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6102发布日期:2022-03-17 00:1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墙体或窗沿进行水泥涂抹,从而需要利用到水泥涂抹工具。
3.市场上的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在使用中,由于抹灰板的自身材质较硬且厚度较薄,此而导致其四周边角较为尖锐,稍操作不甚就很有可能在携带的过程中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危险和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抹灰板的自身材质较硬且厚度较薄,此而导致其四周边角较为尖锐,稍操作不甚就很有可能在携带的过程中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危险和隐患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包括主体、卡合限位机构、捡漏收集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卡合限位机构,所述主体的中端两侧设置有捡漏收集机构,所述捡漏收集机构的边侧装配有防护机构;
6.所述防护机构包括:
7.滑动边架,其设置于所述捡漏收集机构的边侧;
8.连通装配块,其连通于所述滑动边架的侧边;
9.螺纹装配筒,其对称于所述连通装配块的中端;
10.螺栓件,其贴合于所述螺纹装配筒的中部内侧;
11.滑动杆,其滑动于所述滑动边架的内侧;
12.连接块,其固定于所述滑动杆的边端;
13.防护件,其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下方。
14.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
15.抹灰板,其设置于所述捡漏收集机构的下方;
16.固定块,其设置于所述抹灰板的顶部中端;
17.金属杆,其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上方中部;
18.把手,其设置于所述金属杆的顶端。
19.优选的,所述卡合限位机构包括:
20.金属筒,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中部;
21.限位装配杆,其设置于所述金属筒的中部两侧;
22.第一金属环,其设置于所述金属筒的中端两侧;
23.复位弹簧,其设置于所述金属筒的内部中端;
24.第二金属环,其设置于所述限位装配杆的边端两侧;
25.插杆,其嵌入于所述第二金属环的中部;
26.连接件,其连接于所述插杆的一侧;
27.卡滑限位板,其固定于所述金属筒的中部两侧。
28.优选的,所述限位装配杆通过复位弹簧与金属筒构成弹性结构,且限位装配杆沿着金属筒的竖直中轴线设置有两个。
29.优选的,所述捡漏收集机构包括:
30.凸板,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中部两侧;
31.外转筒架,其设置于所述凸板的中部;
32.转杆,其装配于所述外转筒架的内侧;
33.接料板,其连接于所述转杆的两侧。
34.优选的,所述接料板通过外转筒架与转杆和凸板构成旋转结构,且外转筒架与转杆设置有两组。
35.优选的,所述连通装配块通过螺纹装配筒与螺栓件和主体构成螺纹装配式结构,且连通装配块的中部与滑动边架的中部相连通。
36.优选的,所述防护件通过滑动杆与滑动边架构成滑动结构,且防护件沿着主体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抹灰板大多为铝板或铁板等材料制成,并且抹灰板一般来说自身的厚度较薄导致其四周边角较为尖锐,导致使用者在携带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自身稍稍不当的操作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此时使用者可利用滑动边架中部的可滑动性使防护件包裹着抹灰板将滑动杆塞入其中,随后再利用螺纹装配筒与螺栓件两者之间的螺纹结构将防护件固定住即可,即可避免上述的安全隐患。
38.当使用者需要对建筑窗沿边进行抹灰操作时,则使用者可首先将事先调好的水泥放置于待涂抹的窗沿处,随后利用外转筒架与转杆其两者之间所构成的可旋转性将接料板的圆弧面移动至抹灰板的外侧,随后抓住把手将抹灰板的底部与水泥之间相互接触,且使得接料板得外侧表面与窗沿外侧的墙面相接触,随后继续抓住把手进行水平抹灰即可,抹灰过程中,使其接料板的凸面始终与窗沿外侧的墙体相接触并滑动,若部分水泥向外侧溢出掉落,则接料板的凹面可有效的对掉落的水泥起到接取效果,从而实现对多余水泥的收集效果,便于再次进行利用,避免部分水泥资源的浪费。
39.当不使用接料板时,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收纳,使用者可将插杆连同着连接件从第二金属环与第一金属环的中部抽出,此时限位装配杆没有了插杆与连接件的束缚卡位,随着复位弹簧自身的弹性结构限位装配杆则会向外侧伸出,与其接料板的一侧弧边形成相互抵制,从而达到限位和收纳接料板的有益效果。
40.抹灰板大多为铝板或铁板等材料制成,并且抹灰板一般来说自身的厚度较薄导致其四周边角较为尖锐,导致使用者在携带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自身稍稍不当的操作从而给使
用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此时使用者可利用滑动边架中部的可滑动性使防护件包裹着抹灰板将滑动杆塞入其中,随后再利用螺纹装配筒与螺栓件两者之间的螺纹结构将防护件固定住即可,即可避免上述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43.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44.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装配状态下侧面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中:1、主体;101、抹灰板;102、固定块;103、金属杆;104、把手;2、卡合限位机构;201、金属筒;202、限位装配杆;203、第一金属环;204、复位弹簧;205、第二金属环;206、插杆;207、连接件;208、卡滑限位板;3、捡漏收集机构;301、凸板;302、外转筒架;303、转杆;304、接料板;4、防护机构;401、滑动边架;402、连通装配块;403、螺纹装配筒;404、螺栓件;405、滑动杆;406、连接块;407、防护件。
