋面板的卷曲顶部依次搭扣在t码上;屋面板夹具采用上述的屋面板夹具;相互搭扣的两个卷曲顶部位于夹持位内,沿第二方向,t码位于两个第二夹持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t码与避让位对应设置。
20.进一步的方案是,t码包括竖立部和设置在竖立部的顶端的头部;头部位于夹持位内,在第一方向上,头部与避让位对应设置。
21.进一步的方案是,屋面板组件还包括管套、管体和第二固定构件,管套通过第二固定构件与连接部连接,管体穿过管套。
22.由上述方案可见,当需要在屋面板系统上增加装饰层时,通过夹具将管套和管体固定到屋面板组上时,夹具的两个第二夹片的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的避让位用于与t码的头部对应设置,夹具避开t码的头部,因而避免夹具、屋面板和t码三者之间产生相互影响,避免损坏屋面结构和屋面板,从而有效保护屋面板组件。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屋面板组件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屋面板组件实施例的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屋面板组件实施例在第二方向上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图1至图3中采用统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系中x轴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向,y轴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向,z轴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向。
27.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屋面板组件包括屋面板1、t码2、屋面板夹具、管套51、管体52、第二固定构件62和第三固定构件63,屋面板夹具包括一块第一夹片3、两块第二夹片4和四组第一固定构件61,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构件61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第二固
定构件62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第三固定构件63包括第三螺栓和第三螺母。
28.参见图1和图3,屋面板1沿x轴方向延伸,且屋面板1的延伸两侧边缘分别具有第一上翘肋边11和第二上翘肋边12,第一上翘肋边11和第二上翘肋边12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翘肋边,第一上翘肋边11和第二上翘肋边12从屋面板1的侧边缘沿z轴正向翘起,第一上翘肋边11具有第一卷曲顶部111,第二上翘肋边12具有第二卷曲顶部121,第一卷曲顶部111和第二卷曲顶部121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卷曲顶部。
29.参见图1和图3,t码2包括底座、沿z轴方向竖立的竖立部21以及位于竖立部21顶端的头部22。
30.参见图1和图3,第一夹片3沿y轴方向延伸成长形,第一夹片3包括沿z轴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壁33、卡槽34、第一延伸部32和第一夹持部31,连接壁33的朝向为z轴方向,连接壁33的顶部设置有沿y轴方向贯通的t型槽330,t型槽330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第一延伸部32沿z轴方向延伸;卡槽34沿x轴方向凹陷设置,卡槽34的槽面为内凹弧面;第一夹持部31为曲线延伸部。
31.第二夹片4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短于第一夹片3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的三分之一,第二夹片4包括沿z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卡凸44、第二延伸部42和第二夹持部41,卡凸44沿x轴方向凸起,卡凸44的末端为外凸弧面;第二延伸部42沿z轴方向延伸;第二夹持部41为曲线延伸部。
32.参见图1和图2,管套51可通过第二固定构件62和t型槽330的配合与第一夹片3固定连接,管体52可穿过管套51且通过第三固定构件63锁紧。
33.参见图2和图3,相邻的两个屋面板1进行连接时,第一块屋面板1的第二卷曲顶部121先搭扣在t码2的头部22上,另一块屋面板1的第一卷曲顶部111搭扣在第一块屋面板1的第二卷曲顶部121上,此时相邻两块屋面板1的第一上翘肋边11和第二上翘肋边12构成屋面板结构的肋板。
34.将屋面板夹具夹持肋板时,在x轴方向上,两个第二夹片4均与第一夹片3相对设置,卡凸44伸入卡槽34中,第一延伸部32和第二延伸部32相对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隔,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延伸部32和第二延伸部42后与第一螺母配合。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41在x轴方向上相对且二者之间形成内轮廓近似圆形的夹持位300,夹持位300沿y轴方向贯通,且夹持位300具有位于z轴方向上的入口。而相邻两块屋面板1的第二卷曲顶部121、第一卷曲顶部111以及t码2的头部22均位于夹持位300内。
35.参见图2,由于第二夹片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夹片4沿y轴方向有间距地设置,在y轴方向上,两个第二夹片4的第二夹持部41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避让位49,且t码2位于两个第二夹持部41之间并在x轴方向上与避让位49对应设置。由此可见,由于两个第二夹片4之间形成用于避让t码2的避让位49,因而避免夹具、屋面板和t码2三者之间形成过大的摩擦力,因而避免三者之间相互影响,避免损坏屋面板1以及其他构件。
36.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两个第二夹片之间,两个第二延伸部之间可不具有间隔而两个第二夹持部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避让位。
37.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构件、第二固定构件和第三固定构件为插销或螺丝,例如,当第一固定构件为螺丝,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一个上设置供螺丝穿过的通孔,第一角和第二夹片的另一个上设置用于与螺丝螺纹配合的螺孔。
38.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为燕尾槽,进一步地,第一螺栓可选用螺帽呈圆台状的沉头螺栓。
39.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不具有间隔。
40.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