具体实施方式
47.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卡合限位机构2,主体1的中端两侧设置有捡漏收集机构3,捡漏收集机构3的边侧装配有防护机构4,主体1包括:抹灰板101,其设置于捡漏收集机构3的下方;固定块102,其设置于抹灰板101的顶部中端;金属杆103,其设置于固定块102的上方中部;把手104,其设置于金属杆103的顶端,捡漏收集机构3包括:凸板301,其设置于主体1的中部两侧;外转筒架302,其设置于凸板301的中部;转杆303,其装配于外转筒架302的内侧;接料板304,其连接于转杆303的两侧,接料板304通过外转筒架302与转杆303和凸板301构成旋转结构,且外转筒架302与转杆303设置有两组,当使用者需要对建筑窗沿边进行抹灰操作时,则使用者可首先将事先调好的水泥放置于待涂抹的窗沿处,随后利用外转筒架302与转杆303其两者之间所构成的可旋转性将接料板304的圆弧面移动至抹灰板101的外侧,随后抓住把手104将抹灰板101的底部与水泥之间相互接触,且使得接料板304得外侧表面与窗沿外侧的墙面相接触,随后继续抓住把手104进行水平抹灰即可,抹灰过程中,使其接料板304的凸面始终与窗沿外侧的墙体相接触并滑动,若部分水泥向外侧溢出掉落,则接料板304的凹面可有效的对掉落的水泥起到接取效果,从而实现对多余水泥的收集效果,便于再次进行利用,避免部分水泥资源的浪费。
48.如图3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卡合限位机构2包括:金属筒201,其设置于主体1的中部;限位装配杆202,其设置于金属筒201的中部两侧;第一金属环203,其设置于金属筒201的中端两侧;复位弹簧204,其设置于金属筒201的内部中端;第二金属环205,其设置于限位装配杆202的边端两侧;插杆206,其嵌入于第二金属环205的中部;连接件207,其连接于插杆206的一侧;卡滑限位板208,其固定于金属筒201的中部两侧,限位装配杆202通过复位弹簧204与金属筒201构成弹性结构,且限位装配杆202沿着金属筒201的竖直中轴线设置有两个,当不使用接料板304时,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收纳,使用
者可将插杆206连同着连接件207从第二金属环205与第一金属环203的中部抽出,此时限位装配杆202没有了插杆206与连接件207的束缚卡位,随着复位弹簧204自身的弹性结构限位装配杆202则会向外侧伸出,与其接料板304的一侧弧边形成相互抵制,从而达到限位和收纳接料板304的有益效果。
49.如图4-5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防护机构4包括:滑动边架401,其设置于捡漏收集机构3的边侧;连通装配块402,其连通于滑动边架401的侧边;螺纹装配筒403,其对称于连通装配块402的中端;螺栓件404,其贴合于螺纹装配筒403的中部内侧,连通装配块402通过螺纹装配筒403与螺栓件404和主体1构成螺纹装配式结构,且连通装配块402的中部与滑动边架401的中部相连通,滑动杆405,其滑动于滑动边架401的内侧;连接块406,其固定于滑动杆405的边端;防护件407,其连接于连接块406的下方,防护件407通过滑动杆405与滑动边架401构成滑动结构,且防护件407沿着主体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抹灰板101大多为铝板或铁板等材料制成,并且抹灰板101一般来说自身的厚度较薄导致其四周边角较为尖锐,导致使用者在携带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自身稍稍不当的操作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此时使用者可利用滑动边架401中部的可滑动性使防护件407包裹着抹灰板101将滑动杆405塞入其中,随后再利用螺纹装配筒403与螺栓件404两者之间的螺纹结构将防护件407固定住即可,即可避免上述的安全隐患。
50.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建筑施工用房屋窗沿找平抹灰装置首先当使用者需要对建筑窗沿边进行抹灰操作时,则使用者可首先将事先调好的水泥放置于待涂抹的窗沿处,随后利用外转筒架302与转杆303其两者之间所构成的可旋转性将接料板304的圆弧面移动至抹灰板101的外侧,随后抓住把手104将抹灰板101的底部与水泥之间相互接触,且使得接料板304得外侧表面与窗沿外侧的墙面相接触,随后继续抓住把手104进行水平抹灰即可,抹灰过程中,使其接料板304的凸面始终与窗沿外侧的墙体相接触并滑动,若部分水泥向外侧溢出掉落,则接料板304的凹面可有效的对掉落的水泥起到接取效果,从而实现对多余水泥的收集效果,便于再次进行利用,避免部分水泥资源的浪费,然而当不使用接料板304时,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收纳,使用者可将插杆206连同着连接件207从第二金属环205与第一金属环203的中部抽出,此时限位装配杆202没有了插杆206与连接件207的束缚卡位,随着复位弹簧204自身的弹性结构限位装配杆202则会向外侧伸出,与其接料板304的一侧弧边形成相互抵制,从而达到限位和收纳接料板304的有益效果,最后抹灰板101大多为铝板或铁板等材料制成,并且抹灰板101一般来说自身的厚度较薄导致其四周边角较为尖锐,导致使用者在携带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自身稍稍不当的操作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此时使用者可利用滑动边架401中部的可滑动性使防护件407包裹着抹灰板101将滑动杆405塞入其中,随后再利用螺纹装配筒403与螺栓件404两者之间的螺纹结构将防护件407固定住即可,即可避免上述的安全隐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